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月球的起源是一个长期具有争议的重大科学问题。大碰撞理论自1974年提出以后,由于它能较好的解释地月系统间的一系列观测事实和数据,而逐渐成为月球起源的各种理论中最被广为接受的一种。自2001年第一个模拟大碰撞的标准模型(canonical)建立以后,一系列新的数值模型和相关理论不断出现。本文全面回顾了大碰撞理论迄今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介绍了现行最主要的数值模型及其存在的缺点、相关理论的发展现状,以及近年来在地月系统间一些基本特性的全新认识。然而这些新的模型理论和认识均存在各自的疑点,尚未对现行的数值模型产生根本的影响。月球的形成问题远未解决,需要获取更多的探测与实验数据,并更加深入的探讨数值模型的约束条件与过程机理。  相似文献   

2.
在讨论月球及行星起源的会议上,与会者对一组论述月球起源的论文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近来,该领域因新提出的撞击触发假说而受到鼓舞。这种假说提出,一颗巨大的陨星(有数个月球体到火星那样大)曾撞击原始地球并溅射出物质,这种物质在环形轨道上集聚而成月球。有好几位研究者正在用理论模型检验这种假说。正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设在堪培拉)的S·罗斯·泰勒所评论的那样,这种假说“一下子便  相似文献   

3.
月球地质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月球地质学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月球地质,月球月球地质学研究月球的月表特征、物质组成、地质构造、物理场、内部结构、演化历史、月球成因与地-月系的起源,是70年代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自1610年...  相似文献   

4.
月球形成演化与月球地质图编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大碰撞假说,月球形成于一次大碰撞事件,抛射出的高能量物质留在绕地轨道上,最后吸积形成月球。月球核幔在早期迅速发生分离,并出现全球性的岩浆熔融,形成了岩浆圈层(岩浆洋)。岩浆洋的结晶分异和固化导致了月壳的形成。随着月壳与月幔发生持续分异,形成了固化的月壳。而在月球后期的演化历史中,撞击作用是最重要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多尺度、多期次的撞击盆地和撞击坑,而大型撞击盆地多形成于月球演化的早期。月球地质图是开展月球形成与演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从20世纪60年代起,到70年代末止,通过对阿波罗时代探月成果的系统总结,完成了第一轮月球地质图的研制。但尽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月球探测和月球科学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高潮,获得了大量有关月球形成和演化的新认识,但还没有正式的新的月球地质图发布,因此开展新一轮月球地质图的编研,系统总结后阿波罗时代的月球探测与研究成果,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在新一轮月球地质图的编制过程中,需重点关注图件比例尺的选择、月面历史的划分以及月球构造和岩石建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潮汐摩擦导致月球轨道和地球自转产生长期变化,精密确定这些参数对了解地月系统的演化至关重要.阐述了求解这些参数的理论方法,回顾并对比了利用天文观测、近地卫星、数值潮汐模型和月球激光测距等资料的分析结果,发现近地卫星和月球激光测距数据比天文观测资料精度高,但可提供数据跨度较短.随观测资料的积累,可提供更可靠的月球轨道和地球自转的长期变化信息,提高对地月空间环境变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奚镜伦  陈建平 《江苏地质》2018,42(3):481-494
地球和月球很可能是通过大撞击形成的。在行星地质学中,研究月球的地质-构造现象,对了解月球、地球乃至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历史都有很大帮助。月球的构造分为深部构造与月表构造,寻找它们在分布或成因上的关系,可以为月球甚至地月系的起源和演化历史提供重要参考。利用LROC的宽视角影像数据以及LOLA数据提取解译月表构造,结合深大断裂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月球的撞击盆地进行统计,最后以静海地区为例分析构造分布特征,发现月球的质量瘤盆地中具有环状分布的月岭,外侧具有近环状分布的深大断裂,自前酒海纪至酒海纪,具备上述特征的质量瘤盆地占总撞击盆地的比例突然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且静海地区西部具有该构造分布特征。推测该特征与撞击、月海沉降等有关,且在酒海纪与雨海纪期间月球有较多的月海玄武岩分布,由此判断静海西部存在质量瘤,发生过撞击与月海沉降。  相似文献   

7.
地球是人类起源和成长的"摇篮",然而人类终将跳出"摇篮",拥抱更广阔的宇宙空间。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唯一一颗人类已经登陆的地外星球,月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是人类走向太空的必经之路。前苏联Luna计划和美国Apollo计划引领的第一次探月高潮,采回了约382kg样品使人类得以近距离接触和全方位认识月球。当前正是全球探月工程的第二次高潮期,在本次探月高潮期,月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重要目标。以往的月球资源探测以科学研究为主,而以应用和商业利益为目的的月球资源勘查工作尚未开展。因此,有必要对月球矿产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初步建立月球矿产勘查的规范,指导载人登月和人机互动进行月面资源勘查。本文从国际太空矿产领域的发展趋势、月球矿产资源的需求、潜在的矿产种类、勘查流程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根据可勘查属性将月球各类矿产划分为钛铁矿型、斜长岩型、磷酸盐型、月壤型、水冰型等5种类型,为中国未来的载人探月项目着陆区选址和矿产勘查规范的建立提供初步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苗英 《地质与资源》2002,11(4):227-227
天文学家估计,月球表面散落着800多万吨地球的尘埃.他们认为,收集并研究这些星体碎片能够对生命与行星的起源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自太阳系形成以来,小行星及彗星不断地撞击地球、火星和金星,这种猛烈的撞击在大约39亿年以前,通常被称为“晚期大碰撞”时期达到高峰.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JohnArmstrong说:“月球见证并记载下了这一切.”我们的卫星是在约45亿年以前,在地球与一个火星大小的星体之间巨大的撞击中形成的.Armstrong及其同事通过测量月球上环形山的数量和规模来评估这些撞击.他们推算出这些碰撞会向宇宙抛掷出多…  相似文献   

9.
月球的地体构造与起源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按照月球表面物质成分分布的特点,月壳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化学地体:1)风暴洋克里普地体(PKT);2)斜长质高地地体(FHT);3)南极爱特肯地体(SPAT),综合对比天体化学和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前缘和热点,本文建立了月球地体构造及其起源的星子堆积模式,对月球化学分布的不均匀性的起因给出了较为简单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月球的构造演化:嫦娥月图解释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月球研究资料的整理、综合及嫦娥1月图影像的实例解读和解释,本文介绍并总结了月球的构造及演化研究的若干概念、研究思路和新的观点。通过纲要性勾画,描绘月球不同类型和阶段构造演化的基本轮廓,重点论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对月面建造历史和月球演化的历史进行了修正,将月球演化按照其特点三分为冥、古、新月宙/界,并提出建立南海纪/系的主张;以东海Hevelius抛射建造(/东海群)分析为例,主张建立构造一建造综合分析思路;从抛射建造与月面相互作用的角度,提出并阐述了掘积系统的概念、掘积系统内外带之间划分的新标志即蚀积盂及其所组成的捩侵蚀带(TSZ);在月球表面形貌构造区划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月盆、月海的时空分布规律的分析、综合,提出月球晚期大轰击(LHB)所造成的月盆开掘期间,具有“轰击漂移”现象,并推测月球LHB过程中出现准对跖翻转;通过对古老月陆区所保存的线性构造解读和构造形迹的组合关系分析,尝试性地提出在冥月宙月球岩浆洋(LMO)演化晚期可能存在单板模式的月全球构造。月球构造演化从初始阶段的LMO所驱动的内动力体制转向冲击造成的外动力体制。  相似文献   

11.
地应变固体潮对微渗漏作用的动力贡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庆鸿 《地学前缘》2001,8(3):177-181
目前国内外对构造应力作用下地球内部流体运动的规律与特征的研究已经很多 ,但面向地应变固体潮对地壳微裂缝系统的微渗漏作用影响的研究尚属空白。地球在太阳、月球的引力作用下 ,一方面在其表面的海洋、湖泊形成直观的潮汐现象 ;另一方面固体地球自身还形成肉眼无法看到的粘弹性形变 ,称为固体潮。固体潮不仅能引起重力变化、地面倾斜和地面伸缩等地球物理现象 ,而且还为地壳内微裂缝系统提供了永恒的、周期性的伸缩开合变化的动力 ,大大提高了流体在微裂缝系统中微渗漏的规模和距离 ,造成流体中物质元素的迁移和变化的地球化学现象。文中主要阐明了地壳裂缝系统和流体微渗漏作用的客观存在 ,探讨并总结了地应变固体潮对微裂缝系统的应力作用特点以及为流体微渗漏作用所作出的重要动力贡献 ,并将固体潮与地球化学有机联系在一起 ,从理论上说明流体携带包含深部矿藏 (体 )信息的特征元素或物质完全有可能通过微渗漏作用迁移至地表并形成该元素或物质的地球化学异常 ,为当前的地表土壤法、地气法、电提取法、电吸附、吸附丝等多种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提供可信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星地碰撞的板块构造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广润  张宏  唐辉明 《地球科学》2007,32(3):381-388
板块构造是一种全球大地构造理论.它以洋底扩张、洋壳边缘俯冲及转换断层为主要构造活动形式,配以地幔对流为原动力,建立一套颇具魅力的板块构造机制理论,被受到广泛认同.但也存在一些重要问题,主要是其地幔对流理念难以令人信服和对海陆格局变迁问题没提出明确的动力机制.在阐明造成板块构造理论这两方面困难问题的主要理由之后,介绍了星地碰撞事件的存在状况及其动力作用,着重论述了大规模星地碰撞的动力作用强大,对全球地质构造活动都有重要影响,板块构造也难以避免;星地碰撞的强烈冲击作用,有能力造成洋底开裂或使大陆裂解.据此设想,可用"星地撞击成缝,减压诱发岩浆上侵"的模式,取代与地球内部层圈结构相抵触的"地幔对流"模式来解释洋底扩张;并以星地碰撞发生地点的随机变化性作为大规模海陆格局变迁的主控原因.如此,则可有助于上述板块构造理论中存在的两大难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地球磁极倒转的星地碰撞成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广润  张宏泰 《地球科学》2005,30(3):371-376
地球磁场多次发生南北(正负)磁极位置的变换, 即极性倒转, 这已为大家所公认; 但造成这种极性倒转的原因, 则是迄今未能很好解答的一个难题.基于地球磁场的发电机效应理论和星地碰撞的动力效应研究, 探讨了外星撞击地球造成地磁场极性倒转的可能性.研究表明, 当外星沿与地球自转的正逆不同方向撞击地球时引起的地球转速快慢变化, 可导致地球内部核、幔圈层之间的转速相对快慢关系(相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从而受其控制的液核涡旋方向及相应的地磁场方向也会随之改变, 于是就形成地磁极性倒转.这是一个新的思路, 它给地磁极性倒转提出了一个简明的动力机制解释.   相似文献   

14.
月球的起源与地球内部结构极早期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地球内部结构模型 (EISEM) ,建立了一个模型 (IAMTM)来模拟地球早期绝热压缩过程中的地球内部角速度的转移。计算的时间范围是从地球吸积完成开始 5Ma。改变不同的参数 ,模型得出结论 ,当t=1 85Ma时 ,由于地心引力不稳定性 ,地球外层的熔融层从地球赤道甩出。抛射过程持续了 0 0 5~ 0 15Ma ,抛射出的物质质量为 1 2~ 2 5M0 (M0 是现在的月球质量 ) ,这些物质碎片相互碰撞聚集逐渐在Roche极限附近形成月球。随着物质分异和地核的逐渐增大 ,地球的半径在抛射后减小到最小值 (R =5 0 75 16km)。随着潮汐摩擦力和地球体积的增大 ,地球自转角速度变慢。 2Ma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增大到 3个Roche半径  相似文献   

15.
《Comptes Rendus Geoscience》2007,339(14-15):907-916
Collision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errestrial planets. These planets are believed to have formed from a system of planetary embryos, with masses comparable to that of the Moon or of Mars. Giant collisions between proto-planets and embryos were, therefore, the rule. The collision which gave origin to the Earth’s moon was just one of these collisions. We review the state of the art concerning numerical modeling of the terrestrial planets accretion process and we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the available observational or geochemical constraints.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formation process, the history of the bombardment of the terrestrial planets was peculiar. After a period most likely characterized by a weak bombardment rate, about 3.9 Gyr ago, the planets experienced the ‘Late Heavy Bombardment’, a cataclysmic episode characterized by a bombardment rate of about 20,000 times the current one, during a time-span of 50–150 Myr. We review a recent model that has been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origin of this cataclysm.  相似文献   

16.
前寒武纪(4.6 Ga~541 Ma)占据约90%的地球发展历史.该时期大气成分、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全球气候和生命演化历程等均发生极大程度的改变,为现在的地球系统奠定了基础.地球轨道参数是描述地球系统演化过程的重要指标,对于研究日地系统、地月系统及地球本身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些学者在全球范围内2650~550 M...  相似文献   

17.
关于秦岭造山带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纪念老一代地球科学家李四光先生,思考地球科学与大地构造学的创新发展。文章以秦岭造山带为例思考大陆复合造山及其动力学,认知概括秦岭造山带基本属性与特质,探索认识中小多板块多期洋陆俯冲造山-陆-陆板块俯冲碰撞造山的板块复合造山,并又强烈叠加复合陆内造山,造成复杂组成与结构,形成立交桥式四维流变学分层的多层非耦合动态演化的大陆复合造山带模型,及其新的演化趋势动态和构成国家人类需求的成矿成藏物质财富与宜居的地表系统环境等,期望前瞻探索认知地球发展的未来。文章还就秦岭造山带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简要讨论,共求新的探索研究发展。期盼学习李四光先生学术理论精华,尤其在深化发展板块构造,探索认知大陆构造与动力学方面,创新发展地质力学,以宇宙太阳系视野探索地球动力学,推动大地构造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火星生命研究的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火星是否存在或曾经存在生命的争论由来已久。有人以ALH84001火星陨石新鲜破裂面上的大量碳酸盐小球体和多环芳香烃(PAHs)为主要依据,推论火星至少在13~36亿 aBP前很可能有生命形态存在。然而,很多人认为ALH84001陨石的各种特性可以是非生物成因的。由于地球上的生物在超过115℃的温度下很难存活(火星可与之类比),争论的焦点逐渐集中在碳酸盐球体的形成温度上。也有研究者关注该陨石上有机物质的来源问题。对ALH84001陨石的综合学科研究提出了互相矛盾的证据。综述了自1996年以来在国外各种主要期刊上发表的关于 ALH84001陨石与火星生命的研究成果(也包括了一些对其他火星陨石的研究),认为目前尚不能断言火星生命存在与否。对火星继续深入探索以获取进一步的证据是十分必要的。以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NASA)Odys sey宇宙飞船起始的火星探测计划将引发新一轮火星生命研究的热潮。  相似文献   

19.
The 100-km diameter Popigai impact crater (astrobleme), which formed 35.7?Ma ago as a result of the collision of an ordinary chondrite asteroid, was discovered in the 1970s. The impact site was studied in detail for nearly two decades, and various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were performed there. They included drilling of numerous wells (about 850), geophysical surveys, and investigations of impact breccias and impactites. This research was generally performe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unique resource of industrial impact diamonds, which were found in impact rocks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world. The extensive research data acquired over 20–30 years include geological maps, collections of rock samples and thin sections, core samples, etc. All these materials are stored in the Russian Research Geological Institute in St Petersburg. Although a lot of data on the Popigai crater have already been published, the available materials and new analytical methods offer the opportunity to obtain some new data on mechanisms of rock-forming processes during an impact event, to improve existing geological models, and to compare in detail all these features to those established in other large craters on the Earth. Modelling of the physical processes of impact cratering has been extended and new data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study of impact cratering and other problems of comparative planetology. In particular, many different hypotheses of rock-forming mechanisms are tested, especially those of impact melting of various target lithologies, homogenisation of huge volumes of melt products, and their mode of ejection, deposition, cooling, etc.  相似文献   

20.
Using a sensitiv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echnique, we have analyzed both the hot water extract and the acid hydrolyzed hot water extract of lunar soil collected during the Apollo 17 mission. Both free amino acids and those derived from acid labile precursors are present at a level of roughly 15 ppb. Based on the D/L amino acid ratios, the free alanine and aspartic acid observed in the hot water extract can be entirely attributed to terrestrial biogenic contamination. However, in the acid labile fraction, precursors which yield amino acids are apparently present in the lunar soil. The amino acid distribution suggests that the precursor is probably solar wind implanted HCN. We have evaluated our results with regard to the meteoritic input of intact organic compounds to the moon based on an upper limit of < or = 0.3 ppb for alpha-aminoisobutyric acid, a non-protein amino acid which does not generally occur in terrestrial organisms and which is not a major amino acid produced from HCN, but which is a predominant amino acid in many carbonaceous chondrites. We find that the survival of exogenous organic compounds during lunar impact is < or = 0.8%. This result represents an example of minimum organic impact survivability. This is an important first step towar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imilar processes on Earth and on Mars, and their possible contribution to the budget of prebiotic organic compounds on the primitive Ear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