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内蒙古新地沟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蒙古新地沟金矿床为一典型绿岩型金矿。利用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自然金602粒。研究表明,金的赋存形式主要有包体金、裂隙金、粒间金和连生金。载金矿物以黄铁矿、石英为主,所占比例达到95%;其次是钾长石、绢云母、菱铁矿、褐铁矿、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自然金的粒度主要以显微极微粒金(0.2~5μm)、显微细粒金(10~20μm)、显微中粒金(20~50μm)、显微微粒金(5~10μm)为主,分别占32.23%、26.91%、20.6%、16.11%;手标本及显微镜下也能观察到显微粗粒金(50~100μm)和巨粒金(100~200μm),虽然其含量仅占4.15%,但其面积可达33.97%,对于矿石品位和储量来说十分重要。电子探针和物相分析显示,矿石中金主要以独立矿物存在,包括大量的自然金和少量的银金矿;通过计算表明金的平均成色为803,金矿物的成色和特征反映金矿形成条件为中温和中等深度。  相似文献   

2.
焦家金矿主矿区金矿石的赋存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焦家金矿带是莱州-招远金矿区最重要的金矿带之一,产状复杂且性状变化较大。以往研究主要针对矿物种类、载金矿物及其形状及嵌布关系等进行分析,缺乏对金粒矿物学、金矿物种类及金颗粒的成色研究。本文采用偏光/反光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技术手段对焦家金矿主矿区深部开采的矿石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金赋存状态、金粒度、金形状、金矿物类型及不同大小金粒的成色特征。结果表明:载金矿物主要以黄铁矿、黄铜矿等硫化矿和石英、长石等脉石矿物为主。金赋存状态有裂隙金(64.82%)、包裹金(19.29%)、晶隙金(15.89%);黄铁矿、黄铜矿中金粒较大,连群分布占多数,脉石中金粒细小,孤立分布占多数。金矿物形状复杂,主要有球状金、三角形金、矩形金。金矿物种类丰富,以自然金、银金矿、自然银、含铁自然银为主,其次为金铜矿、螺硫银矿、碲化金银。金矿物粒度范围较大,大金颗粒可达到90~110 μm,小金颗粒只有2~3 μm。金银矿物的成色普遍较高,大粒金成色低,以银金矿为主,小粒金成色高,大都为自然金。本文丰富了焦家金矿矿物学研究的内容,为后续选冶工艺提供了调控依据和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
陕西煎茶岭金矿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煎茶岭金矿原生矿为微细浸染型金矿。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约占3%。黄铁矿多以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分布于碳酸盐中,其粒度极为细小,多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脉石矿物约占95%,以碳酸盐、石英为主。矿石中金品位为7.78×10-6,金矿物为含银自然金。金矿物的粒度分布于0.154~2.304μm,一般为0.384~0.768μm,可能还有更细的次显微金存在。黄铁矿是本矿床中金的最主要载体矿物,约有86.18%的金以包裹体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  相似文献   

4.
利用光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物相分析、扫描电镜背散射和载金矿物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万硐山矿段原生矿石中金等主要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金的赋存形式主要有裂隙金、粒间金、包裹金,少量连生金。载金矿物以磁铁矿、菱铁矿为主,所占比例达到84.23%,其次是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辉银矿、斑铜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斜方辉铅铋矿、石英和黑云母等。自然金的粒度按金矿物面积统计主要以显微极微粒金(0.2~5μm)、显微微粒金(5~10μm)、显微细粒金(10~20μm)及显微中粒金(20~50μm)为主,分别占17.87%、28.16%、28.19%和25.78%。按颗粒数量统计,以显微极微粒金(0.2~5μm)为主,占89.94%,其他3个粒级分别占6.51%、2.31%和1.18%,显微极微粒金粒数量多但极细,质量占比非常小,而显微微粒金—显微中粒金数量少颗粒相对大,质量占比大。电子探针和物相分析显示,矿石中金主要以独立矿物存在,包括大量的自然金和少量的银金矿,金的平均成色为890,金矿物的成色和特征反映金矿形成条件为高—中温和中等形成深度以及成矿流体主要属岩浆热液。  相似文献   

5.
新疆卡特巴阿苏金矿床是那拉提-红柳河金-铜-镍-铅锌-玉石-白云母成矿带内近几年发现的特大型金矿之一。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整理基础上,利用显微镜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能谱仪测试分析等手段和方法,对金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卡特巴阿苏金矿床金矿物主要以自然金和含银自然金的形式存在,自然金成色为764.5‰~1 000‰;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有少量黄铜矿及脉石矿物;金的嵌布类型有裂缝金、晶间金和相对较少的包裹金3种形式;矿石中自然金均为粒度小于40μm的显微粒金。  相似文献   

6.
新疆伊宁金山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伊宁金山大型金矿床为一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利用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扫描、物相分析、化学分析等综合分析技术对金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主要以独立矿物相存在,金的载体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石英和褐铁矿。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成色为969.6~997.8),含银自然金、银金矿较少。金的嵌布类型有粒间金、包裹金、裂隙金和连生金4种。矿石中自然金的粒度主要以显微微粒金(0.01~0.005mm)为主(约占60%),其次是显微极微粒金(0.005~0.0002mm)(约占26.6%)。尽管显微中粒-细粒金数量不太多,但它对矿石品位和储量来说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应用高级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物相分析、电子探针、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多种手段对吉林白山金矿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主要矿石类型为硅化构造角砾岩型,金矿物种类有自然金、含银自然金和银金矿,石英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金矿物的赋存形式有粒间金、包裹金和裂隙金,分别占89.27%、6.42%和4.31%。金矿物以微粒金为主,大小为0.001~0.005mm,形态以粒状、麦粒状居多,金矿物成色高,矿床应属中偏高温成因。  相似文献   

8.
经过对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床矿石矿物标型特征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如下规律:1)黄铁矿晶形随成矿阶段而变化,成矿早期和晚期,黄铁矿常常呈立方体,成矿中期以五角十二面体及其聚晶为主;2)贵金属矿物的标型:石英脉型金矿以自然金为主,蚀变岩型金矿则以银金矿为主;在同一成因类型的矿床中,成矿早期见少量自然金,成矿中期在石英-黄铁矿阶段自然金大量出现,而多金属硫化物阶段,银金矿逐渐增多;成矿晚期,仅有少量自然金;3)金的成色:小秦岭地区以自然金为主,且成色较高,平均在844~937之间;而熊耳山地区由于出现银金矿或碲化物导致金成色相对偏低,平均813~914.形成温度高者金成色亦高,反之则低;另外,金的成色随着成矿作用早晚而变化,石英脉型金矿从早到晚,其成色有968~940~870变化,蚀变岩型则由929~942.7向876.7~899变化.总而言之,金矿物的标型反映的是其形成的物化环境、成矿条件、矿物的空间分布规律等,在进一步找矿中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湖北大悟大坡顶金矿床金矿物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薄片的显微观察、X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以及等离子光谱分析等方法,对湖北大悟大坡顶金矿床矿石中金的矿物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以银金矿的形式产出,金矿物颗粒的大小多在5~150μm间;银金矿物颗粒一般呈液滴状或其他的不规则形状充填于黄铁矿、石英颗粒的裂隙或这些矿物颗粒的闻隙,少量被包裹在硫化物矿物、石英颗粒之中.金矿物成色较低,最低为736,最高为860,平均金矿物成色为784,金矿物的低成色特征说明这些金矿物形成干浅部;共生黄铁矿中含有较高的Co和较低的Ni指示成矿物质与深部岩浆作用有关,而从大别群变质岩围岩具有较高的金的背景值指示成矿元素金可能来源于岩浆活动造成的金的活化迁移.  相似文献   

10.
福建尤溪肖板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金矿物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板金矿床属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矿化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多呈独立金矿物形式出现,少许呈分散状;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平均成色930,有少量银金矿和碲金矿。金矿物以包体金、裂隙金、连生金和粒间金等形式嵌布于黄铁矿、黄铜矿、石英、方铅矿及方解石等主要载金矿物中,且石英、方解石中较金属硫化物中占优势。金矿物形态各异,粒度以中细粒为主。  相似文献   

11.
青海果洛龙洼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洛龙洼金矿床物质组成简单,属少硫化物型,金属矿物含量约5.4%,脉石矿物含量约94.6%.载金矿物以石英和黄铁矿为主,金矿物有银金矿和自然金,在矿石中分布很不均匀,以裂隙金和粒间金为主要赋存形式.金矿物粒度较细.  相似文献   

12.
焦家金矿选厂旋流器溢流产品工艺矿物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焦家金矿选矿厂目前的日处理量达12000吨/天,金回收率92%。选矿厂已将破碎段产品用双螺旋分级机洗矿,洗矿的矿泥产率为7%,矿泥单独浮选,整体工艺初步实现了泥砂分选。为进一步提高选金回收率,流程改造拟将磨矿-浮选系统的旋流器溢流产品二次分级,分级的次生矿泥与洗矿矿泥进入矿泥浮选系统一并浮选,为了掌握旋流器溢流产品的性质,本文采用偏光反光两用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等手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物种类主要是金属硫化物和脉石矿物,金属硫化物约占4%,脉石约占96%,金属硫化物主要是黄铁矿(70.17%)和黄铜矿(16.27%),脉石主要是石英(47.12%)和长石(15.90%)。黄铁矿和石英是重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含金65%,石英含金20%。颗粒越细,单体颗粒含量越高,连生体颗粒含量越少;颗粒越细,黄铁矿含量越高,Au、Ag分布率越高,-0.037 mm粒级中黄铁矿含量达到73.58%,Au、Ag占到47.99%和56.60%,金分配率与黄铁矿含量成正相关;粗粒级中未发现金颗粒,中等粒级中次显微金约占30%,细粒级中次显微金约40%,金粒径在2~10μm范围内;金形状有三角形、棱角状、小粒状、不规则状等。红外光谱与差热曲线研究发现颗粒越细矿物成分趋于复杂。研究结论为磨矿分级产生的次生矿泥浮选调控提供了依据,对矿泥浮选的药剂制度调控、浮选流程确定等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桥硫铁矿是一大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铜、硫、铁、铅、锌 ,并伴生有以金、银、镉为主的 13种有益组分 ,其中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 ,大部分呈细粒分散状包裹嵌布于磁黄铁矿和黄铜矿中。银矿物主要为自然银、银金矿 ,亦呈细粒分散状包裹嵌布于脉石、磁铁矿和黄铜矿中。金银在矿床中分布不均 ,在矿体走向和向深部方向局布富集有一定规律。有必要进一步圈定金、银异常区 ,进行独立金、银矿体找矿和资源预测。本矿金、银皆属难解离型 ,建议在电解粗铜中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4.
大背坞金矿床属贫硫化物(糜棱岩)石英脉型,该矿床有用组分唯有Au,自然金是Au最主要的赋存形式,几乎集中富集了全部Au组分.虽然矿石中有极微量的银金矿,并在方铅矿中发现可能还存在次显微金,但含金量却微不足道.石英、黄铁矿、毒砂是自然金的主要载体.自然金成色高,多以中粗粒裂隙金形式产出,粒间金次之,包裹金较少.本矿床中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不发育,含量少,但它们与自然金关系密切,镜下常常发现与自然金共生赋存于较粗粒的黄铁矿、毒砂等载金矿物中.这3种硫化物是发现富矿化的标志.铅同位素结果表明本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前震旦纪变质沉积岩,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是矿源层.金以络合物的形式迁移.当温度降低(低于300℃),含矿溶液进入容矿空间压力降低,金发生沉淀.矿化早期石英脉包裹体pH值4.91,Eh值164.52,到矿化主期pH升高到6.38~6.72,Eh降低到57.44,从而使金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大大降低,促使金发生沉淀.  相似文献   

15.
黄松  丁俊华 《矿产与地质》1997,11(5):342-346
狮子山铜矿床中伴生金以矿物态为主,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和金银矿。根据金矿物的粒度、嵌布状态及载金矿物特征,结合金在选矿流程中的趋向分析,提出了应考虑采取在浮选前增加重选,并注意破碎同分级设备凹槽中滞留的单体金的回收来提高金回收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西龙头山金矿床是热液型金矿床,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矿石的微裂隙特征、结构构造及成分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矿石的微裂隙是相通的;矿液在运移过程中,在相对封闭、酸碱度较适宜的条件下沉淀,形成了较自形的电气石、黄铁矿和金矿物;矿液经过了多期上升过程,对早期形成的矿物不断地进行叠加和改造,使不同期次形成的金矿物成分略有不同;金矿物有次生加大现象。进而认为,该金矿床应有三期以上的成矿期。  相似文献   

17.
席伟  夏小洪  吴艳爽  叶甜  李诺 《地学前缘》2018,25(5):135-150
Taldybulak Levoberezhny(又称左岸)矿床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北天山东段,是区内第三大金矿(金储量130 t,平均品位6.9 g/t)。长期以来,该矿床矿物学研究薄弱,成因类型存在争议,已有观点包括斑岩型、造山型、多阶段叠加成矿等。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岩相学鉴定发现:金矿化同时受韧性剪切带和岩体控制,局部显示一定的顺层特征;常见矿石类型包括浸染细脉浸染型、石英电气石硫化物型、块状硫化物型、稀疏浸染型、方解石硫化物脉型等;相关围岩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电气石化、碳酸盐化最为强烈,可见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泥化等。电子探针分析发现,左岸金矿同时发育可见金和不可见金。前者包括银金矿(w(Au)=67.90%~80.86%,w(Ag)=14.24%~30.76%)、含银自然金(w(Au)=88.95%,w(Ag)=8.09%)等,以包体金、裂隙金或粒间金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后者可赋存于黄铁矿和黄铜矿中(w(Au)=0.16%~0.33%)。不同类型矿石中黄铁矿的形态、结构、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显示了叠加成矿的可能性。浸染状细脉浸染型矿石中黄铁矿以中粗粒(30~1 300 μm,多数>200 μm)、半自形自形立方体为主,基本无碎裂或碎裂不明显,可含有自然金、银金矿或硅酸盐包体;成分上具有中等的As(0.03%~1.72%,平均0.66%)、Co(0.06%~0.19%,平均0.13%)、Te(0.03%~0.06%,平均0.04%)含量和As/S、Fe/S、Co/As比值,基本不含Cu、Pb、Zn、Ag。石英电气石硫化物型矿石中黄铁矿多呈中粗粒(30~2 000 μm)、半自形它形粒状,往往发生碎裂,并被黄铜矿、方铅矿等矿物交代;部分颗粒可含有银金矿或硅酸盐包体;总体具有较高的As(0.05%~2.05%,平均0.97%)、Co(0.05%~0.34%,平均0.15%)含量和As/S、Fe/S比值,Co/As比值较低。块状硫化物型矿石中黄铁矿多呈半自形它形粒状产出,但粒度变化较大(250~3 000 μm或者30~300 μm);化学成分上以较高的As(0.05%~2.20%,平均1.21%)、Te(0.04%~0.09%,平均0.06%)含量,高的As/S、Fe/S比值和低的Co/As比值为特征。稀疏浸染型矿石中黄铁矿呈中粒(集中于50~200 μm)、半自形它形粒状产出,内部可含有硫化物、硅酸盐、银金矿、自然金等包体;可发生碎裂并被黄铜矿等沿裂隙充填交代;化学成分变化较大,总体具有较高的Co(0.08%~1.04%,平均0.35%)含量和Co/As比值,几乎不含Te、Cu、Zn。方解石硫化物脉型矿石中黄铁矿呈中粗粒(40~480 μm)、半自形它形粒状产出,内部往往含硅酸盐等包体;黄铁矿以显著低的As(0.04%~0.08%,平均0.06%)、Co含量(0.04%~0.20%,平均0.10%)以及As/S、Fe/S比值为特征,Co/As比值较高,且不含Zn。从上述左岸金矿的控矿构造、矿化类型、围岩蚀变以及不同类型矿石中黄铁矿形态、结构、成分的差异等4方面特征显示,左岸金矿可能存在多期次矿化、叠加成矿。  相似文献   

18.
王德荫 《地质与资源》1993,2(3):242-247
近年来,不可见金的研究,运用高分辩透射镜和离子探针等综合测试方法取得了很大突破。不可见金,指的是硫化物中以超显微包裹体或固熔体形式存在的超显微金、次显微金。金质点上限近来Cook等定为0.1μm。由加拿大、希腊、美国等一些金矿床研究表明,硫化物中不可见金主要见于卡林金矿床以及热液、块状硫化物及矽卡岩型矿床中,其形成多与载体矿物黄铁矿、毒砂相关,并往往优先富集于毒砂中,如卡林金矿床黄铁矿金含金量为数十至数n×10-n×100×10-6,而毒砂中则高达近一倍。不可见金的研究,在当前无论对其矿石加工工艺研究,还是对找矿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糜棱岩中金元素的含量足以满足工业利用,即在糜棱岩中可圈出独立的金矿体时,这种金矿床便可称为糜棱岩型金矿床.糜棱岩型金矿床是"中国金矿床工业类型"中的重要类型之一.此类金矿床多分布在古老地块周边长期活动的构造带之中.介绍了糜棱岩型金矿床的赋矿岩系、控矿构造、矿床、矿体、矿石以及含金矿物等地质特征.同时,对金成矿地质环境及矿床成因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包村和朝山金矿床位于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属于夕卡型岩金矿床,侵入岩体分别为包村石英闪长岩体和白芒山辉石闪长岩体。通过矿相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对矿床中的自然金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两个矿床中,金矿物均以独立的自然金颗粒形式产出,且常具有“银边结构”,但在自然金的嵌布方式、载体矿物、形态、大小、金银含量变化和成色等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别。根据自然金的不同特征,对金矿床的成因进行分类,包村金矿床属于Cu-Au共生,而朝山矿床为Cu-Pb-Zn-Au共生型金矿床。不同矿床不同的金产状主要是由于金的运移、络合物种类、温度、pH和金银络合物活度比值等因素赞成的。此外,包村矿床和朝山矿床在地表均遭受氧化作用形成表生矿床,其表生金成色均明显高于原生金,且成分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