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文莉  蒋忠诚  张冉 《中国地质》2021,48(1):345-346
西南岩溶石漠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2020年经科技部批准列入国家野外站择优建设名单(国科办函基〔2020〕470号),是岩溶区生态环境监测的核心台站(图1)。该站的主要功能是开展西南岩溶石漠化野外科学观测与研究,并提供社会化共享服务。喀斯特(Karst)即岩溶,分布广泛。全球岩溶总面积2200万km^2,仅“一带一路”沿线就有50多个国家涉及岩溶地质问题。中国是岩溶大国,岩溶面积344万km^2,岩溶景观奇特,岩溶资源环境在全球具有代表性,岩溶领域观测研究在全球具有领先地位。岩溶结构的特殊性使其成为全球最为脆弱的环境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据太原东山岩溶水系统的地质,水文地质特征及实际观测资料,总结了系统内的水质分区特征,并对水质变化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西南岩溶区岩溶水有效开发利用规划分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由于自然地理、地质构造背景特征,造成了岩溶水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的差异,以及在开发利用岩溶水资源的方式和途径上的不同。本文以岩溶水赋存条件及其地质环境条件为基础,依据岩溶水的富水性、开发意义、开发的紧迫性以及开发方式和社会效益,进行岩溶水有效开发利用规划分区,为该地区的岩溶水有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塔里木盆地西克尔奥陶系古岩溶露头为研究对象,根据高精度GPS野外定点和Google Earth影像数据的结合,明确了岩溶地质现象在影像图上的响应特征,进而提取定量化的古岩溶信息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建立了古岩溶地质模型。本项研究证实了基于野外资料和Google Earth影像的地质信息识别与提取方法的可行性,也表明了该方法能够实现对未开展露头考察的影像图直接提取相应地质信息和采集定量化数据。通过利用这些数据建立岩溶储层地质模型,结合野外资料,综合分析岩溶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而客观地理解地下岩溶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能够为勘探开发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5.
柳林泉域滞流区低温岩溶热水的年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柳林泉域西部滞流区低温岩溶热水的年龄,在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及野外取样、分析的基础上,以滞流区横沟自流井的岩溶热水为例,利用δ2H(‰)、δ18O(‰)、3H(TU)和14C(pMC)同位素测年技术分析、计算并校核了该区岩溶水的滞留时间。通过分析岩溶水中3H和14C的关系及其δ2H、δ18O值,表明横沟岩溶水属于古岩溶水,其年龄应在10 000 a以上;利用14C计算并校核后的岩溶水年龄也印证了这一点,横沟1#和2#井岩溶水的14C年龄分别为12 908 a和9 090 a。因此,横沟附近岩溶热水应属于末次冰期盛冰期内补给的古岩溶水。   相似文献   

6.
泰安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文章介绍了山东省泰安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历史及现状,从地下水动态与地质环境监测结果入手,讨论了泰安岩溶塌陷的形成机理,并根据当地的防治实践,提出了岩溶塌陷防治的对策建议。即①减少岩溶水开采量以保持岩溶水水位的基本稳定;②被动避让;③加固建筑设施地基。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准格尔矿区地质背景和水动力条件,确定了矿区完整的岩溶水系统,进而研究了岩溶水的形成、赋存及运移特征。  相似文献   

8.
泸西小江流域岩溶水有效开发模式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宇  袁道先  杨世瑜 《中国岩溶》2005,24(4):305-311
为了指导岩溶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和为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持,选择典型性突出的泸西小江流域开展示范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由于岩溶生态地质环境条件差异,主要的岩溶水源地类型和岩溶水的赋存特征及开发技术条件也不同。为此,依据流域不同的生态地质环境分区,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岩溶水源地利用核磁共振、地质雷达等新技术进行勘查及其开发实验和示范,共设计建设了9项不同技术方案的岩溶水开发示范工程,总结出了适合不同岩溶生态地质环境及其水源地类型的岩溶地下水勘查及开发技术方案和岩溶盆地流域岩溶水有效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9.
淮北城市地质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正在进行的淮北市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通过野外调查、地质测绘、土样及水样的采集测试、资料收集和综合分析,淮北城市规划区位于淮北凹陷盆地为主要的地质单元,褶皱及断裂构造发育,岩土体及地下水特征明显,土壤地球化学指标良好。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地质环境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地表水污染较严重,基岩地下水位下降显著,岩溶地下水质稳定,浅层孔隙水严重污染,采空塌陷面积较大,岩溶塌陷及崩塌地质灾害少且规模小。  相似文献   

10.
香溪河岩溶流域几种岩溶水系统的地质结构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香溪河流域位于湖北鄂西地区,属于中国南北岩溶过渡带。通过在香溪河岩溶流域开展1∶5万水文地质调查研究,不仅查明了调查区内基础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且针对调查区地质结构的独特性,确定了香溪河流域岩溶水系统划分和岩溶水系统模式分类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划分了四类具有代表性的岩溶水系统结构模式:震旦-寒武双层分散排泄型、震旦单层分散排泄型、寒武-奥陶单层集中排泄型、二叠-三叠单层集中排泄型,并阐述了其地质结构特征和岩溶水的基本循环模式。研究结果对探索鄂西岩溶山区水资源量准确评价和解决当地岩溶干旱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7月4-5日,为了贯彻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国土资源部“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推进岩溶地区水地质调查工作,我局水环部在河北保定组织召开岩溶地区水地质调查座谈会,来自相关省(区)专家对我国岩溶地区水地质工作积极献言献策。会议提出要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增加岩溶地质水工作调查内容,拓宽服务领域。袁道先院士参加了座谈会并提出重要建议。贵州、云南、广西、湖南和江西等省地调院总结了“十五”期间岩溶地区水地质工作成果,提出“十一五”期间工作思路和建议。会议由水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承办。  相似文献   

12.
卢茜 《中国岩溶》2010,(3):228-228
应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的邀请,2010年7月15—21日,以中国文化大学(台湾)地理学系主任卢光辉教授为团长的29名师生访问团到桂林进行了为期7天的海峡两岸学术交流及野外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13.
庞国兴 《地下水》2013,(6):113-114
丰润东部城区地处燕山南麓的山前倾斜平原,区内地下水分布不均,局部缺水严重,区内地质条件较复杂,找水难度极大。在近年丰润地区隐伏岩溶区缺水区找水工作中,以地质成因控水理论为指导,综合物探勘查、钻探验证等技术手段,成功实施了地下水勘查示范案例,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指出要高度重视野外水文地质调查与物探直流电法相互验证,能有效的提高隐伏岩溶地区找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西畴县西洒—蚌谷岩溶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概况、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岩溶水系统划分,然后根据岩溶水系统(或子系统)特征、岩溶水资源分布特点及人畜饮水与岩溶水资源利用现状,对岩溶水的有效开发利用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合理布局。西畴县西洒—蚌谷一带属一典型的溶蚀高原型岩溶山区,地形起伏大,岩溶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水资源开发利用应以小型而分散的方式为主,因地制宜,蓄、提、引、“栽水”相结合,以就地解决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用水问题,特别是“栽水”工程对改善作物表层生态系统条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鄂西南岩溶地区表层岩溶带发育强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周宁  刘波 《中国岩溶》2009,28(1):1-6
鄂西南岩溶地区表层岩溶个体形态复杂多样,表层岩溶带发育与鄂西南地区岩溶地质环境条件及岩溶发育演变的历史过程密切相关.因此,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收集"沪蓉西"高速公路勘察资料.采用系统工程地质分析为主的方法,研究了表层岩溶带在不同的地质构造部位、地层岩性、地形地貌部位及深部岩溶水补径排区的发育强度及其变化规律.详细论述了表层岩溶带的空间发育强度.首次定量界定了该区表层岩溶带的最大发育深度为56.54m,最浅为4.5m,阐明了表层岩溶带从山顶、山脊到山脚、沟谷由弱到强的总体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岩溶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实践的不断深入,层状洞穴储层结构特征和流体同层连通特点逐渐被学者重视。层控岩溶结构、形成要素和过程等是本类油藏有效开发的关键。通过原始地层组构对比和野外溶洞特点,认为:塔河奥陶系岩溶层具较好的对比标志层和岩性差异,为层状岩溶洞穴发育奠定了物质基础;野外顺水平层理多层溶洞和受控于层理缝的管道型古暗河等地质现象,证实了层控岩溶普遍存在。在岩溶洞穴单井识别、连井测井对比、单井动态及地震波形特征的基础上,以典型溶洞带为例,识别出3个主要洞穴层,建立了全新的3层洞穴储集体地质结构剖面:第1层洞穴以砂砾岩充填为主要特点,第2层洞穴呈现洞穴规模大且泥质充填严重,第3层规模较小,主要发育于岩溶地貌高地。运用现代岩溶理论,探讨了层控岩溶的形成机制:碳酸盐岩原岩组构差异是岩溶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主控因素之一;潜流带岩溶水(饱含CO2)控制着岩溶洞穴的横向发育,岩溶古地貌控制同层洞穴的横向差异;平缓地层条件下的潜水面水位垂向带迁移控制洞穴的岩溶期次及层状结构。基于各岩溶要素认识,构建了层状岩溶储层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岩溶水系统非均质性是制约南方岩溶金属矿区防治水工作的关键难题之一.通过充分挖掘勘察及采掘过程中积累的水文地质资料,查明断层、岩溶、火成岩带等地质结构非均质因素的分布特征;通过绘制马坑矿区岩溶水系统7个不同时期的流场图,分析了天然条件及疏干降水条件下矿区岩溶水系统的特点,得出断层及岩溶发育控制着岩溶水的强径流带,可作为超前探水及疏干降水的主要目标;而火成岩局部隔水带的隔水作用使矿区岩溶水表现出强烈的不统一性,利用局部隔水带对矿区岩溶水进行分期防治,可尽快解放该区矿体,增加矿区产量,对马坑矿区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重庆青木关岩溶槽谷姜家泉野外观测试验基地为例,利用CTDP300多参数水质自动记录仪、NITRATAX plussc在线硝氮分析仪及HOBO小型气象站,分别对岩溶泉在不同降雨条件下水化学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岩溶泉水pH值受偏酸性雨水的影响而降低;水温变化取决于降雨量、持续时间及气温等因素影响。分析认为,电导率的变化随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一般降雨环境下雨水的稀释作用仅表现在降雨的开始阶段,之后裂隙含水介质起主要作用;暴雨环境下雨水的稀释作用贯穿整个降雨过程,地下河水质主要受岩溶管道裂隙控制,水动力作用占主要地位。NO3-含量与电导率变化呈正相关,都与降雨量密切相关,从而说明降雨是导致岩溶区土壤元素流失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岩溶山区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岩溶泉水化学动态变化的监测研究对于解决岩溶石山区居民的饮水、水土保持及石漠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海轮 《安徽地质》2021,31(2):147-150,155
宣泾高速详勘工作涉及的主要不良地质作用为岩溶作用,因此详细查明沿线可溶岩发育区域、岩溶发育特征及空间分布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该区域沿线岩溶发育地质地貌类型及岩性特征,划分了不同地貌类型,介绍了沿线区域地质情况.结合野外的大量钻探工作,划分了不同地质岩组的岩溶发育程度.通过现场物探成果资料解译结合钻探相互论证,为整个岩溶发育区域的空间判断提供了依据,为后续施工指导提供了较好的成果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湖南郴州万华岩景区上游岩溶古河道的存在性,丰富景区岩溶洞穴科普知识以推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探索性地应用高精度磁法、高密度电法、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EH4)等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景区上游进行了探测研究,其结果发现几处磁、电异常部位,并结合区内岩溶垮塌地貌形态、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及野外地质调查成果,认为景区上游存在岩溶古河道,同时确定出岩溶古河道的剖面位置及平面走向。整个研究思路表明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研究岩溶古河道时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