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以四川盆地西北盆缘的广元、绵阳、德阳、成都、雅安为研究对象,探究2015~2019年5大城市空气质量及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变化规律,以期为深入揭示四川盆地城市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提供参考。通过对环境监测站实时数据,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成都、德阳、绵阳3城市因人为污染贡献较大和四川盆地封闭的地形的原因导致的PM2.5、PM10、NO2、O3污染相对较重,雅安、广元因人为污染贡献小、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的风向因而空气质量良好。整体上PM2.5、PM10、SO2、NO2均表现为夏季低、冬季高,而O3具有相反的季节变化特征。SO2、NO2、PM2.5、PM10与相对湿度、降水量、平均气温均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平均气压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萍乡市元旦至元宵期间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及其中PM2.5及PM10中的碳、氮来源,2017年1月1日至2月16日在萍乡市进行了在线空气质量监测,采集了PM2.5、PM10滤膜气溶胶样品并进行了总氮(TN)、总碳(TC)浓度以及δ15N、δ13C组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空气的PM2.5浓度为(82.45±43.04)μg/m^3;PM10、SO_2和NO_2浓度分别为(112.98±68.66)μg/m^3、(23.85±14.32)μg/m^3和(32.68±14.4)μg/m^3。样品的PM2.5和PM10的TN、TC浓度分别为(9.73±5.99)μg/m^3、(12.68±9.53)μg/m^3和(15.15±7.9)μg/m^3、(18.7±9.11)μg/m^3,δ15N、δ13C分别为6.32‰±4.11‰、6.89‰±4.44‰和-25.1‰±0.89‰、-25.55‰±1.25‰。在元旦和春节期间,发生了空气污染事件,元旦期间平均PM2.5、PM10、NO_2和SO_2浓度均高于春节期间,推断元旦污染事件可能是由气象条件导致污染物聚集所引起,而春节污染事件可能是由烟花爆竹燃放释放的SO_2和大量的颗粒物进入大气所致。采样期间和两个空气污染事件的δ15N和δ13C组成相似,其主来源均可能为机动车尾气和煤燃烧排放及部分C_3植物燃烧。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大气PM2.5中多溴联苯醚污染水平与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雪  刘大锰  孙俊玲 《现代地质》2010,24(2):355-361
2008年1月、9月和10月在北京城区5个采样点共采集9个大气颗粒物PM2.5样品。遵循US EPA-1614方法,采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RGC/MS)联用技术,测定了大气颗粒物PM2.5样品中14种多溴联苯醚(PBDEs)的质量浓度,研究了北京市城区大气颗粒物PM2.5中多溴联苯醚的污染水平、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 9个大气颗粒物PM2.5样品中PBDEs的质量浓度范围为2.82~57.94 pg/m3,平均值为15.67 pg/m3,BDE-209的质量浓度为0.34~7.32 pg/m3,PM2.5样品中PBDEs的质量浓度冬季高于秋季;高溴代联苯醚在颗粒物中的含量高,低溴代联苯醚的含量低;交通源对大气颗粒物PM2.5中PBDEs的污染贡献值很小,工业污染源贡献大于交通源,从含有溴代阻燃剂的物品释放到大气中的PBDEs对大气颗粒物PM2.5中PBDEs的污染贡献值最大。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认识淄博市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状况,探讨颗粒物的污染水平和元素在颗粒物中的分布与分配特征,对颗粒物中元素的来源进行分析。于2015年冬季和夏季期间分别布设45个和16个采样点采集悬浮颗粒物(TSP)、PM10及PM2.5样品,分析了颗粒物和18种元素(或化合物)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1)大气颗粒物中冬季TSP、PM10及PM2.5的质量浓度均值高于夏季;PM10和PM2.5质量浓度均超过国家标准,其中冬季PM2.5质量浓度是标准限值的1.96倍。2)不同粒径的颗粒物中元素质量分数差别显著,As、Cd、Cr、Cu、Ni、Pb、Zn等多数重金属元素主要富集在PM2.5中,且PM2.5约占PM10的65%(冬季)和73%(夏季)。3)颗粒物PM2.5中Al2O3、CaO、Fe2O3、K2O、MgO等氧化物主要受土壤扬尘控制;As、Cd、Hg、Pb、Se、Zn等元素主要源于人为污染;Se的富集因子最高,反映了PM2.5污染主要来源于燃煤;Co、Cu、Ni、Na2O受土壤扬尘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而Cr具有混合污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祁连山西段冰川末端地区大气PM2.5细粒子中可溶性无机离子组分的变化特征,于2011年采集了一批大气PM2.5的Telfon滤膜样品,并应用离子色谱对可溶性离子进行了分析。样品采用超纯水超声萃取各种水溶性离子,优化的萃取溶液体积为25 mL,萃取时间为30 min,萃取液用0.45μm纤维滤膜过滤,各种离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所测样品的阴阳离子中,SO42-、NO3-、Ca2+、和NH4+的质量浓度约占到水溶性离子总量的88%。可溶性离子浓度呈现出春夏高、秋冬低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可溶性离子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冬季大气PM2.5中多氯联苯的污染水平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8年1月同时采集了北京市市区/交通干道(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门及测试楼顶)、工业区(首钢集团焦化厂、高井热电厂)和背景点(十三陵)大气颗粒物PM2.5样品。依据US EPA 1668A 方法,采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率气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HRGC/MS)联用技术,对比分析了PM2.5中19种多氯联苯(PCBs)的质量浓度、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 5个采样点PM2.5的质量浓度范围为101.85~145.57 μg/m3,日均值为119 μg/m3,比美国1997年制定的日均标准(65 μg/m3 )高83%,属严重污染。 PM2.5中∑PCBs的质量浓度和毒性当量(TEQ)分别为7.2~16.2 pg/m3 (平均值10.9 pg/m3)、8.29~17.81 fgWHO-TEQ/m3 (平均值13.58 fgWHO-TEQ/m3),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比较,北京市大气PCBs的污染处于较低水平。PCBs最高浓度出现在工业区,其次是市区,背景点最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是北京市PCBs的主要来源。研究成果将为北京市大气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集了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的126对颗粒态(PM2.5)和气态大气样品,系统分析了8种多溴联苯醚(PBDEs)、6种新型溴代阻燃剂(NBFRs)和得克隆(DPs)等卤代阻燃剂,评估了其污染特征和历史变化趋势,探讨了卤代阻燃剂与PM2.5的关系。结果表明,十溴二苯乙烷(DBDPE,中值浓度为59.91pg/m3)是大气中浓度最高的阻燃剂,∑7 PBDEs、十溴二苯醚(BDE-209)和∑5 NBFRs(中值浓度分别为9.89pg/m3、8.37pg/m3和8.81 pg/m3)浓度相当,DPs(中值浓度为1.74pg/m3)浓度最低。对比先前研究报道,可见包括BDE-209在内的PBDEs浓度显著下降,反映出区内限用、禁用PBDEs及电子垃圾管控的成效;DBDPE浓度则相对稳定。在颗粒相(PM2.5)中,部分溴代阻燃剂与PM2.5浓度间呈现出相关...  相似文献   

8.
细颗粒物(PM2.5)是决定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污染物。随着近年来环保措施的实施, PM2.5的来源特征也随之发生变化,探究PM2.5的主要来源及其贡献值对制定有效的PM2.5治理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使用CMAQ-ISAM模型,考察2018年冬季不同来源区域和来源种类对合肥市区PM2.5及其关键组分的贡献。结果表明,合肥市区冬季PM2.5的主要区域来源为长三角外的远距离传输(52.6%),其次为合肥市的本地排放(26.3%)和安徽省其他城市的传输(12.3%)。远距离传输对硫酸盐、硝酸盐和有机C的贡献最大(57.9%、68.2%和69.5%),而铵盐和元素C主要来自本地排放(37.1%和52.9%)。合肥市本地及周边区域的6类排放源中,工业源对PM2.5的贡献最大(21.3%),其次为农业源(11.6%),其中工业源的贡献主要来自本地排放,而周边区域农业源的贡献大于本地农业源。硫酸盐、硝酸盐和元素C的主要来源种类为工业源(33...  相似文献   

9.
张凯  李兴杰  杨蔚  王君豪  张琼  郭蕾  石红霞  罗斌 《冰川冻土》2016,38(6):1718-1723
为了解兰州市采暖期大气PM2.5污染情况及其主要重金属和多环芳烃(PAHs)含量,并同时研究其对小鼠胎儿出生质量的影响,对兰州市城关区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大气PM2.5进行重金属元素和PAHs的成份分析,同时将处理好的PM2.5通过气管滴注对30只成功受孕10d的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个剂量组,每组6只)进行染毒(PM2.5剂量:0、50、100、200μg·ml-1·d-1),直到子鼠出生,分析窝产仔量和子鼠体重、心体比、肺体比等指标进而对子鼠出生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兰州市城关区2015年采暖期大气PM2.5总日均浓度符合国家标准,但有48d超过国家标准,最高浓度达到151μg·m-3,主要的重金属和PAHs分别为铅和萤蒽。动物实验结果表明,PM2.5染毒剂量越高,子鼠体重越轻,下降的幅度越大。与零剂量组比较,PM2.5剂量组子鼠的心体系数和肺体系数显著降低,但窝产仔量和性别无明显差异。这表明采暖期大气PM2.5可能会对妊娠期雌鼠产生作用,影响子代小鼠的出生质量和发育情况,这或许与其重金属和PAHs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10.
张艳阁  徐建中  余光明 《冰川冻土》2017,39(5):1022-1028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老虎沟地区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组分的变化特征,于2016年7月16日至8月11日共采集13个PM2.5样品和4套粒径分级样品。研究结果显示:非沙尘期间,水溶性离子总质量浓度为2.35 μg·m-3,主要离子SO42-、Ca2+、NH4+和NO3-的浓度分别为1.28、0.33、0.32和0.28 μg·m-3,约占水溶性离子浓度总和的94%;沙尘期间,水溶性无机离子总质量浓度为12.63 μg·m-3,是非沙尘期间浓度的5倍,主要离子SO42-、Ca2+、Cl-、Na+和NO3-的浓度依次为5.36、4.77、0.80、0.62和0.61 μg·m-3,约占水溶性离子浓度总和的96%。分级样品分析结果表明,NO3-主要分布在粗颗粒模态,可能是前体物在粉尘表面发生非均相反应产生。在沙尘时期,SO42-主要为粉尘贡献,集中分布在粗颗粒模态。在非沙尘时期,SO42-在粗颗粒模态和积聚模态都有较多的分布。积聚模态的SO42-主要是通过前体物与NH3发生均相反应产生。据估算,非沙尘时期的二次反应对PM2.5中SO42-的贡献约为80%。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10-2012年西宁市基本探空气象站逐日07:00时和19:00时两个时次的逆温资料,及西宁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的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日均值数据,分析了西宁市逆温基本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物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西宁市2010-2012年07:00时逆温出现频率为69%,19:00时逆温出现频率为41%;近地逆温层厚度冬季最厚,夏季最薄. 07:00时和19:00时月平均逆温厚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西宁市逆温发生频率冬半年明显高于夏半年;秋、冬季产生的逆温强度明显比春、夏季强. 3 a来西宁市空气污染共出现148 d,逆温频率和空气污染物月平均浓度有较好的正相关性. 08:00时西宁市逐日空气污染物浓度与逆温厚度呈正相关,与逆温强度呈负相关关系. 冬、春季平均空气污染物浓度值与逆温厚度、强度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乌海粉尘浓度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8年1月与7月采用流动监测法,对内蒙古乌海粉尘颗粒物进行采集,结合监测站数据,研究乌海不同粒径粉尘浓度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乌海市冬春季粉尘污染远远高于夏秋季,春季污染最严重,夏季污染相对较轻。PM2.5污染最严重月份为3月,PM10污染最严重月份为4月。一天中粉尘浓度峰值出现在10:00—12:00,谷值出现在16:00—18:00。空间上东部粉尘浓度高值区以条带状分布,中南部和西部以点源放射状向周围扩散。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内部粉尘浓度特征均不同。工矿用地和城镇内部浓度高于有林地和未利用地,耕地和水体内部浓度最低;工矿用地是乌海市粗颗粒粉尘的主要来源,城镇是乌海夏季细颗粒粉尘的主要来源,水体、耕地和有林地可明显降低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TSP)和不同粒径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包括PM10、PM2.5、PM1等粉尘浓度与风速、湿度呈正相关,与温度、海拔呈负相关,其中气压是影响TSP浓度的最主要因素,湿度是影响PM1-10的最主要因素。不同粒径粉尘浓度受到归一化指数、气象、地形等多因素综合制约,单一条件对大气粉尘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流层二氧化氮(NO2)垂直柱浓度卫星遥感数据,实现快速、高空间水平分辨率(5 km或更高)的氮氧化物(NOx=NO+NO2)排放反演,可为空气污染精准治理提供及时、细致的排放数据。现有多种低计算成本的快速反演方法,如指数修正高斯模型、散度模型和PHLET算法,但其反演效果尚未得到充分对比分析。以2019年夏季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上述3种方法的反演效果,研究发现,指数修正高斯模型主要适用于点源排放,但在京津冀等排放源密集地区的反演效果较差;散度模型考虑了在预定NOx大气寿命情况下的水平输送,能快速识别主要排放源位置,但存在排放低估和负排放等问题;PHLET算法考虑了水平输送、NO2垂直柱浓度和NOx大气寿命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卫星像元不规则等因素,对排放的估计较为准确。改善风场数据、填补卫星数据缺失和改善NOx化学损失估计是进一步提升排放反演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城市群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问题,亟需协调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2004-2017年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的大气环境质量与城市化各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法多维度研究了城市化进程中大气环境质量的演化规律。选取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的年均浓度、好于Ⅱ级天天数4个指标反映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水平,选取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三产比重、建成区面积等10个指标反映城市化发展水平,分别进行综合指数模型构建和回归拟合。分析表明,城市化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是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京津冀三市的城市化综合指数与大气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分别呈“倒U型”、“正U型”和“倒N型”。将10个城市化指标分别归类为结构效应、规模效应以及活动效应,进一步分析了各类效应对大气环境污染指数的影响。对于北京市,三类效应各因变量对大气环境均产生负向影响;对于天津市,结构效应、规模效应中的建成区面积和活动效应中的人均GDP、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水平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大气环境质量呈现负相关关系;对于石家庄市,由于分析数据的时间序列有限,三种效应的各因变量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不明确。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京津冀地区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稀土矿的大量开采,加剧了土壤污染,危害居民健康。本研究采用不同三价铁盐(Fe2(SO4)3、Fe(NO3)3和FeCl3)对稀土污染的农田土壤进行淋洗修复,同时对比其他无机盐(亚铁盐、镁盐、铵盐和钠盐)的淋洗效果;并研究三价铁盐淋洗剂浓度、液固比和淋洗时间对稀土元素(REE)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价铁盐对REE的淋洗率高达41.7%~54.3%,显著高于其他无机盐(0.2%~26.8%);三价铁盐的最佳淋洗时间为1440 min,当淋洗剂浓度从5 mmol/L增加到50 mmol/L的过程中,土壤中REE淋洗率显著增加,淋洗率随淋洗液固比(1∶1~5∶1)的升高而增加,其中,淋洗剂浓度对REE去除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液固比。在优化淋洗条件下,Fe2(SO4)3对REE的淋洗率为54.3%,显著高于Fe(NO3)3(46.1%)和FeCl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喜马拉雅山北坡冬季大气气溶胶化学组分、光学特征及来源,2017年11—12月在珠穆朗玛峰站(QOMS)共采集22个PM2.5样品。结果显示:PM2.5中包括水溶性离子(WSIs)、有机质(OM)、元素碳(EC)在内的所有检测成分,总质量浓度为(3.36±1.06) μg?m-3;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浓度分别为(1.10±0.38)、(0.13±0.12)和(0.84±0.24) μg?m-3,浓度水平与偏远地区相当,低于季风前。碳质成分(OM+EC)占所有测试成分比例为73.6%,与之前珠峰站报道的研究结果相近。用PM2.5水溶性组分在365 nm处的光吸收效率(Abs365)来表征水溶性棕色碳(WS-BrC),它与WSOC、K+存在较好的相关性(R2=0.63、0.50),而与EC相关性弱(R2=0.01),说明水溶性棕色碳可能源于生物质燃烧和二次反应。MODIS火点信息和气团后向轨迹分析进一步表明,尼泊尔地区的燃烧活动是珠峰站冬季碳质气溶胶的重要来源。同时,喜马拉雅山脉独特的局地风场是污染物跨境传输至珠峰地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污染河道对沿岸地下水环境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超  李勇  包振琪 《水科学进展》2002,13(5):535-541
以江苏奎河为例,观测研究奎河污染物CODCr、NH4+-N、NO3--N、Cl-入渗进入地下水中发生物理、化学及生物变化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河道沿岸土壤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河床的土壤对污染物CODCr具有很高的去除率,对NH4+-N亦有较高的去除率.河道中的NO3--N在入渗过程中虽有一定的去除率,但由于NH4+-N、NO2--N等污染因子转化成NO3--N,因此该浓度不一定会明显降低.Cl-是保守性污染因子,入渗过程中虽有一定的去除率,但仍对沿岸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当污染河道中污染因子是保守性物质时,必须考虑对沿岸地下水源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The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PM10 and PM2.5 in the lower atmosphere is severely harmful for human health and it also makes visibility diminution along with weather and climate modifications.The main objective is to find out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and dispersal of PM10 and PM2.5 along with COVID-19 infection in the dusty city Kolkata.The consecutive two years PM10 and PM2.5 data of different stations have been obtained from State Pollution Control Board,Govt.of West Bengal.Forward trajectory analysis has been done through HYSPLIT(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model to find the path and direction of air particles.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various meteorological or environmental factors(such as temperature,relative humidity,wind,wind speed,pressure and gusty wind)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 regulate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PM10 and PM2.5.These factors like high temperature with relative humidity and strong wind influence to disperse the particulate matters from north to south direction from city to outside during summer in Kolkata metropolitan city.During summer(both pre and lockdown years),the height of particles is extended up to 1000 m owing to active atmospheric ventilation whereas in winter it is confined within 100 m.The HYSPLIT model clearly specified that the particles dispersed from south,south-west to north and north east direction due to strong wind.The constant magnification of PM10 and PM2.5 in the lower atmosphere leads to greater frequency of COVID-19 infections and deaths.In Kolkata,the one of the crucial reasons of high infection and deaths(COVID-19)is co-morbidity of people.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洞穴系统中SO42-和NO3-离子来源及其对洞穴碳酸盐溶解的影响,通过对麻黄洞6个水点自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进行为期一个完整水文年的系统监测,对于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麻黄洞洞穴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以及HCO3·SO4-Ca·Mg型;(2)通过实地调查与元素比值法综合分析可知,麻黄洞NO3-与SO42-各水点来源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麻黄洞NO3-主要源于农业活动和大气N沉降,而SO42-主要以农业活动、石膏溶解为主要来源,SO42-和NO3-均参与了岩溶作用,加速了基岩的溶蚀,这一过程主要受离子浓度、径流大小以及补给模式影响;(3)基于水化学计量法和稳定同位素技术估算可知,SO42-和NO3-洞穴水DIC的贡献为0.05~0.61,释放DIC的同时改变了水中离子浓度,对于岩溶作用形成扰动,总体呈现出旱季>雨季、滴水>裂隙水的特征.同样,由于岩溶区的复杂和不可知,在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时应当注重多种方法的结合与比较,提高研究精度与可信度.   相似文献   

20.
Air pollu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especially in Caribbean urban areas,and,particulate matter(PM)emitted by different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sources causes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issues.In this work,we studi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PM10 and PM2.5 sources in an industrial and port urban area in the Caribbean region of Colombia.P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within 48-h periods between April and October 2018 by using a Partisol 2000 i-D sampler.Elemental ge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was performed by X-ray fluorescence(XRF)analysis.Further,ionic species and black carbon(BC)were quantified by ion chromatography an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respectively.Using the 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receptor model,the contributions of PM sources were quantified.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PM10 was 46.6±16.2μg/m3,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l and Ca.For PM2.5,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was 12.0±3.2μg/m3,and the most abundant components were BC,S,and Cl.The receptor model identified five sources for PM10 and PM2.5.For both fractions,the contributions of marine sea spray,re-suspended soil,and vehicular traffic were observed.In addition,PM2.5 included two mixed sources were found to be fuel oil combustion with fertilizer industry emissions,and secondary aerosol sources with building construction emissions.Further,PM10 was found to also include building construction emissions with re-suspended soil,and metallurgical industry emissions.These obtained geochemical atmospheric results are importan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ies for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air quality of the Caribbean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