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马家窑文化是甘青地区新石器时期的主流文化,其时空演化和生业模式转变过程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地貌环境和水文条件的变化却仍不清晰。本文借助GIS方法和遗址域的概念,采用定量手段分析了马家窑文化不同时期遗址分布的地貌背景和汇水累积量的变化,并以此推论这些不同的地貌环境所反映的土地利用方式及其与生业模式之间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马家窑文化在不同时期的遗址域内有不同的平地等级和汇水累积量分布,这些指标所反映的土地开发、占用模式与当时的生业模式有很大关系。这项工作为理解不同气候背景下史前人类对生存空间和生业模式的选择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气候环境对古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是环境考古研究的重要内容。小珠山文化是辽东半岛新石器时期以来最重要的一支考古文化,其发展过程与全新世气候环境的关系并不明晰。为了研究小珠山文化发展的气候环境背景,本项研究分析了以辽东半岛为主的全新世气候变化过程,结合主要遗址的考古记录,探讨气候环境变化对小珠山文化的发源、发展、衰落过程、文化交流、遗址分布、生业模式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对小珠山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显著影响。早全新世8.2 ka B. P.冷事件可能促进了兴隆洼文化的南下,是小珠山文化发源的有利条件;中全新世早期,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小珠山文化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中全新世晚期,不稳定的气候条件促进了小珠山文化第三期的文化交流以及农业发展,4.2 ka B. P.气候事件则可能是导致小珠山文化走向衰落的重要气候因素。小珠山文化遗址分布呈现出由海岛到陆地的特点,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岸线和可利用资源等变化是导致小珠山遗址分布变化的重要因子,同时对文化交流和生业模式的改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该研究对揭示长时间尺度下古文化发展对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与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明  马春梅  朱诚 《古地理学报》2017,19(6):1087-109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都平原环境考古工作在聚落选址与地理环境、古气候与古蜀文明发展、灾变事件研究及史前人地关系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表明: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的出现与当时的地理环境应有很大关系;成都平原中—晚全新世以来气候整体温暖湿润,其中有多次气候波动和降温事件发生;古洪水、古地震等自然灾害与古蜀文明发展的关系很密切;基于成都平原诸多先秦遗址的人地关系综合研究表明,河流、地貌、气候等因素与史前聚落变迁有很大关系。总体上,成都平原环境考古工作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受限于研究材料和方法,目前仍然缺乏高分辨率古环境演变规律的研究成果;自然灾害与成都平原先秦时期古文化演变的一些重要节点的耦合关系仍不明确;今后还需要加强与河流地貌有关的聚落环境考古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分析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关系以及定量和模型化研究史前人地关系也将是未来成都平原环境考古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都平原环境考古工作在聚落选址与地理环境、古气候与古蜀文明发展、灾变事件研究及史前人地关系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表明: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的出现与当时的地理环境应有很大关系;成都平原中—晚全新世以来气候整体温暖湿润,其中有多次气候波动和降温事件发生;古洪水、古地震等自然灾害与古蜀文明发展的关系很密切;基于成都平原诸多先秦遗址的人地关系综合研究表明,河流、地貌、气候等因素与史前聚落变迁有很大关系。总体上,成都平原环境考古工作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受限于研究材料和方法,目前仍然缺乏高分辨率古环境演变规律的研究成果;自然灾害与成都平原先秦时期古文化演变的一些重要节点的耦合关系仍不明确;今后还需要加强与河流地貌有关的聚落环境考古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分析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关系以及定量和模型化研究史前人地关系也将是未来成都平原环境考古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全新世中国北方沙地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北方沙地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是研究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关系的关键地区,但该区域的相关研究欠缺.本文通过对考古资料和古气候资料的全面分析,尝试探讨全新世中国北方沙地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9~4ka相对适宜的气候条件促使了中国北方沙地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开始和发展.4~2ka较为严酷的气候条件,严重影响了呼伦贝尔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的人类活动;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的史前人类,通过生业模式的调整以及活动范围的改变,适应了气候变化,文化得以延续,人类活动总体没有减弱.2ka以来,人类适应能力增强,各沙地人类活动的强度和范围均大幅扩张.通过区域对比发现,沙漠化程度较高的浑善达克沙地和地处高纬度寒冷环境的呼伦贝尔沙地,人类活动强度总体较弱;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条件相对优越,且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人类活动强度较大,文化谱系相对完整.研究区各时期人类遗址沿水系分布特征明显,反映了水源作为沙地地区的限制性因素,对人类活动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考古遗址中出土木材样品的树种,能够获得龙山文化前时期区域气候与植被环境的信息。文章采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出土的部分木材样品进行树种鉴定。分析与研究的结果表明:龙山文化前期,两城镇聚落周围生长着麻栎、辽东桤木、杜梨和刚竹等树种,反映了比现在温暖湿润的气候状况,龙山文化的繁荣发展,可能与这种适宜的气候环境有关。研究结果还标志着,在我国东部地区,利用考古遗址中出土的木材等植物遗存,研究全新世时期高分辨率的气候演化过程及其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具有广泛的学术前景。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东北部地区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为研究史前人类适应不同自然环境下的动物资源利用提供了条件.然而,已开展的动物考古研究主要聚焦在青海省东北部的河谷农业区,对于草原地带的研究相对薄弱,其先民对草原环境中的适应策略仍未得到充分讨论.本文选择农牧过渡带的青海湖盆地尖嘴遗址出土动物骨骼为研究对象,运用AMS 14C测年方法、动物种属鉴定和可鉴定标本数(NISP)统计,确认尖嘴遗址(3.2 ka B.P.左右)是一处卡约文化早期的人类活动遗迹,其先民以狩猎活动为主要生业策略,渔猎作为辅助生计,属"初级开发型"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青海省东北部地区已有动物研究资料,探讨了中晚全新世(8.0~2.0 ka B.P.)以来的动物资源获取利用及家畜饲养状态.结果显示:8.0~6.0 ka B.P.,本区先民以纯粹的狩猎经济为主,其猎取对象则为中小型哺乳动物,属"依赖型"生业模式;6.0~4.0 ka B.P.,本区先民获取动物资源方式仍以狩猎为主,并开始出现一定规模的家畜饲养(猪和狗),其生业属低水平的食物生产阶段,获取肉食资源的模式处于"初级开发型"阶段;4.0~2.0 ka B.P.,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强,驯化于西亚的家畜牲畜牛羊传入至青海省东北部地区,使得该区先民利用动物资源方式呈现多元化,构成了"初级开发型"和"开发型"两种生业模式,牛羊成为家畜饲养的主流.总体来讲,中晚全新世以来青海省东北部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大致经历了由以狩猎-采集方式到家畜饲养方式的历时性转变,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差异及史前欧亚大陆东西方文化间的交流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秦岭  傅稻镰  张海 《第四纪研究》2010,30(2):245-261
遗址资源域分析(Site Catchment Analysis)已被广泛应用于对史前经济和人类行为模式的研究中,有别于西方普遍采用的“遗址外”(off-site)研究模式,本文提倡一种以“遗址内”(on-site)为核心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遗址所见大植物遗存,结合古环境研究成果,模拟复原当时的植被分布,进而讨论遗址资源域及其反映的生业经济特点。第一个案例是长江下游的田螺山遗址,属于河姆渡文化(6900~6500cal.aB.P.),分析表明: 早期的水稻栽培活动是长期伴生于采集经济模式中的;  当时的采集经济具有广域性、专门性、季节性和强调储存性等特点;  这一时期聚落的选址会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在步行一天的活动半径便可获得大部分植物资源,但也有一些资源分布于12小时半径之外,必须短期露营(可能与狩猎同时进行)方可获取。第二个案例是中原地区的颍河上游,分析以袁桥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聚落(6000cal.aB.P.): 尽管 2~3 小时的步行范围内就有条件获取各类野生植物资源,仰韶文化时期的生业活动已经集中在更小空间范围内的作物栽培上。遗址资源域缩小、对小范围景观进行改造、聚落间产生土地分配和资源共享等社会关系问题——这些构成了农业聚落资源域的一般特点。比较两个案例,农业聚落的产生可以看作是一种景观环境上发生的变化。遗址资源域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早期农业社会的产生、发展及不同生业社会与周边景观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探寻环境和文化的一些要素在时间序列上的耦合,已经成为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环境影响文化的方式上,一些解释模型也被构建起来,但从人类文化的角度来考察人地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生业模式作为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食物来源的方式,与自然环境和生产技术都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陕北长城沿线先秦时期考古资料的梳理,总结出生业模式4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即农业活动的开始、农牧混合经济的出现、农牧混合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游牧业的出现。通过对多个全新世剖面的总结和对比,区域气候变化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11.0~8.5cal.kaB.P.不稳定的升温期、8.5~3.8cal.kaB.P.较为稳定的高温期以及3.8~2.2cal.kaB.P.的干冷期。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阶段生业模式的文化和环境背景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生业模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并进而展现了研究区生业与环境之间复杂的对应关系,以此说明生业变化并非只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也不是所有的环境变化都必然引起生业的变化。由于动植物考古和古环境变化研究在时空分辨率上还有待提高,以及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目前还不能揭示生业与环境关联的细节及其复杂的环境-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0.
洞庭湖区澧阳平原有全国最密集、文化序列最清楚的史前遗址,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演变过程的重要地区。该区的文化层不仅蕴含了考古文物资料,而且赋存了大量的古代自然与人文环境的信息,其地球化学记录为解读人地关系提供了一把钥匙。通过对21处遗址114件不同时代的文化层及其生土层、表土层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文化层的常量元素更多地反映了自然环境的状况,新石器中期以后的文化层的微量元素则反映了人类活动的特征。不同时期文化层的元素组合反映了不同自然与文化阶段的古代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特征,据其地球化学综合指标的分类可获得关于文化和环境演化统一性和阶段性的本质认识。  相似文献   

11.
察吾呼文化是青铜时代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新疆天山中部地区一支非常重要的考古学文化类型,尽管发现和发掘的该文化遗存较多,但针对该文化人群的生业模式的研究尚待深入.本研究选取了位于天山南麓中部的和静县莫呼查汗墓地以及遗址出土的人和动物骨骼材料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以揭示距今约3000年前该区域居民的食谱构成和生业模式形态....  相似文献   

12.
山东沭河上游史前文化人地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沭河上游史前文化遗址的聚落考古调查、遗址动植物遗存的浮选、遗址及墓葬出土人骨的同位素微量元素分析和遗址文化层的植物硅酸体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大汶口文化晚期至岳石文化时期的生业活动以农业经济为主,尤以粟、黍、水稻等农作物为主,其中人骨的食性分析结果表明,大汶口晚期的食物结构存在贫富差异,富有者的饮食以大米等C3植物为主,普通老百姓的饮食以小米等C4植物为主。借助GIS,SPSS软件所建立的人类居住场所的选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表明,人类居住场所的选择与地貌、水文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坡度越大,遗址存在的概率越小;遗址距离大河流越远,受到洪水灾害的威胁越小,遗址存在的概率越大;遗址距离中等河流的垂直距离、小河流的水平垂直距离越大,人类不便于利用水资源,遗址存在的概率就越小。区域地质地貌考察及孢粉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大汶口文化晚期至岳石文化时期的古气候有温和偏湿—温凉偏湿—冷凉干旱—温凉偏湿的变化过程。古植被主要为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但存在针叶林和阔叶林面积来回摆动的情况。暖湿时期人类居住海拔较高,冷干时期人类聚落也随水从高处往低处迁移。大汶口文化晚期及龙山早期阶段的温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促进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龙山文化晚期及岳石文化初期出现的冷干气候事件有可能对龙山文化的结束和岳石文化发展进入一个低谷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徐军 《第四纪研究》2006,26(3):353-360
对连云港新石器遗址地貌、洪门钻孔的沉积环境以及古遗址时空分布的研究表明,新石器文化始于7000年前全新世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时期。早期青莲岗文化时期(6800~5900aB.P.)的遗址有8处,主要分布在锦屏山、南云台山和大伊山的丘陵山地边缘的洪积扇阶地上和西北部未遭受海侵影响的丘陵岗地上,洪门钻孔相应地层显示该时期为湖沼陆相环境,海岸线向海推进,该时期海岸线分布在南云台山以东地区;全新世中期最高海面时,约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时期(5900~4400aB.P.)的遗址仅发现两处,遗址退缩至锦屏山以西的丘陵岗地上。洪门钻孔的有孔虫组合显示了浅海环境,海岸线在洪门和锦屏山以东;至龙山文化期(4400~3800aB.P.),连云港的古文化发展至新石器时代的顶峰,遗址约15处,其中藤花落遗址处于南云台山与北云台山之间谷地的冲积平原,表明此时期的海岸线退至中云台山以东;龙山文化晚期(3800aB.P.左右)又一次海侵导致盛极一时的龙山文化遗址退缩到锦屏山以西地区,使得连云港地区行将跨入文明门槛的原始文化突然衰落。古环境变化对史前文化的兴衰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系统的变动,可以对史前文化的时空分布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甘青文化区是我国古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新石器文化非常发达,遗址丰富,类型齐全,为一个自成体系的古文化中心。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新石器文化的时空分布的变化,发现自大地湾文化至马家窑文化时期,研究区文化在空间上扩张,而后逐步向南退缩。这一变化和气候的干湿状况的变化密切相关。5kaB.P.气候逐步趋向干旱,导致文化分布上的空间差异,至齐家文化时期,研究区105°E以西遗址点的空间分布大大地向南收缩,而105°E以东齐家文化的分布范围和仰韶文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史前时代东西方交流及其对人类生产方式变化的影响是备受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甘青地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关键区域,考古研究显示该地区的跨大陆文化互动始于齐家文化时期(4300~3500 a B.P.)。作为铜石并用时代的重要文化类型,齐家文化早期(4300~4000 a B.P.)至晚期(4000~3500 a B.P.)先民生产方式发生了显著改变。然而,已开展的植物考古研究主要集中在甘肃西部和青海东部,甘肃中、东部的研究相对薄弱,齐家文化时期农业结构的时空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晰。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对甘肃中、东部7处齐家文化时期遗址的植物大遗存进行研究,将其与已有研究结果对比,分析了甘青地区齐家文化时期农业结构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齐家文化早期,甘青地区东、西部的农业结构均以粟(Setaria italica)为主、黍(Panicum miliaceum)为辅,这可能与粟的高产性和水分利用的高效性等有关;齐家文化晚期,西亚起源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大麦(Hordeum vulgare)传入甘青地区,西部的农业结构转变为粟黍农业为主、麦类农业为辅,但甘肃东部依然延续前期以粟黍为主的单一农业结构,这可能源于不同地区对气候趋于冷干的响应程度不同。本研究显示甘青地区齐家文化时期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变化受到史前东西方交流和气候变化与局地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有助于理解史前东西方交流关键时期和区域人地关系演变的过程与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北地区古人类活动的研究工作开展已近百年,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材料与成果。然而,区域内古人类活动遗址空间分布的制约因素与古人类适应行为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从地学考古视角出发,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与遗址数据库,系统整理旧石器时代东北地区的地质环境和气候信息,阐释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对遗址高程、坡度、坡向、到河流的距离等地学指标的提取与统计分析,结合古人类对石器原料的开发与技术适应策略,探讨东北地区古人类的环境适应与生存行为模式变化。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的时空分布与各时期的地质地貌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大致分为早期(500~128 ka B. P.)、中期(128~35 ka B. P.)和晚期(35~10 ka B. P.)等3个时期。旧石器时代早期,受松辽湖盆阻隔及渤海海侵影响,遗址零星分布于东北地区东南部;中期,受到气候波动与晚更新世海侵海退的影响,遗址集中分布于东南部狭长地带;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松辽湖盆疏干,古人类遗址广泛分布于整个东北地区。遗址地学指标分析反映出古人类活动空间向高地和旷野的不断扩张趋势。上述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类环境适应能...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人与植物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环境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木炭分析是研究人类利用木材资源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本文对陇东盆地内3个齐家文化时期遗址出土木炭进行分析,研究史前人类对木材的利用状况以及遗址周边的植被状况。结果显示:栎属的出土率为100%,百分含量也最高,是当时人类用作薪柴的最主要的来源;梨属、枣属、樱属等果树的出现反映出史前人类采集遗址周边的野生植物资源作为食物。木材的收集活动发生在遗址周边,影响人类收集木材的主要因素可能为各树种在植被中的丰度。一些亚热带树种的出现显示当时的气候条件可能比现在暖湿。  相似文献   

18.
本文收集整理了中国不同气候区84个地点110条4.0 ka BP前后的古气候、古环境记录,以讨论该时段前后气候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史前文明变迁的影响.结果表明,4.0 ka BP前后中国绝大部分地区气候以降温为主.从湿度变化上看,北部、西北部的干旱区以及东部季风区的大部分地区气候为干或偏干状况,仅有少数记录,如长江下游、黄土高原中部偏南地区为“洪水”频发表征的湿度增加.总体上看,4.0 ka BP前后,中国气候似乎并未呈现“南湿润北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部分地区出现的湿度增加或土壤侵蚀加剧情况,或与4.0 ka BP前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变化引起季风降水的季节性分布差异加大有关.同时,中国北部、中原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文明在该时段的普遍衰退,则表明气候、环境变化是4.0 ka BP前后史前文明变迁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史前聚落时空格局反映了早期人类社会组织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演化特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早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机制。本研究采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Kernel)相结合的GIS点模式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华夏文明起源核心区域——环嵩山地区裴李岗、仰韶、龙山、夏商4个时期聚落分布时空格局和密度集聚程度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从裴李岗时期到龙山时期聚落分布趋于分散,从龙山时期到夏商时期,聚落分布趋于集中;从裴李岗时期到仰韶时期聚落空间分布由西北-东南格局向东北-西南方向转变。龙山时期聚落空间分布沿袭了仰韶时期东北-西南格局特征,夏商时期聚落分布又转变近东-西方向。2)环嵩山地区聚落遗址点空间分布核密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聚落遗址点分布的密集地带在空间上明显出现转移,裴李岗时期最密集地带在新密市;仰韶时期,聚落分布密度比裴李岗时期大大增加,形成偃师、荥阳、郑州3个典型的中心;龙山时期,聚落密度相对仰韶时期稍微降低,保留了两个聚落密度集聚中心,即偃师地区与郑州地区;夏商时期核密度在4个时期中是最大的,聚落密度集聚中心与龙山时期大致相同。环嵩山地区史前时期聚落时空格局变化研究表明早期聚落形态及其演化过程是人类在一定环境基础上依据自身文化特征选择和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毛欣  李长安  张玉芬  陈旭  刘辉 《地球科学》2014,39(10):1445-1453
石家河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演化进程中的重要阶段,然而目前对于石家河文化的绝对年代尚存有分歧,对该时期环境特征与人类文明相互关系的研究也较少.选择石家河文化典型遗址——谭家岭遗址为研究对象,经美国NSF-Arizona AMS实验室对该遗址剖面AMS 14C年龄的测定,并结合石家河文化的相对年代,可知石家河文化的绝对年代定在4 800~4 100 cal. a BP比较合适;通过对该遗址剖面的地球化学元素分析,借助主成分分析、环境C值等统计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本区在4 850~4 300 cal. a BP间,元素的第二主成分、环境C值和Mg/Ca比值处于高值段,反映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同时反映人类活动的指标F1和F3得分也处于高值段,表明人类活动较强;在4 300~4 124 cal. a BP间,元素的第二主成分、环境C值和Mg/Ca比值处于低值段,揭示气候进入相对寒冷干旱时期,同时F1和F3得分显著降低,指示人类活动减弱,石家河文化走向衰败.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距今4300a暖湿转为干冷气候背景下的洪水事件可能促使石家河文化走向衰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