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烃类微渗漏基本理论和连续介质假设,总结了近年来地球化学勘探领域主流的关于烃类微渗漏机制的假说;根据其中最为普遍接受的烃类气体以胶体大小的微气泡做布朗运动向上运移为主的微渗漏机制,利用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以及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定量描述烃类微渗漏的数学模型;采用构建单层和多层积木块理想地层介质模型叠加的方法对典型地质条件进行了划分和组合;建立了描述地层介质模型内部烃类垂向微渗漏过程的定量方程,即一类反应-对流-扩散偏微分方程,进行了“油气藏中烃类组分垂向微渗漏和异常形成动态过程”的数学描述和模拟,并将上述过程付诸于典型实践区--鄂尔多斯盆地花豹沟油气藏进行模型的数值验证与实例分析,得到与实际勘探数据相一致的结果。研究成果为复杂条件下油气运移定量地球化学场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和具体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 油气微渗漏在垂向上具有一定的分区结构,这种结构是由油气藏和围岩的孔隙结掏、空间结构、地质结构和物理化学环境所决定的。油气向上渗漏的微泡迁移机制被人们普遍地肯定和接受。这种理论认为,烃类气体呈胶粒气泡型在浮力作用下以布朗运动方式沿着油气藏上覆岩层中充满水的、相互连通的“微裂隙”网络向地表迁移;而油气藏中的微量元素(油气灰分)也可以在气水界面张力的作用下被吸附在微泡表面,与微泡一同渗漏迁移。在这种机制中,微渗漏过程主  相似文献   

3.
在油气化探中,传统观点认为断层是优势通道,烃类沿断层渗漏形成的化探异常将偏离实际油气藏位置在近地表的垂向投影,这引起了地质界对化探技术预测地下油气藏的质疑。针对上述质疑,以断块油气藏的简化地质模型为基础,研制实验装置,开展断块油气藏烃类通过盖层及上覆地层垂向微渗漏模拟实验,研究了地下断层对烃类垂向微渗漏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断层控制的油气藏,断层不是烃类微渗漏的唯一优势通道,油藏上覆盖层及地层中广泛发育的裂隙或微裂隙系统等都是决定地表化探异常分布的重要因素,烃类垂向微渗漏是客观存的;断层是否是微渗漏的优势通道,取决于断层的封闭性;另外实验结果也证实了圈定油气靶区的最好采样方法是高密度的网格采样。  相似文献   

4.
油气田烃类的垂向微渗漏造成上覆地层的还原环境,油气田的开采则加剧了还原环境的形成。对新场气田还原环境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这种还原环境的形成机制;并从与油气渗漏有关的微生物、气田地表黄铁矿的分析、井水中水溶烃的分析三方面来说明气田地表的还原环境的形成。气田烃类渗漏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烃类垂向微渗漏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烃类垂向微渗漏理论是油气化探的基础理论,研究一直处于薄弱环节,影响了油气化探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因此加强烃类垂向微渗漏理论研究是油气化探发展的重要方向.笔者以油气微渗漏作用的概念为切入点,论述了烃类垂向微渗漏过程的复杂性.从烃类垂向微渗漏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方面,综述了研究现状和主要进展,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烃类垂向微渗漏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川西及松辽南部油气微渗漏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选择川西孝泉-新场气田和松辽南部后五家户气田为研究区,采集14口井井中化探样品,测试热释烃、酸解烃、荧光等指标,进行了烃类垂向微运移的研究.由于岩石物性的影响,热释烃、荧光等指标显示不同程度的正向梯度,但酸解烃指标在油气田井中局部层段垂向分布特征显示负向梯度,或与其它化探指标没有相关关系.建立相应的微渗漏模型,并进行动力学模拟,模拟结果和实测资料较吻合.  相似文献   

7.
塔北地区化探遥感技术探测油气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油气藏上方烃类微渗漏,可引起附近地表物质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变化,形成地物反射光谱特征异常,这为遥感技术直接探测油气藏提供了可能。作者在本文中以地物波谱测试、TM、NOAA卫星资料为信息,以石油地质理论和烃类垂向微渗漏理论为指导,阐述了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应用化探遥感技术寻找油气藏的方法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百红  林蓓 《地质与勘探》2003,39(Z1):99-102
油气藏上方存在自然电位异常,经典理论认为这是由于氧化还原电池效应所产生的.但这种观点无法解释油气藏上方自然电位异常空间变化大,甚至还出现明显的正异常现象.模拟油气微渗漏气泡上升迁移的实验表明,由于气水界面偶电层具有明显的负ζ电位,不同数量气泡在不同盐度水溶液中上升迁移时均起着一种天然的负电荷流的作用,因此可产生一定的自然电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油气微渗漏气体运移生电模型.该模型为自然电位资料预测油气藏的埋藏深度提供了定量解释依据.初步研究表明,自然电场的性质和异常强度与地面测量资料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流体动力势对于烃类圈闭的分配、相态、渗漏和运移是很关键的。该分类体系把这两种属性盖层(静态的和动态的)与5类封闭和渗漏方式(手细管封闭、压力封闭、水阻力封闭、水驱渗漏和水压破裂渗漏)以及两种烃类运进/出圈闭机制(充填/溢出和充填/渗漏)结合了起来。静态的盖层如厚泥岩通常更多的是使圈闭在垂向上封闭,是临界孔喉毛细管力作用的结果(毛细管封闭)。在两相烃类系统中,充填/溢出趋向于聚集气。水力破裂通常需要  相似文献   

10.
赋存于地下的油气藏(田)一般都存在向地表微渗漏,油气藏上方烃类垂向微渗漏可引起近地表物质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变化,形成地物反射光谱特征异常,这为航空高光谱技术用于探测烃类微渗漏信息成为可能,成为油气选区调查和寻找油气的有效技术方法。在准东2500 km2范围内开展航空高光谱油气探测技术研究,获取了研究区CASI/SASI/TASI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提取了与油气及与油气相关的粘土、碳酸盐、二价铁等信息,通过与已发现的油气藏(田)高光谱油气异常信息的对比研究,在准东地区落实了柳树河子和三台镇2个油气有利区。  相似文献   

11.
东营凹陷博兴地区油气成藏动力学与成藏模式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根据东营凹陷西南部地区的地质背景和地层压力特征,探讨了该区的油气成藏特征、成藏动力学机制及成藏模式。成藏动力学机制可分为:自源封闭型和它源开放型。按照封存箱理论,油气藏的形成有箱内成藏、箱外顶部成藏和箱外边部成藏 3种模式;又分为近距离运移、垂向运移和侧向运移 3种聚集模式。成藏动力学背景对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水炯  黄慧 《西北地质》2009,42(1):43-50
臼齿状构造(Molar—tooth structure)是一种主要发育在前寒武纪非叠层石碳酸盐岩中的沉积构造。由于形态多样且缺乏现代的类比物,国内外地质学家曾先后建立多种模式来解释其成因,这些模式大致可以归为两类:地震液化模式和生物成因模式。近年来,一种新的模式:气泡膨胀与迁移模式得到了地质学家的广泛引用。产在天津蓟县剖面高于庄组第三段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上部的臼齿状构造,虽然可以应用气泡膨胀与迁移模式来解释其形成机制,但是,考虑到臼齿状构造可能是微生物席封闭沉积面所激发的气泡膨胀与迁移作用的产物,并且气泡可能是由于细粒沉积中微生物提供的有机质的裂解作用的结果,表明了臼齿状构造的形成间接地与微生物生命活动存在关联。因此,可以将臼齿状构造归为席底构造(第五类原生沉积构造)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恩平凹陷南部隆起带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部隆起带是恩平凹陷的主要成藏带。利用基础资料, 系统分析了南部隆起带油气成藏的条件与特征, 总结了南部隆起带油气成藏的模式。恩平凹陷南部隆起带油气主要来自北侧EP17洼始新统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 南部隆起带之下缺失文昌组沉积, 存在油气的有利仓储区, 油气通过沟通有利仓储区的断裂运移, 主要有仓上-上盘诱导裂缝带垂向输导-连通砂体侧向输导-滑动破碎带侧向封堵-断块油气藏、仓上-上盘诱导裂缝带垂向输导-连通砂体侧向输导-它源自圈背斜油气藏以及仓上-下盘诱导裂缝带垂向输导-连通砂体侧向输导-滑动破碎带侧向封堵-断鼻油气藏3种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4.
复式成藏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树林 《现代地质》1997,11(4):522-528
摘 要  简要介绍了复式油气聚集带类型‚结合我国东部断陷盆地油气垂向运移和聚集的特 点‚建立了两种垂向成藏动力模型‚讨论了垂向成藏复式油气聚集带的油气垂向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刘震  夏鲁  王子嵩  张旺 《地质学报》2017,91(7):1634-1640
在超压盆地中,当断层活动断开超压烃源岩时,油气会沿断层面发生涌流式垂向运移,这一瞬态涌流过程为油气大规模运聚成藏提供了重要的油气来源。然而,对于油气沿断层垂向运移距离问题的研究,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较少考虑到断层开启时造成的泄压作用,也很少区分地层水和油气运移距离的差异。本文认为,油气顺断层向上运移的距离主要由源岩超压带内超压幅度决定,油气垂向运移理论高度可由超压幅度折算,因而超压幅度越大,油气垂向运移距离越远,油气上涌顶界面埋深越浅。油气初次上涌的起始位置不是地表面,而是有效烃源岩顶面。另外,由于油气的大量上涌,超压带快速泄压,大部分油气上涌实际距离不能达到理论上涌的最大距离。同时,考虑到沿断层运移时受到阻力作用,油气实际上垂向运移高度远远小于理论运移高度。  相似文献   

16.
冀中廊固凹陷油气输导体系类型与成藏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目前廊固凹陷油气成藏机制不够清晰,油气运移和输导体系仍不明确等问题,首先从反映油气运移和输导体系通道的参数筛选入手,重点分析含蜡量和油田水矿化度随埋深的变化规律,进而根据其垂向的分布组合样式,总结出A型(常规层析型)、B型(快速通道型)和C型(孔隙—裂缝型)3种油气藏输导体系类型,并按构造区带分析了不同输导体系约束的油气藏的空间展布特征。然后研究输导体系对油气藏的深度、规模、类型和相态的控制作用。最后根据输导体系类型划分方案建立了4种成藏模式,为油气勘探方向和勘探目标的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多元地质条件及其空间匹配关系角度出发,综合地质剖析及地球化学示踪等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奥陶系油气输导体系、运移方向及分布特征等进行的精细研究。结果显示:断裂、源储接触关系及盖层等共同控制着油气垂向运移的距离及层位;构造背景、不整合面、渗透性输导层、断裂的配置关系等控制着油气侧向运移的方向、通道和距离;海平面升降旋回、优质储层的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垂向聚集层位及平面分布规律。进一步结合研究区烃源岩条件、储层类型等研究成果,基于源储纵向接触关系及油气垂向运移距离,目的层油气成藏模式可分为近源混合成藏模式与远源混合成藏模式;根据油气来源区域及油气横向运移距离,又可分为内部源岩叠加混合成藏模式与内外部源岩交叉混合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8.
油气运移聚集定量化模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动态再现油气运移聚集过程的难点在于运移聚集模型的建立.传统的基于达西定律的油气运聚模拟有其局限性, 而采用流线模拟模型, 基于浮力驱动, 跟踪计算油气运移轨迹流线, 并将关于油气运聚的一些公认的地质模型转化成定量化的数学模型, 体现在模拟中, 实现了油气在非均匀介质中的充注动态过程模拟.基于此模拟结果, 可进行区带资源评价, 同时为地质家解释油气运移主通道提供一个可视化的直观的分析工具.实际模拟计算表明, 该定量化模型合理可靠, 能够满足实际地质分析需要.   相似文献   

19.
将构造演化过程与油气成藏过程有机结合,深入剖析新疆火焰山逆冲推覆构造带的演化过程、动力学机制、构造模式,及其与该区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表明,地震多发造就了该区油气生成运移的地球化学环境,火焰山构造带从早侏罗世开始的断褶运动和品质良好的烃源岩是有机质演化生烃的重要条件,中侏罗统为主要的储集层段,晚侏罗世沉积的一套厚800~1000 m的棕红色泥岩是侏罗纪油气藏的区域性盖层,断褶构造运动为油气运移提供动力。该地区的勘探已见相当数量的油气显示,以中小油气田为主。火焰山东端与七克台之间的地带是目前勘探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