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准噶尔西缘巴尔鲁克山西南部存在近东西向的也节拜蛇绿混杂岩带,带内基性-超基性岩发育,基性-超基性岩与南北围岩接触带内构造发育并具强烈蛇纹石化,在其中及附近围岩中发现多处金异常和多条金矿化体。现有工作及找矿实践表明,也节拜蛇绿混杂岩带西段发育的金矿化体与带内基性-超基性岩在空间上密切相伴,成因上密切相关。该特点与世界上典型的基性-超基性岩型金矿相似,可以应用基性-超基性岩型金矿的成矿理论指导本区找矿。根据区内矿化体特征、成矿条件,结合区域物化探特征和成矿规律,应用基性-超基性岩型金矿的成矿理论综合分析认为:也节拜矿区内基性-超基性岩与南北围岩接触带具强烈蛇纹石化地段、基性-超基性岩中构造发育且蛇纹石化强烈部位、蛇绿混杂岩中的韧性剪切带及附近构造部位均为有利的找矿区域;也节拜蛇绿混杂岩带东部和苏云河蛇绿混杂岩带具有基性超基性岩金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老营坪岩金矿床位于老营坪断层次级层间破碎带内,赋矿地层为泥盆系危关群中部岩组;矿体呈似层状;矿石分为氧化和原生矿石;围岩蚀变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碳酸盐化、硅化、绢云母化等。成矿热液类型为地下热卤水型;老营坪断层次级层间破碎带为主要控矿构造。矿床系浅成低温热液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模式:地表水、地下水受热源影响形成热液循环,运移过程中萃取矿质形成成矿热液,在有利构造部位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3.
甘肃枣子沟金矿围岩蚀变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子沟金矿位于新堡—力士山复背斜南翼之合作—岷县区域断裂带南侧,是西秦岭西段近些年发现并勘查的大型金矿床之一。其围岩蚀变发育,类型多样。发育有区域地层变质期的面型热液蚀变作用和构造热作用的线型热液蚀变作用两类主要蚀变,其中线型蚀变中的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及辉锑矿化等蚀变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可作为夏河—合作金矿富集区找矿...  相似文献   

4.
大尹格庄金矿床是胶西北地区的特大型金矿床,为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研究大尹格庄金矿构造蚀变分带规律,对胶西北地区矿床研究及深部外围找矿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尹格庄金矿床构造蚀变分带特征,以及各带岩石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构造应力测算的系统研究,揭示大尹格庄金矿构造蚀变成矿的构造地球化学和构造物理化学过程。研究表明,(1)矿床断裂下盘由远矿围岩到矿体的构造蚀变分带模式为:弱钾化花岗质蚀变岩带→强钾化花岗质蚀变岩带→绢英岩化钾化花岗质蚀变岩带→黄铁绢英岩带(金矿主要发育带);(2)金矿由远矿蚀变带→黄铁绢英岩带,古构造差应力值呈现由小到大的变化趋势;(3)由远矿蚀变带→黄铁绢英岩带,Si、Na、Ba、Sr迁出,K、Fe、Cu、Zn、Pb迁入,Au含量不断增加,在未蚀变到弱钾化阶段,元素总体含量变化幅度较小,而在强钾和绢英岩化阶段变化幅度较大。成矿过程中构造应力场与岩石组分迁移具有耦合关系,绢英岩化阶段古构造差应力值较大,岩石破碎产生张性空间,同时元素含量变化幅度大,热液活动强烈,易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5.
崔小军 《地质与勘探》2014,50(4):789-794
坦桑尼亚维多利亚湖绿岩带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金成矿区,目前已发现数个世界级的金矿床。本文分析了该地区典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认为维多利亚湖东部绿岩带金矿床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矿体赋存在受EW向、NW向和NE向三组剪切破碎带控制的构造蚀变岩中,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绢英蚀变岩和含金石英脉,与成矿有关的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同时,将这些矿床与中国胶东绿岩带的“焦家式”金矿床进行了对比,探讨了成矿模型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周俊烈 《地质与勘探》2010,46(5):779-787
德乌鲁岩体及外围金多金属成矿区位于中秦岭海西褶皱带西段。区内矿产主要有金、锑、铜、铅、锌;矿化类型主要有蚀变岩型金(锑)矿化类型和矽卡岩型的铜砷、铜铅锌多金属矿化类型。各矿点在空间分布上,显示等间距分布的基本特征,受近南北向分布的断层蚀变破碎带控制。矿化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电气石化、硅化、绢云母化、毒砂化、辉锑矿化、次生蚀变以褐铁矿化、高岭土化。本文结合德乌鲁岩体及外围区域成矿特点、矿床分布规律、成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从本区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区域构造活动特点等两个方面对区内成矿构造破碎蚀变带的形成进行了力学成因研究,并提出了本区今后找矿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周国发 《地质与勘探》2023,59(5):946-960
广西寒武系地层建造边缘铅锌矿床主要分布于沉积不整合面之上古风化壳或碳酸盐岩建造中,呈浅成中-低温热液类型,具有多阶段成矿及围岩蚀变分带特征。通过成矿构造岩相特征分析,认为矿床成矿建造以碳酸盐岩地层有利岩性、层间滑脱面或层间破碎带叠加区域大断裂为主,控制着层状矿体空间分布,古风化壳层、区域大断裂伴生的次级断裂次之,控制着脉状矿体的空间分布。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生物碎屑岩中的元素迁移。矿床围岩蚀变可划分为强蚀变岩带和弱蚀变岩带,强蚀变岩带蚀变以黄铁矿化、毒砂矿化、硅化、白云岩化、方解石化为主,偶见重晶石化、绢云母化、铅锌矿化。弱蚀变岩带蚀变以黄铁矿化、毒砂化、方解石化为主,偶见重晶石化。地质找矿标志为方解石脉、重晶石脉、蚀变岩带及古风化壳与断裂构造交汇部位。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为Pb、Zn、Cd、Hg、As、Ba等元素异常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大场金矿床位于巴颜喀拉造山带北缘西段。矿区内主要赋矿地层为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砂岩、粉砂岩及炭质板岩。矿体严格受NW向逆冲断裂构造控制,呈带状、透镜状沿NWW向构造破碎带产出,具有波状弯曲、分支复合特征。矿(化)体具有平面上左行右阶、垂向上右行左阶,并向SE方向侧伏的展布规律。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等蚀变与成矿关系密切。成矿过程可划分为贫矿化石英、金-硫化物-石英、金-辉锑矿-石英、石英-碳酸盐4个阶段。土壤地球化学测量Au、As、Sb 3种元素异常明显,浓集中心突出,带状异常与矿体分布基本吻合。剖面上元素含量变化曲线峰值与矿体位置对应良好。据此建立了大场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经工程验证,证实其对大场国家级整装勘查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进一步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拉金矿床产于甘孜-理塘成矿带中南段的蛇绿混杂岩带的火山岩建造中.通过对矿区地质、围岩蚀变等特征的研究,分析矿区的控矿因素,认为矿区的成矿作用主要受(近)北东-南西向构造控制,矿区出露的火山岩段是赋矿层位,初步总结了矿区的找矿标志.根据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合特征以及成矿地质背景,认为日拉金矿属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同时...  相似文献   

10.
云南哀牢山金矿床的成矿条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矿作用包括矿物质的来源、搬运及沉淀的全过程,其中最活跃因素为成矿流体。可以说,没有流体就不会形成矿床,但也不是所有流体都成矿。笔者通过哀牢山蛇绿混杂岩带典型金矿床的物质组成、成矿规律、蚀变及控矿作用的研究,对哀牢山金矿带的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流体动力学、地球化学及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详细地讨论;对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金在成矿流体中的存在形式,迁移过程中平衡、失稳-沉淀先进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白云山蛇绿混杂岩带位于内蒙古北山造山带中部,呈北西西向展布,向东延伸至月牙山-洗肠井蛇绿混杂岩带,向西延伸至牛圈子-红柳园蛇绿混杂岩带。白云山蛇绿混杂岩带内发育俯冲期的糜棱面理褶皱、拼贴期逆冲断层系及隆升期走滑断层系3期构造变形,由不同类型的岩块与基质组成,岩块主要包括纯橄岩、辉橄岩、橄辉岩、辉石岩、碳酸盐化超基性岩、辉长岩、玄武岩、斜长花岗岩蛇绿岩岩块及硅质岩、灰岩和砂岩岩块,基质主要为蛇纹岩、绿泥片岩及砂板岩。在蛇绿混杂岩带中部发现保存较完整的洋壳残片,由南向北依次出露堆晶超镁铁质岩、堆晶辉长岩及变质玄武岩。结合大洋中脊玄武岩、洋岛玄武岩及晚寒武世岛弧钙碱性辉长岩的识别,认为白云山蛇绿混杂岩带寒武纪发育MOR型、OIB型、SSZ型等不同构造环境的蛇绿岩岩块,俯冲作用持续到晚志留世。  相似文献   

12.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矿热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西南是我国卡林型金矿集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分布在扬子地台边缘脆弱区。矿化主岩为细碎屑岩和不纯碳酸盐岩等,金矿床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辉锑矿化、雄(雌)黄化、辰砂化、粘土化、碳酸盐化等。本区卡林型金矿床的热驱动力一直是悬而未解的问题,目前认为有三种热源:埋藏增温。构造热源,岩浆热源。本拟通过黔西南地区区域热演化历史分析来探讨其成矿热源及传输。  相似文献   

13.
岩湾-鹦鸽咀蛇绿混杂岩是秦岭商丹蛇绿混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变质基性火山岩(玄武岩)、蛇纹岩、变辉长岩、硅质岩、变复理石(云母石英片岩)等构造岩块组成.其中变基性火山岩具有N-MORB的地球化学特征,安山岩具有与俯冲作用密切相关的岛弧火山岩的性质.玄武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483 Ma±13Ma,与天水关子镇和丹风蛇绿混杂岩的时代相一致.对岩湾-鹦鸽咀蛇绿混杂岩的岩石组成和形成时代进行研究,可为进一步探讨商丹蛇绿混杂岩带和秦岭造山带的增生造山作用提供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4.
首次运用洋板块地质学理论对东准噶尔出露的3条(蛇绿)混杂岩带:库尔提-玛因鄂博混杂岩带、扎河坝-阿尔曼太蛇绿混杂岩带和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岩带的物质组成及构造特征进行梳理,结合带内玄武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发现区内存在大量MORE-Like型富铌、高镁玄武岩。认为卡拉麦里洋、额尔齐斯洋的消减起始于洋内俯冲,(蛇绿)混杂岩带内的玄武岩类可能形成于多种构造环境(洋内弧、前弧、陆缘弧、洋中脊、板内等),由于后期构造混杂堆积形成如今格架。  相似文献   

15.
甘肃东沟金矿床地质矿化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峻 《甘肃地质》2008,(4):45-50
东沟构造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位于关子镇-元家坪和娘娘坝-舒家坝两条韧性剪切带与天子山和磨扇沟花岗岩体的夹持区,金矿化严格受其次级近EW向断裂控制,后期断裂构造对矿体具一定破坏作用。矿石类型地表以构造蚀变岩型为主,向深部过渡为石英脉型,褐铁矿、黄铁矿、毒砂是主要载金矿物。围岩蚀变以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特征。中基性火山岩、韧脆性断裂构造、中酸性岩浆侵入“三位一体”是控制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近EW向断裂蚀变带及延伸部位是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6.
在桂西北地区新发现两个直接产于辉绿岩中,以辉绿岩为赋矿主岩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点)。金矿床受断裂构造和岩性控制,含矿岩石为蚀变辉绿岩。矿区内基性岩为成矿提供了矿源和水源,并成为直接赋矿的主岩。找矿标志为:穿过辉绿岩的断裂蚀变带;发育硅化、黄铁矿化等蚀变作用;发育Au及Au、Sb、Hg、As元素综合异常。  相似文献   

17.
南江坪金矿主要矿体产于五强溪组上段浅变质碎屑岩系岩层劈理化带,严格受陶金坪—龙鼻桥复背斜控制,成带状平行展布。矿区主要控矿和容矿构造为NE向剪切破碎蚀变带,其上下盘剪切滑动面清晰,剪切破碎蚀变带内NE向硅化网脉带与蚀变板岩互层产出;NE向硅化网脉带张性充填的低序次NE向石英细脉和NW、NNE、NNW、近SN向的石英细脉穿插形成共轭、棱型张性硅化网脉带,张性硅化网脉带内的石英细脉及硅化蚀变岩中发育毒砂化、黄铁矿化等,是金的主要含矿富集部位。褪色化、硅化、毒砂化、黄铁矿化等与成矿关系密切,毒砂是矿区主要载金矿物。  相似文献   

18.
在桂西北地区新发现了两个直接产于辉绿岩中、以辉绿岩为赋矿主岩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点)。金矿床受断裂构造和岩性控制,含矿岩石为蚀变辉绿岩。矿区内基性岩为成矿提供了矿源和水源,并成为直接的赋矿主岩。找矿标志为:穿过辉绿岩的断裂蚀变带;发育硅化、黄铁矿化等蚀变作用;发育Au及Au、Sb、Hg、As元素综合异常。  相似文献   

19.
野马泉金矿位于新疆准噶尔野马泉断块内,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志留系的浅变质舍碳碎屑岩类。矿体产在破碎蚀变的闪长玢岩脉及其边侧的片理化围岩中,与成矿有关的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和毒砂-黄铁矿化。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等研究表明,野马泉金矿的形成与闪长质岩浆作用密切相关。闪长质岩浆同化吸收了含碳质和黄铁矿的围岩,使岩浆中的金大量进入流体相,而演化成含矿热液。金矿化的闪长玢岩中锆石 U-Pb 一致年龄为252.5±1.8Ma 和254.5±0.9Ma,代表了新疆北部后碰撞构造-岩浆-成矿活动末期的产物。与野马泉矿床类似的金矿床,在准噶尔及邻区点多面广,其成矿特征介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和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之间,应属一新的金矿(亚)类型-构造蚀变脉岩型。  相似文献   

20.
造山带内蛇绿混杂岩带结构与组成的精细研究可为古板块构造格局重建和古洋盆演化提供最直接证据。北山造山带内存在多条蛇绿混杂岩带,记录了古亚洲洋古生代以来的俯冲和闭合过程,然而其大地构造演化长期存在争议。红石山—百合山蛇绿混杂岩带位于北山造山带北部,主要由蛇绿(混杂)岩和增生杂岩组成,具典型的"块体裹夹于基质"的混杂岩结构特征,发育紧闭褶皱、无根褶皱、透入性面理和双重逆冲构造。蛇绿混杂岩带中岩块主要由超镁铁质-镁铁质岩(变质橄榄岩、辉石橄榄岩、异剥辉石岩、蛇纹岩)、辉长岩、玄武岩、斜长花岗岩、硅质岩等洋壳残块以及奥陶纪火山岩、灰岩等外来岩块组成,基质则主要为蛇纹岩、砂板岩及少量的绿帘绿泥片岩;在蛇绿混杂岩带北侧发育有台地相灰岩与深水浊积岩组成的沉积混杂块体,具滑塌堆积特征。蛇绿混杂岩带内发育三期构造变形,前两期为中深构造层次下形成的透入性变形,第三期为浅表层次的脆性变形,未形成区域性面理。空间上,由增生杂岩和蛇绿(混杂)岩组成的百合山蛇绿混杂岩带共同仰冲于绿条山组浊积岩之上,具有与红石山地区蛇绿混杂岩带相似的岩石组成、构造变形和时空结构特征。百合山蛇绿混杂岩带南侧发育同期的明水岩浆弧,由晚石炭世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以及白山组岛弧火山岩组成,其与百合山蛇绿混杂岩带共同构成了北山造山带北部石炭—二叠纪的沟-弧体系,指示了红石山—百合山洋盆向南俯冲的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