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铀-铅同位素体系演化研究铀矿床的成矿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先后对铀矿床的成因提出各种学说,而应用铀-铅同位素体系演化理论研究铀成矿机理的,还所闻极鲜。众所周知,铀同位素经过链式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铅同位素,在一定的前提下,铀和铅的同位素组成在地质历史期间构成了严格的演化体系。因此,可以利用放射成因铅来追索其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比了鞍本地区前寒武纪铅-锌-银矿区和铀矿区的硫化物矿石和花岗岩长石Pb同位素组成,分别用矿石铅二阶段普通铅法、铅构造模式图解和全岩铅同位素组成三阶段拟合法计算了年龄和全岩原始铀含量。结果表明,矿石铅和长石铅模式年龄约为2000 Ma,在铅构造模式图上投影于2000~1600 Ma间,花岗岩和辽河群全岩拟合年龄为2000~1800 Ma;铅同位素组成显示铅-锌-银来自早元古代辽河群地层,连山关地区明显为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组成,源于富铀花岗岩。连山关矿石铅年龄和全岩三阶段年龄与该区铀矿床沥青铀矿的年龄基本一致;花岗岩原始铀的得失计算表明,该地区不同地质体均经历了约2000~1800 Ma花岗岩重熔改造,花岗质岩石发生了铀的丢失,是连山关地区铀矿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铀同位素衰变成铅,使铀、铅同位素具有内在联系的特点,这是应用铀铅同位素体系演化解决地质问题的根据。本文将通过具体矿床的铀铅同位素体系研究,合理确定成矿时代,并探索矿质来源问题。一、地质概况 752矿床位于某花岗岩体的西南边缘。它以形成年代老和矿化类型特殊而引起人们的重视。此岩体是华南已知最老的产铀岩体,出露于一个穹状复式背斜的核部,为呈北北东向椭圆状的巨型岩基,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围岩主要为元古代复理石建造的浅变质沉积-火山  相似文献   

4.
经分析测得的长石铅同位素组成,可能不代表岩浆结晶时的同位素组成。结晶后,长石中微量铅的同位素组成,仍可能受所含微量铀、钍影响而增加放射成因铅。这取决于铀、钍、铅的相对含量和岩浆结晶时间。把长石铅看成是多阶段异常铅,可能有利于更深入地探讨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5.
鲁西地区绿岩带金矿床铅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鲁西太古宙绿岩带中,分布有较多的绿岩带变生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从铅同位素组成来看,区内铅同位素变化较大,多为放射性成因铅质量分数较高的异常铅。所测同位素样品中,以黄铁矿铅同位素组成变化最大,是铅同位素在演化过程中受到放射性铀铅和钍铅不同程度混染的结果,多数样品单阶段模式年龄不具计时意义。计算表明,区内铅来源于u=9.20,w=37.45,k=3.95的源区,在595Ma前  相似文献   

6.
蒙古国图木尔廷敖包大型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国图木尔廷敖包锌矿床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现的一处夕卡岩型大型富锌矿床, 锌矿体主要产于矽卡岩中。锆石SHRIMP铀-铅测年结果显示, 与锌矿床有关的黑云母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240.9 ± 3.4 Ma, 属于早三叠世。元素地球化学和钕-锶同位素研究表明, 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火山弧环境, 其成岩物质主要来源于年轻的下地壳, 成岩过程受部分熔融作用控制。矿石硫和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 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黑云母花岗岩, 部分来自围岩地层。  相似文献   

7.
沽源火山岩盆地的U—Pb同位素体系演化与铀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耀菘 《地球化学》1990,(4):286-295
盆地内铀矿床中的矿石铅同位素组成表明,其铅同位素比值较正常铅低得多,且与基底岩石及火山岩的岩石铅同位素组成接近;邻区其他金属矿床中的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亦具类似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铅系来自基底岩石,是在低μ值(μ_1=5.60)环境中演化的结果;火山岩阶段的μ值(μ_2=11.87)则大大提高,说明了铀元素从基底岩石到火山岩、再到铀矿化,构成了一个逐步富集的演化体系。火山岩是盆地內铀成矿的直接供铀者,是该区域寻找铀矿的远景目标。  相似文献   

8.
铀矿浓缩物的溯源研究在核法证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测量其中的铅、锶同位素丰度比能为溯源提供部分地理指示信息。对铀矿浓缩物中铅、锶同位素的精准测量主要受制于大量铀与微量铅、锶的分离、富集。本文利用Eichrom Sr树脂对铅、锶的特效吸附性,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铅、锶回收率的主要因素(淋洗酸度、流速、体积)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淋洗条件;进而利用UTEVA树脂对铀的特效吸附性,与Eichrom Sr树脂联用,实现了铀矿浓缩物中大量铀与微量铅、锶的分离,有效降低了因铅、锶洗脱液中铀含量过高而引起的基体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铅、锶回收率均 90%,铅、锶洗脱液中的铀含量低于500ng,优于文献报道值(48. 8μg)。利用该方法对实际铀矿浓缩物样品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显示铅、锶同位素丰度比可以作为铀矿浓缩物的地理溯源判据,为今后建立铀矿浓缩物中铅、锶同位素数据库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华南两类不同成因花岗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特征。不同类型的花岗岩,具有明显不同的铅同位素组成。改造型花岗岩相对富放射成因铅,其铅同位素比值较高,Pb/~(204)Pb>72;且相对富铀铅而贫钍铅,~(208)Pb/~(206)Pb<2.1。同熔型花岗岩则反之。利用有关的铅同位素图解和参数,可对花岗岩的成因类型进行划分。岩石的铅同位素组成与其成岩物质来源的关系,可从铀(钍)铅同位素的演化得到解释。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特征,能够提供有关成岩物质来源的信息,从而作为划分花岗岩成因类型的又一个稳定同位素标志。  相似文献   

10.
661铀矿床铅同位素组成与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61铀矿床位于浙江省境内,是赣杭铀成矿带东段重要的火山岩型铀矿床之一,矿体赋存于晚中生代磨石山群九里坪组流纹岩中。对采自该矿的与铀成矿相关的方解石进行了系统铅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该矿床不同阶段方解石具有一致的Pb同位素组成和较窄的变化范围,暗示成矿过程中铅可能来自于同一的且较为均一的铅源,少量晚期样品仅表现为206Pb/204Pb的增大,指示后期流体可能通过淋滤作用加入了部分早沉淀的铀。通过与基底陈蔡群变质岩和磨石山群火山岩铅同位素组成对比发现,矿石具有与磨石山群火山岩一致的铅同位素组成和变化趋势。在铅构造模式和铅同位素Δγ-Δβ成因图解中矿石和火山岩均显示出造山带铅或地壳与地幔混合的俯冲带岩浆作用铅特征,这与华东南地区的火山岩成因上主要由中下地壳熔融,并不同程度加入了地幔组分的结果一致。这些证据表明火山岩铅为该矿床的主要铅源。  相似文献   

11.
热液矿床石英铅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明友  金景福 《地质论评》1997,43(3):317-321
作者以若尔盖铀矿床为例,研究了含矿热液形成的石英脉石英的铅同位素组成,并将其作为联系母源铅同位素组成的桥梁,判别铀的来源。结果表明,矿床中石英铅同位素组成与含矿黄铁矿和中酸性构造-岩浆成因的花岗岩铅同位素组成具线性演化关系。由此提出含矿热液中的铀来自中酸性构造-岩浆岩而不是地层岩石的新见解,同时提出利用热液石英铅同位素组成判别非放射性矿床成矿元素来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中天山尾亚杂岩体的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浩  顾连兴 《铀矿地质》1990,6(3):156-162,178
对尾亚杂岩体钾长石铅同位素组成的详细研究发现,它们符合幔-壳二元混合模式。即地幔来源的铅和不同数量的地壳来源的铅的混合。经计算,其中约有25%—37%的铅来自上地幔,而63%—75%的铅来自地壳,该区陆壳平均年龄约2450Ma。本区岩石铅同位素组成与中国东部不同,显示贫钍富铀的特征。铅同位素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尾亚杂岩体系幔-壳混合源的同熔系列花岗岩。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文中报道了采自沙特阿拉伯地盾希达山地区(北纬21°19′,西经44°50′)细粒花岗闪长岩 Z-103样品锆石铀-铅、长石普通铅和全岩钐-钕、铷-锶的资料。这些测定提供了当地存在早元古代(~1630百万年)陆壳的确凿证据。此外,铅同位素资料表明,下元古代岩石的源区是甚至更早的(或许是太古代)地壳。  相似文献   

14.
“三江”地区花岗岩按其成岩物质来源分为壳型、壳幔型、幔型三大类。不同成因类型的花岗岩,其铅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壳型花岗岩具较高的铅同位素比值和富铀铅贫钍铅的特点;壳幔型花岗岩的铅同位素比值较低,具贫铀铅富钍铅的特点;幔型花岗岩的铅同位素组成因陆壳物质混染程度的不同而变化较大。花岗岩的铅同位素组成可反映出花岗质岩浆物源区的特点,并可用于区分不同成因类型的花岗岩。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族及邻区区域铅同位素组成背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及邻区区域各类地质体铅同位素组成背景。研究表明;区域各类地质体铅同位素组成特征是受原始地幔的不均一性、壳幔交换的动力学过程、层圈铀、钍、铅丰度及作用发生的时间等诸因素控制,为此,通过区域铅同位素背景的研究可以为地球化学分区、示踪物质来源及区域成矿预测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张宏飞  张本仁 《地质学报》1997,71(2):142-149
本文对东秦岭造山带内27个花岗岩类央体48件长石样品进行了铅同位素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本区的南秦岭不同时代花岗岩类以贫铀铅和钍铅为特征,具有明显的铅同位素块体效应,反映它们属地同一个铅同位素构造-地球化学省;而本区的北秦岭区岗岩类从晚元古代到早古生长,长石铅同位素组成以富铀铅和钍铅的为特征,但从晚古生长开始,花岗岩类长石铅同位素组成明显发生变化,以贫铀铅和钍铅为特征,反映晚古生长及其后形成花岗质  相似文献   

17.
<正>硫化物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是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的直接、有效方法,广泛用于矿床研究中,但铅同位素测年的可靠性及可行性却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拉拉IOCG矿床岩石、矿物铅同位素是放射性成因铅含量极高的异常铅,在不能用常规铅同位素等时线计算法和全球平均增长曲线来解释其异常特征的情况下,首次采用混合等时线模式研究矿床成矿时限,较为系统地对拉拉IOCG矿床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徐林刚 《矿床地质》2014,33(3):497-510
铀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重的放射性元素。传统观点认为238U/235U是不分馏的,但近些年的研究发现自然界中铀同位素分馏δ238/235U可达1.3‰,远大于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测试精度±0.2‰(2σ)。铀同位素的分馏机制与核场效应有关,自然界中最大的δ238/235U分馏发生在氧化性沉积物(形成于氧化环境下的大洋锰结核富集轻铀同位素)和还原性沉积物(形成于还原环境下的黑色页岩富集重铀同位素)中,次氧化性沉积物和海水中δ238/235U的分馏则小于前两者。由于具有对氧化-还原环境较敏感的特性,铀同位素被认为是理想的反演古海洋及古大气氧化还原环境变化的手段之一。δ238/235U在形成于不同氧化-还原环境的高温型铀矿床(比如岩浆型)和低温型铀矿床(比如砂岩型)之间存在明显的同位素分馏,此特征可以作为确定铀矿床类型的重要依据。铀同位素分馏现象的发现,提示人们在应用Pb-Pb体系进行年轻地质体高精度测年时需要考虑到铀同位素分馏对测年精确度的影响。文章对近年来有关238U/235U的研究成果做了详细介绍,以推动铀同位素体系在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电子探针在测定晶质铀矿年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最近2-3年为研究花岗岩中铀的配分问题,我们对岩体人工重砂中分选出的晶质铀矿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共积累了几十个晶质铀矿的分析数据。根据以往晶质铀矿铅同位素的质谱分析资料,其中的铅大部分为放射成因铅,而普通铅所占的比例甚小(见表1)。法国的朗香曾用电子探针对晶质铀矿颗粒测定的U、Th、Pb含量计算过法国中央地块二云母花岗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放射性水化学找矿角度出发,通过多种综合方法试验,包括重复取样测定水中铀、氡含量,水中氦、水中放射性同位素、水系底沉积测量,岩石淋滤试验及铅同位素等项目,对某盆地进行了铀成矿远景分析及预测,其找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