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方病分布与地质环境中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土壤及水文地质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根据山东省黄河下游区域地方病调查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数据,从地形地貌、土壤、饮用水方面研究探讨了高碘型地甲病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研究表明调查区高碘型地甲病与饮水中碘含量具有非常好的正相关关系,土壤碘含量与高碘型地甲病不具有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合环境地质研究推进高碘型地甲病防治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牛喜贵  王荫兴 《地下水》1991,13(2):108-110
河北邯郸地区,地甲病流行严重。据1986年8月调查一些地区地甲病患病率,占当地人口数的16.4%。经分析,地甲病与当地地下水中碘含量有关,本文就病区高碘地下水的分布及成因,作以简要分析,以为防病改水提供必要的依据。一、地甲病与碘含量的关系地甲病的生成,与地下水中的碘含量密切相关,碘含量过高,易患高碘地甲病;太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是山东省高碘地甲病重病区。在区域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其中的郓城、嘉祥、东昌府、博兴4县(区)开展土壤碘含量、饮水碘含量、儿童尿碘、儿童甲状腺容积、儿童甲肿率等指标调查,结果表明区内饮水碘含量和群体的尿碘含量普遍较高,高碘的危害和高碘地甲病情严重。分析了土壤、饮水碘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了高碘地甲病与地球化学环境相关性,结果显示高碘地甲病与饮水碘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中碘元素含量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离子色谱法测定碘在地甲病环境地质调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展环  方容 《岩矿测试》1997,16(2):145-149
收集了安徽省某地区地甲病流行患者的血、尿、发样,病区的饮水样、谷物、蔬菜样和环境地质样共计699个,同时收集了该地非病区水样和环境地质样282个。水样直接进样,其它样品经湿法分解后,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其中的碘和溴的含量。统计分析表明,病区地甲病患病率与饮水中碘的含量密切相关,也与环境地质如地貌、地质构造及水文地球化学等条件密切相关。碘含量低的石灰岩地区,地甲病患病率高。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地氟病、地甲病等地方病严重影响了当地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本文通过4个县区的地氟病、地甲病以及砷中毒病的调查,结合相应的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调查结果,重点分析了I、F和As三种致病元素在土壤、饮用水和农作物等介质中的分布状况以及变化规律,并开展了地方病与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相关性的综合研究。研究表明地氟病与土壤中氟含量、饮水氟含量具有正相关关系;饮水碘含量高是导致区内地甲病流行的主要原因;砷中毒病尚不明确。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提出了高碘区取消碘盐供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地震发生的网络性质——兼论有关地震预测的争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大量研究结果证实 ,人体摄入的碘 80 %以上来自于食品 ,因此 ,碘缺乏病病区的形成应归因于植物含碘量的区域性差异。植物中的碘来自于大气和土壤 ,至今科学尚不能搞清在不同情况下 ,哪一部分碘占据主要部分。土壤中的碘与成土母岩中的碘含量基本无关 ,土壤碘含量主要决定于母岩风化产物对大气干湿沉降碘的吸收和保持能力。限于植物和大气中碘测定的困难 ,在碘的地球化学与碘缺乏病病区成因的问题上 ,目前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笔者提出 ,土壤中某种形态的碘可能以气态挥发并在近地大气层富集 ,存在植物吸收利用这一部分碘的条件的地区 ,不会有碘缺乏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7.
甘肃含碘凹凸棒石矿的发现及其应用前景初探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凹凸棒石矿为稀有的非金属矿种,近年来,在甘肃中、西部第三纪地层中发现了大型凹凸棒石矿,矿石总储量可达2.5亿吨,矿石中碘含量较高,西部凹凸棒石含碘约为0.0418%,中部平均含量约为0.0425%,与智力碘硝石的含碘量(0.04%)相当。伴生碘总资源量可达11.7万吨,其中水溶性碘占80%以上,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含碘凹凸棒石矿。将含碘凹凸棒石作为鸡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产蛋量,所产蛋含碘22~57mg/kg。  相似文献   

8.
江苏平原地区(淮河流域)潜水碘含量控制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徐荣  杨磊  陆华  谷小溪 《地球学报》2014,35(2):211-216
本文通过工作区潜水碘含量的分布特点,与所处土壤、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等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对地下水中碘的控制因素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与前人认为地下水中碘的含量与有机质成正比的观点不同的是,本文认为地下水中碘的含量与有机质含量无固定关系,但有机质有助于促进水溶性碘的增加,相似水文地质条件下成正比;地下水径流条件对潜水碘含量影响重大,径流条件较好的丘陵、岗地往往较低,地势低平、径流条件较差的洼地和泛滥沉积区往往为高碘地区;相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地下水中的碘含量与土壤中的含量成正比;碘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在地下水中的浓度较为稳定,随时间、开采而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
贵州碘缺乏病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贵州碘缺乏病与生态环境关系,对贵州碘缺乏病区岩石、土壤、水及主要粮食作物碘背景含量进行调查研究,总结贵州碘缺乏病分布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重病区主要分布于碘背景含量较低的碳酸盐岩、碎屑岩及浅变质岩分布区;非病区主要分布于碘背景含量相对较高的煤系地层分布区.通过对重病区、轻病区及非病区人群的环境摄碘量估算,反映贵州碘缺乏病分布区生态地质环境普遍碘缺乏.  相似文献   

10.
贵州碘缺乏病与地质环境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省地质环境与碘缺乏病区有关岩石、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土壤)及地下水中碘的地球化学背景及流行病学调查,从环境地质角度,分析和总结了地质环境与碘缺乏病的关系。地质环境碘缺乏、土壤严重侵蚀、岩溶地下水中富含钙、镁等地质、地球化学因素是影响我省IDD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岩性对IDD控制作用明显,土壤及地下水中碘含量与患病率呈负相关,地下水中钙、镁对患病率有一定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Systematic determination of and adsorption experiment on fluorine in the carbonate rock-soil-water system in the karst region studied in Guzhou Province,in conjunction with the mineral surface and soil chemistry data,have revealed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 and the mechanisms of its transport and entrichment in the rock-soil-water-system of the karst region central guizhou province,Deep-seated underground waters(-100m or lower)and soil layers in the karst region of central Guizhou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F anomalies whereas shallow-level underground and surface waters by low contents of F(mostly lower than 05mg/L).Fluorine in soil and water in the region studied comes largely from Triassic marine strata dominated by gypsum-bearing carbonate rocks.The special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F on the surface of geothite in soil layers are the important mechanisms of its transport and enrichment in the rock-soil-water system of the karst region studied.  相似文献   

12.
采集都柳江上游沿岸喀斯特地区62个土壤样品,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克里金插值方法综合研究Sb、Cd、As、Cr和Pb五种重金属元素累积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Sb和Cd元素平均含量分别超过贵州省土壤环境背景值4.085倍和1.876倍。空间分布上,Sb元素严重污染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37.87%,主要受区内赋矿层位望城坡组、尧梭组和鸡窝寨组的影响。而Cd元素轻度累积污染面积为59.76%,其与碳酸盐岩分布密切相关。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属于低风险等级,但是Cd和Sb元素单项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概率较大,Cd污染最高概率风险地层主要是石牛栏组和邦寨组,而Sb污染最高概率风险地层为邦寨组、鸡窝寨组和独山组。因此,研究区应重点防控石牛栏组、邦寨组、鸡窝寨组和独山组土壤Cd与Sb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大同盆地地下水中砷、氟、碘等的分布和成因进行分析,开展地下水质量区划,依据地下水污染调查取得的最新系列测试数据,结合以往水文地质和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成果,编制大同盆地浅层和中深层地下水砷含量、氟含量、碘含量等水化学特征分布图,以直观反映大同盆地地下水高砷、高氟、高碘区的空间分布规律; 通过分析pH值、硫酸根含量、硝酸根含量、铁含量、锰含量与砷的关系,探讨高砷水的形成原因; 根据pH值、钙离子、重碳酸氢根离子与氟的关系,分析氟超标原因; 指出高碘区与高氟区分布的相似性和成因的相似性。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周边高砷、高氟岩层是地下水砷、氟的原生来源,特定的河湖相沉积环境则为砷、碘的富集提供了原生地质条件; 北部地区氟增高与地下水位下降致使黏性土中的氟离子进入含水层有关,中部地区高氟与土壤盐渍化有关; 中部富含淤泥质黏土的湖相地层是碘富集的原生地质因素,冲积洼地地下水径流条件滞缓是碘富集的水动力因素; 干旱气候条件下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亦是高氟、高碘地下水形成的重要因素。依据砷、氟、碘、硝酸盐、亚硝酸盐、总含盐量(total dissolved salt,TDS)、总硬度、氨氮等单组分含量分布,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了大同盆地浅层和中深层地下水质量区划,可为当地地下水开发利用提供地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环境地球化学中的碘与我国的碘缺乏病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但德忠  李平 《矿物岩石》1994,14(4):69-75
本文概述了我国的确缺乏病研究及防治现状,该病流行分布与环境地球化学中碘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贵州耕地主要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贵州省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项目数据资料,统计了全省454431件表层耕地土壤样品中21种化学元素和有机质含量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其置信范围值。总体来看,贵州省耕地土壤有机质、N、P等养分的背景值较高,K的背景值略低;Se、Ge特色元素的背景值较高,表明我省具有发展富硒、富锗特色农业的巨大潜力;As、Cr、Hg、Pb等环境元素的背景值较低,但Cd的背景值略高,在耕地开发利用时应关注其安全性。贵州省耕地土壤化学元素背景值的统计对全面认识全省耕地土壤养分质量、环境质量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对制定耕地土壤质量保护法规及地方标准的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从水环境的角度阐述大骨节病的成因机制, 以大骨节病高发的四川省若尔盖县为研究区, 系统采集了作为饮用水源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样38件, 测试了其化学成分, 发现水中的常规组分和微量组分都偏低, 且饮用地表水较地下水更容易患病.通过水化学特征分析, 表明水环境中多种组分含量异常是导致病发的重要因素, 并从水动力和水化学方面解释了其组分含量异常的原因.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 结合当地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进一步揭示了大骨节病发生机制与饮用水中P、F、Se和Mn 4种组分的含量密切相关, 饮用水中这4种组分含量越低, 大骨节病的发病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叠加分析探究贵州省喀斯特洞穴位置与河网密度的空间关系,从岩性、构造、气候、地形方面解释两者关系的成因。针对洞穴点位河网密度的统计显示:洞穴点集中分布在河网密度中及偏小的区域,正态QQ图显示洞穴点河网密度大体呈正态分布。分析岩性、构造、气候和坡度等影响因素的结果显示:洞穴主要发育在碳酸盐岩区域,并在纯碳酸盐岩、碳酸盐岩夹非碳酸盐岩、非碳酸盐岩分区上表现出负相关性;断层、褶皱中心缓冲区域洞穴最多,并随距离增大洞穴数量减少;温润气候条件为洞穴及河网发育提供了充足水源,溶蚀强度加大,表现在洞穴密度随降雨量和气温的增长而增加;地形条件限制了水力路径和洞穴发育。多因素促使贵州省发育了成熟的地表、地下两套水循环系统,地表水促进溶洞发育,洞穴反过来限制地表径流发育,两者相互影响,使得洞穴与河网密度呈现集中分布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黔西地区晚二叠世含煤地层的实测资料, 初步探讨了"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形成的沉积控制因素.研究表明, 含煤地层的沉积条件奠定了"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的物质及物性基础, 层序地层格架特点限定了含气单元间含气性的连通性.最大海泛面附近的菱铁质泥岩等低渗透岩层控制了垂向次级含气单元间的含气性相对独立, 且煤层含气量与海平面升降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即最大海侵面附近煤层含气量相对较低, 此界面似乎可作为含煤层气系统内独立含气单元的成藏边界; 层序界面沟通了含气单元间的含气联系, 使得靠近层序界面附近的煤层具有相似的含气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