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效群  王晓龙 《地下水》2010,32(6):88-88,112
扎龙自然保护区"十五"期间水环境质量较差,本文对6项水质污染指标、浮游藻类和底栖动物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原因,为湿地保护区的水环境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华鲟栖息地适合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与水生生物生存栖息相关的河流底质、水深、水温、流速、水质等生态因子进行研究。提出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适合度模型,从生物生存栖息地影响角度对河流治理工程进行科学的评价。以长江珍稀动物中华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影响中华鲟的各种生态因子的统计研究,分析整理出适宜其生存繁殖的河流水温、水深、底质、流速、含沙量及食卵鱼10个因子的临界指标,得出了这些因素的适合度曲线。发展了适合评价长江中华鲟栖息地的适合度方程,并用12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修改验证,提出了适合评价长江中华鲟栖息地适合度模型。  相似文献   

3.
高效氰戊菊酯和苄氯菊酯均属于强疏水性有机物,其随着排放过程极易进入沉积环境中。本研究通过采集巢湖流域和太湖流域的426个沉积物样品,通过实验测定两种菊酯的浓度作为生态风险评价中的暴露浓度。采用毒性当量法(TU)、底栖生物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SDbenthic)、水生生物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SDaquatic)三种方法评价沉积物中两种菊酯类农药的生态风险并对三种评价结果进行相应对比,其中毒性当量法采用急性半致死浓度(LC50),SSD依据水体中慢性毒性数据计算5%危害浓度,最终根据商值法(HQ)评价高效氰戊菊酯和苄氯菊酯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三种评价方法均显示两类菊酯类农药对巢湖流域以及太湖流域产生一定的生态风险。同时三种方法呈现一致性即高效氰戊菊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高于苄氯菊酯,其中基于底栖生物的物种敏感性分布生态风险毒性当量评价的生态风险水生生物的物种敏感性分布评价的生态风险。其评价结果为巢湖流域及太湖流域沉积物中高效氰戊菊酯和苄氯菊酯生态基准的建立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辽宁北票盆地中侏罗世海房沟组含丰富的生物化石,其中的水生昆虫、水生植物、叶肢介、水生软体动物和鱼类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水生生物群落。根据其营养水平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些生物通过捕食关系构成一个复杂的食物链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烷、甾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研究,对额济纳旗及其邻区二叠系埋汗哈达组的沉积环境、烃源岩干酪根类型、成熟度等进行了评价。烃源岩Pr/Ph绝大部分小于1,显示植烷优势,表明研究区二叠系埋汗哈达组沉积环境为还原—强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物源来自于陆源高等植物和水生生物,且以水生生物输入占优势;利用Pr/nC17-Ph/nC18、C27-C28-C29甾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关系评价区内埋汗哈达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为主;对OEP、萜烷、C29甾烷等参数分析表明,额济纳旗及其邻区二叠系埋汗哈达组烃源岩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有利于油气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辽宁北票地中侏罗世海房沟组丰富的生物化石,其中的水生昆虫,水生植物,叶肢介,水生软体动物和鱼类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水生生物群落。根据其营养水平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些生物通过捕食关系构成的一个的食物链。  相似文献   

7.
河流潜流带是地表-地下水连通和交换的主要区域, 地表-地下水过程不仅促进了生源物质的迁移转化过程, 还能涵养水源、稳定区域生境, 为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因此掌握水生生物活动与地表-地下水交换关系是深刻认知和科学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前人有关水生生物活动反馈于地表-地下水交换过程的研究, 例如, 底栖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可以吸收或滞留生源物质, 改变迁移的时间和路径; 水生动物的行为可能通过改变河床渗透系数和孔隙率等物理参数影响各类物质的地表-地下水交换通量; 水生植物对水流的阻滞和扰动也会作用于地表-地下水交换过程。基于目前研究, 本文提出了该领域的3个未来研究方向: 潜流交换和水生生物互馈理论, 水生生态功能与地表-地下水相互作用关系, 河流潜流带生物-地球-化学耦合过程。  相似文献   

8.
水体中多溴联苯醚污染及其生态风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环境是多溴联苯醚(PBDEs)的主要环境归宿之一,研究水环境中PBDEs污染对于了解PBDEs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水相、沉积相和水生生物中PBDEs污染的报道,从多介质分布特征、污染来源、变化趋势以及PBDEs的水生生物累积和生物放大等方面综述了水环境中PBDEs的污染及其生态风险,并讨论了我国水环境中PBDEs污染及其研究进展,指出了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鸡西盆地早白垩世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气相色谱、色谱-质谱等分析方法,对鸡西盆地早白垩世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了讨论,揭示了生物标志化合物对该区有机质生物来源、成熟度及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有机质热演化已进入成熟阶段,且煤岩热演化程度略高于泥岩。泥岩有机质母质来源主要为水生生物,同时有高等生物的输入;煤岩以陆生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同时也有水生生物输入。煤岩沉积环境为弱氧化环境,经历过较强的降解作用过程;泥岩沉积环境为还原环境,沉积介质咸化程度较高,更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转化。  相似文献   

10.
水生生态系统中汞-硒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甲基汞是汞存在于水生生态系统(水体、沉积物和水生生物)毒性最强的形态,并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生物体产生危害,因此有效控制汞的甲基化过程是汞环境化学和毒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生物体内硒对汞的甲基化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明确汞和硒在水生生态系统的形态特征以及汞-硒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解决汞污染问题。汞在生物体内的毒性与生物体内硒含量紧密相关,汞与硒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生成不溶的化合物促使汞去甲基化或受生物体内硒相关酶抑制被直接排除于生物体外,从而抑制了汞的毒害作用。本文评述了汞、硒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形态特征,指出在水体中合理添加硒化合物可抑制无机汞在生物体内甲基化过程,深入研究生物体内汞和硒相互作用机制及其生理效应是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扎龙湿地水污染及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扎龙湿地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以丹顶鹤等大型水禽为主的湿地生态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扎龙湿地存在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为防止污染的继续恶化,建立扎龙污水处理厂刻不容缓,采用处理流程简单,性能可靠,经验成熟,运行管理费用低廉,操作简便、抗冲击负荷大的氧化沟法,并确定了污水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2.
扎龙湿地水环境分析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兆玄  赵旭  周志 《吉林地质》2004,23(3):26-29
阐述了扎龙湿地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了造成污染的成因,提出了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扎龙湿地包气带土壤水分垂直运移的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测了扎龙湿地包气带土壤水以及芦苇的稳定同位素变化,通过建立模型和分析数据展开了湿地包气带土壤垂向水流运动情况的同位素示踪研究,分层计算了土壤水垂直运移量,建立起时段内通过土壤某一水平断面的土壤水垂直运移量与时段降雨量、时段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关系,分析结果对确定湿地垂向水流补给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扎龙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以鹤类等水禽为主体和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本文概述了保护区内生物资源、水资源状况,论述了生态资源保护面临的水质污染、湿地退缩、湿地植被退化等问题,并分析了形成原因。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水库模型的概念,根据地形地物将扎龙湿地划分为相互联系的9个水库单元,对每个水库单元进行水量平衡模拟,建立了扎龙湿地水循环系统模拟模型。以月为时间步长,利用建立的模型对扎龙湿地1971-2003年33年的水循环过程进行模拟,应用1971-1981年出口径流量进行模型参数标定,应用1982-1987年出口径流量和12个水面面积对模型模拟效果进行检验。模拟的出口径流量效率系数和相关系数接近0.90,相对误差小于3%;模拟的湿地水面面积也具有满意的精度。模拟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对湿地水循环系统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剖析湿地健康水循环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湿地健康水循环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并运用此模型构建湿地健康水循环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探索了压力与湿地健康水循环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有利于湿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湿地健康水循环评价模型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各指标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根据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选取9个评价指标,提出了5级评价标准,对扎龙湿地8年的湿地水循环状况进行了评价,明确各年的健康状况及限制因子。评价结果与实际进行对比分析,证明评价结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测量芦苇沼泽蒸散发量的渗流补偿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士国  王昊 《水科学进展》2007,18(4):496-503
提出了一种蒸散发实测方法——三筒补偿蒸渗仪法,可以在不干扰芦苇生长状态的原形条件下,直接测算出芦苇沼泽蒸散耗水量和水面蒸发量。扎龙湿地2004、2005两年的实测结果表明,5月中旬至10月中旬间的芦苇带平均蒸散量(AET)为812.1 mm,水面蒸发量(Ew)为433.9 mm;芦苇沼泽蒸散耗水量最大值发生在6、7月份,而水面蒸发量最大值出现在5月份;各月的AET/Ew比率变化明显,平均值为1.87。还根据实测数据建立了扎龙芦苇沼泽蒸散发的多元回归模型,可为湿地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8.
王永洁  陈凯 《水文》2008,28(1):84-86
扎龙湿地属于典型的芦苇沼泽湿地,由于扎龙湿地水环境的变化,扎龙湿地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为:耕地、居民地、盐碱地总体上略呈增加趋势,草地呈减少趋势,湖泊和水库、明水沼泽、芦苇沼泽等湿地面积变化与来水量的丰枯变化相关,明水沼泽和芦苇沼泽的变化趋势呈反相关.土地利用类型对湿地面积的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居民地面积,其次是耕地、盐碱地、草地面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AUSM格式在二维浅水方程求解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入空气动力学中发展起来的AUSM格式,在三角形网格上采用有限体积法,对二维浅水控制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引入过程中,对浅水问题中的源项及露滩问题等采用了相应的特殊处理。通过对二维计算常用的溃坝算例及扎龙湿地实际算例的计算结果分析可知:二维浅水问题中引入该计算格式后,计算结果较好且保持了原格式的优良特性,同时也验证了该格式在二维浅水方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扎龙湿地参照作物蒸散发估算的经验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湿地参照作物蒸散发量是湿地水量平衡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选取了扎龙湿地周边8个气象台站1961-2000年的历史数据,通过拟合经典的FAO56 Penman-Monteith模型,建立了估算扎龙芦苇湿地逐月参照作物蒸散发的经验模型。建模时考虑到各气象因子对潜在蒸散发的作用,尝试了不同的组合方式及拟合模型,最终采用月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降雨量和月平均风速四个因子,建立了非线性e指数方程。该模型与Blaney-Criddle、Priestley-Taylor、Hargreaves等三个常用经验模型进行了比较,得到较好的结果。新建模型在各气象站的应用表明,能够显著逼近FAO56 Penman-Monteith模型结果,计算的逐月参照作物蒸散发具有理想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