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曼养铁矿赋存于古近系基性偏碱性火山碎屑岩中.受火山机构控制,喷溢中基性熔岩含铁,构成铁矿原始矿源层.火山期后及构造热液叠加改造进一步富集成矿,属火山喷流沉积岩浆活动+后期气液改造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2.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白垩纪陆相火山-侵入岩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绝大多数发育于白垩纪火山盆地,仅程潮和金山店出现于隆起区;成矿时间上分为两个时代,即133~130Ma和127~125Ma。按照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过程,鉴别出4个成矿系统:即在隆起区与石英闪长岩有关的矽卡岩铁矿(系统1);在火山盆地内,与大王山(或砖桥)旋回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床(包括,磷灰石-磁铁矿型铁矿、类矽卡岩型铁矿、矿浆型铁矿、热液型硫铜金矿、热液型铅锌矿)(系统2)和与二长-正长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铁矿(系统3);与娘娘山(或浮山)旋回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的铜(金)矿和金铀矿(系统4)。盆地内和隆起区的矽卡岩型铁矿形成时间基本一致,略晚于与辉石闪长玢岩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床(系统2), 但早于铜金铀为主的成矿系统4。前人以系统2中的磷灰石-磁铁矿型铁矿、类矽卡岩型铁矿和矿浆型铁矿为主,结合其他一些少见或不具工业意义的铁矿类型,提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玢岩铁矿成矿模式。此文以玢岩铁矿成矿模式为基础,结合4个成矿系统的基本特点,提出了白垩纪陆相火山-侵入岩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床模型。以上这些具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系统和类型及其分带互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云南因民铁铜矿区次火山杂岩主要由铁质熔岩、辉绿岩、辉长辉绿岩、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热液角砾岩等组成,岩相分带明显,热液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通过对次火山杂岩中不同岩相的黑云母和绿泥石电子探针结果分析得出,黑云母为镁质黑云母,大多数为再平衡黑云母,形成温度为505~590℃,lgf(O2)为-12.4~-5.25,压力为116~226 MPa,推测成岩深度为4.27~8.37 km,属于高温强氧化环境;绿泥石为密绿泥石、蠕绿泥石、透绿泥石、叶绿泥石,形成温度为170~235℃,lgf(O2)为-51.93~-43.70,lgf(S2)为-13.34~-2.50,属于中低温强还原环境。矿物产状、矿物组合与矿物中主要阳离子关系显示,两种矿物均具有多期多源性的特征。黑云母化蚀变代表铁矿的主成矿期,绿泥石化蚀变代表铜矿的主成矿期;多期次构造-岩浆-热事件形成了高-中低温的碱性强还原流体,叠加改造富集铁铜矿床,揭示了本区次火山杂岩是铁铜矿床稳定持续性成矿元素的供给系统。  相似文献   

4.
新疆磁海铁矿床产出特征及成矿构造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磁海铁矿床产于早二叠世东天山南缘裂陷槽大地构造环境中,为次火山-矿浆侵入-热液充填交代矿床。通过对该隐伏矿床的露天挖掘开采,发现铁矿床在成矿后,早期有多期次辉绿岩墙以不同方向穿插于向北陡倾之铁矿体中,从而使铁矿体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肢解成众多向南倾小矿体。经矿区调研填图,圈定出主矿体是由两条呈倾向340°、倾角70°~80°的巨型扁豆状矿囊组成。被成矿后期脉岩穿插肢解呈"向南倾斜的小矿体",构成了矿体的假产状。笔者重新建立了磁海铁矿床的矿体模型和成矿演化构造模式。  相似文献   

5.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深部铁矿找矿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建国  常丹燕 《地质学报》2011,85(5):687-698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以燕山期岩浆成矿作用为主的一条陆内成矿带,区内已知铁矿类型主要有产于火山-沉积盆地区与中(基)性火山-侵入作用和偏碱性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铁矿床,以及产于隆起区、隆-坳过渡区的与中性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两大类铁矿床.本文在区域铁矿成矿背景研究基础上,对区内铁矿类型进行了简要划分,指出影响铁矿找矿突破需要解...  相似文献   

6.
查岗诺尔铁矿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组(C_1d)之中、上部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熔岩中,区内火山环状裂隙及与之复合的北东向向心断裂,是主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查岗诺尔铁矿至少经历了两次强烈的隐爆—成矿过程,该矿床的形成早期以岩浆成矿为主,晚期叠加了热液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芳  杜建国  吴礼彬 《地质论评》2016,62(S1):197-198
安徽省陆相火山岩型铁矿主要产于中生代庐枞、宁芜火山岩盆地,盆地中发育一套中基性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潜火山岩-辉长闪长岩、辉长闪长玢岩和辉石粗安玢岩,导致火山盆地内与潜火山岩有密切成因关系的铁矿床(点)星罗棋布,且绝大多数铁矿床的矿体全部或主要产于潜火山岩接触带及其内部,尤其是其顶部往往为成矿有利部位。庐枞和宁芜火山岩盆地是我国重要的铁铜矿产资源的生产基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也是我国“玢岩铁矿”(宁芜研究项目编写小组,1978)的发祥地,在国际成矿理论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庐江泥河铁矿是在玢岩铁矿模式、大型矿集区成矿理论的指导下,利用钻探对磁异常进行验证于2007年发现的。文章对安徽省陆相火山岩型铁矿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进行总结,对于促进区域火山岩盆地成岩成矿作用的研究以及区内深部找矿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陆相火山岩型铁矿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建国  马晓红 《安徽地质》2011,21(2):131-137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宁芜与庐枞火山盆地成矿对比等研究基础上,提出该区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盆地及外围地区铁矿具有"双层结构控矿"的认识,上部为玢岩铁矿、下部类似于"大冶式"铁矿;同时,总结了区域铁矿成矿规律,提出了区内铁矿勘查的下步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前寒武纪铁矿床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前寒武纪是中国铁矿重要成矿期,该时期的铁矿资源/储量占全国的656%。前寒武纪铁矿床类型可分(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与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床、沉积型铁矿床、复合成矿作用型铁矿床和岩浆型铁矿床五类,再细分为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与细碧角斑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中浅变质铁矿床、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铁矿床等8个亚类。(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是前寒武纪铁矿床的主要类型,其储量、矿产地和开采量均占全国首位,其中最主要的是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亚类,是前寒武纪的特征类型,是仅发育在前寒武纪时期的铁矿床。中国最古老的铁矿床形成于古太古代,新太古代是中国铁矿最重要的形成时期,此期间形成铁矿的储量约占全国铁矿总储量50%,矿床类型是与绿岩带有关的阿尔戈马型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中国前寒武纪铁矿床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陆块区和陆块边缘和内部的裂谷中,其成矿规模、成矿区域、成矿类型和成矿演化特点明显。  相似文献   

10.
甘肃北山富铁矿床类型、成矿系列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甘肃北山区域地质背景、含富铁矿岩石建造、富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着重对黑鹰山、碧玉山、狼娃山、白山泉、双井子等5个富铁矿床进行了剖析研究。提出甘肃北山富铁矿床有6种矿床类型、5个含富铁矿岩石建造、3个成矿系列(矿浆-热泉成矿系列;火山-热水-沉积成矿系列;火山沉积-气液叠加成矿系列),指出找矿方向,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1.
新疆东天山是中国重要铁铜多金属成矿带之一,磁海大型铁矿床位于该成矿带南缘的北山裂谷带内。铁矿体赋存于早期辉绿岩和矽卡岩中,呈透镜状、脉状近平行排列,后期辉绿岩脉穿切早期辉绿岩和矿体。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文章对早期辉绿岩和成矿期后辉绿岩脉进行了年代学研究。锆石LA-MC-ICP MS U-Pb测年结果表明,赋矿辉绿岩的形成时代为(286.5±1.8)Ma和(284.8±1.3)Ma,辉绿岩脉形成于(275.8±2.2)Ma,由此限定磁海铁矿床的形成年龄在286~275 Ma,属于早二叠世成矿。结合区域岩浆和构造活动研究成果认为,磁海铁矿床成矿作用与东天山地区早二叠世大规模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作用密切相关,形成于碰撞后伸展构造环境中。  相似文献   

12.
本区位于北天山华力西地向斜褶皱带东段南缘。磁铁矿床及矿点受石炭纪火山侵入岩控制,其中雅满苏矿床为石英钠长斑岩组合,黑峰山、沙泉子矿床及双峰山矿点为辉长辉绿岩一细粒石英闪长岩一英闪岩组合。中天山隆起与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接壤处的阿奇克库都克深大断裂带控制铁矿集中区,可能是火山一侵入岩浆活动的深部通道。容矿空间主要为层间裂隙。围岩为较纯的石灰岩或大理岩,尤其是上盘有中酸性一酸性熔岩、凝灰岩作为遮挡层时,对控制成矿更有利。磁铁矿成矿伴随有强烈的气液渗滤交代作用。虽然磁铁矿成矿看起来与矽卡岩矿床某些方面有相似性,但成矿作用是火山一侵入岩浆活动的继续,而且成矿物质主要是火山侵入岩岩浆期后气液从深部带上来的。因此,把矿床成因划为火山喷发晚期(或喷发期后)与火山侵入岩有关的气液交代一充填类型。  相似文献   

13.
蒙库铁矿是新疆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其成矿过程及成因复杂.据蒙库铁矿床不同地段矿体主要矿物共生组合情况、形成先后顺序及相互穿插关系,结合显微镜下矿石或矿化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总结了蒙库铁矿成矿作用特征.蒙库铁矿经历3个成矿期:海相火山沉积成矿期、区域变质成矿期和热液交代成矿期.区域变质成矿期包括浸染状-条带状磁铁矿阶段、块状磁铁矿阶段.热液交代成矿期包括钙硅酸盐交代阶段、硫化物阶段和方解石石英脉阶段.区域变质期是铁的重要成矿期,热液交代期是铜矿化期.据此,认为蒙库铁矿属喷流沉积-区域变质-热液交代多期多成因叠加的铁矿床.  相似文献   

14.
华北陆块是我国最重要的铁矿资源分布区之一, 在目前铁矿资源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的背景下, 深化铁矿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勘查工作迫在眉睫。本文以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 以地质年代为界线, 结合对华北陆块构造演化的研究进展, 厘定出6个铁矿床成矿系列: ①华北陆块与太古宙海相火山-沉积变质作用有关的Fe矿床成矿系列(组); ②华北陆块东部与古元古代岩浆、火山-沉积变质作用有关的Fe矿床成矿系列(组); ③华北陆块北部与中元古代构造旋回岩浆-沉积作用有关的Fe、Ti、V矿床成矿系列(组); ④华北陆块东部与新元古代岩浆-沉积作用有关的Fe矿床成矿系列(组); ⑤华北陆块与古生代火山-沉积、沉积作用有关的Fe矿床成矿系列(组); ⑥华北陆块中东部与燕山期岩浆作用有关的Fe矿床成矿系列(组)。六个矿床成矿系列构成了较为完整的铁矿成矿谱系, 通过对华北铁矿成矿系列系统的研究总结, 认为找矿工作应聚焦于地质单元、时间、地质作用、有用组分、矿床类型组合五个维度, 而矿床式作为典型矿床深入研究后高度概括的成果, 对找矿工作也有很大启发意义, 对于白云鄂博、陈台沟、司家营、杏山等重点矿山构造的重新认识, 有助于实现进一步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5.
新疆西天山备战铁矿位于阿吾拉勒铁铜成矿带,其铁矿资源丰富,成因类型复杂.对研究区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样品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测试分析认为,区内岩石化学类型属陆内拉斑玄武岩系列及钙碱性系列,与成矿关系密切.岩性主要为一套滨海相中基性火山熔岩,次为酸性火山熔岩夹少量火山碎屑岩、正常沉积岩.通过对西天山备战铁矿一带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研究,对分析矿床成因指导找矿具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天山备战铁矿成岩年代厘定及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同位素定年技术厘定西天山备战铁矿成岩年代,结合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矿床成因.通过对备战铁矿矿带南侧花岗斑岩样品中分选出的锆石单矿物颗粒进行锆石U-Pb法同位素定年,获得谐和年龄为(301.36±0.39)Ma.初步认为备战铁矿成岩时代为晚石炭世早期.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备战铁矿成矿环境为晚石炭世裂谷闭合环境,成矿岩浆形成于海陆交互相.矿石与围岩在成因上有联系,来自富集地幔,喷发过程中含矿岩浆与陆壳物质或花岗岩发生混染,形成铁矿床.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为火山沉积后期矽卡岩化改造富集型磁铁矿床.  相似文献   

17.
大红山矿区由一个大型富铁矿和一个大型铜矿组成.两个矿床均产于前震旦纪优地槽的一套变质火山岩系中.含矿系属于细碧-角斑岩、绿色片岩及混杂大理岩组合建造.矿床的生成与海底火山喷发-沉积作用直接有关.探讨海底火山喷发-沉积作用及其韵律特征与成矿的关系,对指导类似地质条件地区的找矿工作,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海底火山喷发沉积韵律与成矿大红山铁铜矿床是海底火山喷发-沉积作用的不同阶段、不同环境和不同条件下之  相似文献   

18.
依托青海省矿产地质志研编项目,在收集矿产勘查、科研成果资料以及调研典型矿床的基础上,对青海省铁矿时空分布、成矿系列和成矿模式进行了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青海省铁矿床主要形成于元古代、寒武纪—奥陶纪和三叠纪,自北向南成矿时代由老变新,空间上主要分布于祁连、东昆仑构造带,祁连构造带以产出寒武纪—奥陶纪海相火山-沉积型铁矿床为特色,东昆仑构造带主要产出元古代沉积变质型和三叠纪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床;2)将青海省铁矿床划分为九个矿床成矿系列;3)厘定了青海省主要类型铁矿床产出的构造环境,认为元古代沉积变质型铁矿产于大陆边缘,寒武纪—奥陶纪及二叠纪—三叠纪海相火山-沉积型铁矿产于大陆裂谷、岛弧或弧后盆地,三叠纪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产于碰撞-后碰撞造山带;4)概述了九个系列矿床成矿特征,建立了元古代沉积变质型、寒武纪—奥陶纪海相火山-沉积型、二叠纪—三叠纪海相火山-沉积型、三叠纪接触交代矽卡岩型4个主要矿床成矿系列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9.
天山东段早中石炭世岛弧型火山岩特征及其矿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山东段觉罗塔格和北山北区早、中石炭世海底火山喷发活动具有多期次、多旋回喷发的特点.形成的火山一沉积岩建造旋回较明显.该区是火山岩型铁矿的重要成矿区之一.笔者参加了本区火山岩型铁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的专题研究,对该区火山旋回、古火山机构、火山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同成矿的关系曾经作过一些工作.通过火山岩的自然共生组合和岩浆系列的综合研究,认为这一套火山岩是岛弧型火山岩.火山弧西起阿齐山经雅满苏、“沙泉子、东至黑鹰山,长约800余公里,宽度22—45公里(图1).  相似文献   

20.
西天山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铁多金属成矿带之一,以阿吾拉勒铁成矿带为主体,近年来铁矿勘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相继勘查或发现了查岗诺尔、备战、智博、敦德、松湖、雾岭及尼新塔格-阿克萨依等多个铁矿床,使该地区成为新疆重要的大型铁矿开发基地。这些新发现的铁矿床普遍赋存于安山质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中,规模多数达到大中型,品位较高。总体上,对铁矿床的研究程度普遍很低,成矿环境和成矿规律认识不清,缺乏综合性的总体研究。文章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笔者研究小组近三年的大量野外调查工作和室内的整理研究,综述了新疆西天山主要铁矿床的地质特征、分布规律、矿化类型。将西天山的铁矿床划分为海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2个大类,根据矿化类型将海相火山岩型细分为火山沉积型、火山岩浆-热液型、类矽卡岩型3个亚类。初步讨论了西天山铁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认为石炭纪晚期可能属于碰撞造山晚期阶段的陆缘弧环境,局部存在挤压-伸展的构造转变,是铁矿形成的有利环境。通过区域铁矿床特征的对比以及与国内外火山岩有关的典型矿床特征的对比研究,认为铁矿床的形成与火山-侵入活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形成时间接近或稍晚于火山活动期;早期阶段以富铁流体(熔体)充填-交代作用成矿为主,晚期热液交代富集成矿,整个成矿过程伴随大量的热液围岩蚀变;成矿物质来源可能以岛弧岩浆作用所携带的深部铁质为主,并含有少量火山-次火山气液交代围岩所萃取的铁质;富铁流体(熔体)可能是由俯冲过程中形成的基性岩浆分异形成的,但具体的形成机制、岩浆起源和演化过程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