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坝的安全一般受岩体稳定条件的控制。影响岩体稳定的地质因素较多,其中软弱结构面的影响极为重要。软弱结构面即夹有软弱物质的结构面,例如夹有泥质充填物的裂隙,夹有断层泥、糜稜岩、角砾岩的断层破碎带等。软弱夹层为软弱结构面的一种,即除夹有软弱物质这一特征外,在产状上大致和岩层产状一致,并和成岩作用有一定关系。含有泥质物的软弱夹层一般俗称为“泥化夹层”。  相似文献   

2.
沉积型软弱夹层成因分类及强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区为一沉积岩覆盖区。由于区内软弱夹层分布广泛,构成了影响坝肩、坝基抗滑稳定性的王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文章从软弱夹层的成因入手,认为区内特定的沉积环境和构造运动是夹层形成的基础,确定了夹层的成因类型;根据夹层分布、夹泥粒度组成,依据工程分类方法,将坝区夹层分为3种不同类型:粘泥型(Ⅰ1类),泥含粉粒碎屑型(Ⅰ2类)及碎屑夹泥型(Ⅱ类);分析了区内夹层夹泥的物理性质及表征区内夹层物理性质指标;通过分析软弱夹层强度特征与其物理性质的关系,确定了能够表征夹层强度特征的物理性状指标W/Wp;在软弱夹层工程分类基础上,研究各类夹层的强度特征,表明综合物理性状指标W/Wp与强度指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确定了不同类型夹层的W/Wp和强度指标的相关关系式。在上述相关关系式基础上,结合坝区内控制性夹层的物理指标,给定了其强度建议值。文章这种“成因-物理性质-强度特征”的研究方法及以此确定的不同类型软弱夹层物理性状指标和强度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为沉积型软弱夹层的强度取值提供了一条捷径,对其它类型软弱夹层的强度取值也具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多样。这些复杂的自然条件不可避免的给水利工程的兴建带来一系列的工程地质问题,软弱岩石就是其中之一。有人对大中型水利建设的混凝土坝和砌石坝作了统计,其中四分之三的工程都遇到软弱岩石或软弱夹层问题。由此可见这一工程地质问题的普遍性。 一、软弱岩石(层)的主要工程特性 通常认为,软弱岩石具有下列四方面特征: 1.强度低:包括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成岩作用差或后期变化(风化、溶滤、构造破坏)导致强度降  相似文献   

4.
《岩土力学》2017,(Z1):374-380
五嘎冲拱坝右岸坝肩由于存在张性裂隙、软弱层以及泥化夹层等地质缺陷,坝肩抗滑稳定不能满足要求而采取加固措施。根据工程最新揭示的地质资料、拱坝结构设计成果以及加固处理措施,建立拱坝–地基整体三维数值模型。采用满足Mohr-Coulomb屈服准则的节理单元,模拟基岩中张性裂隙、软弱夹层、层间泥化夹层等构造。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加固前后坝基岩体及结构面的变形、屈服区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右岸坝肩加固处理措施的有效性,采用水容重超载法分析拱坝坝体和地基岩体的变形以及屈服状态的发展过程,给出加固处理后拱坝–地基系统的整体安全度,结合工程类比,综合评价五嘎冲拱坝的整体安全性。计算成果表明,针对右岸L1张性裂隙所进行的加固处理措施可明显提高右岸坝肩的稳定性,加固效果显著,五嘎冲拱坝坝肩加固处理后超载安全度较高,处于高坝工程的偏上位置。  相似文献   

5.
黄扬一 《湖南地质》1998,17(2):132-138
本文对皂市水利枢纽的区域稳定性和水库渗漏、浸没、库岸稳定性,矿产淹没以及坝基岩体性状、软弱夹层、坝下冲刷、下游右岸滑坡等工程地质条件与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评价,结论是库区地形地质条件优良,存在的地质问题易于解决。  相似文献   

6.
黄河中游地区广布着二叠系和三叠系红色砂,页岩地层。由于构造活动造成了一些软弱夹层,成为这些地区兴建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工程地质问题。本文仅对小浪底、龙门(舌头岭)和军渡等地的软弱夹层进行一些粗浅的讨论。 一、软弱夹层的特征 黄河中游地区的夹混层,主要是构造层间错动而形成的泥,(照片1)其特征有下列几点:  相似文献   

7.
某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伊犁地区,影响工程的主要问题为坝基岩体软弱结构面和断层的抗滑稳定问题。根据工程实际条件和软弱夹层特性,采取现场断层软弱结构面试验和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获得软弱夹层的抗剪参数。实践证明,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试验成果可靠,尤其对一些不具备进行现场大型岩体软弱夹层抗剪试验的工程,采用室内中型直剪仪进 行剪切试验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煤矿井巷软弱夹层的变形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准北诸多煤矿巷道中的软弱夹层的现场观察和室内试验,认为煤矿井巷中软弱夹层的工程特性表现为厚度小,分带性明显,强度低,而夹层矿物成分的不同对巷道工程的危害性差别不大。软弱夹层的变形破坏与其本身的工程特性、地下水的参与、地应力状态的改变密切相关。软弱夹层对巷道锚喷支护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9.
坝基岩体中的软弱夹层,是水利水电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它不仅关系大坝的安全,也常常影响设计方案,工程投资和施工工期。因此,对它的研究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习惯所说的软弱夹层,是指层状岩石中,泥质(或性质相似的炭质等类物质)含量高、岩性软弱、力学强度低、相对上下岩层性状有显著差别、易于引起地基的浅层或深层滑动、需采取相应工程措施的薄夹层。软弱夹层在不同地质时代的各种层状岩石中均可出现。  相似文献   

10.
当堤坝建在含有软弱夹层的地基上时,软弱夹层将对堤坝的稳定产生影响。本文利用改良圆弧法和圆弧法计算堤坝的安全稳定系数,并将两种方法在不同的材料指标、不同的坡坝、不同的夹层埋置深度和地震力作用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夹层对堤坝稳定的影响,提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乃娴  田兴有 《地质科学》1980,15(3):287-291
混合层粘土矿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粘土矿物晶层按不同比例、沿(001)基面平行地、相互重迭地组成规则或不规则结构的一种过渡型矿物。它是从一种粘土矿物向另一种粘土矿物转变的中间产物。自格鲁那(J.W.Gruner)于1934年在研究蛭石的过程中首次发现混合层矿物以来,相继有许多学者陆续报道了混合层矿物。经大量研究证明,混合层矿物分布极为广泛。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粘土矿物研究中,扫描电镜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直接观察粘土样品原样,深入研究粘土矿物及其集合体的微观性状特征、矿物相互间的关系及转化等。这对于认识不同成因类型粘土矿物的形成条件,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其它研究手段无法代替的。  相似文献   

13.
水岩长期作用下红层软岩体现出成岩作用差、易风化、易软化崩解等特点,给软岩工程设计与施工带来挑战。以滇中红层软岩地区所取泥岩试样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自然和饱水状态下岩样进行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分析水岩作用下软岩的力学特性;然后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不同含水状态下软岩微观结构进行对比研究;最后基于试验结果对滇中地区红层软岩遇水软化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水岩作用下软岩力学性质劣化明显,岩石峰值抗压强度显著降低,岩体破坏程度提高;软岩黏土矿物颗粒吸水膨胀,微观结构由致密的团粒状转变为疏松多孔的不规则片状和鳞片状结构;伊利石等黏土矿物与水反应,产生的不均匀应力和大量微孔隙导致软岩内部结构破坏;红层软岩的遇水软化机制包括软岩矿物的溶蚀和次生作用、黏土矿物的吸水膨胀与崩解、软岩与水作用导致颗粒间胶结连结破坏等。  相似文献   

14.
关于粘土岩崩解,泥化机理的讨论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分析研究了水利,采矿,地下等工程中常见的粘土岩,泥岩等的泥化,及开挖暴露后的吸水崩解现象,讨论了粘土岩等泥化及崩解的物理化学和力学作用机理,特别是对含胀缩性蒙脱石矿物的粘土岩,还从粘土岩的力学强度特性讨论了他们的泥化崩解问题,系统深入地阐述了粘土岩等泥化,崩解机制。  相似文献   

15.
徐昶 《地质科学》1985,(1):87-96
青藏高原是我国盐湖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对该地区盐湖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前人未进行过系统研究。近年来,作者对柴达木盆地盐湖中的粘土矿物做过一些工作。本文报道了该区49个湖区约200个样品的粘土有关资料,其中包括藏北某些半咸水湖和盐湖周围的某些土壤和泥样的有关资料。文中对含粘土矿物的碎屑沉积物的岩性、粘土矿物类型、粘土化学组分以及粘土资料在盐湖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地质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讨论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龙游石窟岩面水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龙游石窟砂岩胶结物的粘土矿物类型及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窟内的积水、洞室顶部的裂隙渗水、地表水及衢江水等水样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石窟砂岩的矿物组成及构造, 决定了洞室渗水的水质,是造成水质不同的主要原因。对石窟洞室砂岩试样分别浸沉在上述水及蒸馏水中,并定期对浸沉水样进行化学分析,研究了石窟砂岩与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由大气降水入渗而形成的渗透水对石窟的影响主要是渗透过程中发生的水化、溶脱、氧化等反应,从而导致洞室砂岩的矿物组成及构造产生变化,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渗透水的水质。因此,粘土矿物与水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作用,但是岩石中所含粘土矿物特性是使砂岩发生风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梁健伟  房营光  谷任国 《岩土力学》2010,31(10):3043-3050
采用渗流固结法试验结合颗粒表面电位分析,研究极细颗粒黏土的渗流的微电场效应,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完成了5种含不同百分比的人工高岭土与人工膨润土的试样的渗流特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微孔渗流的微电场效应对极细颗粒黏土的渗流特性有相当显著的影响,随着孔隙液离子浓度的升降或土颗粒表面电位的增减,试样的渗透系数会随之发生改变;在相同的孔隙液离子浓度下,随着膨润土相对含量的增加,试样的渗透系数随之降低。对科威特软土的渗流固结试验证实了人工土的微电场效应的产生机制与变化规律同样适用于天然软土。试验结果分析认为,在黏土-水-电解质系统的相互作用下,黏土矿物通过土颗粒表面的结合水影响试样的渗流特性,而土颗粒表面电荷的微电场作用是极细颗粒黏土渗流特性改变的内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陈敏 《地质论评》1995,41(6):571-576
本文根据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基底黄土的粘土矿物组成的微结构及其在分级荷载下微结构变化的研究,论述了排土场基底黄土内弱层的形成机理,提出弱层是在上覆排土压力下由于黄土的微结构变化而形成的演化弱层。并指出弱层的形成是导致排土场失稳滑坡的主要控制因素,这种弱层在新排土场设计时期并不存在,极具隐蔽性,但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在排土增至一定高度后,弱层的形成对排土场稳定性的影响,否则必将会存在重大滑坡隐患。  相似文献   

19.
大量低产低效井严重阻碍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其中,煤粉沉降导致的裂缝堵塞、管柱结块是气井稳产时间短、产气量降低甚至不产气的重要因素。系统梳理国内外煤层气井产出煤粉物质组成、生成机理、悬浮运移和产出控制等研究最新进展,总结煤粉凝聚–沉降及分散行为控制机理及关键问题,提出研究展望。煤粉问题伴随煤层气勘探开发全过程,涉及地质选区评价、工程压裂施工和排采管理控制的各个方面。煤粉包括因煤体结构破坏生成的原生煤粉和工程施工形成的次生煤粉,在气井产出中以有机碎屑和黏土矿物组成的混合物为主,部分样品黏土矿物含量高。煤粉悬浮运移受控于储层条件下煤岩结构和表面性质、nm~μm级煤粉颗粒的相互作用、有机质和黏土矿物的作用、通道内的气水流动等因素。煤粉能够适度稳定产出是排采管控的关键,涉及地层水环境对煤粉表面润湿性、表面电性和空间位阻效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分散剂离子加入对煤层气的解吸和渗流能力影响等。围绕煤粉“黏附–润湿–凝聚–沉降全过程开展实验模拟”和“煤粉分散稳定性优化及流动实验”研究,以及煤粉理化性质精细表征、凝聚沉降机理分析和分散行为界定,提出适合煤粉稳定运移控制的流速,形成保持煤粉悬浮产出的基础性依据,为保障煤层气–水–煤粉稳定高效产出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