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于开宁  廖安然 《地学前缘》2018,25(1):259-266
传统的地下水开采潜力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单个指标进行评价,难以全面科学地反映地下水开采潜力的影响要素。地下水的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开采技术等多个因素影响,也与自身调节有关,这与生态位理论的观念吻合。文中提出地下水生态位的定义、计算公式;对河北平原9个主要城市进行地下水生态位计算、聚类分析,分析其地下水开采潜力;并与传统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除保定、秦皇岛和廊坊外,其他城市的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大致相似;差异分析说明地下水生态位的评价方法更全面、科学合理且符合实际。生态位理论将为地下水开采潜力评价分析提供一种新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张鹏  张朝锋  刘涛 《地下水》2010,32(4):54-55
地球物理测井是石油地质中经常使用的一个实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可以比较系统的对地下石油、天然气和水层进行定量评价;本文采用地球物理测井中的电位重叠图法以子长县安1井位例,对700米以浅含水层位进行评价,成功解释出储层流体13段,其中地下含水层位6段;希望对陕北地区的水资源勘探开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5年最新统计资料,《地学前缘》荣获"2014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地学前缘》在地球科学综合类期刊中期刊综合评价总分84.5分和核心影响因子1.721均居第1位,核心总被引频次4155次居第2位。《地学前缘》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清  相似文献   

4.
<正>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5年最新统计资料,《地学前缘》荣获"2014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地学前缘》在地球科学综合类期刊中期刊综合评价总分84.5分和核心影响因子1.721均居第1位,核心总被引频次4155次居第2位。《地学前缘》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清  相似文献   

5.
介绍人工神经网络在评价地球物理勘探数据、位场特征识别、测井解释、油气横向预测、无损检测和地物理反馈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地学前缘》2016,(4):165
<正>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5年最新统计资料,《地学前缘》荣获"2014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地学前缘》在地球科学综合类期刊中期刊综合评价总分84.5分和核心影响因子1.721均居第1位,核心总被引频次4155次居第2位。《地学前缘》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清  相似文献   

7.
<正>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5年最新统计资料,《地学前缘》荣获"2014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地学前缘》在地球科学综合类期刊中期刊综合评价总分84.5分和核心影响因子1.721均居第1位,核心总被引频次4155次居第2位。《地学前缘》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清  相似文献   

8.
<正>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5年最新统计资料,《地学前缘》荣获"2014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地学前缘》在地球科学综合类期刊中期刊综合评价总分84.5分和核心影响因子1.721均居第1位,核心总被引频次4155次居第2位。《地学前缘》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清  相似文献   

9.
据 2 0 0 2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CJCR)》统计结果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的主要评价指标排序情况如下 :影响因子 0 .2 5 0 :在地球科学类期刊排 2 8位 ,在理工类高等学校学报中排 1 5位 ,在1 44 7种源刊中总排序为 5 5 5位。总被引频次 1 5 1 :在地球科学类期刊中排 2 0位 ,在理工类高等学校学报中排 2 9位 ,在1 44 7种源刊中总排序为 634位《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主要评价指标排序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地质学类期刊排名中,《古地理学报》排到了第18位。特向各位作者、评审专家、读者通报,并对大家多年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古地理学报》自2008年起进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排在了地质学的第28位。2011年版中就有较大的进步,排在地质学类的第21位。在2014年版中又有所提升,进入前20位中。《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对于核心期刊的评价采用的是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  相似文献   

11.
利用RS与GIS等高新技术,通过生态环境分区、评价因子信息提取、评价因子分值权值确定、评价模型建立等步骤完成黄河上中游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质量是评价宜居水平的重要指标,定量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可为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以我国山西省及其规划矿区为研究区域,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和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模型,在原有的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y Index,RSEI)加入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和生境质量(Habitat Quality,HQ),分别用来表征碳汇水平和生境适宜度水平。选取2000—2018年有代表性的3个年份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基于耦合NPP、HQ和RSEI的新型遥感生态指数模型(NH-RSEI),评价山西省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异质性,并结合缓冲区分析法、驱动力分析法,对规划矿区的环境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00—2018年,山西省的整体生态水平处于中等偏下但有所改善,改善程度要小于矿区;晋东部的矿区生态环境处于中等...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综合发展潜力的定量测算,能够有效预见城市发展趋势,发现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中存在的短板,对城市的规划布局与决策制定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以浙江省为例,结合社会经济数据与夜光灯光数据,基于城市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主成分TOPSIS模型,得到全省11市2000~2019年近20年来的城市发展潜力时空演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从时序变化来看,浙江各市的综合发展潜力排名均存在上下波动情况,其中杭州、宁波、衢州和丽水相对稳定,而温州和舟山的波动趋势较为明显;从空间演变上看,浙江各市综合发展潜力不平衡,整体上北强南弱,浙北的杭、甬作为引擎城市,带动舟山、嘉兴等市形成一体化发展,而以温州为代表的浙南5市发展潜力较差。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外部的区域协作与内部的发展形态两方面对浙江发展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缩小各市发展差距,改变北强南弱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4.
卢聪  李涛  付义临  徐友宁  张江华  吴耀国 《地质通报》2015,34(11):2054-2060
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是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的一种常用方法,研究与实践证明其有效性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不足之处:忽略了土壤重金属不同形态之间潜在生态风险的差异,且只重视重金属含量高于参考值时的生态风险,而对低于参考值时的情况没有给予考虑,以致特定情况下的评价结果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生态风险,因而有必要创建适用性更广的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为此,基于全过程控制优化的思想,引入了生物可利用性毒性系数,并将修正浓度与参考值差值引入计算公式,创建了基于生物可利用性与宽浓度范围的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实现了对重金属不同形态风险贡献的差异及重金属浓度低于参考值情况下潜在生态风险的准确把握。以小秦岭金矿区为典型区域,辅以对采集土样重金属总量及5种形态含量的分析,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生物可利用性与宽浓度范围的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能客观地揭示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具有更大的适应性,是一种有效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淄博城市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采用单因子指数和尼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同时采用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并对其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g、Cd、S、Pb、Se、Org C等元素或指标在表层土壤中的含量明显大于深层,二者间相关性较差,且表层土壤存在明显碱化特征,受到不同程度人为活动影响;单因子评价Cd、Cu、Hg、Ni、Zn都出现污染,其中Cd污染面积最大,达到5.11%,综合污染评价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良好,污染土壤占9.84%,其形成可能与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有关;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最强的重金属是Hg、Cd,局部地段已经达到强、极强潜在生态危害水平,综合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水平整体表现为中等,其轻微、中等、强、很强生态危害的比例分别为29.32%、55.02%、12.85%、2.81%,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强、很强潜在生态危害区分布与各类工业空间布局相吻合,种植的蔬菜中Cd、Pb、Zn、Hg等重金属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需加强对土壤及农产品进行协同监测与评价,防止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重影响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侯红蕊  白杨  李志强 《地下水》2011,33(3):125-127
干旱区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30%,区内水资源短缺,严重的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因此探讨干旱区城市水系规划对区内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鸟海市水系规划为例,对干旱区城市水系规划的内容和模式进行研究.认为干旱区城市水系规划应在协调水资源利用的同时,更注重水系的生态环境发展与景观系统规划,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系的可持...  相似文献   

17.
根据安徽省升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1986,1995,2000,2004,和2011年五期TM影像,运用ERDAS,ARCGIS等软件,获取了20余年升金湖保护区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三个功能区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信息,结合社会经济数据,选取影响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变化指标,建立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模糊数学综合法建立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矿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的概念和目的,并通过对矿区的系统研究,建立了兖济滕矿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调查-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且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矿区地质环境综合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济宁矿区和滕北矿区的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等级为Ⅰ级(较轻),兖州矿区和滕南矿区分别为Ⅲ级(较重)和Ⅳ级(重)。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保定市平原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保定市平原区土壤为对象,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及污染特征进行评价,并采用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是Cd>Zn>Hg>Cu>Pb>Cr>Ni>As,其中Cr、Pb、Ni、As都处于清洁安全状态,Hg和Cu绝大部分样点处于清洁安全状态,分别只有0.15%和0.40%处于警戒状态,Cd、Zn元素都出现污染,其中Cd面积最大,达到0.22%;综合污染评价土壤环境整体良好,清洁、安全、警戒、污染土壤面积比例分别为94.39%、5.00%、0.50%、0.11%,其中警戒及污染土壤面积为0.61%,其形成可能与工业生产及人类活动有关;各重金属元素中,产生潜在生态危害的重金属主要是Hg,已达到中等潜在生态危害水平,其余重金属均为轻度潜在生态危害,综合考虑多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性,其轻微生态危害、中等生态危害、强生态危害、很强生态危害的百分比分别为93.71%、4.71%、1.29%、0.29%,整体表现为轻微潜在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20.
汪名鹏 《岩土工程技术》2011,25(2):106-108,F0003
正确分析评价垃圾填埋场的地质特征和防渗方案,对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设计以及施工运营极为重要。从自然环境、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等方面阐述了淮安市某垃圾填埋场的地质特征,分析了填埋区含水层分布、厚度、赋水性等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室内试验和野外试验,综合确定了填埋区岩土层渗透系数大于1×10^-7cm/s,表明填埋区不具备天然防渗的条件,需采用人工防渗系统才能有效的阻滞垃圾渗滤液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