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本文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出发,论述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与陆地系统科学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并围绕食物保障度、生态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区域内部平衡四个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确定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
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建立地球系统科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从可持续发展和地球系统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讨论了地球表层学-地理科学与地球系统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的内在关系问题。最后,详细论述了“以研究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任务带动陆地系统科学的发展”的观点,并指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其所需的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名誉所长黄秉维院士于1996年3月9日-3月10日在北京香山发起并组织了一次讨论会,探讨中国陆地系统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基金委员会、中科院社会与发展协调局、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政策研究所、云南地理所等单位专家学者数十人,本文是这次讨论会上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4.
区域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陆地系统科学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黄秉维  陈传康 《地理学报》1996,51(5):445-453
对区域持续发展的研究是持续发展深化的必由之路。区域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对地球表层自然与人文各种要素的综合规律的揭示,即陆地系统科学。对持续发展广泛深入地研究既是地理科学责无旁贷的任务,也可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秉维先生始终坚持认为,“没有综合性地理研究,地理学便失其存在的依据”,“综合研究是发展自然地理学最主要的方向,同时也是带动部门自然地理学最有效的途径”.综合研究包括现代过程和历史形成这两个互相关联、互相补充的方面,为此60年代他提出自然地理研究的3个方向,实际上是地理学在自然环境层次上的综合。近年来,黄秉维先生提出的“陆地系统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是在新形势下,他一贯主张的地理综合研究思想的继续与发展。他强调综合研究的重要性,指出只有跨学科研究才是综合研究;为了协调人地关系,仅仅有自然方面的综合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社会经济方面的综合和自然与社会经济方面的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6.
陆地表层系统科学是黄秉维先生在钱学森院士倡导建立"地球表层学"的基础上创建的。黄秉维先生精辟地论述了陆地表层系统的研究意义、范围、内容、方法与途径,并亲自撰写了研究计划,同时十分关心科研队伍的组建。黄先生明确指出要开展陆地表层系统分区研究。在黄先生的学术思想指导下,作者对中国陆地表层进行了分区实践。采用地理学的综合与专家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将中国陆地表层系统划分为9个一级区,然后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评价模型和模糊聚类方法,对全国344个地区的46个指标进行模糊聚类,建立了二级分区,并对各区的综合状况作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地貌与气候区域分异是控制我国陆地表层系统综合状况的主导因素,而由人类活动所主导的社会经济因素是控制我国陆地表层系统综合状况的第二位因素。对9个一级区的陆地表层系统状况定量评价表明:华北区、东南区与华南区的陆地表层系统状况最好,东北区居中,内蒙区、陇陕晋区与西南区较差,西北区与青藏区最差。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动力学已经发展到dynamics阶段。陆地系统动力学将成为地理学尖端。当前陆地系统研究的重点为流域系统、城市与区域系统和气候-生物圈的相互作用。提出我国当前应抓陆地系统开发的资源环境稳定性,环境需求动力学分析、陆地系统一般动力学及其在全球系统中功能,以及计算地理学。针对陆地系统的巨性,指出对它的研究不仅需要物理主义的科学观,而且需要历史主义的科学观,在系统分析方面,不能囿于系统的物理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气候边际效应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基于地理学和生态学中边际效应的观点,论述山地与平原两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形成一些既不同于山地又异于平原的特殊气候现象──气候边际效应。分析指出,气候边际效应在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中主要表现为坡地暖带、强降水效应和干旱效应,并对这三种气候边际效应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陆地表层系统分区初探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在简要阐述陆地系统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和陆地表层系统分区研究重要意义的此基础上,论述了陆地表层系统分区研究的目与原则,并借鉴黄秉维所提倡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首先以全国自然区划,生态地理区划,生产潜力分区,经济区划等4个全国性区划及温室气体倍增对未来自然地域分异界线及生产潜力分区的影响为基础,采用叠置与专家评判法中国陆地表层系统划分成9个一级区,然后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评价模型和模糊聚类方法,对全国344个地区的46个指标进行模糊聚类分区,进而对各区的陆地表层系统综合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地貌与气候区域分异是控制我国陆地表层系统综合评况的主导因素,而由人类活动所主导的社会经济因素是控制我国陆地表层系统综合状况的第二位因素,对9个一级区的陆地表层系统状况定量评价表明:华北区、东南区与华南区的陆地表层系统状况最好,东北区居中、内蒙区、陇陕晋区与西南区较差;西北区与青藏区最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地理学和生态学中边际效应的观点,论述山地与平原两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形成一些既不同于山地又异于平原的特殊气候现象──气候边际效应。分析指出,气候边际效应在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中主要表现为坡地暖带、强降水效应和干旱效应,并对这三种气候边际效应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关于陆地系统科学的若干认识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杨勤业  郑度 《地理研究》1996,15(4):10-15
黄秉维先生最近提出,地球系统科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在地球系统科学所包括的陆地、海洋、大气3个子系统中,陆地系统最复杂,但研究的深度最欠缺,应在中国着力开展陆地系统科学的研究。本文就陆地系统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陆地系统科学的对象和性质、研究方法论、时间尺度以及基本构架等方面的问题,阐述了学习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的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古今中外土地利用研究进展,将国际和我国解放后的研究工作各自分成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和时期。并在分析当前国际上该研究发展趋向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现有研究力量的可能,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任务。即在实践方面,继续面向经济建设,搞好应用研究,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在理论方面,着力进行建没,深化基础研究,使学科本身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论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球系统科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和学科特点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地位与影响,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初步评述。  相似文献   

14.
黄秉维先生始终坚持认为,“没有综合性地理研究,地理学便失其存在的依据”,“综合研究是发展自然地理学最主要的方向,同时也是带动部门自然地理学最有效的途径”。综合研究包括现代过程和历史形成这两个互相关联、互相补充的方面,为此60年代他提出自然地理研究的3个方向,实际上是地理学在自然环境层次上的综合。近年来,黄秉维先生提出的“陆地系统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是在新形势下,他一贯主张的地理综合研究思想的继续与发展。他强调综合研究的重要性,指出只有跨学科研究才是综合研究;为了协调人地关系,仅仅有自然方面的综合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社会经济方面的综合和自然与社会经济方面的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首先对中国城市土地使用的各个阶段作了历史回顾。50年代初,中国土地使用是有偿的;1954年开始则施行行政划拨、无偿使用;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国沿海的部份城市率先进行了土地有偿使用的改革和实践,建立各级土地管理机构,修改及制订有关法规。文章着重阐述了自80年代开始的部份城市土地有偿使用改革的内容、办法、难点和问题。同时,对我国土地有偿使用改革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认为,土地使用的两种体制将继续并存。为提高土地有偿使用的科学性,作者还详细介绍了一种土地经济评价方法——多因素叠加法。  相似文献   

16.
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球信息科学   总被引:56,自引:7,他引:49  
陈述彭  曾杉 《地理研究》1996,15(2):1-11
地球系统科学不是脱离社会而存在的一门科学,不是纯自然的科学。研究地球系统科学应该始终如一贯穿"顶天立地"的统一性原则:"顶天"即研究全球变化,"立地"则面向区域持续发展。区域模型和宏观调控信息系统依次作为两个中间层次,有机地将全球变化研究和区域持续发展联系起来,构成地球系统科学体系;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要运用空间信息技术工具和手段,以服务区域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区域持续发展要依靠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则依靠信息。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空间信息技术组成部分,直接参与实现区域持续发展,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7.
民勤绿洲地区土地资源结构及其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强 《中国沙漠》1998,18(2):160-163
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下游具代表性的民勤绿洲地区土地资源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得出了民勤绿洲各级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就限制绿洲土地生产潜力的因素及强度进行了研究,其中水分限制占30.87%,土质限制占25.74%,盐碱限制占15.96%,肥力限制占8.96%。最后就土地资源结构与土地利用的合理匹配问题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加强农业部门结构和地域结构的优化调整;二是搞好水土资源结构平衡。  相似文献   

18.
贵阳市土地类型和自然区划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一定区域内的土地特征,是该地自然条件的全面综合反映。因此,在土地类型调查研究基础上,按照土地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自下而上地合并自然区划单位,更能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