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推进乡镇企业的“治理、整顿”工作,首先应正确估价和分析乡镇企业存在的诸问题对国民经济结构失调形成的作用程度:乡镇企业对我国农业与工业比例关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加剧与延缓不协调性;乡镇企业对我国工业结构的不合理性的影响大约为15%。从而表明乡镇企业并非我国目前经济困窘局面产生的主要引致因素,“大砍大压”的思想是错误的;其次,乡镇企业的治理整顿不可毕其功于役,应积极贯彻有保有压,逐步平稳调整的方针;第三,在具体的工作中,一要坚持企业的结构调整,以“并转”为主,“关、停”为辅,二要加强企业的技术改造,三要慎思行政手段,强化宏观  相似文献   

2.
一、战略指导思想 1.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小能源、建筑、建材、饲料、食品等行业以及第三产业。 2.依靠科技进步,积极组织实施“星火计划”,以点带面,全面发展。 3.要因地制宜,积极推广林县重点发展乡、村集体企业,滑县、安阳县重点发展庭院工业和专业市场的经验,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 4.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镇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宁夏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区划研究,是科学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对农业综合开发提出的“坚持可持续、提升竞争力”要求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已有农业区划的单一目标和单一类型划分问题,以宁夏为例,基于农业相关的耕地、气候、水、地形、地貌、项目布局、生态规划等空间数据,采用地理学综合区划的方法,提出了动态与静态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农业与生态结合的13项多维指标体系,提出了合理且可操作的技术流程,科学划分了包含过渡类型的一级区划(7大类型:重点开发区、“重点+限制”开发区、保护性开发区、“保护+限制”开发区、“限制+重点”开发区、“限制+保护”开发区和限制性开发区)和二级区划(24个亚类),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本文是国家财政部明确提出农业综合开发要科学划分重点开发区、保护性开发区和限制性开发区之后,首次实现在省(区)级以乡(镇)为单位的科学划分,可为今后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项目的科学布局和精准投入提供重要依据,为宁夏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工作的具体落地实施提供科学保障,同时也可为其他省份或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区划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发展战略有广意和狭义之分,狭义理解的发展战略根源于美国耶鲁大学赫希曼在60年代所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概念。这个研究课题其后又突破了科学的界限,成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多学科,多角度的全面研究。因而又扩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简称发展战略。总之,按这样理解的发展战略不是某一个单一的政策、计划或规划,而实际上是由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政策、方针构成的一个政策体系(系统)。  相似文献   

5.
"绿岛模式"研究--一个循环农业企业案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玲  林琳 《地理科学》2006,26(1):107-110
指出潮州市绿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先后实施“果林开发”战略、“种养结合”战略和“旅游带动”战略,经历了“绿岛名、优、稀水果产业基地”、“绿岛猪—沼—果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和“绿岛循环农业生产基地”三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绿岛模式”。认为“绿岛模式”是基于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的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循环农业生产系统,在形态上表现为以生态农业旅游区为载体的循环农业生产基地,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农业企业模式,属于先进的现代农业企业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一、对乡镇企业进行指导性规划及产业引导的必要性 乡镇企业在发展初期,仅立足于为农业服务,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出路”,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只起一个“拾遗补缺”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还不太明显。而乡镇企业发展到今天,已“今非昔比”,再不是“拾遗补缺”,有的已小有规模,生产出一批市优、省优乃至国优产品,甚至可以与国营企业争上下、比高低。部分地区的乡镇企业发达,可以左右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活。因此,对乡镇企业及时进行指导性规划及产业引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监督与服务是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两片钳嘴,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监督的原动力是正确的法规和标准,服务的原动力是先进的科学和技术;环境管理的科学决策则是使力点作用于受力点的“关键”。 乡镇企业环境管理钳式效应的提出,源于对管理对象的具体分析。乡镇企业量大、面广、战线长、规模小、发展快,相当多的企业存在着产品选择不当,布局不合理,技术装备差,不注意环境保护等问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危害。乡镇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和经济开发活动的组织形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一方面农村商品经济意识的觉悟,致富  相似文献   

8.
1.加强组织和领导工作。各级主管部门都要牢固树立用科学进步来推动乡镇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鼓励和扶持企业技术进步的优惠政策,确定技术进步的目标体系,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2.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使乡镇企业的发展有法可依。如: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来进一步制定乡镇企业实施细则,引导企业加强管理降能节耗,发展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协作,走以技术进步求生存、求发展的道路。不断完善全国及地区不同时期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新上项目要经过科学论证,严格审批手续。3.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现有企业进行  相似文献   

9.
城乡转型发展背景下,农业生产转型成为解析区域乡村人地关系演变的重要窗口。科学诊断中国传统农区农业生产转型的类型及其存在的核心问题,可为调控农业生产政策和完善乡村发展战略提供参考。论文以中国传统农区黄淮海地区为例,以农业生产转型的类型划分为突破口,系统诊断不同农业生产转型类型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方案。研究发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尺度分析法是分析农业生产转型阶段差异的有效手段;空间弹性视角下,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转型类型可以划分为传统农耕型、现代市场型和城郊休闲型3类;传统农耕型地区耕地利用转型与农业劳动力转型的失调、缺乏核心产业支撑及实际城镇化率较低是限制乡村有序转型的关键问题;现代市场型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状态和小农户的有效组织是当前亟需突破的难题;城郊休闲型地区完善农户的市场参与方式和降低资本风险是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针对各转型类型的差异化问题因地制宜科学施策,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
中央五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第十九条专门讲乡镇企业:“按照调整、整顿、改造、提高的方针,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为贯彻中央决议,省委制定具体贯彻措施。按照中央的方针,积极主动地对现有企业进行调整。对生产能源、原材料的企业、为大工业配套协作的企业、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进行深加工的企业、为生产生活服务、有利于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和出口创汇的企业,仍要继续鼓励,合理发展,并在技术改造上给予支持。对于那种严重浪费能源、原材料的企业,产品质量低劣、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企业,  相似文献   

11.
根据福建省农业现状和发展条件,我们认为:农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应坚持“七化”: (一)农业生产商品化。农业生产商品化,就是要发展以交换为目的的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商品量的大小和农产品商品率的高低,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和分工的发达程度。 目前,福建省商品农业尚不发达。现有的农产品生产,基本上是在省内交换和消费,输出省外的为数不多,可供出口的更加有限。为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促进福建经济振兴,加速农村脱贫致富,应大力发展商品农业。 实现农业生产商品化,首先必须增强商品经济观念。要把福建农业纳入国内经济和国际  相似文献   

12.
重庆旅游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重庆实现旅游产业化是提升国民经济发展质量的基本战略之一。文章讨论了目的地型旅游地发展模式与通道型旅游地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问题,指出了通道型旅游地发展模式是重庆旅游产业化战略的基本理念定位,阐述了重庆旅游产业功能布局采取“东进西扩,南引北接”战略的现实必要性,提出了重庆旅游产业化的行动准则是建立有区域特色的旅游资源支持系统,社会经济支持系统,自然环境支持系统和决策管理支持系统;行动哲学是坚持“适度倾斜,总体协调”的方针;行动框架是以长江为主轴线,从时间尺度,空间尺度,量序惊奇不度3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实施重庆旅游产业化的战略方案,文章认为重庆旅游产业化的战略运作关键是造就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运作平台是坚持“战略主导,政府协调,企业担纲,资源共享”方针的市场体制;运作重点是加强产品体系,市场体系,经营体系,管理体系4个体系的建设。文章的研究结果,为重庆市实施旅游产业化战略构建了动态的概念规划框架。  相似文献   

13.
地理科学是提升人类对地球表层认知、探索人地关系、解决资源、环境、发展所面临的复杂问题的重要支撑。引领科学发展,支撑领域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育,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使命与职责。追踪地理科学领域前沿,优化学科布局并开展战略引导是基金委地理科学学科工作的重要任务。以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理科学领域4 479项申请书为样本,运用词云分析方法,对申请书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剖析了地理科学及各分支学科的研究热点。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服务”“高光谱遥感”“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等是2021年地理科学研究内容与方法的热点关键词。在分支学科间交叉融合方面,信息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共现关键词主要有“空间分析模型”“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机器学习”等;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共现关键词主要有“生态系统服务”“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可持续发展”“情景分析”等;自然地理学与信息地理学的共现关键词主要有“遥感监测”“尺度效应”“机器学习”“数字土壤制图”等。未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从关键词设置、学科间交叉融合等途径入手,进一步从战略层面优化地理科学研究布局,引导科学家聚焦地理学基础理论与热点前沿问题,服务碳中和、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14.
农村的小城镇建设和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两大发展方向。小城镇是农村中农业经济要素最活跃的场所它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文章通过分析辽宁省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特点,剖析了城镇化进程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并研究在农村应当着重发展乡镇企业和专业化经营市场,以此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5.
《地理学报》是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代表我国地理科学发展水平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以反映我国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为任务,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学术讨论,促进地理科学的繁荣、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综合分析曲江县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当前“三高”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基础上,以1994年为现状年,对曲江县本世纪末到2010年的“三高”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及战略部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 2000年是局党组提出“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深化分类经营改革,实施分区突破战略,促进我国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第一年,也是“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科技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转型视阈下珠三角地区乡村发展过程及地域模式梳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忍  陈燕纯  龚建周 《地理研究》2019,38(3):725-740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系统梳理珠三角地区的乡村发展演变历程及其主要地域模式,对中国乡村发展和振兴的科学路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珠三角地区的乡村发展演变历经了4个阶段。① 1978年以前,传统乡村发展阶段。在国际市场需求刺激下出现“弃田筑塘,废稻树桑”,逐渐形成桑基鱼塘的有机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呈现出传统农业景观。② 1978—2000年,工业化驱动发展阶段。以乡镇企业嫁接外资形式推动了自下而上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乡村空间逐渐形成了“生活居住+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三位一体的功能结构,空间分化与混杂性特征显著。③ 2000—2008年,城市化与都市化双轨并行阶段。政府主导的城市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促使珠三角地区逐渐演变为“大集聚,小分散”的城乡发展转型空间格局。④ 2008年至今,都市化驱动乡村急剧转型阶段。珠三角都市圈建设进程加快,城乡体系逐步向一体化和网络化发展,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趋向多元分化,乡村破碎化的非正规空间促使形成全球城市区域下马赛克式分布的空间格局。基于不同区位的外部性和内生性因素的差异性,珠三角地区的乡村发展模式可归纳为城市区域型、近郊型、远郊型等不同地域类型。在乡村发展转型过程中,外部性的环境变化、内部要素分化与重构机制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和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9.
论乡村可持续性与乡村可持续性科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面对全球环境挑战,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成为21世纪举世瞩目的新兴领域。乡村可持续性科学作为可持续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以跨学科思维、多尺度视角来理解和改善乡村人地关系的、以应用为导向的整合型学科。与城市可持续性科学相互对应并相互联系,乡村可持续性科学是应对乡村衰退、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所急需的科学支撑。本文在讨论可持续性、乡村可持续性与乡村可持续性科学概念基础上,以农业可持续性、社区可持续性与农民福祉为主要内容,构建了一个多学科综合的乡村可持续性科学研究框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乡差距明显,“三农”问题复杂,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迅速,但也面临艰巨挑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推动中国乡村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有效途径,但其理论与实践体系尚不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可持续性科学的发展,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理论、技术与决策支撑。为此,本文对中国乡村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文献分析探讨了中国乡村可持续研究的不足。结论显示,中国乡村迫切需要向可持续发展转型,但乡村可持续性科学基础薄弱,需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本国国情,强化跨学科研究与人地系统耦合研究,聚焦9个适应中国当前乡村发展需求的核心议题,并因地制宜地将乡村可持续性研究成果转化为指导乡村振兴发展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20.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区域农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作为国内开展区域农业研究最早的研究机构之一,坚持遵循“面向国家需求,以任务带学科”的宗旨,基于农业生产及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域性特点,充分发挥地理学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学科优势,完成了一系列前瞻性、战略性、引领性的区域农业研究成果,包括全国农业区划初步意见、新疆地区农业区划等,不仅成为区域农业研究的经典参考,同时也为国家及地方层面农业宏观调控提供了决策支持。承载80年的理论探索与经验总结,新时期地理资源所将在现有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农业生态水文与气候、典型区粮食生产与安全、耕地利用保护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创新、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等研究领域基础上,不断拓宽与丰富区域农业研究的内涵与价值,担负起服务国家战略制定实施、引领基础学科创新发展的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