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三亚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国际流动人口塑造了俄语语言景观,吸引了俄语区国家移民流动至三亚。论文通过定性研究方法,在流动性框架下分析三亚俄语区移民与城市空间的联结。在新型流动性范式下,借助流动/停泊辩证观分析移民空间实践与身份建构,以理解俄语区移民的流动性特征,从日常流动实践中揭示移民空间集聚形成的停泊点结构与意义。研究发现,群体身份可通过社会网络和组织来营造与认同。俄语区移民居所与社会身份具有流动性及不稳定特征,但空间性建构的基础设施作为其日常流动的停泊点赋予特殊地方性意义。停泊点以空间地方性建构引导群体的日常生活流动,开启社会网络的重建。在此过程中,群体对地方性的塑造与体验,通过语言文化产生了群体身份的营造与认同,以及他者对群体的社会建构,形成俄语国家的社交网络。移民在停泊空间的日常流动空间实践与社会交往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移民的空间实践与身份认同构成人地互动下新的社会网络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丰富了移民流动性的研究案例,拓展了在华跨国移民群体研究对象与其在旅游城市日常生活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流动性视角的第二居所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居所产生于后现代城市的多元居住与流动性环境中,在目的地城市中创造了新的居住空间与物质景观。作为现代性演进中更大的流动性生活的代表,它深刻影响着迁移者的行动、地方依恋与身份感知,引导城市社会、文化、环境、空间结构发生变革。基于流动性的研究框架,文章综述了第二居所与第二居所旅游的研究概况,从流入地、流出地、旅游通道、宏观环境4 个空间范畴概括了国内外第二居所旅游研究的现有成果与框架模型。第二居所研究存在概念定义模糊、国家专项统计缺失、研究对象可进入性差、国际横向比较困难等问题。在城市化与现代性交错发生、城市空间快速变革的背景下,对于消费导向的流动性及第二居所旅游的研究需要更深层次的拓展。  相似文献   

3.
程豪  杨钊 《地理科学》2021,41(1):83-91
在流动性的总体框架中思考中国新兴的乡村旅居现象,界定乡村旅居的基本内涵,借助国外相关实证研究结果中的元数据和主要观点,分析和探讨了乡村旅居的若干属性,结果表明:①乡村旅居以乡村性所提供的核心价值为本源驱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其与各类现代乡村旅游活动共享了相同的3维驱动力空间。②在休闲时间和可支配收入既定的情况下,考虑旅行经历和体能的调节作用,可以划分出4种旅居行为模式。除模式4强调对大众旅游需求的补偿心理之外,其他均以旅居为主,根本区分依据是驱动力属性。最后,参考国外第二居所流动模型,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有关乡村旅居地发展模式的假设。  相似文献   

4.
旅游开发对西安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开发对目的地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是“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以西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当地饮食、节庆和娱乐民俗文化产生的影响效应。文章指出旅游目的地提供给游客的往往是当地民俗文化中易于被商品化的一类;传统的民俗文化一旦被推向旅游市场,它必然要遵循市场运作的原则,为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而发生形式和内容上的改变;对此,当地居民与游客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感知差异,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当地居民对“原汁原味”的传统民俗文化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肇兴侗寨为案例地,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采用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结合的方法,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意义空间3个维度审视多元权力主体的“物质-关系-情感”联结以及与旅游发展的自洽性。结果表明:1)物理空间在权力主体的更迭下得以重新规划,有助于劳动力的回流。村寨的原真性在规制的约束下得以维护,但建构的景观符号是对民族村寨的错位表达。2)对于社会空间中的冲突,当地居民采取退让不退出的策略与管理者达成空间错时使用与管理默契。威权人物寨老成为消解分歧、推动社会关系巩固与凝聚的代表。对游客及外来经营户的让渡与周全,体现了当地居民开放包容的待客之道与处事哲学。3)意义空间通过当地居民对节事、文化的情感注入,对文化惯习的传承、对乡约的承继、对怀旧物的回忆与想象得以再生产。对于处在发展上升期的民族村寨而言,多元权力主体会基于利益的共同性与社会关系的粘连性考虑,做出符合当地旅游发展与自身容纳限度的调适与让步,来适应旅游发展带来的空间变化。  相似文献   

6.
汪丽  张拓  胡玲玲 《热带地理》2021,41(5):1034-1045
村委会改为居委会或社区委员会(即“村改居”)给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带来诸多变化,特别是迁入移民与本地居民的混合居住对当地居民的地方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两类居民在不断互动与融合中重新形成地方认同并成为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以灵宝市Y社区为例,运用统计检验、因子分析法、质性研究方法探讨本地居民和迁入移民在地方认同方面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本地居民的地方认同水平高于移民居民,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功能性的社区参与、情感性的社区意义以及决策性的去留意向方面;2)本地居民更加重视社区参与,移民居民虽然关心社区生活环境,但社区参与行为明显缺乏;本地居民和移民居民的情感认同分异显著,前者形成自我建构联结型情感认同,而后者产生他者凝视依附型的情感认同;去留意向表现出户籍-年龄异质性,本地居民比移民居民的去留意向更为明确,年轻居民搬离社区的意愿更强烈;3)地方认同差异是人地相互作用过程中,社区管理制度、地方自然、文化环境以及居民身份差异形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张机  徐红罡 《地理科学》2016,36(7):1057-1065
以社会角色与角色冲突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以云南丽江白沙村当地纳西族居民家的微观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当地居民与游客在互动过程中的角色冲突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当地少数民族居民与汉族游客在家空间的互动过程中,双方各自存在角色内冲突的现象,同时彼此之间也存在两种角色间冲突现象。互动双方在处理这些角色冲突的过程中,既反映出当地居民对经济利益的诉求,也反映出当地居民与游客在家空间中的地位与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8.
行政区划是意义重大的体国经野之策。但是,随着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多,影响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公平治理,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微观过程与机制。本研究引入政治地理学的边界建构理论,认为行政区划调整可以视为一个多元主体互动博弈、共同推动的边界不断建构的过程。区划调整虽然是由政府主导的国家权力配置的重要手段,但企业的经济活动、居民的日常生活实践等自下而上的力量也作用于行政边界的形成与“融合”。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边界化–去边界化–再边界化”过程的区划调整分析框架,考察多元主体对于行政边界产生和消解的作用机制及权力博弈,并应用该框架对济南章丘“撤市设区”的边界建构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本研究可以从理论上为探索政治地理学视角与城市研究的交叉创新提供思路,在实践上为解决“边界”和边界区域相关问题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斌  许磊  陈浩 《热带地理》2023,(11):2075-2086
自由与舒适的旅居受到老年群体青睐,在相关研究中形成了繁杂的老年旅居概念,但概念间交错重叠,现象认识零散孤立。文章尝试从老年人的毕生发展角度,引入毕生发展控制理论及其优化策略框架,深化框架理解,重新解读老年旅游行为,识别老年旅居类型,形成统筹认识。研究发现:1)老年旅游表现出毕生发展控制的策略特点,其中资源和意志投入是关键因素。2)在资源-意志投入分析框架下,老年旅居进一步聚焦为4种类型,分别为“大投入-长旅途”老年旅居、“大投入-短旅途”老年旅居、“小投入-长旅途”老年旅居以及“小投入-短旅途”老年旅居,呈现不同的场景切换和状态交替表现,拥有不同的参与难度、社交选择和目的地要求。3)老年旅居代表目前为数不多具有显著适老性的旅游形式,现象研究与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对现象本身的探讨不足,未来可从人地互动视角,形成行为、主体和空间互动的系统探讨,提升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蒋依依  王仰麟  彭建  杨磊  张源 《地理研究》2006,25(6):1134-1142
在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由餐饮、住宿、交通、游览和购物五个子系统组成的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将旅游生态足迹和当地居民生态足迹结合以综合评价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系统将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划分为5种状态。将该方法应用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结果表明:①旅游生态足迹和当地居民生态足迹均小于区域生态承载力,两者所构成的区域总生态足迹也处在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说明旅游区社会经济发展处在可持续发展状态;②在旅游生态足迹各子系统所表征的旅游活动中,交通和购物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③旅游活动和当地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段圣奎  苏勤 《热带地理》2021,41(2):441-448
以三亚为例,基于对256位候鸟旅游移民的实地调研,采用因子分析及方差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候鸟旅游移民迁移驱动力的结构、强度及群体差异。结果表明:1)三亚候鸟旅游移民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但也存在显著的内部差异;2)三亚候鸟旅游移民迁移驱动力由风景环境、社会资本、社会象征、城市服务、生活方式、家庭氛围及健康养生等7个因子组成,其中,健康养生居得分最高,城市服务得分最低;3)与国外主要对“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不同,三亚候鸟旅游移民多受年龄增长带来的健康问题所驱使;4)文章揭示了“旅游休闲—日常生活”这一动力连续体,反映了三亚候鸟旅游移民迁移驱动力的复杂性;5)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年龄、旅居时间的三亚候鸟旅游移民迁移驱动力具有一定差异,尤其是不同文化程度及年龄,意味着收入水平、消费观念及健康状况的不同,对其驱动力影响较大,在社会资本方面区别显著。  相似文献   

12.
孙九霞  周一 《地理研究》2015,34(12):2381-2394
文化地理学者对“地方”这一理论视角主观性意义的强调,使得“地方认同”等呈现人与地方情感联系的概念被重新审视。在当今中国申遗热的背景下,当地人的地方认同在各方力量对遗产归属与表述的争夺中重塑,如果将这种重塑放在多尺度的分析框架下,就可以发现地方认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封闭的地点,在本土、全国以及跨国空间中呈现不同的表述。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广东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并且是中国唯一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是研究遗产生产对地方认同变迁影响的典型案例。结合文献分析、观察法与访谈法等,阐述遗产旅游发展背景下当地居民的地方认同变迁,分析开平作为“碉乡”的具体内涵。研究发现:遗产申报和维护使碉楼被硬性确立为地方的象征,具有高度符号化的特点;“碉乡”形象在居民地方认同中的展开并不完整;“碉乡”在历史延续中存在着多重割裂;“碉乡”的空间边界既明确又封闭。  相似文献   

13.
郭文  黄震方 《地理研究》2020,39(4):907-921
采用田野调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对旅游背景下竹地摩梭人“家”空间的多维生产与身份认同建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 竹地摩梭人的宗教信仰及其在不同时代的流转,规约着摩梭村民日常空间实践中的自然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具有心物自洽和身心统一性;竹地摩梭人“家”空间具有系统性,体现在村外层、村寨层、家址层、祖母房和身体层不同尺度空间圈层中,其空间秩序和意义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生态意识和人地关系;② 以旅游为媒介的资本、权力和消费等结构性力量相互交织和渗透,对竹地摩梭人“家”空间带来了微观地理空间的社会关系、文化意义和人地关系的重塑,且具有多维空间的交互辩证生产性;③ 随着竹地“家”空间的多维生产和微观地理重塑,出现了以人本主义为特征的前因式认同建构、以结构主义为特征的后果式认同建构,以及以“价值认同,情感不认同”和“价值不认同,情感认同”为特征的“中间型”认同建构。竹地摩梭人对“家”空间旅游化实践的身份认同建构,暗含和折射了村民对“家园”和“家国”的认同状况。④ 竹地“家”空间的旅游化,本质上是传统民族空间资本化的实践过程,归根结底是新时代“地方”对发展路径和方式的选择,但未来需要调适“家”空间资本化和发展异化之间的矛盾。此外,竹地“家”微观地理空间的案例剖析,在理论上补充和延伸了学术界既有“家”的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本底线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客流量预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多种调查资料和旅游本底趋势线理论,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引致下的旅游客流量变化及客源结构进行细致的预测,主要结论如下:(1)奥运庆典引致下,未来3年北京市入境旅游进入一个超常增长期,客流量统计线将掀起一个"凸形峰",2007~2009年入境客流量分别达到433.6万、517.2万和465.3万人次,较起本底趋势线净增长8%、25%和10%;(2)国内旅游也将进入一个超常增长期,2007~2009年国内客流量分别达到14410万、17384万和16285万人次,较本底趋势线净增长4%、20%和8%。入境旅游的相对贡献率高于国内旅游;(3)奥运庆典引致下的北京市国际/国内客流量超常增长是一个具有特定周期的事件旅游,可划分为"奥前"、"奥中"和"奥后"三个阶段,本文依据客流量年内变化和奥运庆典生命周期,给出了2007~2009年3年各月客流量的预测值;(4)奥运盛典及其设施与活动像"磁场"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结合近年来主要客源市场调查资料,给出了国际国内客源地客流量预测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社会宏观与个体微观视角的入境旅游流驱动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鹏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10):1501-1510
旅游流是现代旅游业发展所依赖的客观前提,也是旅游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入境旅游流作为一种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地理现象和社会现象,其驱动力研究有着复杂性和多面性的特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学者们多从自身固有的专业背景出发研究旅游流的驱动力,归结起来可分为社会宏观视角与个体微观视角。在对社会宏观与个体微观两种视角下入境旅游流驱动的错位性和互补性进行辨析后,本文构建了双重视野下的入境旅游流驱动模式。模式认为,从个体微观方面审视,旅游者受到的心理动机驱动主要有"核心吸引"、"设施环境"、"求知求异"和"健康社交";从社会宏观视角探究,旅游流受到的属性耦合驱动主要有"旅游资源"、"地区经济"、"交通区位"和"接待能力"。这一研究过程不仅考虑到了综合性因素,也探究了不同研究视角所存在的错位性特征,以期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海岛旅游的先驱(舟山普陀)与后起之秀(三亚槟榔谷)为研究区域,采用问卷调查等质性方法调查、解析旅游开发对普陀山与槟榔谷的饮食文化、特色文化及日常生活方式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两地饮食文化受旅游开发影响深远,集中表现为利用具有文化价值的佛教或黎族饮食开发旅游商品,成为两地居民就业与参与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2)佛教、黎族文化分别作为普陀山、槟榔谷的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开发使它们日益商业化与世俗化,但是日益重视地方居民的参与效益的分享;(3)两地旅游发展成熟度存在较大差异,但已经对当地居民日常物质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但居民精神生活与行为方式等影响存在争议;(4)海岛旅游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与保护了两地民间工艺等。  相似文献   

17.
郑颖  张高军  张若愚 《热带地理》2022,42(12):2110-2120
截取武汉解封前后共1个月的微博数据,探讨因疫情带来的共情、目的地形象变化对后疫情时期旅游意愿的影响。通过文本分析和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后疫情时期,人们对武汉的共情以积极情绪为主,占比85.09%,武汉的目的地形象要素除了“热干面”和“樱花”,还因为在疫情中体现出的顽强精神及巨大牺牲,被赋予新的“英雄”形象;总的来说,人们对武汉的旅游意愿较为强烈,疫情本身转化为一种特殊吸引物。假设模型检验结果显示:共情能直接影响旅游意愿,但在目的地形象加入模型后,共情对旅游意愿的作用被完全中介,其效应量为0.191。综合来看,在面对突发公共危机时,需要做好积极情绪引导,对旅游业而言,积极情绪意味着较高的旅游意愿,但是,在共情和旅游意愿之间,需要重视目的地形象的完全中介作用,其在联通情绪与行为意愿的过程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旅游影响研究是旅游地理的重要研究内容,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是研究旅游影响性质及程度的重要途径。以海南省海口市和三亚市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感知程度及其对旅游业的态度,比较了不同人口学特征及与旅游业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对旅游业态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Willingness to Pay (WTP), Willingness to Work (WTW) and Willingness to Accept Compensation (WTA) are the three quantitative criteria for assessing local ecological asset values for the social aspects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residents’ willingness to contribute to and receive compensation for tourism ecology.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 to estimate the residents’ willingness to pay, work and accept compensation for conservation at Sanjiangyuan National Park,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dents’ attitude towards tourism ecology and the ecological assets of the National Park based on a standar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dichotomous choice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CVM) was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willingness. The survey conducted in 2018 collected WTP, WTW, WTA, socio-demFographical information, social trust and resident perceptions toward tourism impacts and relevant management strategies from 244 residents in two counties. Based on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ing, income and education level are important for residents’ WTP and WTA, but other soci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gender and age, do not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The social trust is found to be a significant factor on residents’ willingness, despite the limitation on education level. Also, government funding is associated with residents’ inclination to WTP, WTW and WTA, but the support levels differ among the two counties due to geographical and social heterogeneities. The estimated WTP, WTW and WTA for the Sanjiangyuan National Park in 2018 were 1.2448×10 7 yuan, 1.247×10 6 hours and 2.3232×10 7 yuan yr -1 based on the survey and published demographics. This study, for the first time, estimates the WTP, WTW and WTA for the Sanjiangyuan National Park and informs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managers and policy makers. Ultimately, to maintain the long-term benefits arising fro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pensation should be specifically tailored and site-dependent, and development measures based on local resources should be adopted by governments to actively support eco-tourism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20.
人才是乡村地域空间发展的基础,鼓励在外务工人员回流就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论文采用多变量交互作用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乡村旅游地居民回流就业意愿为结果变量,构建地方参与、地方情感、感知获益、风险承受能力、政府信任、支持度为前因变量的研究模型,探索居民回流就业的驱动机制与多元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所有单项因素均不构成乡村旅游地居民回流就业的必要条件;(2)满足条件的组合路径共7条,总体一致性为0.876,总体覆盖率为0.862;(3)在所有路径组合中,支持度和政府信任出现的频率最高,包含地方情感的路径覆盖率较高;(4)7条路径构成了情感主导路径、信任主导路径、支持主导路径,以及知—情—意—行综合路径4大类路径模式;(5)当同时包含情感、信任、支持和参与因素时,路径具有最高解释力;(6)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地在回流就业影响路径上显示出差异。研究结论可为鼓励和吸引乡村旅游地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参与旅游发展提供参考,也可为更广泛的乡村地区鼓励人才回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