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面对国内外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的形势,以及培养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地理各专业人才的就业竞争力,中国地理教育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创新;中国地理教育必须对基础地理教育和高等地理教育进行全面的改革。为此提出实施地理学跨越式发展的三条对策,即在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科学的框架下,构建中国地理教育的新体系;在国家标准和适应国际规范的前提下,规范高等地理教育的学科划分和课程体系;在国家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前提下,规范高等地理教育中的地理科学术语。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0—2016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统计数据,采用中等职业教育地理集中度、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了2000年以来中国中等职业教育水平时空分异、空间集聚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6年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呈倒“U”型变化趋势,地理集中度逐渐提高,省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以“缩减型”为主;2)中等职业教育水平及增长呈正空间自相关,空间集聚特征明显,总体呈“西进南移”空间格局,西部是中等职业教育增长热点区,区域均衡性明显提升;3)中等职业教育空间集聚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适龄教育人口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条件,经济因素影响相对较弱,不同影响因子交互作用显著,初中毕业生数是主导交互因子,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化率逐渐成为次主导交互因子。  相似文献   

3.
田青 《地理教学》2010,(1):8-10
一、概述 自1973年中国环境保护工作起步后(小泽纪美子,张兰生等,2002),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专门的环境教育能力建设项目是由教育部主导推进,借助BP(英国石油公司)的资金支持,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从1997—2007年间在全国范围大规模、多层面、深入地连续推进了整整十年(教育部,WWF,BP,2009)。  相似文献   

4.
中国中小学地理教育大事记(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大事记(1839-1999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我国著名的地理课程教材专家、原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陈尔寿教授撰稿。太事记可供教师了解我国近现代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由于篇幅较长,本期先刊登新中国建立以前部分.以后将陆续刊登建国以后部分。望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5.
袁健萍  张勃 《地理教学》2007,(12):23-24
一、探究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探究教学法重点突出教学的生活化、开放性、参与性特点,旨在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原理和概念,发展学生的探索性态度。同时,运用发现学习形式,实施环境问题,使学习者亲身发现环境问题要素的内在因果关系,培养他们主动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普通高中教育均等化及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飞  莫潇杭  魏敏  李博 《地理科学》2017,37(10):1478-1485
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从教育背景、教育投入、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模型测度各省份普通高中教育均等化水平,运用障碍度分析法揭示阻碍各省份普通高中教育均等化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从综合均等度来看,普通高中教育均等化水平较高的省份集中在环渤海地区和江浙沪地区,其中北京市最高,河南省最低。从空间格局来看,各省份普通高中教育均等化水平有显著差异,总体上呈现“东-西-中”递减趋势。分析表明,P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S3(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S2(本科学历及以上专任教师比例)、P2(学校数量/万名学生)是影响各省份普通高中教育均等化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丁尧清  李清 《地理教学》2011,(16):29-31
为提高中小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紧迫议题的关注和理解,切实提升学生和社区应对气候变化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中国中小学气候变化教育项目”(CCE)于2011年5月30日-6月3日在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启动。同时举办了CCE项目第一期教师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9.
迎接中国地理学进入发展的新阶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国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古代、短暂而平淡的近代和复兴昌盛的现代3个阶段,为了迎接中国地理学进入21世纪发展的新阶段,作者认为必须强调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改革地理教育;(2)提高资源与环境的研究水平;(3)认真为农业服务;(4)重视区域研究;(5)加强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等地理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与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地理科学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设置情况统计,反映我国高等地理教育改革发展的四大趋势,发现我国高等地理教育改革发展的五个问题并剖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高等地理教育改革发展的四条途径:①提高地理科学的社会认知度;②改善专业结构,扩大专业规模;③加强高等地理教育研究;④深化高等地理教育课程体系与教材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丁尧清 《地理教学》2010,(14):29-30
四、从环保主导到宣传教育: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20世纪70年代,环境问题在国际社会已经激起了沸沸扬扬的争论。但在中国国内,政府领导和公众却很少了解和理解环境问题,很多人把环境公害看作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事实上,自50年代开始,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和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见端倪。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育只有改革才有发展,而地理教育的改革又必须以弄清目前我国地理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前提,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研究。为了使地理教育的比较研究更具系统性、科学性,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进行地理教育科学研究的有效武器,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必须认真解决好地理教育比较研究中的一些理论认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省际教育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磊  焦华富  叶雷  汤鹏 《地理科学》2018,38(1):58-66
构建教育城镇化水平测度方法,利用变化弹性系数、变异系数、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1987~2014年中国省际教育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教育城镇化水平稳步上升,整体呈现“快--快”的时序变化特征。教育城镇化变化弹性系数波动显著,教育城镇化提升速度整体高于人口城镇化。教育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明显,省际教育城镇化差异度逐渐减小,省际均衡性明显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城乡发展差距、城乡教育制度二元化3个主要影响因素的时空变迁及其叠加作用的变迁共同推动了中国教育城镇化时空格局演变。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前半叶我国近代地理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宁 《地理研究》1987,6(1):10-20
将我国近代地理教育发展试分为1900—1919年、1919—1937年、1937—1949年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当代大学通识教育中,地理学具有提升人生品质、润泽人文情怀、培养综合能力、促进战略思维的独特作用。目前在国内外大学的通识教育体系中,地理学已经初步表现出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还未能充分体现育人价值。面向通识教育的地理学,应当建构人的发展、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三位一体的体系,树立观念养成思维,传授知识训练能力,涵养德性转变行为,全面系统地纳入到通识教育基础体系中去。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变化正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教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基础教育中贯彻气候变化教育尤为必要。地理学科在气候变化教育中承担着传授相关科学基础知识、贯彻人地和谐发展的可持续观念的任务。本文阐述了气候变化教育的内涵,结合高中地理学科相关教学内容给出了在高中地理学科中开展气候变化教育的几点教学建议:全面理解气候变化科学内涵,深入挖掘教材隐含信息;整合气候变化相关知识,打通教材前后联系;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拓展引申前沿热点。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地理教育进展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军  丁尧清 《地理教学》1998,(1):44-45,43
NAEP是美国唯一的、持续考察美国学生所知道和所能做的测评形式.其目标是汇报美国学生在3个学习阶段(4、8、12年级)中的教育成就.以服务于联邦、州、地方的教育决策。NAEP由国会授权、联邦教育部全国教育统计中心执行。根据1988年修正案,国会成立了全国测评指导委员会(NAGB),负责构建NAEP的政策纲领。NAEP并不考察美国每一位学生的成绩,而是按3个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李中轩  李兰  朱诚 《地理学报》2008,63(7):780-783
由中国第四纪教育与普及专业委员会和辽宁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2008年中国第四纪教育与普及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5月28日至5月30日在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9.
孙玉环  季晓旭 《地理研究》2014,33(6):1129-1139
进入21 世纪,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教育在中国已经被提高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2001-2010 年中国31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基于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教育经费、教育经费占地区GDP比例三项指标的多指标面板数据聚类结果,进行“微观”面板数据建模,具体比较和分析中国教育发展水平、GDP对教育投入弹性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教育投入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类型经济区域的影响作用不同。总体来看,GDP对教育投入富有弹性,尤其是对于经济基础好、居民文化素质较低的省份,GDP对教育投入的弹性通常较大。但中西部9 个省份则出现教育与经济消极互动的局面,表现为GDP对教育投入缺乏弹性。  相似文献   

20.
佀永辉 《地理教学》2014,(24):30-3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确定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大任务,公民教育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作为地理教师,不难发现公民教育和地理教育从内容上和目标上高度吻合,地理教育中蕴含了丰富的公民教育资源。本文从张明澍、杨东平教授的观点出发,介绍公民教育的内容和最终目的。笔者以两个案例的研究过程作比较说明地理研究性学习与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在研究价值、课题选择、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等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对参加地理研究性课程的同学进行公民教育目标达成程度的调查,用数据证明地理研究性课程是加强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