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根据2000~2005年安徽省星级饭店统计资料,利用变异系数这一度量标准分析了安徽省饭店在时间序列上和星级结构上的地域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饭店总数在各市间的差异在渐渐缩小.星级结构上五星级饭店地域分异程度最大,其次依次为一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和二星级,通过安徽省各市国内旅游收入区位商和餐饮住宿业就业人员区位商与各市星级饭店数量相对水平的比较,找出不符合一般趋势的城市加以讨论.最后,运用SPSS分析软件对安徽省17个地市的星级饭店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并讨论了运行结果所分出的4类城市,提出了饭店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0~2005年安徽省星级饭店统计资料,利用变异系数这一度量标准分析了安徽省饭店在时间序列上和星级结构上的地域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饭店总数在各市间的差异在渐渐缩小.星级结构上五星级饭店地域分异程度最大,其次依次为一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和二星级,通过安徽省各市国内旅游收入区位商和餐饮住宿业就业人员区位商与各市星级饭店数量相对水平的比较,找出不符合一般趋势的城市加以讨论.最后,运用SPSS分析软件对安徽省17个地市的星级饭店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并讨论了运行结果所分出的4类城市,提出了饭店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伍蕾  杨宏浩 《热带地理》2013,33(1):112-118
饭店行业等级评定制度随着旅游业发展而逐步建立并得到完善,其中机构设置、参与性质、实施范围及法律归属性一直是其基本内容.国际饭店等级评定制度范围广泛,形式多样,评定标准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制度安排基本合理.但价值取向的局限性导致评定机构性质由官方机构向非官方机构或者官方和非官方联合机构演变;饭店业态的多样性、评定范围的局限性导致评定形式由定级向评级与评质相分离演变;新元素的纳入导致评定内容逐渐由产品导向型向顾客导向型转化;等级评定与品牌运用逐步发挥协同作用.国际上也出现建立世界统一的饭店等级评定标准等具有争议性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饭店等级评定制度的创新和变革可从评定主体结构转化、评定制度规范化运行和评定内容与国际接轨等方面考量.  相似文献   

4.
盛蕾 《世界地理研究》2019,28(3):202-212
作为重要的在线营销渠道,OTA一直是传统旅游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无论是OTA抢夺资源还是传统旅游企业对抗升级,双方之间的竞争趋势愈加明显。由此,相关方面的研究逐步增多。国外研究从OTA与饭店、航空公司等传统旅游企业合作、竞争和竞合平衡三个方面入手,主要围绕OTA与饭店的竞合问题展开。重视实证分析,采用数理统计和模型构建等定量研究方法,针对航空公司和饭店企业,从市场细分、定价、客房分配等角度提出实现双方竞合平衡的方案。建议今后加强对OTA和传统旅游企业合作模式变化的跟踪分析,关注OTA与景区、餐馆等旅游供应商的博弈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外商旅游饭店业投资的空间动态差异与驱动要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涛  刘家明  王磊  朱鹤  余玲 《地理学报》2017,72(10):1904-1919
旅游饭店作为中国旅游业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一直以来是外商资本配置、汇集和流动较为活跃的领域。外商资本的进入将中国旅游业联接到世界金融体系的同时,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其吸引外资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必然导致外商资本在华投资空间格局的演变。研究对1991-2014年中国31省域外商旅游饭店业投资及社会经济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期间外商投资的空间差异呈整体缩小趋势,并随经济、人口和消费格局演化,其标准椭圆重心向北偏移,且在不同尺度上受对外政策、经济差异、资源条件等要素作用范围影响,空间差异的形成机制与过程差异明显。继而,引入管理学“钻石模型”构建了解释引起这一差异的评价体系,定量化分析了省域旅游饭店业产业环境与市场条件对外商资本空间流动方向、规模和效益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最后,结合当前“一带一路”与“走出去”的战略需求,总结了外商在华旅游饭店业投资空间差异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引导外资进入和开展海外旅游投资的启示,并就复杂科学发展背景下旅游地理学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过8月份以来的努力,尤其是10月中旬正大集团执行副总裁谢炳、正大国际财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裁谢焕等一行四人的考察、洽谈,我们所与正大集团于1999年10月22日在郑州国际饭店签署了合作开发硅钾肥的协议书。我们以硅肥和硅钾肥技术作价入股,正大集团投入现金,在香港注册成立“中国硅钾肥集团有限公司”,然后以该公司为投资主体运作全国的硅肥和硅钾肥市场。正大集团作为全球500强之一的跨国集团,在企业管理、资金筹措、市场开拓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我们在硅肥和硅钾肥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居…  相似文献   

7.
饭店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不同区位的饭店存在着巨大差异。文章以黄山风景区的旅游饭店为实证,针对饭店的功能项目、产品价格、员工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与所在地区的城市饭店进行比较,探讨山岳型景区旅游饭店与城市饭店的差异表现及形成机制,旨在为山岳型风景区饭店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旅游饭店业的优势特征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静波 《地理研究》2006,25(6):1115-1124
利用19992003年有关统计资料,运用经典的经济基础研究方法,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省内各市、州比较中对湖南省旅游饭店业的优势特征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结论是:(1)湖南旅游饭店业近几年得到稳步快速发展,已进入全国旅游饭店业大省行列。(2)湖南省旅游饭店业还没有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在全国的地位依然很低。(3)湖南省旅游饭店业地区发展不平衡,长沙市远远领先于其他市、州,张家界市紧随其后,永州等旅游资源大市的旅游饭店业发展相对滞后,已制约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4)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其旅游中心地的作用还没有很好地体现。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湖南省旅游饭店业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旅游饭店个性化服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国内外旅游饭店服务发展的简要历程、规范服务与个性服务的辩证关系,透视了旅游饭店个性化服务的内涵实质,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划分出了几种服务类型。归纳出旅游饭店个性化服务包括灵活服务与超常服务、主动服务与超前服务、细节服务与超值服务、情感服务与特色服务等类型,概括出旅游饭店个性化服务具有多样性、意外性、开拓性以及风险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论创建绿色饭店的理论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秀苗 《福建地理》2006,21(1):44-47
随着世界绿色浪潮的冲击,创建绿色饭店成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饭店业在新世纪的必然选择。本文提出了创建绿色饭店的理论体系,包括绿色饭店的理念、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产品和绿色教育5个部分,为饭店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中档酒店业转型时期的竞争态势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产业面临全面的转型升级,作为中国星级酒店主力的中档酒店业,也处于转型的阶段。根据中档酒店业发展的现状,对比分析中档酒店与经济型酒店之间的差异,并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中档酒店业面临的替代、潜在、买方、供应商、中档酒店行业内部等5个方面的竞争态势,提出了中国中档酒店业转型时期发展的四大战略,即中档酒店业需要进行市场重新定位,企业改造或转型,营销战略创新以及运用国学营建企业文化,走民族化、集团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盗窃是中西方酒店内财产犯罪中最为高发的一种,但鲜有研究关注建成环境对酒店被盗的影响。论文以2012—2014年ZG市中心城区发生过被盗的星级酒店作为研究样本,在综合分析酒店被盗时空特征的基础上,选取酒店周围500 m范围内的建成环境指标,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对分时段各类型的星级酒店被盗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建模分析。结果表明:被盗星级酒店的时空分布呈现典型的集聚分布特征。不同时段空间“主热点”分布相对稳定,“次热点”有所不同。整体来看,提高服务水平对降低星级酒店被盗的作用最为稳定,周围的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数量会显著增加星级酒店被盗的机会,道路交叉口则对星级酒店被盗起显著监管作用。分模型结果显示,服务水平对三星级和五星级酒店被盗的抑制作用显著,道路交叉口则对以商务客人为主的四星级酒店被盗的抑制作用更强,而POI数量对等级较低的三星、四星酒店被盗作用更为明显;大型零售商业中心能显著增加旅游旺季及周末时段的酒店被盗的数量,道路交叉口数量则对旅游淡季、工作日2个时段的星级酒店被盗风险的监控作用显著。研究表明建成环境在影响ZG市星级酒店被盗的机会和成本方面作用显著。结果验证了日常活动理论在中国大城市星级酒店被盗方面研究的适用性,拓展了犯罪地理学在星级酒店被盗方面的研究成果,对酒店盗窃预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美新  蔡晓梅 《地理研究》2018,37(11):2273-2287
“酒店—社区”是一个不同行动者进行角力的场所。本文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方法,援引邻避效应与迎臂效应的相关理论,试图探究东莞豪华酒店与社区的景观模式及其互动关系。研究发现:① 权力与资本逻辑推动着“酒店—社区”景观的建构。东莞豪华酒店特有的迎臂因子形成了酒店与社区互动的四种景观类型:“酒店+房地产”型、“酒店+村庄”型、“酒店+镇中心”型、“酒店+政府”型。② 酒店黄色产业的存在是“迎臂”或“邻避”矛盾的焦点。豪华酒店所衍生的“精神垃圾——黄色文化”成为邻避的主要因子,促使社区居民进行非暴力反抗,然而,地方情感与现代性促使社区居民在反抗与选择性消费中和“精神垃圾”共存,豪华酒店成为社区居民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③ 居民的生活实践、记忆与想象共同强化了社区的豪华酒店情结。迎臂效应最终战胜邻避效应,形成“请到我家后院来”的社区与酒店共存画面。研究丰富了邻避与迎臂效应的理论,在社会、生态和心理维度上补充了邻避效应的文化维度——“精神垃圾”,同时提出迎臂效应的物质维度——“酒店房地产”和心理维度——“地方情感和主体想象”,并且指出邻避与迎臂效应并非矛盾对立的存在,其影响因素的抗衡会促使“邻避效应”与“迎臂效应”在特定的时空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高星级酒店地方与无地方的建构及协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晓梅  何瀚林 《地理学报》2016,71(2):322-121
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人文地理学中"地方"理论已经渗透到旅游研究的各个方面.在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共同影响下,"无地方(Placelessness)"伴随着地方感的虚无与空间不真实性的发展而产生,并成为了地方研究的另一个视角.以广州市高星级酒店为案例地,采用实地观察,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在回顾地方和无地方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消费者对现代城市高星级酒店的空间感知和地方情感,分析了地方与无地方在酒店空间中互动的复杂关系.结果指出:① 城市高星级酒店既有因现代技术,行业标准,区位以及资本扩张等原因而呈现的无地方特点,也有因社会功能,品牌特色,"借景"以及经营管理活动等原因而呈现的地方特质,城市高星级酒店具有地方与无地方的双重特性;② 酒店消费者在"他者空间"与"我者空间"中挣扎,对城市高星级酒店有着地方感与无地方感等多元,矛盾的地方情感;③ 城市高星级酒店是一个无地方与地方动态转化的易变空间,其转化机制取决于消费者与酒店空间的互动频次,酒店产品的稳定程度,以及消费者的主观想象与意义赋予等.本研究是对西方语境下地方理论的一种补充,同时也是对"无地方"研究的一种尝试;为转型期中国目前"千城一面",空间同质化等社会现象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5.
辛晓东  保继刚  刘义 《热带地理》2020,40(5):930-941
城市大型会展事件对酒店业的空间差异化影响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现有研究多关注某一届展会造成的短期且静态化的经济格局影响,较少关注展馆迁址所产生的长期而动态化的格局变化。因此,文章以2008年秋季广交会会展业务整体迁至琶洲为例,探究了展馆迁址对广州市域星级酒店在展会期间营收格局的空间重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计量统计和ArcGIS平台,研究揭示了展会期间广州市域星级酒店营收格局的变化趋势及其背后逻辑。研究发现,在展馆迁址后的8年间,广交会期间的市域星级酒店:1)总体及平均营收均从“单核”转向“双核”格局,营收重心的“东延”“南拓”与展馆迁址在空间上具有相对一致性。展馆迁址改变了酒店与展会的空间距离,引发住宿需求在空间上的转移,推动市域酒店业“双核”营收格局的形成。2)营收变化率随时间呈现出由剧烈到平缓的趋势,且迁出地的变化率小于迁入地。3)迁入地酒店供给增长不足以消化会展期间巨大的住宿需求,而迁出地酒店供给格局在区域竞争中仍占优势,并且特殊的酒店购买模式使得原有住宿需求仍较多留在展馆迁出地酒店,抑制市域酒店业“双核”营收格局向以展馆新迁入地为中心的“单核”格局的演变,这使得在展馆迁址后,迁出地酒店业的总体与平均营收水平依然会保持较长时期的营收优势。  相似文献   

16.
周李  张清源  朱其静  陆林 《地理科学》2017,37(9):1363-1373
基于艺龙网酒店房价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以及反距离权重插值法,研究第117和118届广交会举办前后广州市主城区699家星级酒店客房价格变动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表明:广交会举办一、二、三期形成3个谷峰,休会期形成谷底,总体呈现“三升三降”态势,展会期间酒店星级越高,房价的涨幅越大。广交会举办期间不同星级酒店房价热点区不同;酒店房价空间分布呈圈层式结构,以琶洲馆为中心呈现明显的距离衰减规律。酒店房价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与会者需求、酒店类型、城市交通与展馆距离、商圈及生态环境、区域发展战略与方针政策等。酒店房价可以作为测度大型展会对城市影响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The leveraging of tourism's potential for backward linkages is critical for enhancing local impac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aim is to analyse food supply chains of tourism accommodation providers in the coastal region of KwaZulu-Natal, South Africa. Based upon 50 hotel interviews it is demonstrated the coastal tourism economy of KwaZulu-Natal is characterised by a pattern of sourcing by hotels which is on the one hand geographically localised but on the other hand, is not pro-poor. The food supply chain of high end accommodation establishments is articulated mainly through a network of intermediaries with linkages that only marginally incorporate the area's groups of poor agrarian producers. Findings are contextualised within wider international debates relating to pro-poor tourism, of the building of linkages between tourism and agriculture as a whole and barriers to strengthened pro-poor linkages between accommodation establishments and poor producers.  相似文献   

18.
王娟  李亚娟  吕丽  胡静  张祥 《地理科学进展》2018,37(10):1405-141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利用互联网数据来研究城市实体空间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新切入点。本文基于互联网消费平台点评数据、互联网地图实时交通数据和城市兴趣点等数据,在建立住宿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计算武汉主城区高端酒店竞争力得分和排名,并探求住宿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布局模式。研究发现:①武汉高端酒店竞争力得分总体较为集中。价格、人气、周边商业和商务服务是酒店之间竞争力差距的主要因素;②武汉高端酒店竞争力投射在空间上总体呈现点状聚集与线形延伸并存的格局,竞争力高分酒店主要集中在二环线内的武昌和汉口;③随着酒店竞争力等级的下降,酒店空间格局呈现由城市中心向四周递减的圈层式发展规律,高等级酒店大多出现在新兴商业区;④本文归纳了武汉主城区高端酒店竞争力空间分布模型,得出中央活动区新兴商圈顶级高端酒店、中央活动区传统商圈中级高端酒店、交通门户周边中级高端酒店等7种住宿业空间格局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