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me)是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1983年筹备组织的以全球变化为中心的国际合作研究,并于1986年9月ICSU第21届大会上获得通过。1986年12月中国科学院组织了IGBP研讨会,并酝酿在我国建立组织的问题。著名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教授指出:IGBP是一个整个地球系统及其支持生命的独特环境为对象,研究发生在该系统内并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物理、化学、生物的相互作  相似文献   

2.
姚鲁烽 《地理学报》2007,62(3):F0002-F0002
由全球变化四大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的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和世界数据中心(WDC)中国中心秘书长共同发起的"CNC-IGBP、CNC-WCRP、CNC-IHDP、CNC-DIVERSITAS和WDC-China 2006年联合学术大会"于2007年1月20-22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3.
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葛全胜彭贵堂陈媛编译(第三届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北京100101)1USGCRP简介USGCRP(U.S.GlobalChangeResearchPlan,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成立于1989年。  相似文献   

4.
李秀彬 《地理学报》1996,51(6):553-558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已列为“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的核心项目,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逐渐加强。本文论述了全球环境变化中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内涵,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作用,其主要研究内容,关键问题及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国外有关研究项目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1988年6月4日—10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了环境问题专门委员会全体会议例会(每三年召开一次)。尽管有些主要报告带有宣言式彩色,但总的来讲这次会议所宣读的报告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参加会议的人数在100—150人之间,其中有许多人是世界闻名的生物圈和生态研究方面的专家,从而提高了大会的身价。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与会者的平均年龄偏高,年青的研究人员几乎没有参加。会议所讨论的问题涉及到以下5个方面:环境变化监测国际地圈和生物圈计划国际委员会主席 D.D.马卡尔季教授(美国)就有关国际地圈和生物圈计划主要目的讨论作了综述性报告。  相似文献   

6.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CNC-IGBP)四届五次、五届一次全委会暨2004年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2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来自全国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主持开幕式并致开幕词。CNC-IGBP副  相似文献   

7.
香山科学会议"中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学术讨论会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全胜  张雪芹 《地理研究》2005,24(3):487-487
2005年4月26~28日在北京召开了以“中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252次学术讨论会。本次会议由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IHD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CNC—IGB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中国委员会(CNC—WCRP)、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DIVERSITAS)共同组织发起。会议共设有4个中心议题: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全球环境变化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战略。这次香山会议,得到了徐冠华院士、叶笃正院士和孙鸿烈院士的大力指导,得到了我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学者的积极响应,叶笃正院士、施雅风院士等60多位活跃在我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在向国家研究委员会1983年提交的《实施中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变化的研究》报告中,赫伯特·弗里德曼强调“用于大气、地质、生物和海洋状况遥感的新技术的实力,预示着对我们掌握全球状况和了解全球变化的手段所发生的一场重大改革。”自那时以来的五年中,我们看到了遥感测量方法对上至臭氧洞,下到海洋生态系统等重大课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海面变化研究是具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地学研究领域。全球性气候变化、海面升降和环境变迁的预测等研究,引起国际学术界和各国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成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相似文献   

10.
水文循环的生物圈方面(BAHC计划)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在对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IGBP)的核心项目“水文循环的生物圈方面 (BAHC)”的基本目标和具体研究内容阐述的基础上 ,对 BAHC计划的国际、国内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 ,并结合当前 BAHC计划的研究动态 ,对未来的 BAHC研究新的主题和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IGBP是“国际地理—生物圈研究计划”(The 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Programme),是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组织下的又一项新的世界范围的科学研究计划。此项计划将通过对地球环境每十年、特别是本世纪最后十年里变化过程的研究,使人类对下个世纪环境变化状况及规律有一个较透彻的了解和较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2.
近半个世纪来,由于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全球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以全球变暖为标志的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主题。按照最近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的解释,全球变化应包括大气成分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人口增长、荒漠化等内容。全球变化对所有生态系统均产生了影响,甚至对脆弱的生态系统如泥炭地(peatland)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近期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自然与人文因素紧密交织并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划”(IHDP)共同推动的核心研究项目。近年来我国学者在LUCE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就我国近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研究方法及应用、驱动机制、变化影响、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研究尺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4.
《干旱区地理》2007,30(6):825
由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与欧亚大陆北部地球科学合作计划(NEESPI)/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计划(LCLUC)主办,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承办的《欧亚大陆北部地球科学合作计划/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计划干旱区会议》,于2007年9月16-20日在乌鲁木齐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5.
2012年4月9日-10日,“高低纬/陆海气相互作用的地质历史记录与现代观测”学术研讨会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过去全球变化工作组,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黄土专业委员会、干旱区环境专业委员会、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由福建师范大学和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承办.  相似文献   

16.
苏美全球变化研究计划专著的作者们,在概括阐述了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的背景后得出结论:要充分了解全球变化,就必须对现今的景观进行比较精确的模拟,分析特定区域内人为变化的因果,评价社会可能对这些变化的新认识作出反应的条件,以及具有基于具体研究场所的大大加强的地理信息系统。苏联和美国的地理学家参加了全球变化研究的地理学途径,由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倡议,在其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中曾列入了关于研究世界环境重大变化的新项目。作为该项目的一部分,苏美地理学家审查了有关的地理学经验。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国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及其人类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83,自引:0,他引:83  
陈百明 《自然资源》1997,25(2):31-36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工作的深入,科学家逐步认识到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所引起的土地覆盖的变化也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和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土地覆盖变化由土地利用所引起,而土地利用又受到人类驱动力的支配,为此必须揭示土地变化与社会驱动力的关系。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和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领域研究计划已共同制定了有关的研究议程,我国应积极响应,尽可能与之接轨,同时也要反映出中国的特点,其研究内容应包括:原因与覆被状  相似文献   

18.
姚鲁烽 《地理学报》2004,59(5):F003-F003
“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环境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7月25日至27日在西宁青海师范大学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LUCC 工作组、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青海省地理学会、青海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9.
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前沿是在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共同驱动下形成的.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关注和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对自然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需求.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生物多样性计划以及地球系统科学联盟中的许多领域包含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前沿,我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科技支撑计划等也提出了一系列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前沿.若干自然地理学的新方法和技术已被应用于数据采集、模型模拟、实验室分析、自然地理过程研究、环境变化研究、全球自然地理学研究.本文概括了所有这些前沿领域和论题.  相似文献   

20.
吴国平  黄艳 《地理科学》1999,19(5):400-404
海面变化研究是具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地学研究领域,全球性气候变化,海面升降和环境变迁的预测等研究,引起国际学术界和各国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成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重要研究课题,利用GIS软件Arc/Info建立中国第四纪海面变化信息系统,对中国第四纪海面变化进行动态模拟,趋势预测和应用分析,并利用计算机屏幕,图形终端,笔式绘图,静电绘图仪和打印机对中国第四纪海岸古环境进行再造和演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