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容 《中国地名》2012,(9):39-39
旧司乡位于湖北省恩施州来风县中部。境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回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其中土家族、苗族占总人口的80%以上.系少数民族居住集中的民族乡。全乡国土面积200.87平方公里.辖32个村,1个社区,  相似文献   

2.
独龙族聚居区即独龙江乡,是个边远少数民族特困山区,位于滇西北.乡内山高谷深,未通公路,土地面积1994(km) ̄2;1990年全乡独龙族人口3995人,占全国独龙族人口的71.1%。农牧业是当地的两个支柱产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采取择优开发自然资源、力争粮食生产自求平衡、开拓商品生产面向市场等措施,以不断提高农牧业开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以云南省3个批次共498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均衡指数、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和二元逻辑回归等方法解析云南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厘清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云南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整体呈现离散均衡型分布空间特征,区域分布的均衡性随着批次增加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3批村寨的空间聚集程度皆为离散型,在全省形成“多核心,分散分布”的核密度空间特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主要分布于中山区域、坡度5°~15°的平缓地、河网密度较高、少数民族聚集区和交通密度较低的区域,海拔因素、河流因素和民族因素对云南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分布格局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坡度因素和交通因素对其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河流和交通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影响较大,海拔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2006年7月25-30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测绘事业局承办的全国首届五少数民族自治区测绘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举办此次会议是为了增进少数民族地区在测绘工作方面的互相了解和合作,进一步推进五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会议期间,来自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测绘局代表就大家所关心的基础测绘现状、测绘新技术运用、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交流探讨。宁夏、广西、新疆、西藏和内蒙古是我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近年来,随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名》2009,(11):53-54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筑睁和娟灵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关于。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继1947年5月1日建立内蒙古自治区之后,从1955年10月1日至1965年9月9日,分别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亍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随后从1955年至1990年,在全国相继批建涵盖42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30个自治州、121个自治县、3个自治旗。  相似文献   

6.
满族风情     
满族在2001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有1068.23万人,论人口,在全国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名列第二位。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河北、内蒙古、北京等地,以辽宁最多。全国共有辽宁的新宾、岫岩、清原、本溪、桓仁、宽甸;吉林省的伊通;河北省的青龙、丰宁、宽城等10个满族自治县.另外还有河北省的围城满蒙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7.
在2012年新疆昌吉和阿勒泰2个地区4个县8个乡镇19个村农户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区位选择的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2类微观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个体特征中的外出打工目的和家庭特征中的家庭生命周期及人均耕地面积对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跨县远距离转移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抚养负担、人均年收入等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一方面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另一方面也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关注,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既有农民工的共性,又有其个性。通过对新疆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山、黑甲山、赛马场、二道桥-南门、南郊客运站5个少数民族聚居社区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农民工的生活空间分布和就业、收入、生活环境、住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障、民族关系等现状,研究表明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农民工生活空间具有城中村指向性;最迫切的生存问题有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缺乏,家庭收入低;缺乏汉语交流能力,就业面窄;住房狭小,周围环境差;子女多,教育缺失等;根据目前生存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强少数民族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基层管理,改善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整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客车载着我们,从大理出发经过六个多小时的颠簸,驶人丽江古城,这座美丽的小城,在玉龙雪山的映衬下,焕发着勃勃的生机,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大研古城是我国少数民族城市文化的幸存者,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典范之一,众多的国家级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在全国99个历...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在城市的适应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当前此类问题的研究多属定性描述,缺少定量评价。基于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分别对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环境、经济适应、文化和心理4个层面的适应状况进行了研究,从量化的角度对其城市适应水平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认知和建议,为促进兰州市乃至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构建城市和谐社会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占92%。占8%的少数民族作为主体民族,居住的面积占国土的50%以上,并大多居住在边疆地区。初步估计少数民族语地名占全国地名的10%,但地名标准化工作的复杂程度却远远高于占90%的汉语地名。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地名分属5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其中只有20种语言有文字,其他20多个民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并且可参考的文献也寥寥无几。语言文字发展的不平衡,是少数民族语地名标准化的障碍。我国地名的标准化,包括地名的国家标准化和国际标准化。国家标准化,即采用汉字书写形式使国内地名标准化,也就是说一…  相似文献   

12.
阴山脚下的呼和浩特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干百年来,在这里形成了很多民族杂居的自然村落,其中蒙古语和汉语地名较多。据1981年2月至1982年5月地名普查资料显示,呼和浩特地区共有自然村1138个,其中汉语村名735个,少数民族语村名403个。在以少数民族语命名的自然村落中,除以蒙古语命名的村名外,还有一些以藏语、满语等命名的地名。无论是以汉语,还是以蒙古语、藏语或几种语言混杂命名的地名,都有其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浓厚的地域、宗教、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3.
1区域概况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位于北京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北与蒙古国接壤,辖9旗2市1县,总面积20.3万km~2,现有人口99.7万人,是距北京最近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锡盟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其中蒙古族占28.3%,汉族占67.86%,此外还有回、满、达斡尔、朝鲜、鄂温克、鄂伦春等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中约70%生活在南部农业区和旗县市所在城镇,广大牧区人口稀少,使得草原自然景观保存完好。锡盟地区主体为锡林郭勒草原,海拔在1000~1300米之间,是世界四大著名天然草原之一,为我国第一个草地类自然保护区。1987年,锡林郭勒草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接纳为国际生物圈网络成员,国外科学家称它为欧亚大陆上一块不可多得的净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贫困的空间差异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2007-2011年间中国3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贫困的空间演化、分布的差异特征。结果显示:近5年来贫困人口总量略有增长,贫困人口分布整体呈现均衡化趋势;从区域看,西部地区的城市贫困人口集聚加剧,贫困加深区较多;从城市看,小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少数民族聚居型城市是构成贫困加深区的主要类型。2011年,贫困发生率自东向西逐渐升高,中小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少数民族聚居型城市相对拥有更高的贫困发生率。进一步分析,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呈现高人均GDP和高贫困发生率的“隐藏性贫困”,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型城市呈现低人均GDP和相对低贫困发生率的“特殊性低贫”。未来国家反贫困政策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区位、资源条件、人口规模和构成特征,重点关注贫困加深地区的中小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少数民族聚居型城市,并解决经济发展和贫困之间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5.
1990-2010年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整理了云南省第四、五、六次少数民族人口普查数据,创建了1990,2000,2010年GIS数据集,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ESDA)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县域全局和局部空间差异的变化趋势、特征与成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1)20年中,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就业人员的再分配,其空间相关性在逐步降低。(2)2000—2010年的10年内,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出现了在局部区域内显著聚集且增加的现象,主要集中在滇东南地区,而且表现出了一定的扩散效应。(3)随着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区域人口分布空间差异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6.
黄燕玲  黄震方 《地理研究》2008,27(6):1455-1465
从旅游者感知视角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采用SEM结构方程对3个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农业旅游者感知模型具有跨样本一致性特征,有较强解释力。研究首次运用结构方程单独定量验证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商品对旅游者满意度与忠诚度的显著影响(γ13=0.26 ** ),同时揭示农业旅游地游客满意度与忠诚度的显著关联(β21=0.88 *** ),旅游资源与软件服务对游客满意度的显著影响(γ11=0.48 *** ,γ12=0.20*),并且发现旅游硬件服务与游客满意度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少数民族农业旅游地自然风光、乡村风貌、民族风情等主题特色的保持与挖掘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民族植物学与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2年裴盛基教授首次将民族植物学的概念介绍给中国读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专业研究机构,并率先在我国民族构成最多的云南省开展研究工作。过去20年间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和丰硕的成果。同时丰富和发展了民族植物学的概念。新疆作为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同时民族文化又呈现特殊性和多样性;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在植物资源利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如民族医药、引种栽培、园艺、畜牧、饲用等方面。因此,民族植物学研究在新疆这样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将在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编后记     
本期内容着重在经济地理方面。Π.M.阿兰姆皮也夫“东方苏维埃共和国的工业化及苏联各民族之间实际不平等的消减”(以哈萨克斯坦为例)说明列宁、斯大林民族政策实施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以及在以研究生产纪置为任务的经济地理学中的巨大意义。我国取消  相似文献   

19.
地名是历史文化的化石。中国少 数民族语地名中不但蕴藏了大量历史文化的内涵,而且很多少数民族语地名都反映了该民族的历史文化。 一、少数民族语属及分布 中国目前已确定的少数民族有 55个,其中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有53 个。回族(Hui)、满族(Man)使用汉 语。这些民族语言分属五大语系。 1、属于汉藏语系的有:藏 (Zang)、门巴(Monba)、壮(Zhuang)、 布依(Bouyei)、傣(Dai)、侗(Dong)、仫 佬(Mulam)、水(Shui)、毛难 (Maonan)、黎(Li)、彝(Yi)、傈僳 (Lisu)、纳西(Naxi)、哈尼(Hani)、拉 祜(Lahu)、基诺(Jino)、白(Bai)、景颇 (Jingpo)、独龙(Derung)、羌(Qiang)、  相似文献   

20.
矿产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涉及多个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利益分配是矿产资源开发相关利益主体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实现利益的共享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云南兰坪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益主体的重新认识,提出建立共享机制的措施,从而建立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共享机制,最终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