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南四湖生态湿地产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南四湖湿地调研,分析了南四湖发展生态湿地产业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适合南四湖生态湿地产业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人工湿地具有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转费、低维持技术、处理量灵活、低能耗、处理效果好等优点。济宁市为了更好地治理南四湖水污染,在流入南四湖境内的重点河流开展了人工湿地建设工程。南四湖人工湿地的建设产生了极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总结了南四湖人工湿地建设措施,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发展对环境和亲水景观的需要,人工湿地逐渐成为当代城市水质净化的主要工程之一,人工湿地环境效益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就是其水质净化能力。由于人工湿地结构的复杂性和运营管理过程的多变性,影响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的因素较多。在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人工湿地以生态方式为主的水质净化特点,系统分析了影响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功能的内因和外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为提高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果、维持湿地健康运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南四湖湖区内造田圩田、挖池养鱼等破坏湿地行为比较突出,导致该湖滨带出现水位变化幅度大、生境恶化、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为改善湖滨带生态环境,在客观评估湖滨带生态环境本底和现状诊断的基础上,应用生态塘-人工生态岛技术在南四湖湖西湖滨带开展湿地修复,取得了显著的生态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湿地生态占补平衡分为简单模式、复杂模式与综合模式。简单模式即湿地面积占补平衡;复杂模式包括湿地生态量、功能与效益占补平衡;综合模式包括地域内、流域内、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的生态占补平衡。不同模式中的湿地生态量、功能与效益等各项湿地指标都必须实现占补平衡。山东省南四湖湿地占补平衡的案例表明,在各项湿地指标都实现占补平衡的条件下,必然会产生生态盈余。  相似文献   

6.
老运河济宁段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中的重要控制单元,由于河流自净能力弱及污水处理厂中水的直排使其水质长期超标。为净化水质,利用老运河入湖口现场地形建设人工湿地,以复合潜流湿地为核心,结合表面流+生态稳定塘工艺,拦截污水处理厂的中水,中水经湿地处理后再排入老运河。人工湿地运行后,老运河济宁段水质、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实现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7.
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南四湖1987年、1991年、1999年和2007年的TM/ETM遥感影像解译分析结果,结合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特征的分析,研究了南四湖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过程与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7年以来南四湖自然湿地面积锐减,其中挺水植物区面积减小了近538 km2,而台田-坑塘、人工养殖区等人工湿地以及农业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171 km2、327 km2、86 km2.1991年之前,南四湖湿地类型变化主要受湖泊水位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1988~1990年南四湖几近干涸,使得挺水植物区的分布向湖心区迁移,而近岸地区挺水植物区面积大大减小;这一时期南四湖水位的降低加剧了近岸湖区的围垦,农业用地面积增加.1991年以来,南四湖湿地类型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由于大规模的围垦圈圩,台田-坑塘、人工养殖区的面积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西郊湿地为例,探讨基于水环境保护理念下的湿地景观规划方法。即从现状条件出发,以水环境保护为出发点,规划设计生态沟渠、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高草湿地、低草湿地、湿生和乔灌木湿地,辅以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康的湿地生态环境,形成优美的、具有丰富动植物类型的充满生机的湿地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工湿地的水环境治理和优化技术在太湖流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质优化技术在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几类常用的基于人工湿地的水质优化技术,包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城镇生活污水厂水质优化技术、河道治理技术及雨水治理技术。阐述了人工湿地在太湖流域水系统优化中的应用,包括阳澄湖莲花岛生态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和常熟新材料产业园生态湿地对工业尾水的治理,2个项目水处理效果良好,达到了相应的水质要求。探讨了基于人工湿地的水质优化技术在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和优化的前景,该技术可在海绵城市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黑臭河道整治等领域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农村生活源与农业面源污染的水体,合理利用自然地形,采用多级潜流人工湿地与阶梯多级表面流湿地复合的湿地水净化系统,并选取合适的湿地植物,保障人工湿地的正常代谢。设计人工湿地处理能力为3.5万m3/d,人工湿地面积45 hm2。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可基本实现水质净化目标,使其达到景观水体标准,不仅有效保障处理水质,可营造城市水景,通过充分发挥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改善研究区所在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对有限的水资源竞争和水冲突的增加,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建立在生态系统良好的基础上,湿地公园的建立是统一保护与利用水资源的有效方式之一。湿地公园内的水环境保护与湿地公园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以山东拥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探讨了水环境保护理念下的湿地公园规划方法及内容,包括水资源、水岸、栖息地的保护,以及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方法。由于湿地水环境保护标准尚未确定,基于水环境保护前提下的湿地公园规划还需完善。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共有湿地86178.7hm2,占国土面积的11.6%。湿地类型有滨海、库塘、河流和湖泊湿地,分别占全市湿地面积的45.6%、41.7%、12.5%和0.2%。广州市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面积大,利用广泛,是维系广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保证国土生态安全不可或缺的环境资源。然而,在湿地开发利用上仍存在着过度利用、人为破坏、立法滞后等问题,要加强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发挥湿地多种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为广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其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3.
密云水库调节池湿地是密云水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社会地位十分重要,对保护密云水库具有指标性意义。总结了调节池湿地的保护现状、采取的主要保护措施以及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湿地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While conversion of wetlands to nonagricultural purposes has persisted, the five U.S. national wetland inventory reports spanning 1955–2009 show a large decline in the rate of conversion of wetlands for agriculture, especially from the mid-1970s to the mid-1990s. Through regression and path analysis, this study identifies primary policy and economic drivers of this decline in wetland conversions. The Clean Water Act §404 is strongly and negatively related to conversion rates. Crop prices affect wetland conversions both directly, by influencing returns to investments for conversion, and indirectly, by influencing Conservation and Wetland Reserve Program enrollments as well as the regulatory impact of Swampbuster. Along with the proportion of wetlands remaining, these factors explain 90–94% of the annual variation in total wetland conversions, agricultural conversions, and conversion of forested and emergent wetlands.  相似文献   

15.
As one of the few ecological wetlands in North China,Baiyangdian bears multiple important ecological functions,including ①adjusting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North China;②safeguarding the downstream areas,especially Tianjin City,the Beijing-Shanghai Railway and Huabei Oil Field;③serving as the reservoir for the North-to-Sou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and the emergent use of water for Beijing;④conserving biodiversity.Wetland ecotourism is a scientific and wise use pattern for wetland resources,through which,a source of financing is provided for wetland conservation,economic alternatives are generated for local people to reduce overexploitation on wetland resources and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enhanced.Since wetland ecotourism can benefit the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promote social equity between people,it enjoys broad promis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The proactive cooperation and sound interaction between main stakeholders,and the wide participation of the community residents,will guarante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etland ecotourism.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tatus of participation an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of the main stakeholders in Baiyangdian tourism,this article made an attempt to apply the theory of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to the ecotourism initiatives of Baiyangdian wetland,discussed and brough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wetland ecotouris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theory.  相似文献   

16.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水水质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水方案的工艺流程,农田地表径流是该方案的补水水源。分别采集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浓鸭截洪总干(补水水源点)同一地点地表水样并进行了分析测试,核心区水质监测数据结果表明:①该保护区核心区水域不存在工业废水特征污染物;②水质与水位和水流关系密切;③水质与湿地植被所处的生长季节有关;④水体中COD和BOD5值分别在37.73~63.08mg/L和15.2~28.70mg/L,不属于外源人为污染引起,应是沼泽水体的背景值的真实反映;⑤沼泽水体的TN和TP较高,可能与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元素循环的内在规律有关,不是农田地表径流污染进入引起的。浓鸭截洪总干处水质监测数据显示:①水质表征出明显的农田径流特性;②水质总体上较好,这可能与浓鸭截洪总干对农田地表径流有较好的净化能力有关。通过比较分析洪河保护区核心区水质和浓鸭截洪总干水质表明:补水水源水质整体上好于该保护区核心区水质。基于保护区核心区水质特征来确定补水水源水质在工程设计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当前的监测数据,初步认为现有补水水质符合洪河保护区水质要求。建议今后在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浓鸭截洪总干开展有关农药残留动态实验,并结合水域生物多样性调查,为流域农业产业结构和农药的安全使用提出政策性建议。研究认为在三江平原通过生态水利工程蓄积农田地表径流,并采用湿地生态氧化塘处理系统净化水质,可以作为退化湿地的补水水源。  相似文献   

17.
三江平原湿地水平衡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为研究基地,观测沼泽湿地水平衡的要素,如降雨量、蒸发量、径流量,并与农田相对比,揭示沼泽湿地独特的水平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沼泽湿地蒸发量在夏季少雨期高于农田,秋季多雨期低于农田;大面积湿地具有使河川径流年际变化加大和年内分配均化的作用,且沼泽植被能减缓洪水流速,因此可以拦蓄洪水,起到控制洪水的作用;湿地开垦后,导致湿地防洪功能下降,湿地效益减弱。  相似文献   

18.
安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生态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安徽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数据,通过价值转移法对安徽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并探讨了2003—2014年间安徽省湿地生态经济协调度(EEH)。结果表明:安徽省2014年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7 550.57×10~8元,相当于同年全省GDP的36.22%,安徽省湿地资源蕴藏着丰富的经济效益。2003—2014年,安徽全省EEH整体处于较好的协调水平。其中皖中和皖江经济区的EEH值2003—2008年分别0.97、1.15,2008—2014年分别为0.77、0.78,两个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存在潜在恶化危机。安徽全省应加强湿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皖中、皖南经济区须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因地制宜,实现安徽省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苏州8个湿地公园的鸟类资源,分析了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8个湿地公园样地共记录到鸟类10目33科114种,总数量11 200只,湿地水鸟种类占31.6%。种群以鹭科Ardeidae、麻雀科Passeridae、莺科Sylviidae和鸭科Anatidae为优势种群,白鹭Egretta garzetta为广布种,8个湿地公园的鸟类多样性差异较大。湿地公园可达面积与鸟类密度呈显著负相关;湿地公园水域面积与鸟类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与鸟类密度呈显著负相关;湿地公园日均游客密度与鸟类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保育区管理的局限性导致湿地公园保育区占比与鸟类多样性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