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李国平  宋昌耀  孙瑀 《地理科学》2017,37(12):1785-1794
利用中国县域建制镇数据,研究了中国小城镇常住人口与就业岗位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分位数回归实证检验了就业岗位对小城镇人口集聚的影响。主要结论是: 中国县域小城镇常住人口主要集中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尤其是哈大沿线、成渝地区、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省份。2009~2014年,中国小城镇常住人口密度普遍上升,中国小城镇常住人口比重在胡焕庸线两侧基本保持着稳定状态。中国县域小城镇非农就业岗位分布与常住人口分布大致吻合,且集聚程度更高。中国县域小城镇就业岗位促进常住人口的集聚。随着县域小城镇人口规模的增加,就业岗位对小城镇常住人口集聚的影响逐渐降低,且第三产业就业岗位数量对人口集聚的影响将超过第二产业。分区域看,县域小城镇就业岗位的人口促进作用对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中部次之,西部最低。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环境污染监管水平的空间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博  杨旭  吴相利  曹原赫  蔡莹  王雪微  赵程 《地理研究》2019,38(7):1777-1790
基于中国2010—2016年的地级市污染监管水平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位序-规模法则,空间计量模型等地学方法,分析中国地级城市污染监管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和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① 2010—2016年中国污染监管水平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且区域性和集聚性特征明显,东南部地区为稳定的高值集聚地区,中西部地区为稳定的低值集聚地区。② 中国城市污染监管水平属于次位型分布,监管规模分布的分散趋势大于集中趋势。③ 城市的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产业占比等对城市污染监管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规模对污染监管水平存在负向的影响。④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人口密度对污染监管水平起到显著的直接效应;第二产业占比、二氧化硫排放量等起到了显著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3.
乡村非农产业时空格局及其对居民收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乡村非农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经济繁荣的前提条件。论文以中国乡镇企业数据代表乡村非农产业,探讨2000—2013年各省份乡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及其全局和局部空间演化特征。在乡村非农产业时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空间角度和时间角度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研究乡村非农产业对乡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中国乡村非农产业变化巨大,时间上发展迅速,但内部差异呈扩大态势;空间分布上东部与中西部存在明显的差距,东部集聚仅在山东、浙江、江苏三省;产业类型构成上,工业占主导地位,批发零售业和建筑业次之,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对工业依赖度更高。② 乡村非农产业对农民收入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效应,在空间上具有异质性,东部地区非农产业发展对居民收入的促进作用较中西部地区更高;时间维度上,乡村非农产业对居民收入促进作用逐渐减弱。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完善乡村制度改革、发展多种产业类型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ESDA-GIS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   总被引:66,自引:7,他引:66  
马晓冬  马荣华  徐建刚 《地理学报》2004,59(6):1048-1057
基于ESDA-GIS的空间分析框架,利用江苏省1346个小城镇的统计数据,对其城镇群体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统计数据进行了概括性因子分析,抽取的规模与经济因子值的频率分布都是偏态的,且两因子之间不存在规模-效益的正相关性。随后,对小城镇群体的空间结构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由密度图显示:小城镇空间分布不均衡,其密度由东南部的沿长江、环太湖地区向西和向北递减。通过空间自相关测度分析得出:小城镇的经济因子的空间分布具有正相关性,呈现出空间集聚的特征;规模因子的空间相关特征不明显。最后,将小城镇的局域空间自相关系数按县(市、区)行政单元进行聚类,利用方差图的结论修正聚类结果,得出江苏省小城镇经济发展类型分区:三区、一环(带)、一片,即苏北中部地区、苏中及宁镇区、苏锡常地区、苏北边缘环带、睢宁片区,对应的经济发展类型分别为:弥漫发展型、极核发展型、集群发展型、过渡发展型、持续贫困型。  相似文献   

5.
曾浩淼  张学敏  任启琳  吴锋 《地理学报》2022,77(12):3180-3193
厘清中、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是完善中国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针对县域尺度上职业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认识的不足,收集制备了县域尺度多要素匹配数据集,解析了2000—2020年间中国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关系,进而从分布均衡性、产业匹配的角度诊断了中国职业教育资源的布局优化方向,提炼了优化发展建议。研究表明,中国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均呈现以“胡焕庸线”为界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从影响因素差异上看,15岁以下人口占比和二、三产企业数量分别对中职、高职院校规模起到积极正影响。同时,中职教育资源分布显示出普遍性、下沉性及西部欠均衡的特征,而高职教育资源则表现出地级市内部区县间差异占主导,东部地区均衡性弱的特征。因此,研究建议根据地方与周边经济发展、产业和人才需求,优化分级、分类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东部地区合理调控市域间高职院校资源配置,西部地区加大均衡性较差区县的中职教育资源投入,实现跨区协同合作;构建依托高职院校资源聚集的市域,带动周边县域专业相衔接的中职院校发展,持续提升其社会认可度,助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地级市空间溢出效应对于县域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评估这种影响对于深化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在对河南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历程及省直管县(市)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县域产业结构的计量模型,采用2004—2016年河南省县级单元的相关数据,研究了直管县体制改革带来的不同类型扩权以及省直管县(市)所在地级市溢出效应对于县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并通过省直管县(市)的深度访谈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① 经济管理权限的下放加快了县域第三产业的增长,而社会管理权限的下放则全面抑制了所有产业的产出水平。② 农业和非农产业受到所在地级市溢出效应的影响是相反的,经济管理权限的下放会加剧溢出效应。越是相对欠发达的县域,农业受到的涓滴效应越明显;越是相对欠发达的县域,非农产业受到的极化效应越明显,且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更为显著;③ 宜对更多县域下放经济管理权限,但对社会管理权限的下放则应慎重。地级市发展水平较高和较低的地区,应当分别选择农业比重较高的县域和非农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县域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宁夏月、季、年降水量正态性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1,他引:12  
利用1951\_2004年共54 a宁夏各气象站的年、季、月降水量资料,使用偏度与峰度检验方法和x2检验方法,对降水量分布的正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大多数气象站的年降水量服从正态分布。夏季18站降水通过正态性检验,秋季12站通过,春季和冬季各有7和4站通过正态性检验。夏、秋季的计算结果普遍比冬、春季更好。不同季节通过正态性检验的气象站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针对宁夏月降水总体分析表明,各站均不服从正态性分布。逐月降水检验结果是,9月、8月、10月通过正态性检验的站数最多,11月通过站数最少。六盘山站通过正态性检验的月份最多,全年有10个月的月降水量服从正态分布。另有7站各月降水均不服从正态分布。未能通过正态性检验的降水样本中,偏度系数存在强烈的偏向低值的情况。偏度系数未能达到阈值标准是非正态分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债务快速扩张与急剧积累已成为影响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之一。基于县域城投债与公共预算收支等经济社会属性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Tobit模型等方法探究了中国县域政府债务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异质性成因。结果表明:(1) 2007—2020年中国县域城投债发行规模趋于扩张,城投债发行呈现明显的“政策债”特征,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及行业集聚特征;研究期内县域城投债分布范围趋于扩大且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冷点区及热点区均集中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县域;(2)现行地方财税体制下中国县域基层财政运行困难,财政压力与发展压力是驱动县域城投债扩张的关键因素;(3)县域城投债扩张机制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及行业差异。财政压力对非市辖区、非省会县域等欠发达县域的城投债扩张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发展压力对东部县域、城市群县域等竞争发展相对激烈县域发债的刺激作用较为突出;财政压力对房地产业与基础设施行业发债具有负向影响,发展压力对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发债具有促进作用。本文为理解县域政府债务扩张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控制县域政府债务规模无序扩张及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杨忍 《地理科学进展》2016,35(7):806-815
本文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和路网数据,利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对中国县域城镇化率的道路交通影响及其空间耦合协同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中国县域低城镇化水平的县(区)主要集中在传统农区、集中连片贫困山区、高寒经济欠发达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源空间上的错位,致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倒挂,异地城市化特征显著;②中国县(区)道路交通优势度宏观上呈现出东西部区域差异和交通枢纽与外围区域的差异,“点—轴”地域结构特征显著,县域道路交通优势度数值呈现偏正态分布;③道路交通是城镇间和城镇与区域间联系的核心纽带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传输廊道,开放式的道路系统增强了农村生产要素非农化转型的市场可介入性,对县域城镇化发展有积极作用。高速公路出口、火车站的布局对城镇化影响和带动农村要素非农化作用较为明显;④中国县域交通优势度与城镇化率耦合协调度分级分布为偏正态分布,城镇化发展与交通优势度相互影响显著,呈一定的双向耦合性。  相似文献   

10.
韩楠  于维洋 《地理科学》2016,36(2):196-203
基于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工业废气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各省域(不含港澳台)工业废气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集聚效应;总体呈现东部、西部地区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东部多为高-高集聚区、西部则多为低-低集聚区,并且高值集聚现象的显著性逐渐增强,显著区域呈持续扩张趋势。在此基础上,以STIRPAT模型为基础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经济发展、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国家政策等因素对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域工业废气排放存在空间依赖作用和正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工业废气排放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对工业废气排放具有抑制作用,而人口增长对工业废气排放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刘彦随  杨忍  林元城 《地理学报》2022,77(12):2937-2953
县域城镇化的有序发展和优化布局,对于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资源与市场优化配置、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研究表明:① 2000—2020年中国县域城镇化快速发展且区域差异显著,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城郊地区和北方边境地区的县域城镇化率相对较高,而西南地区、中部农区、西藏及新疆大部分地区的县域城镇化率偏低;2020年沿“胡焕庸线”东侧的东北地区、冀北及晋陕豫地区、川东及云贵地区成为县域城镇化率高值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内蒙古边境地区,以及江浙闽东南沿海一带城镇化率超过50%的县域达716个,占比38.3%。② 县域城镇化是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地理区位条件、公共资源供给、专业创业集群与宏观政策等影响县域城镇化的方向、范围和深度。预测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率为76.04%,县域城镇化率为64.38%。未来要重视强化县域人口、经济、社会和空间组织结构的调整优化。③ 县域城镇化发展可分为大城市周边县域要素集聚型城镇化、专业功能县域产业集聚带动型城镇化、农产品主产区县域农业现代化引领型城镇化、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保育型城镇化、人口流失县域异地转移集中型城镇化等5种类型。④ 县域城镇化以县城和重点镇作为要素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形成居业协同与产城融合的多级体系。通过构建产业全价值链、主导产业关联集群、公共服务融合配置体系等创新路径,将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与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产业融合与等值化发展,促进城乡融合网络化、城乡治理体系化与资源利用集约化,为优化县域人地关系和城镇化空间体系提供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2.
刘浩  马琳  李国平 《地理研究》2020,39(4):880-891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以资本、土地和劳动力为生产要素,非农GDP为经济产出,以中国县级市及其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定量评估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布局及其波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城市技术效率总体呈东高西低、有一定空间外溢的地域性特征。不过,近年来中国城市规模效率较高城市主要为大城市周边临近小城镇,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尤为显著。同时,近年来中国城市技术效率变化与城市经济效率变化都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经济落后地区优于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城市区域好于大中城市区域。不过,近年来中国城市规模效率变化的高值区域主要集聚于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等主要城镇化区域,而大中城市规模效率增长状况整体上也好于中小城市。另外,近年来中国城市经济效率波动受制于城镇产业模式、政府经济策略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城镇化进程,而城市规模也有非线性的影响作用,而地方政府大力依赖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并不能有效推动城市经济效率趋于提高态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化与非农化水平的相关分析及省际差异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樊杰  田明 《地理科学》2003,23(6):641-648
在探讨了20世纪80和90年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与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非农化演变的相互关系基础上,揭示了城市化与非农就业水平之间的偏差呈逐步缩小的基本规律;并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对中国城市化与非农化水平进行了省域类型划分;重点围绕省域产业结构演变和产业就业弹性变化,解剖了两者偏差形成的原因及其相关关系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4.
农村工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已经成为21世纪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关键是要促使农村工业聚集发展,克服“无城镇化的工业化”模式的弊端,但目前我国农村工业向城镇聚集发展面临着成本高、阻力大等一系列困难。为促进我国农村工业向城镇适度聚集,必须消除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制度壁垒,进行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创新,并建立城镇工业小区,吸引农村工业向城镇聚集。  相似文献   

15.
西南三省城镇的职能分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采用H·J·纳尔逊(1955)的城镇职能分类法,根据我国1979年国家统计资料,对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的城镇进行了类型研究。  相似文献   

16.
哈大产业带产业空间构建与产业布局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马延吉  佟连军 《地理科学》2003,23(4):422-426
产业带的空间构建具有层次性,不能只限于沿线地带,应着眼于更大的区域空间。把哈大产业带地区在地域上和经济上有密切联系,其整体是东北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其面积、人口、GDP分别占东北三省的45%、73%和86%。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问题较多,如产业重复布局、产业布局的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区域经济联系有待加强、老工业基地难题依然存在等。哈大产业带重点发展农业及农产品加工、汽车、机械装备工业、石化、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第三产业。提出“三圈一带一轴穿,小集聚、大联合,点轴面、城乡连”的空间布局框架。哈大产业带内部各地市应积极参与联合与协作。共同建设基础设施,加强企业间的联合,共同改善生态环境,加强与环渤海区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丁建军  金宁波  王璋  刘超 《地理科学》2021,41(3):522-533
从地市空间尺度出发,应用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2006、2011和2016年湘渝川滇黔桂111个地市城镇化减贫效应的空间异质性及其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 湘渝川滇黔桂地市城镇化减贫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总体逐步增强,且影响系数最高值区域总体稳定在湖南境内的中东部地市;② 产业城镇化总体具有益贫性,但在部分地区表现为抑制农民增收,其总体正向影响变大的同时差异性也随之扩大。在空间上,产业城镇化的减贫效应最低值区域从湖南、广西境内集中分布及其它省域分散分布向湖南东南部和广西东北部收缩,人口城镇化减贫效应低值区域和产业城镇化的高值区域基本重合;③ 土地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影响有正有负,但回归系数的均值一直为负,总体上抑制农民增收,其减贫效应空间上呈现差异扩大趋势,其最高值由四川北部及东北部、重庆东北部、广西东南部等地区逐步向广西境内集中,总体上呈现“南高北低”分布格局;④ 城镇化质量对农民收入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总体减贫效应逐步提升,但这一效应呈现出倒“U”型特征。在空间上,湖南地市城镇化质量减贫效应强于其他省份地市。据此,提出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合理优化二三产业结构、制定科学的征地补偿制度和因地制宜地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工业迅速发展,村镇土地利用快速非农化,其中以东莞、中山、佛山3市最为典型。论文以3市为案例,探讨2010年来珠三角村镇建成区空间型态。研究数据主要包括广东省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2009—2015年间3市的土地利用数据。首先,通过斑块密度、空间离散度、空间均匀度、平均斑块面积、分形维数、景观破碎度、缓冲区分析、Moran's I指数这8个指标,分析建设用地的空间形态特征。其次,分析工业用地与非工业建设用地、建设用地与交通道路的空间分布关系,比较并总结3市的村镇建成区空间类型。最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影响空间类型的产业发展因素。研究发现,东莞村镇建设用地呈现高度破碎均匀分布型,佛山呈现团状离散型,中山介于二者之间,为中度碎化分散型;3市的产业发展能较大程度上影响其形成不同的建成区空间型态。未来,基于产业经济作为村镇建成区空间特征变化的主因,珠三角可以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以及交通和土地利用,优化村镇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温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实践的基础上,侧重分析影响城镇发展的地理背景和经济因素,应用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探讨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分工系统及空间分布网络,并强调要发挥各级中心城市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