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法国巴黎区的规划与整治及其对上海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法国巴黎区城市膨胀扩展过程、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由同心圆模式向轴线发展模式、由单个要素转移到郊区城市综合功能开发转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以巴黎城市副中心和郊区新城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规划经验教训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和目标,分析了上海市规划中存在的郊区城市规模小、城市工业“空洞化”、城市建设政策措施协调配套以及浦东建设项目利用效益低下等几个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涵盖内容,并以数字锡林浩特地理空间框架与示范应用系统建设为例,描述了数字城市建设的服务本质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韩光辉 《地理学报》1995,50(4):324-334
中国古代城市市政建制出现于公元12世纪中叶,发展成熟于13至14世纪前半期,其主要标志是都市警巡院和城市录事司的兴起,对城市实行专门行政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规模扩大及其职能完善的结果,本文就中国元代城市市政建制的职能及建制城市的规模和性质等城市历史地理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透过对上海市两个中心城区、三个郊区和浦东新区的部分中学地理教师问卷调查的数据,对当前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有了相当的忧虑,对中学地理教学研究工作和职后培训工作做了深刻的反思。目前"3S"技术仍停留在地理教材中,许多地理教师对课堂教学新技术不敏感,课堂教学改进、教学研究缺乏技术支撑;许多地理教师没有使用"指图棒"的习惯;教研员不能变成"考研员";教研员和中学地理教师都需要学习运用新的视频切片技术来进行"精细化"的教学研究,都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面对新教学技术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张波 《中国地名》2010,(7):34-35
城市地理实体(农田)是"吃饭田"、"保命田",本文就营口市地理实体(农田)的现状、保护的绩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建议,阐述了如何做好城市地理实体(农田)的保护工作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上海市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演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双  曾刚  吕国庆 《地理科学》2016,36(8):1155-1164
利用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对1986~2012年上海市装备制造业合作发明专利数据进行检索,描绘了城市、区域和国家3个尺度上海市装备制造业的网络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研究发现,上海市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的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不同因素在不同空间尺度对创新网络的结构演化影响不同。在国家尺度,城市创新能级是主体结网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且随着时间的推进,其重要性越发明显,而地理距离在这之中并不起作用;在区域尺度,主体创新能级的重要性贯穿整个网络发展阶段,而地理邻近的重要性在后期才开始显现;在本地尺度,合作主体间的平均距离急剧缩减,地理邻近的重要性极为突出。最后,针对上海推动产业升级、建设科创中心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理距离对中国民营企业银行贷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昌耀  李涛  李国平 《地理学报》2021,76(8):1835-1847
地理距离是企业银行贷款过程中的客观约束,而地理距离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是金融地理学的基本命题。在分析地理距离对企业银行贷款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国银行业分支机构与民营上市公司贷款数据,刻画城市银企贷款的地理距离特征,探究地理距离对企业银行贷款的影响。研究发现:① 银企地理距离对企业贷款规模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地理距离越近,贷款额度越多;借贷双方地处相同城市或相同省份时地理距离对贷款规模的影响更为显著。② 中心城市、大型城市和发达城市企业银行贷款相对距离大,而非中心城市、小型城市和欠发达城市企业银行贷款相对距离小。银企地理距离对企业信贷的影响在中心城市、大型城市和发达城市更为凸显。③ 企业规模、上市年龄和国有控股历史可以缓解地理距离对银行贷款额度的约束。④ 信息化水平与地理距离在贷款可得性上具有替代关系,信息化发展有助于降低地理距离对银行贷款额度的制约,但无法消除地理距离的影响。本文认为缓解地理距离约束对于企业融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的地理元胞自动机模型框架:SimUrban,用于城市发展和演化的模拟与预测。该框架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在GIS环境下利用VS.NET开发而成,可以集成遥感和GIS数据以及新的转换规则和地理CA模型,从而模拟城市演化并进行精度评定。以上海市嘉定区为例,在SimUrban环境下利用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地理CA模型模拟了该区域1989-2006年城市发展和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劳动力的充分供给,制定合适的人口发展战略及政策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队列要素法,以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作为重要变量对上海市人口规模进行情景模拟,依据结果对上海市未来常住人口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结果显示,外来劳动年龄人口对上海市未来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上海应该给予外来迁入人口更多的关注和肯定,而不是盲目地限制;同时,判定上海市2040年常住人口规模将增长到3000万~3870万之间。本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与上海具有相似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规模变化趋势的大型城市和特大型城市,对中小型城市的人口规模模拟和政策制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劳动力的充分供给,制定合适的人口发展战略及政策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队列要素法,以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作为重要变量对上海市人口规模进行情景模拟,依据结果对上海市未来常住人口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结果显示,外来劳动年龄人口对上海市未来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上海应该给予外来迁入人口更多的关注和肯定,而不是盲目地限制;同时,判定上海市2040年常住人口规模将增长到3000万~3870万之间。本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与上海具有相似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规模变化趋势的大型城市和特大型城市,对中小型城市的人口规模模拟和政策制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曦 《地理研究》2013,32(2):392-393
历史城市地理研究向来是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中,历史城市地理研究起步早,发展快,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展,研究的观念不断更新,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促进了我国历史地理学的整体推进。2012年8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肖爱玲著《西汉城市体系的空间演化》,是近年来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该书由朱士光先生和薛德升先生分别作序,正文分为6章,另有3个附录和84幅图表,作者对西汉时期的城市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揭示了郡级和县级两级城市发展的时空特征,分析了城市的性质、职能类型及其特征,从城址规模和人口数量对各级城市进行等级划分,探讨了诸侯王国区城市、汉郡区城市和新拓展区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并论述了城市发展演变的机制。此书是历史地理研究和城市史研究领域的新成果,通过研读,不难发现其所具有的一些鲜明特点和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盛科荣  孙威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2):1636-1644
区域双核结构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地理现象。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论文构建模型,分析了规模经济和对外贸易推动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生成过程和经济机理。模型研究表明,规模经济和对外贸易是塑造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基本力量:规模经济的增强放大了本地市场效应,导致了区域核心城市的出现;对外贸易影响着沿海地区的经济地理优势,决定着港口区位核心城市和内陆地区核心城市的并存。山东半岛济南—青岛双核结构模式生成过程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双核结构模式是制造业活动完成由以手工业为主导向现代化大生产为主导转变、区域发展环境完成由相对封闭向相对开放转变之后才产生的经济地理现象。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理念下的乡土地理课堂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蔚 《地理教学》2004,(9):16-18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落实新课程的理念、目标,是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以《上海市乡土地理》“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乡土地理的优势,密切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相似文献   

14.
新区实践与城市发展理念新动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新区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浦东新区的成功更催化着这股热潮.纵观全国新区建设起点与规划,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生态文明、文化软实力、服务型政府等理念令人瞩目.以全国100多个城市新区的资料文献、统计数据、政府报告等为基础,发现城市发展新理念深刻影响着城市新区发展,城市新区就是我国城市发展新理念在城市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88,1998,2006年3个时相的建设用地解译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手段,定量分析了地理区位因子对建设用地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理区位因子,包括离城市中心距离、离干线公路距离、离海岸线距离以及地形等因素会对建设用地扩展的方向、规模、强度等产生重要影响.地理区位因子对建设用地扩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指向作用,受中心城市集聚与扩散作用以及交通可达性的影响,建设用地扩展围绕城市中心呈现距离递变规律,并向郊区、临路、临海以及平原区等优势区位集聚,从而使建设用地扩展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指向性,即郊区指向、道路指向、海洋指向和平原区指向.  相似文献   

16.
基于逆序的城市数目与累积规模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浩  庄大昌  陈少沛  杨蕾 《地理研究》2015,34(8):1461-1470
在解读区域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分析逆向排序的城市累积规模与城市数目之间关系的模型。采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位序—规模法则与提出的逆序累积规模模型测度了2010年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省际差异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影响区域城市体系的地理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位序—规模法则在刻画区域城市体系规模特征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明显存在首位分布、双中心城市、或者城市数量较少的城市体系描述不够准确,导致使用位序—规模法则得到的Q值和选取的地理变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在进行不同区域间城市体系结构比较研究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整体来看,逆序累积规模模型的拟合效果要优于位序—规模法则。在使用位序—规模法则拟合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逆序累积规模模型的普适性更强。β值与区域的经济总量、城市化率、人口密度以及复种指数存在较高的统计关系,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该根据各个区域的特征及其发展态势,探索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城市体系化道路。空间自回归模型与一般回归模型的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区城市体系的形成与演化在空间上联系很弱,基本上处于孤立发展的封闭状态,其原因可能与中国严格的户籍管理政策及地方保护主义有关。  相似文献   

17.
张亮靓  孙斌栋 《地理学报》2017,72(8):1419-1431
关于国家空间发展战略,经济学家主张要素向中国沿海发达地区自由流动,而城市和经济地理学家则认为应对不发达地区发展给予支持。本文以国家尺度的城市规模分布来测度经济地理格局和城市化空间结构,综合运用截面和面板双重估计方法,探索了国家经济地理格局与国家规模的关系。结论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表征国家规模的人口规模和国土面积与国家经济地理的均衡分布呈现显著正相关,即大国的经济地理倾向于多中心均衡布局。机制在于,经济中心的辐射半径不是无限的,地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距离对于生产力和城市化布局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经济地理格局呈现先极化后均衡的演化趋势;城市化率和非农产业比重的提高以及稳定的政治环境同样也会促进国家经济地理格局向均衡方向发展。再考虑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政治诉求和中国地大物博的既有现实,本文政策启示是,大国的经济地理和城市化格局应该走适度均衡发展之路,国家采取空间干预政策促进中国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88—2012年城市非农人口数据,运用城市首位度指数、位序-规模法则、城市基尼指数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合理;城市规模结构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各等级城市规模稳步增长,呈现竞争激烈的发展态势;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属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的过渡类型,首位城市郑州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第二、第三位城市(洛阳、商丘)实际规模与理论规模也有差距。今后应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分类指导,重点促进首位城市郑州的产业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市体系发展的拉力和推力,进一步促进河南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9.
由我国著名交通专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文尝教授和著名城市地理专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马清裕教授等合作完成的<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一书于2010年初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本书在全面阐述现代城市化基本特征与趋势、城市交通发展历程与趋势、城市交通和城市功能区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城市交通与城市功能区、城市交通与居住区相互作用、城市交通与商业中心、城市交通与CBD相互作用的规律性特征,总结出了交通可达性评价理论与方法,揭示了交通出行与功能区布局的基本特征.拜读了两位先生的巨作之后,深感具有以下3大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数字呼伦贝尔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背景、目标与内容、技术设计、应用前景及创新点等进行了阐述,为我省城市空间数据的共建共享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