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西南丘陵山区坡耕地水平梯田工程设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坡耕地改梯田是坡耕地治理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也是建设生态农业和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重庆市三峡库区土地开发整理移土培肥工程万州区龙都街道等13个街道(镇、乡)土地整理项目的坡改梯工程为例,分析了岩层倾角、厚度和岩性与坡耕地形成和利用的关系,探讨了基于岩层分析的坡改梯设计方案.同时,为了避免实践中典型田块选取的主观性,采用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坡度分析作为研究区坡度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5°以下的缓坡地、5°~15°的中坡地、15°~25°的陡坡地,设计田面宽度分别在19~30 m、8~20 m、7~10 m范围内,从而既能适应机耕和灌溉,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省土石方量.由于石坎与田面的非整体性,在满足抗滑移稳定和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下,1.8 m高石坎需砌筑一轮30 cm×30 cm×100 cm的丁字石,同时通过占地分析发现,条石坎占地损失远远少于块石坎.  相似文献   

2.
北方土石山区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的 空间有效配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和继军  蔡强国  王学强 《地理研究》2010,29(6):1017-1026
坡耕地是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的重要策源地,为了有效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提高坡耕地持续利用,分析了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在坡耕地上的适用范围,研究结果显示,耕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随着坡度的增加而降低,在0°~6°的坡度范围内水土保持效果最佳;坡改梯工程的适用范围广泛,水土保持效益稳定,但在陡坡上实施坡改梯工程的难度和成本将显著增加,维护费用高,且土地的损失量大,不宜在土地资源紧张的贫困山区大面积推广;植物篱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受坡度的限制性小,在25°以下的坡地上都能收到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且投资少,适合在在广大贫困山区使用。因此,根据北方土石山区的坡耕地的特点及不同水土保持措施最佳适用范围,坡耕地被划分为4个坡度范围分别进行水土保持措施的优化配置,即0°~5°平地及浅丘地采取以耕作措施为主进行治理,5°~15°缓中坡耕地采用以梯田措施为主、植物篱措施为辅进行治理,15°~25°的坡耕地采用植物篱措施为主进行治理,25°以上坡耕地必须退耕还林还草。  相似文献   

3.
南方红壤地区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经济及粮食作物的重要生产基地,开展不同措施红壤坡地土地生产潜力关系的研究,对指导人们合理开发利用该类土壤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基于气候-土壤生产潜力计算模型,以土壤养分作为修正函数,综合考虑气候因子和土壤因子对土地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以红壤坡地3种生态治理措施和裸露坡地为研究对象,以实测的不同措施坡地土壤化学性质为基础,提出了红壤坡地土地生产潜力计算方法。以柑橘为例,定量分析了不同措施对红壤生产潜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前埂后沟梯壁植百喜草的梯田果园(措施Ⅱ)土地生产潜力最大,较裸露地坡地提高了300多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南方红壤地区降水多,水分不是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而随着水土流失的增加,土壤养分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的程度下降,其中速效磷对作物生长的限制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4.
李涛 《中国沙漠》1990,10(2):54-61
南昌风沙化土地主要有风成沙丘(沙地)和沙质沉积阶地(硬梁地)两大类。风成沙地粗沙含量高于80%,0~80厘米土层田间持水量低于5%,水分渗漏速度39.44毫米/分,有机质含量低于0.12%。硬梁地粗沙含量38~64%,田间持水量10~14%,有机质含量低于0.4%。缺乏Ca、Mg、B、N等元素。风沙化土地不适宜果树生长,植株矮小、枝条纤弱、生长量小、经常表现出缺素症,葡萄生长率低于7%。果树正常生长必须补充大量的水、肥、才能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可采用客红壤土改良沙土、保水袋栽培、下垫隔水材料、间种绿肥等方法来提高风沙化土地地力。  相似文献   

5.
沈显生 《山地学报》2000,18(3):278-280
根据太阳高度角在北半球的变化规律 ,提出在山区坡改梯中 ,按照作物高度和山坡坡度决定梯地的宽度 ,其关系式为L =ctgα·h。这样不仅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 ,而且节约土地资源 ,减少投入 ,合理利用土壤肥力 ,降低因化肥流失造成的水体污染 ,并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云南金沙江流域,建立基于水土流失防治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是保住人民生命线的根本举措。水土流失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应以允许土壤流失量(即T值)为基础,一方面确保各地块的土壤流失降至最低,以保持地块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使区域性的水土流失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控制,促进区域性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并极大地减轻中下游的泥沙淤积和洪水灾害。另外,还应因地制宜地推行多样化土地利用、发展多功能农业,建立斑块镶嵌性与生态多样性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总体而言,云南金沙江流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设计应突出三大重点:(1)以坡地梯田梯地化、建立梯田梯地农业与地埂经济为重点的耕地与园地利用与治理;(2)以乔灌草结合、多层配置为重点的林地和陡坡退耕地的利用与改造;(3)着力于地面绿化(而非"空中绿化")的荒山荒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与玉米多样性种植生态防治病害的试验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中国西南山区作物病害发病高峰与降雨高峰重叠难以防治的难点,进行了生态调控马铃薯与玉米种植结构避雨避病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时间上提前和推后马铃薯种植避开了降雨高峰,平均降低晚疫病病情指数44.3%。空间上行距拉宽株距缩小,通风透光减轻病害,套种玉米的大斑病平均降低病情指数为14.8%,小斑病平均降低22.5%。本试验的另一重要结果表明,通过调整马铃薯种植结构可以大幅度提高耕地产出率,马铃薯与玉米套种,提前和推后种植马铃薯分别提高土地利用率1.738-1.766。本文研究结果对作物病害的生态防治和增加粮食产量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时空优化作物与环境的配置,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结构,适应最佳生态环境,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8.
农业活动与岩溶山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周游游 《地理科学》2000,20(5):431-436
以 4项专题研究及抽样调查为主要资料来源 ,对西南岩溶山区的土地利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该区土地土层薄且通透性强和母岩漏水 ,长期耕种后土壤肥力明显下降、粮食产量对化肥的依赖性增强。长期施化肥的土地耕种约 6 0年后 ,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当于天然状态下的 30 %。垦殖率在 2 0 %~ 30 %、覆被率在 35 %~ 45 %时粮食产量高而稳定。土层厚度 <5 0~ 80cm、地形坡度 >16°时的梯地对水肥保持及旱情缓解的作用甚小 ,不是解决干旱的途径。该区耕地的持续利用须建立在适当的垦殖率、森林覆盖率及合理施肥基础上。实现该目标的关键是建立生态农业体系 ,缩小耕地面积、减少人口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理是实现内蒙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整理是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土地管理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协调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思路、新方法,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调整改造,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内蒙古自治区地处边远少数民族自治区,土地面积大、类型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10.
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县土地结构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从土地类型结构、土地资源结构、土地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入手,对安塞县土地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土地类型以梁坡和沟坡地为主,二者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80.53%;土地总体质量不佳,质量最好的川、沟台地仅占总土地面积的2.61%;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层状、镶嵌状和空间上的不均匀性;土地利用率高,开发潜力小耕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40.02%,林地占总土地面积的14.90%,其中郁闭度>35%的天然林地仅占总土地面积的9.31%;牧草地占总土地面积的31.39%,而90%以上牧草地覆盖率都小于30%.反映出安塞县土地结构处于极不稳定状态,急需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和调整,以保证其土地结构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凉山地区水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圣钟 《地理研究》2012,31(1):23-33
在对四川凉山地区明清时期地方志及四川省志、档案材料、水旱灾害调查材料、今人水旱灾害史料汇编、旱涝分布图集、相关论著等所载水旱灾害史料搜集整理基础上,对四川凉山地区明清时期水灾和旱灾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量化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明清时期四川凉山地区水旱灾害频发,而水灾较旱灾更为频繁;水旱灾害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其他季节分布较少;水灾与旱灾多隔年发生,较少同年爆发;水旱灾害等级以一般性水旱灾害和大水旱灾害为主,特大水旱灾害相对较少;水旱灾害多发地带集中在金沙江下游一带、安宁河流域一带,其他地域相对较少。明清时期四川凉山地区水旱灾害发生规律对当前凉山地区水旱灾害的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土壤水盐运移模型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解雪峰  濮励杰  朱明  许艳  王小涵  徐彩瑶 《地理科学》2016,36(10):1565-1572
回顾了国内外土壤水盐运移模型的发展历程,根据土壤水盐运移模型构成的原理和发展趋势,将土壤水盐运移模型分为水盐平衡模型、物理模型和系统模型。借助国内外文献对已有模型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新形势下土壤水盐运移模型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旨在为今后土壤水盐运移模型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北京城市广场及校园表土(灰尘)中重金属水平与健康风险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通过对北京市城市广场和学校表层土壤与相应的地表灰尘中重金属含量调查,探讨土壤与灰尘之间元素分布的差异及来源,评估青少年在校期间通过灰尘摄入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研究表明:城市广场和校园土壤中Cu、Pb和Zn、灰尘中As、Cu、Pb、Zn和Cd显著高于北京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土壤(灰尘)中As、Ni、Cu、Pb、Zn和Cd超过背景值的样本比率分别为67%(27%)、13%(63%)、83%(100%)、73%(100%)、83%(100%)和53%(100%)。土壤中Cu、Pb和Zn存在一定积累,灰尘中Cd、Cu、Pb和Zn积累较重。灰尘中Cu、Pb和Zn显著高于土壤。校园土壤中Ni显著高于城市广场土壤,其他元素两者之间差异不大;校园灰尘中Ni、Pb和Zn显著高于城市广场。中学生通过校园灰尘摄入没有导致明显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4.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湿地特征与保护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李静  孙虎  邢东兴  王香鸽 《中国沙漠》2003,23(6):670-674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湿地包括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型。在干旱半干旱环境背景控制下发育的湿地具有独特的特点。由于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相互叠加,使得湿地退化过程加速和复杂化,表现为湿地面积减小,湿地咸化、沙漠化、盐碱化,湿地生态系统受损,生态调节功能降低。针对目前湿地退化现状,加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的保护、恢复及生态系统重建,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9年冬季吐鲁番和2020年冬季若羌共14次完整机载探测气溶胶资料,结合宏观天气资料及大气污染数据,研究飞机爬升或降落阶段两地上空气溶胶粒子数浓度、粒子平均粒径的垂直变化规律,分析不同高度的粒子谱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 两地冬季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及粒子直径存在明显差异。在无明显天气过程下,若羌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均值(5354·cm-3)明显高于吐鲁番(3948·cm-3);粒子平均粒径来看,均值差异不大,但吐鲁番出现大直径粒子(0.16 μ m)数量高于若羌(0.13 μ m)。2019年12月15日大风后最为明显,粒子直径最大值达到0.21 μ m,这与沙尘气溶胶多有关联。从垂直变化情况来看,两地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均随高度增加而升高,若羌各层普遍高于吐鲁番,但吐鲁番近地面粒子直径随高度增加有明显下降,若羌整层变化很小。(2) 吐鲁番、若羌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和粒子平均粒径受大风、降水等天气过程以及逆温层的影响十分明显。两地高层均主要为输入型气溶胶,低层差异主要是由于吐鲁番地区人为源气溶胶粒子的排放导致的大气环境污染。(3) 吐鲁番、若羌两地粒子谱分布在0.10~3.00 μ m范围内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主要以小粒径为主,谱分布受天气过程影响变化较为明显。(4) 从三模态粒径相似度对比可以得出,无论是吐鲁番还是若羌,在第一模态中数谱分布差异不大,若羌平均相似度为50.330%,略高于吐鲁番46.770%。有明显天气过程时,吐鲁番气溶胶数谱在二、三模态相似度(小于0.020%)急剧下降,而若羌第二模态相似度仍满足置信度95%,但第三模态中变化凸显,相似度不足0.020%。  相似文献   

16.
3个时期河南省湿地的分布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07年的TM影像数据,研究了3个时期河南省不同类型湿地的分布和变化.结果表明,1990年、2000年和2007年河南省湿地的面积分别为98.69×10(4)hm2,91.11×10(4)hm2,和105×10(4)hm2:河南省湿地可以分为沼泽、河渠、湖塘、水田和滩地5种类型:水田面积在...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ology used to combine energy and mineral market variables betwee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LDCs)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OECD) over the past 24 years (1966–1990). LDCs include all countries, except OECD and central planned economies (CIS) and other countries in Eastern Europe. This period permits a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impact of the energy crisis and the changes in economic growth patterns, correlated with changes in trends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energy and metals in both country blocs. This complex relationship was evaluated by a factor model of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variables using the aluminum, copper, lead, and zinc industries. The following variables are used in the factor model: export dependenc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mining production,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refined demand,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refined production, import dependence, refined demand growth, stability of demand, income elasticity of refined demand, price stability, intensity of use, and intensity of energy. The model for all commodities shows that the factor scores projections for LDCs and OECD blocs depicted a clearly divergent trend after the two oil shocks (1973–1979), when the intensity of energy variable presents high loading in the factor. The results are in substantial agreement with findings that the demand for energy, as well as for metals, is growing more rapidly in LDCs than OECD.  相似文献   

18.
粤北石漠化过程土壤与植被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粤北英德市岩背镇典型石漠化区在石漠化从轻度向极重度发展的过程中,土层厚度、土壤覆盖度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土壤有机碳含量在石漠化初期下降幅度更大,而土层厚度、土壤覆盖度在石漠化发展的后期阶段下降程度更为明显;石灰岩植被随石漠化程度加重,向旱生和岩生方向演替,群落结构渐趋简单,植被盖度和现存生物量显著降低;除岩石裸露率与土层厚度、土被覆盖度、土壤有机碳、植被盖度和生物量都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外,其它各因子之间都呈显著性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大城市的城市森林时空变化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在减弱噪声、净化空气、调节城市气温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城市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国内外大城市的城市森林现状及其时空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可为中国城市森林的建设提供理论借鉴。跨区域城市森林对比研究的主要困难在于城市区域定义的差异导致不同城市之间可比性差。论文利用强度梯度法,基于夜间灯光影像及GlobeLand30地表覆盖产品,提取12个国内外大城市2000年和2010年的城市森林数据,探究其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从现有城市森林量看,城市森林覆盖率及人均城市森林面积在发达国家城市中普遍偏高,而在亚洲发展中国家城市中非常低,例如纽约的人均城市森林面积高达316.5 m 2,而上海、新德里和雅加达则低于2 m 2。从时间变化看,2000—2010年城市森林面积增长率在发达国家城市中均小于70%,而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城市超过了100%。城市森林增加的最主要来源是城市面积扩张,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转为硬化地面和城市草地。按照基于缓冲区分析得到的城市森林空间分布格局,这些城市可以分为3类:中心城区高、周边城区低(北京、首尔),中心城区低、周边城区高(广州、东京、圣保罗等),整个城区均低(上海、新德里、雅加达)。最后,基于对比结果为中国城市森林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硝酸盐中氮和氧同位素比值的测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统总结了硝酸盐中氮和氧同位素组成的测定方法及其地质意义研究现状。基于此,作者指出硝酸盐中氮和氧同位素在地质上的应有前景依赖于两方面:精确灵敏快捷的同位素测定方法及其地质意义的深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