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业多功能性与都市区土地利用管理——框架和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姣  马冰滢  李双成 《地理研究》2019,38(7):1791-1806
采用理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农业多功能性对都市区土地利用管理的意义和实现途径。论文从农业多功能性的多尺度嵌套层级结构出发,构建了基于农业多功能性评价的都市区土地利用管理框架,然后基于高清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文献资料整理等分析了北京市海淀区1968—2014年间土地利用、农业多功能性和土地利用管理措施的变化及相互作用。研究指出:都市区土地利用管理者应该在区域尺度和农户/农园尺度农业多功能性评价的基础上,围绕农户/农园与区域、国家等各级社会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从改进土地用途管制分区和发展多功能农业两个方面进行区域的农业用地管理。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希望优化都市区土地利用管理,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并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屏障带土地利用冲突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城市化除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土地利用冲突已逐渐影响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构建了土地利用"类型-格局-过程"冲突的测度指数,以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屏障带为研究区,分析了从2000至2015年的土地利用冲突演变,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类型冲突空间分异明显。从2000至2015年类型冲突指数值升高,冲突程度加剧,空间上呈都市核心和都市拓展区严重渝东北(南)轻度的分异特征。(2)土地利用格局冲突中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破碎度指数增长较快且空间分异显著。建设空间破碎度指数表现为渝东北(南)高都市区低,而农用空间和生态空间破碎度指数则刚好相反,即渝东北(南)低都市区高。(3)土地利用过程冲突空间分异同样明显。主要表现为都市区程度加剧,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和渝东南程度一般。(4)总体而言,从2000年至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程度加重,并且空间分异明显需制定不同的土地相关政策。都市区建设用地的不断拓展使其土地利用冲突程度严重,需对该区城市建设方面挖掘更协调的开发模式;作为都市区的外延区,城市发展新区具备了足够可供开发的建设空间和潜力,可缓解都市区日益加剧的土地利用冲突;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冲突程度整体可控,但城市建设区和自然保护区存在一定冲突,必须切实加强空间管控和对策。其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冲突特征结果可为未来土地资源空间优化、城市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空港都市区的形成条件与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阐述了空港都市区这一概念内涵,并就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进行了辨析.从技术的进步导致机场及航空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和全球竞争方式的变化、城市发展模式多中心化的趋势、政府推动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空港都市区形成的动力机制.在上述形成机制探讨的基础上,对我国空港都市区发展的阶段进行了判断,进而通过对我国空港都市区相关形成条件的考察,提出了我国空港都市区的未来发展趋势,并针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重庆都市区地域结构问题及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都市区位于三峡水库的库尾区,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市区的地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已影响到都市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详细地探讨了都市区地域结构的变化特点,揭示了地域结构演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城市功能区混杂、人居环境拥挤、热岛效应突出等;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用地结构、产业结构和功能结构8个方面提出了都市区地域结构优化调控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穗港澳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8  
把珠江三角洲与香港和澳门作为一个地域整体,从都市区的界定入手,分析了港澳珠地区都市区的特征,探讨了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机制。有利的国际环境、良好的地区条件、资金的集聚、技术和人才的集中、弱化的行政联系、城市地域的扩展、快速非农化以及城乡一体化成为穗港澳都市连绵区形成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上海大都市游憩商业区的型态模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在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的研究进展基础上,采用REcEn模型,对上海都市区RBD作了识别;提出了上海都市区RBD系统存在叠加、伴生、增长极、点轴4种模式8种型态;并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居住职能转移、商业服务业发展和行政区划等视角,探讨了大都市区RBD系统的动力机制,揭示了上海都市区RBD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海绵城市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具有缓解雨洪灾害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构建城市水文安全体系的重要意义。山地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主体区域之一,其海绵城市建设受到自然地形、气象水文和城市建设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本文以重庆都市区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山地水文过程特征的基础上,将生态水文体系与海绵城市规划两者间的理论性和技术性耦合,提出重庆都市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一般途径,从建设目标、生态空间、雨水单元、场地规划等角度制定规划管控措施,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点,实现山地海绵城市规划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欣炜  宁越敏 《地理科学》2015,35(6):665-673
借鉴都市区概念,采用“六普”城乡统计口径,以区、县为基本单元,利用人口密度、城镇化率等指标界定了128个大都市区。其次,对2000~2010年中国大都市区人口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的特征及变动进行了研究。从规模结构上看,以大都市区人口表征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且属于较为分散的类型,但斜率q从2000年的0.787提高到2010年的0.891,显示都市区的规模分布趋向集聚,且高等级都市区仍有一定发展空间。从空间分布上看,东部是中国大都市区的主要分布地带,且人口有进一步向该地区集聚的趋势,并形成了三大都市区连绵地区;中部地区都市区数量增加较多,但人口比重有所下降;西部地区大都市区发展最为滞后,都市区极化现象十分突出。最后就中国大都市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海都市区边界划分——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德  顾家焕  晏龙旭 《地理学报》2018,73(10):1896-1909
都市区是中心城市及其主要影响范围,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国外都市区范围根据中心城市与外围地区的通勤联系划分,本质上是与中心城市具有密切经济联系的统一劳动市场区。国内由于统计数据的缺乏,通过通勤联系划分都市区的相关研究难以开展,且划分结果在内涵上与国外都市区差异较大。移动电话是目前普及率最高的移动通讯终端设备,其包含的地理位置标签可反映用户的职住地信息。利用上海移动2014年上半年某两周2G手机信令数据,识别用户的居住地和工作地,参照国外标准,根据中心与外围地区的通勤联系划分上海市都市区。在通勤联系的基础上,尝试采用消费联系作为都市区划分的辅助标准,并对划分结果进行了调整。结果表明:① 基于通勤联系的上海都市区主要包括中心城周边地区、松江新城及外围大型工业区,基于消费联系调整的上海都市区包括中心城周边地区、松江、嘉定、青浦等新城及浦东惠南地区、长兴岛,整体上呈现东西略长、南北略窄的形态;② 通勤联系和消费联系可以相互结合划分中国的都市区边界,通勤联系作为主要指标,消费联系作为辅助指标;③ 上海与国外城市都市区差异较大,国外都市区范围扩展极广,上海都市区范围未超过行政边界,局限在在中心城周围相对较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都市区的概念自1910年由美国提出后,西方各国纷纷学习借鉴,建立了各自的都市区统计体系。其作为经济和社会分析、管理的空间单元,不仅在政府层面展开讨论,而且在学术层面的研究也逐渐繁盛起来。伴随着郊区的出现、填充、蔓延以及计量革命、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都市区研究的重点与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相较之下,我国学者对于都市区的概念、界定以及机制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然而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官方都还未对全国范围的大都市区进行具体界定。本文主要对西方发达国家都市区概念的起源与实践应用进行梳理与比较,并以时间维度对西方学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对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开展评述与总结,以期为中国都市区化的研究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前半叶,各种空间尺度的城市群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省域城市群必然成为省(区)发展战略的主要牵引板块。一方面,省域城市群的深度整合迫切需要城市群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与支撑;另一方面,城市群整合理论需要通过城市群建设实践进行提炼与升华,并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通过中原城市群初步整合,以及内聚和外联两个方面的进一步实践,探索了省域城市群整合理论的深化及其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具体来说,内聚以营造现代都市区,构建能够带动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外联以营造省域现代城镇体系,构建能够承载城市群健康发展的"区域支撑体系"。对中原城市群深度整合的研究,可为其他省域城市群的发展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速公路流的东北大都市区边界识别与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卓  金凤君  王姣娥 《地理科学》2019,39(6):929-937
利用高速公路收费站数据分析东北大都市区的空间边界与中心-外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中心城市高速公路流随距离的分布符合距离衰减规律,随规模位序的累积分布符合“二八定律”,但在具体的指标阈值上却表现出显著差异。四大都市区在空间上相连,以较小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区域主要的社会经济活动。沈阳都市区和大连都市区在城镇关联体系中已实现融合;沈阳都市区、长春都市区、哈尔滨都市区间的空间联系则相对松散。高速公路流空间下,各大都市区中心-外围空间结构表现出空间圈层、功能廊道和边界切割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3.
都市圈经济发展的主要原理及对兰州都市圈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圈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发展经济是都市圈建立并不断完善的重要内容。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距离衰减规律、万有引力原理、中心地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原理及网络结构理论等对都市圈建设的指导作用。以兰州都市圈为例,阐释了部分原理在实际建设中的应用:兰州都市圈的空间界定、经济发展功能分区及网络经济构建。  相似文献   

14.
《Urban geography》2013,34(8):727-748
Discontent with the current definition of metropolitan areas and the lack of differentiation within nonmetropolitan territory provided the incentive for the research presented here. Census tracts rather than counties were used as the building blocks for assignment of tracts, not just to metropolitan areas, but also to larger towns (10,000 to 49,999) and to smaller urban places (2,500 to 9,999). The analysis used 1990 census-defined urbanized areas and tract-to-tract commuter flows. Results include a modest shift of population from metropolitan to nonmetropolitan, as well a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areal size of metropolitan areas, disaggregation of many areas, and frequent reconfiguration to a more realistic settlement form. [Key words: metropolitan, urban-rural, commuting.]  相似文献   

15.
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长三角都市圈为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朱付彪  陆林  於冉  鲍捷 《地理科学》2012,(5):570-576
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对优化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促进都市圈整体旅游地形成和发挥都市圈旅游空间效应与功能有重要意义。以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为指标,利用赫芬达尔指数和位序—规模模型进行分析,并结合长三角都市圈旅游发展实际考察其旅游空间结构演变态势。结果表明,长三角都市圈旅游者和旅游收入空间分布趋向分散,各城市旅游发展相对差异不断缩小,其旅游发展趋向均衡化。长三角都市圈旅游发展实际也显示,其旅游空间结构呈现多中心、网络化和一体化特点。从长期来看,长三角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趋向高水平均衡。借鉴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认为以可达性、互补性和替代性为必要条件,以集聚和扩散作用为主要形式,以资金、技术、人员、信息和经验等的流动为主要内容,各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推动了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不断由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演变。旅游企业扩张和旅游客流流动带动了旅游资金、技术、人员、信息和经验等的集聚和扩散,推动了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  相似文献   

16.
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中的若干误区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袁家冬  周筠  黄伟 《地理研究》2006,25(1):112-12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长江三角洲、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大城市的地域空间组织开始从单体型城市的简单形态,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诸多城市和地区相互交融形成的都市圈的复杂形态转变。大上海、大北京、大广州、大沈阳等大都市圈的雏形已经初步形成,同时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的周边地区,一些区域性都市圈和地方性都市圈也在逐渐形成。以这些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施都市圈的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一个共识。正确引导都市圈的建设与发展是我国新形势下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指出了我国目前都市圈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上存在的一些误区,对都市圈的基本概念、地域本质、形成机理、地域结构与空间形态、类型与规模等进行了分析,为我国21世纪都市圈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土地景观形态能够反映土地利用空间行为特征。在对鄱阳湖地区1995年、2000年、2015年和2018年4个时间点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分形维数、分形稳定性、斑块密度、斑块形状破碎度和景观隔离指数分析区域景观格局变化,并运用分形理论对土地利用空间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1995年到2018年的20多年间,建设用地一直是分形维数最高的土地类型;但从时间尺度上,建设用地的分形维数呈下降趋势,表明建设用地空间形态在土地利用空间行为的作用下逐渐向有序方向发展。水田、旱地和有林地一直是分形维数最低的土地利用类型,且处于景观分形不稳定状态。斑块密度、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以及景观分离度指数的计算结果支持了分形维数分析的结论。从实现区域土地合理布局的角度,建议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降低区域建设用地的分形维数,引导建设用地有序发展。对于诸如有林地、灌木林地、高覆盖度草地和水域等自然景观,应增加其分形维数以减少人为干扰,维护其稳定性。同时建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引入分形维数,将分形维数作为评价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合理性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8.
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因子生态分析方法分析2010年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结果表明:文化程度与职业、外来人口与农业人口、家庭生命周期、新建商品房、住房条件是影响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的5个主因子,其中新建商品房和家庭生命周期是新发现的两个社会空间结构主因子。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可划分为新城中产阶层居住区、旧城工薪阶层与高社会经济地位阶层混合居住区、近郊外来人口集聚区、高校/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低社会经济地位与外来人口混合居住区、农业人口分布区。高校/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这一新的社会空间类型反映了大学城与高新技术区建设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影响。与2000年社会空间结构相比,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主因子构成与空间格局逐渐发生变化,社会空间类型也逐渐发生分化与演替,社会空间结构整体趋于复杂化。  相似文献   

19.
分形论、界壳论与山地研究理论及地理学创新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概述分形论、界壳论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首先探讨了二者对系统自组织理论的完善以及对深化山地研究和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其次,总结了分形论、界壳论在山地理论和地理学中的已有应用,最后针对应用现状,对山地理论和地理学中理论的应用创新和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