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昆特依盐湖是柴达木西北部一个次级断陷盆地,大盐滩矿区即位于其中。大盐滩矿区赋存有丰富的卤水钾盐矿床,同时也沉积了储量可观的固体钾盐矿,杂卤石是主要的固体钾盐矿物。大盐滩杂卤石主要分布于矿区中南部,面积约302 km2。杂卤石主要产出于石盐粒晶间及淤泥或粘土层中,呈薄层状分布,埋深12~65 m,钻孔岩芯化学分析结果揭示,K2SO4品位在2.43%~8.78%之间,平均3.95%。对不同赋存状态的杂卤石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推测杂卤石成因的两种可能性:1在盐湖沉积期间,当石膏和石盐沉淀后,浓卤水和硬石膏反应而生成杂卤石,并交代了硬石膏或结晶在石盐孔洞中。2在构造较为剧烈的升降期,由于钾易被粘土物质吸附,当进一步浓缩的卤水与粘土作用便以杂卤石的形式沉积下来,此类杂卤石原生沉积的特征明显。大盐滩固体钾盐资源成矿潜力大,查明其成因和分布规律可为开发大盐滩固体钾盐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昆特依大盐滩矿床晶间卤水的赋存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盐滩是在阿尔金山走滑大断裂的影响下形成的一个次级断陷盆地,大气降水、山区冰雪融水是区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大盐滩是一个以硫酸盐矿物为主的大型钾盐类矿产地。地下卤水可以划分为晶间潜卤水层(W_1)和晶间承压卤水层(W_Ⅱ、W_Ⅲ、W_Ⅳ和W_Ⅴ)5层,大盐滩矿床晶间卤水赋存特征的研究对开发大盐滩矿产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西部昆特依盐湖大盐滩矿区地下卤水资源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野外采取了大盐滩矿区不同深度(9.8~133 m)晶间卤水样品和冷湖构造油田水样品,分析了卤水的水化学组成和氢氧同位素值。结果显示,晶间卤水矿化度较高(平均为363.94 g/L)且富K~+,水化学类型为硫酸镁亚型;油田水矿化度较低(平均为39.02 g/L),富Ca~(2+)和Sr~(2+),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物型。离子含量及钠氯系数和溴氯系数分析显示,大盐滩矿区晶间卤水主要为大气降水汇聚后经蒸发作用形成,深层晶间卤水(30~133 m)具有大气降水盐岩溶滤成因及受具有深部来源性质油田水补给的特征。氢氧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卤水均发生了明显的"氧同位素正漂移"现象,推断深层晶间卤水较高的δ~(18)O、δD值与浅层晶间卤水(9.8~11.5 m)以及大气降水溶滤盐岩沿断裂下渗补给有关。  相似文献   

4.
王洪涛  杜岩  王冉 《西部资源》2015,(2):139-141
四子王旗小南山地区铜、镍矿赋存于辉长岩中,矿化区与线状重力等值线密集带或水平一阶导数线状异常(或串珠状异常)重叠,推断在矿区南北有近东西向断裂存在。磁法测量显示为一规则正异常。推测磁异常是由深部辉长岩岩体引起。由于该异常与化探Cu多金属组合异常吻合较好,同时在异常走向边缘有小南山Cu、Ni矿床,异常组合形式及地质条件都有可比性,进一步做大比例地质物化探工作。  相似文献   

5.
察尔汗盐湖地下晶间卤水蕴藏了宝贵的盐湖矿产资源,如何确定地下卤水的赋存规律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卤水开采和补给方案,正成为盐湖资源大规模可持续利用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察尔汗盐湖西北部的典型采卤区作为研究区域,1)利用新型的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通过在研究区布设两条十字交叉的测线,探测并反演解译测区地下60米深度内的卤水静态赋存形式,2)结合OpenGeoSys(OGS)多物理场耦合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对测区地下卤水的动态运移形式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地面核磁探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含水量整体偏低,最大含水量约0.8%,平均含水量约0.4%。测点结果给出的含水层位分界面与邻近钻孔的地层层位分界面的一致性较高,浅部的层位误差在10%以下,达到了0.5米的精度。考虑到测区南北两边均有采卤渠正在汲取地下卤水,且在测区中心存在两条废弃的采卤渠,OGS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卤渠造成测区浅部卤水较大空缺,与研究区浅部含水量总体偏低的探测特征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地面核磁共振技术能准确探测卤水当前的赋存状态,地下水运移模拟技术可以深入认识采补活动引起卤水赋存状态的变化规律。探测和模拟结合的联合研究是确定卤水赋存规律的重要手段,研究成果可为盐湖资源合理开采高效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相关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6.
察尔汗盐湖地下晶间卤水蕴藏了宝贵的盐湖矿产资源,如何确定地下卤水的赋存规律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卤水开采和补给方案,正成为盐湖资源大规模可持续利用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察尔汗盐湖西北部的典型采卤区作为研究区域,1)利用新型的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通过在研究区布设两条十字交叉的测线,探测并反演解译测区地下60m深度内的卤水静态赋存形式,2)结合OpenGeoSys(OGS)多物理场耦合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对测区地下卤水的动态运移形式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地面核磁探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含水量整体偏低,最大含水量约0.8%,平均含水量约0.4%。测点结果给出的含水层位分界面与邻近钻孔的地层层位分界面的一致性较高,浅部的层位误差在10%以下,达到了0.5 m的精度。考虑到测区南北两边均有采卤渠正在汲取地下卤水,且在测区中心存在两条废弃的采卤渠,OGS地下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卤渠造成测区浅部卤水较大空缺,与研究区浅部含水量总体偏低的探测特征一致。地面核磁共振技术能准确探测卤水当前的赋存状态,地下水运移模拟技术可以深入认识采补活动引起卤水赋存状态的变化规律。探测和模拟结合是确定卤水赋存规律的重要手段,研究成果可为盐湖资源合理开采、高效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自中生代末一新生代以来,由于喜玛拉雅山运动影响,西部形成了众多北西一南东向分布的一系列断裂和褶皱构造单元。这种多断裂带、多褶皱的构造背景,不仅有利于深部水的运移和外围山系风化产物进一步聚集,而且为柴达木盆地盐类资源的储存提供了丰富的空间扣场所,富集了广厚的岩盐和深部富钾卤水。在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表蒸发岩和卤水进行野外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在典型的背斜构造区采集和分析了9件油田卤水水样,通过离子含量和一些特征离子比值的分析,发现柴达木盆地西部油田卤水具有高矿化度,高的Na^+、Cl^-含量和相对更高的Ca^2+,低Mg^2+、SO4^2-含量特征;并且盆地西部油田卤水普遍具有较高的K^+、Br^-、B^3+、Si^2+、Li^+等离子含量,Br、B^3+、Sr^2+、Li^+等的含量也基本达到了综合利用工业品位和单独开采工业品位,具有潜在的资源意义。  相似文献   

8.
深部孔隙卤水是近年来盐湖勘查的工作重点。对尕斯库勒地区深部孔隙卤水的离子特征及聚类分析显示,卤水中的K~+、B_2O_3和Li~+具有相似的物质来源,且各离子之间具有普遍的相关性;孔隙卤水中的钾、镁、锂具有相对较高的品位,各离子含量普遍呈现一个自南向北增大的趋势,而且上部卤水离子浓度普遍高于下部。尕斯库勒地区北部段深部具有较好的钾、镁、锂找矿前景。根据卤水的特征系数及其在K~+,Na~+,Mg~(2+)//Cl~-,SO_4~(2-)-H_2O(25℃)介稳相图中的分布,推测尕斯库勒地区深部孔隙卤水的主要来源,既有溶滤表层晶间层的溶滤水,又有深部的沉积水显示出典型的多源性。  相似文献   

9.
昆特依大盐滩矿床储卤层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昆特依大盐滩矿床的卤水主要以晶间、层间卤水的方式赋存,其水文地质条件制约着其开采模式,查明矿床储卤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可为钾资源开发提供有利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海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分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柳长顺  刘昌明  杨红 《地理学报》2004,59(3):349-356
流域水资源管理分区对制定流域水资源管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根据环境、粮食、水资源和社会经济4大类30个指标,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分析其聚类过程,把海河流域分为太行、燕山山区、山前洪、冲积扇区、京津唐地区、山前平原区、中东部平原区和淀东清南天津区 (天津市区) 和徒骇马颊河平原区7个区,分区结果符合流域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各区各具特点,应制定不同的水资源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流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盐湖型锂矿区和工业设施最为完备的卤水锂工业基地,长期以来关于其尾闾盐湖区锂的物源问题备受关注。尽管目前的众多研究已经对流域内地表水体及尾闾区盐湖中锂的物源有了较为一致的看法,但盆地周缘围岩风化过程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仍缺乏系统性认识。基于部分保守性微量元素在物源示踪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流域内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的REEY、Li、Sc、Co、Nb、Ta、Th等微量元素开展其地球化学行为方面的分析,讨论了沉积物的物源属性特征及其中锂的来源特征,为深入认识盐湖区游离态锂资源的物源提供了新的证据。结果表明,那棱格勒河流域与毗邻的东、西对比区河流沉积物有着相似的化学风化背景和基岩类型,源岩具有显著的长英质岩和基性岩的二元混合特征,且基性源岩所占比重更大;而沉积物中的锂除尾闾盐湖区明显受到富锂孔隙水体夹带的影响外,其它地区锂的来源特征与沉积物的物源特征相同,表明地表迁移过程对介质中锂的通量影响较弱,沉积物中的锂更多的是以赋存在相关矿物结构中的形式存在;研究区来自源岩风化作用提供的游离态锂的量较为有限,尾闾盐湖中的锂资源主要以昆仑山深大断裂带涌出的热泉水的长年补给为主。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深层地下水成矿模式及其成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焕夫 《盐湖研究》2001,9(2):13-21
论述了柴达木盆地深层地下水成矿模式及其成矿规律。不仅剖析了深层地下水成矿的研究概况和化学成分的现今性状与时空分布规律 ;而且首次探讨了深层地下水的水文地质发育史 ,进行了古水文地质再造 ,提出了古水文地质旋回的新概念。同时 ,还揭示出“围压深埋型烃类运聚形成的石油 (气 )藏”及其“高压围限的低压区、毗邻高压区的低压区、卸压区和早熟型等 4大聚油 (气 )区”和“高山深盆浅水蒸发型盐湖富钾卤水矿床”及其“水平分带、垂向叠加效应和水型相关”等 3大成矿规律。据此 ,对于石油 (气 )藏和盐湖富钾卤水等资源开展了成矿予测 ,并且指出了勘查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3.
锂资源是新技术、民用和军工行业的重要原料,全球富锂盐湖多分布在板块俯冲带和碰撞带以及板块转换带,卤水中的锂资源量占全球锂资源总量的80%。富锂盐湖中的锂主要来自于深部和浅部的水-岩作用、早期的含盐岩系以及岩浆作用,其次是盆地周围岩石的风化以及大气来源。富锂盐湖流体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再循环卤水和岩浆水以及其它流体。地表水和地下水为富锂盐湖中锂的重要来源,其次是岩浆水和再循环卤水。岩浆作用对于富锂盐湖的形成至关重要,其不仅直接为富锂盐湖带来了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还为其中的水—岩反应提供了热源。不过,幔源组成对于富锂盐湖的贡献度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陆相盐湖层序地层学研究简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相盐湖盐源复杂多样,主要有陆源、海源和地壳深部三大类。前两类主要通过蒸发成盐,气候起着关键作用,形成的陆相盐湖低水位和高水位体系域中盐岩发育,湖侵体系域中盐岩相对不发育;第三类主要通过兑卤成盐,作为深层卤水通道的深大断裂的活动期次控制了盐岩的发育,盐岩主要发育在湖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次之,低水位体系域中盐岩一般不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盐湖地下卤水的开采技术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农业大国,钾肥的需求量巨大,目前钾肥供应主要来源于柴达木盆地。由于目前的技术限制,钾资源的开发还局限于浅部,无法满足我国钾肥的需求,大部分钾肥还依赖于进口。总结和对比井采技术、渠采技术和CO2地质封存与深部卤水联合注采技术(CO2-EWR)表明,对浅层地下卤水的开采,井采技术和渠采技术适用,但两种技术使采卤泵、采卤管道和输卤渠容易堵塞;并且井采技术投资较大,渠采技术可能导致地下水循环受阻,因而会出现大面积的疏干区。CO2-EWR适合开采深部卤水,虽然该技术的一次性投入较大,但该技术一方面将CO2存储在深部卤水层中,另一方面将卤水驱替出含水层,是一种新型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技术(CCUS)。随着浅层卤水资源的耗竭,开展深部卤水资源的开采利用势在必行,CO2-EWR技术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蕴藏丰富的盐卤资源。从盆地海相三叠系盐类大量的热融、水溶变质资料 ,阐述了它对盆地三叠系找钾方向的控制 ,提出开辟富钾卤水———液态钾矿的找钾工作 ,是四川盆地至为重要的找钾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盐湖Li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凤清 《盐湖研究》2001,9(1):55-61
青藏高原是我国富 L i盐湖的主要分布区域 ,这些富 L i盐湖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中部和西藏的中、西部地区。北部柴达木盆地盐湖 L i的储量大、Mg/ L i比值高、卤水 L i含量较高 ,南部西藏盐湖 L i的储量较大、Mg/L i比值低 ,L i含量很高。青藏高原富 L i盐湖主要分布在氯化物型—硫酸盐型过渡区内 ,其 L i含量在 12 0~ 2 6 0 m g/L之间 ;西藏富 L i盐湖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型—硫酸盐型过渡区内 ,其 L i含量在 2 5 0~ 6 6 0 m g/ L之间。在西藏各类盐湖中碳酸盐型盐湖含 L i较低 ,这很可能与其参加到早期沉淀的碳酸盐矿物晶格中有关。盐湖卤水中 L i的空间分布与其水源补给方向和蒸发环境紧密相关。Mg/ L i比值研究表明 ,盐湖中 Mg和 L i的含量成反比关系 ,即高 Mg环境不利于 L i的富集  相似文献   

18.
Widespread definition of a groundwater system in three dimensions is necessary for the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A magnetotelluric (MT) survey can be an effective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method for imaging regional geological structures by measuring both shallow and deep resistivity. To demonstrate the capability of an MT survey to characterize a groundwater system, the Kumamoto area of central Kyushu in southwestern Japan was selected as a case study site because of its rich groundwater resources. Three-dimensional (3D) MT resistivity structure to a depth of 5?km was modeled by 1D inversion analysis of raw MT data and 3D interpolation of the resultant resistivity column data by the optimization principle method. Consequently, both deep and shallow aquifers were detected. A high-resistivity zone appears at depths between 500 and 2,000?m between the Futagawa?CHinagu faults and the Usuki?CYatsushiro tectonic line, which supports the existence of an aquiclude under the aquifer.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inferred from the 3D resistivity model is that the deep groundwater system below a depth of 1,000?m has two main flow paths. One path is likely to be through porous rocks because the low resistivity zone is regarded as tuff with sand and gravel, and the other flow path is interpreted to be through fractured zones along the Hinagu faults. Hence, the path and direction of the groundwater flows are probably controlled by geologic structures and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active faults. These findings suppor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T method for investigating groundwater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