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地缘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内部机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随着冷战结束以及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之间经济相互依存明显加强,地缘政治在内容和形式上从以安全为主的高政治向以经济为主的低政治转变,地缘经济成为研究焦点。本文运用空间探索性方法、碎化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工具,揭示中国在全球经济空间中地缘经济联系的演化特征;借助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索中国地缘经济联系演化的内部机制。结论为:① 中国地缘经济联系经历了“孕育—萌芽—兴起—繁荣”四个阶段,与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② 中国的优势部门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形成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初级产品劣势日益显现;③ 中国经济权力空间的异质化特征明显,地缘经济联系呈现大国集聚效应和地理临近效应。随着时间推移,地缘经济联系空间趋于均质化,经济权力半径不断向外围拓展,不仅同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保持稳定的地缘经济联系,与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联系也不断加强;④ 资本禀赋、科技禀赋和人力禀赋是中国地缘经济联系时空演化的主要内在动力,资本禀赋是中国地缘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科技禀赋是重要的推动力,人力禀赋是主要的基础优势。  相似文献   

2.
刘晓凤  葛岳静  胡伟  黄宇  马腾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1):1735-1746
全球治理背景下,国家仍是国际社会最重要行为体,但非国家行为体作为重要的国际活动参与者也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地理学框架中深入探讨非国家行为体的地缘政治角色,可以更加系统地理解“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多元地缘关系。论文依据地理学尺度思想梳理了非国家行为体的概念和分类,并归纳其地缘政治空间影响及实现途径,以期在理论上完善对地缘政治主体的研究,搭建非国家行为体的地缘政治认识框架,实践上指导中国“一带一路”等对外合作的开展。主要结论包括:① 非国家行为体没有动摇国家主权的决定性地位,但在世界政治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一是作为国家力量的拓展,二是对传统的国家边界、主权有空间上的突破;② 在国际事务上,非国家行为体与国家的互动及相关行为对国际安全、制度、认知和权力空间既产生了积极作用,也造成了一定损害和威胁;③ 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参与和维护全球治理,塑造地缘政治想象与认同,以及调节和重塑地缘政治空间边界三种方式实现地缘政治影响。因此,为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从不同角度分析非国家行为体的影响,通过与之加强对话、开展合作,合理管理、警惕部分非国家行为体的威胁以及培育鼓励中国的非国家行为体等多种方式应对其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南美洲国家地缘经济联系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琴  胡伟  葛岳静  丁时洪  冶莉  王淑芳 《地理学报》2020,75(10):2061-2075
南美洲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合作的拓展方向区,对于提升中国地缘经济地位和拓宽中国地缘经济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贸易、投资、旅游、交通和政治,本文建立多维度的地缘经济联系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TOPSIS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解析中国与南美洲国家地缘经济联系强度的重要特征。结果表明:① 2006—2015年中国与南美洲国家的地缘经济要素流整体呈增长趋势。② 中国与南美洲国家地缘经济要素联系发展不平衡,交通联系强度高于政治、旅游、投资和贸易。③ 中国与南美洲国家地缘经济联系强度偏低,且差异显著。④ 中国与南美洲国家地缘经济联系强度提升缓慢,空间格局年际变化不大。⑤ 国内生产总值、人口规模、合作戈登斯坦因子是重要的地缘经济联系强度影响因子。市场是中国与南美洲国家地缘经济联系强度最重要的驱动力,资源禀赋对中国与南美洲国家地缘经济联系强度作用有限,地缘政治对中国与南美洲国家地缘经济联系强度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太空因其显著的地缘战略价值而成为国家等行为主体间地缘政治博弈的新空间,太空竞争力作为相关行为主体谋取太空领域优势地位的核心要素生成于其围绕着太空开展的竞争与合作之中。该文搭建太空竞争力与地缘政治互动关系分析框架,在对太空竞争力的核心构成要素进行解析后构建太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球14个国家和欧空局的太空竞争力进行评价,以此为基础从太空竞争力与地缘政治格局的互动关系、太空国际合作关系中的地缘政治关系透视两个视角剖析太空竞争力与地缘政治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压力对苏联/俄罗斯、美国、中国、欧空局、日本、印度和韩国发展太空竞争力起驱动作用,对加拿大、澳大利亚起“弱遏制”作用,对巴西、阿根廷起“强遏制”作用,国家太空竞争力发展水平能对全球、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太空国际合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全球及区域尺度的地缘政治关系,当前美国在全球地缘政治关系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且同欧洲地缘政治关系根深蒂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遏制严重,欧洲内部地缘政治关系较紧密但亦呈现分化态势,亚洲内部地缘政治关系分化严重。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铁外交的地缘空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宇  葛岳静  马腾  刘晓凤 《地理科学进展》2017,36(12):1489-1499
高铁的空间运送能力极强,但建设耗资巨大,并因此对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产生着迅速而深远的影响,也使得高铁的贸易格局兼具国际政治和外交属性。中、日、德、法是目前主要的高铁出口国,在国际高铁市场上竞争激烈。本文从地缘政治的"空间—权力"视角出发,基于对国家发展的安全利益、发展利益和影响利益逻辑,综合考量高铁修建的基础条件、高铁出口竞争国的空间利益格局、中国的竞争优势等方面,采用空间叠加分析方法,尝试得出中国“高铁外交”的地缘空间及合作方式。主要结论为:①中国“高铁外交”的优先发展空间主要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韩国、美国和巴西等国;②中国与美、韩、俄、哈、澳5国可展开多层次的高铁合作,与印、泰、越、印尼4国可从发电、输变电等前期工程开始合作,与巴西、马来西亚两国可根据市场需求先进行前期的工程合作;③除高铁优先发展空间外,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可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风险的前提下融资、投资和承建;④在中国利益重点区域之外,从高铁修建的经济利益出发,在经济基础较好且已有铁路合作的国家进一步进行高铁合作可行性较大,如罗马尼亚、爱沙尼亚、波兰、匈牙利、塞尔维亚、白俄罗斯等国。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基于闽台互动的产业与空间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陈修颖  顾朝林 《地理科学》2003,23(4):414-421
在经济转型条件下,福建省产业和空间结构调整的依据需建立在三个层面上:一是从全球产业大转型中寻求机遇,确立自身发展的整体战略;二是从台海关系这一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局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以此为依据重构空间结构;三是从地方空间层面寻求自身的优势,在协调好区域间分工关系的前提下,寻求省域产业和空间结构与上述两个层次的有机耦合。在这三个层面上,台海关系是控制产业与空间结构调整的核心。台海关系加速朝良性发展的新形势以及福建省的独特区位优势决定了福建的产业和空间结构调整必须建立在闽台互动基础之上。高效农业、电子、汽车和石化等重点产业的选择和流动空间—承转空间—地方空间—辐射空间等有机秩序空间系统的建立可以促进闽台产业、空间互动,并最终实现闽台一体化、构建台海经济区的国家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地缘环境研究是中国地理学界复兴政治地理学的第二次尝试,也是政治地理学从单一要素向多要素、综合化发展的体现。基于对在北京召开的两次"地缘环境"国际研讨会和对早期地缘环境研究归纳的基础,将地缘环境界定为由地理环境、地缘关系和地缘结构3部分组成,其中,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人口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构成,地缘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军事关系和社会文化关系,地缘结构则包含政治军事结构、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采用AHP决策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南亚地缘环境进行定量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南亚在地理环境、地缘关系和地缘结构上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并最终导致南亚在地缘环境上可以划分为4类,即印度为一类,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为一类,不丹和尼泊尔为一类,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为一类。造成这种空间分异的原因大致有3个,即"地理决定论"、相互依赖论和制度论。  相似文献   

8.
胡芳  李誉博 《热带地理》2023,(6):1160-1171
构建科学合理的地缘政治风险评估体系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防范和化解地缘政治风险的重要前提。基于事后交易成本构建地缘政治风险评估体系,通过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全局莫兰指数以及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缘政治风险水平、时空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时间维度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缘政治风险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2)从空间分布看,沿线国家地缘政治风险集聚特征明显,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东欧地区,但东亚的地缘政治风险近年有所升级。3)地缘政治风险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治稳定、经济自由、经济增长率、教育支出以及自然资源对地缘政治风险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基于此,研究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加快国家现代化转型,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框架,提高地缘政治风险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9.
何光强 《地理科学》2019,39(5):714-725
在地图投影变换影响下,得益于多样化的地图服务,二战期间美国地缘战略空间观念经历了从孤立主义向干涉主义的转变,推动了美国的参战与具体战略展开。这一空间逻辑在战时地图投影的选择上表现为从圆柱投影下的二维“矩形世界”向等距方位投影下的“圆形世界”和正射投影下的三维“球体世界”“鸟瞰世界”转变,折射出空中时代下的全球一体观。通过不同投影下“地图空间”的调整,二战期间美国地缘战略空间观念逐渐接近现实地球空间,这无疑增强了美国参战的合理性和战略决策的正确性。作为认知话语和实践话语的统一,地图投影通过地图服务反映并参与到了二战的地缘政治发展进程。伴随着美国地缘战略空间观念的变迁,美国也由此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国际体系的中心。在当前中国和平崛起和全球地缘调整的大背景下,地图投影创新也为今后的地缘关系研究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崛起,世界主要大国将战略中心转移至亚洲并通过各种经济组织和经济联盟等经济途径重塑中国周边环境,由此导致中国周边地缘环境形势变得极其复杂。中国则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经济途径化解。本文按照全球—区域—国家间的尺度,探讨了国际经济组织、经济联盟和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等3种主要经济途径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机制及空间表现。结果表明:通过国家间经济依赖的不对称性改变各国权力大小,进而影响地缘格局中地缘体的权力分配,其空间表现主要为影响地区冲突和改变国家地缘空间影响范围。而国际经济组织和经济联盟则通过权力再平衡影响地缘政治格局,其空间表现主要为数量增长、交错分布和空间范围扩大。中国学者对如何通过经济途径增强地缘政治影响力、改善中国地缘环境的研究不够充分。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应更为关注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周边乃至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为此,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研究:①将经济相互依赖转化成为有效的地缘影响力;②利用国际经济组织和经济联盟拓展中国地缘政治空间;③“一带一路”空间走向及沿线国家;④多尺度经济途径影响效应分析;⑤运用定量模拟方法探求国家地缘影响力演变的影响因素以及驱动机制等,为中国的地缘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实证。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空间相互作用是区域科学、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点。文章对国内外空间相互作用的相关理论、研究内容及测度模型进行梳理。从研究内容来看,区域联系特征及区域空间结构的关注较多,而针对区域间地缘经济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尤其是在测度方面需要更为深入的探讨,质性方法在研究中的分量也需要强化。经典的引力模型在实践应用中不断调整和深化,而对于城市流模型和地缘经济关系模型的支撑理论较为薄弱,模型应用过程中呈现出新技术、新方法运用的趋势。传统的研究还集中于地理意义上的区域空间及城市组织,针对虚拟空间中的信息技术流动和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影响应作出积极回应。随着全球城市网络的显现,借助各种属性数据探索垂直层面的联系将是一个重要方向,不同尺度下的城市与区域间的网络结构、功能和关系研究将成为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商品贸易结构不均衡性对地缘经济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孟德友  马颖忆  王晗  柯文前 《地理科学》2015,35(10):1238-1246
从国家对外经济联系中不同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进出口贸易视角,考察中国(① 由于数据限制,本文研究区域为中国大陆地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地缘经济格局特征与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商品贸易的总体态势是资源产品进口对富含能源国家的高依赖及工业制成品净出口对国际市场的强需求的不均衡特征;空间上则表现出国别、地区和方式较为单一且相对稳定,这可能会导致中国地缘经济与其他国家关联强度有一定的倾向性。集成资源产品进口和工业制成品进出口多指标显示,以工业制成品进出口为主的外向经济是影响中国当前地缘经济格局最主要的因素,而资源产品进口则次于工业制成品的作用,且石油和铁矿的作用高于天然气;在空间上形成了以重点经济发达国家与其外围周边国家为重点面域,联合重点能源国家为扩展的“面-点”地缘经济格局,中国进出口贸易地区大致形成了由近及远的多圈层结构,且关联度较低的国家镶嵌其中而表现出破碎化的特征。这一格局昭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地缘局势总体稳定,但受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积极开辟和寻求多元化的地缘经济空间是有效应对对外经济联系突发事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柑橘生产空间变迁及其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产业集中度、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产业重心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对中国柑橘生产空间演变特征,以及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78-2015年中国柑橘生产空间呈现扩张态势,可分为急剧增长期(1978-1991年)、低速增长期(1992-2000年)、稳步增长期(2001-2015年)。中国柑橘生产空间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华东地区,具有“北冷南热”的空间结构。柑橘生产空间在省域尺度上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呈现显著的地理集聚现象,且集聚呈现先急剧下降,其后再波动上升的变化过程。自2000年起,生产空间重心持续性向西南向迁移,“西移南扩”的迁移趋势明显。中国柑橘生产空间从最初的自然驱动,逐步转向为“自然-社会”驱动。自然资源禀赋决定着中国柑橘生产的基础空间,社会经济因素是柑橘生产空间变迁的重要原因。在市场区位因素中,道路运输、水果消费对柑橘生产空间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路网密度提高,提升了产区的经济区位,居民收入的提高扩大了柑橘消费需求,因此每提高1%,柑橘面积分别增加0.192%和0.107%。在生产要素中,劳动力投入、水利灌溉对柑橘生产空间存在正向效应,每提高1%,柑橘面积分别增加0.934%和0.094%。在社会经济因素中,非农就业机会引起的农村劳动力流失,对柑橘生产空间存在强烈的负向效应,每提高1%,柑橘面积减少1.365%。科技进步带来的新品种、新技术对柑橘生产空间存在正向效应,每提高1%,柑橘面积增加0.058%。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直接效应为负向效应,间接效应为正向效应,意味着在分配有限土地资源的博弈中,本地土地首先要满足粮食安全,因此抑制柑橘面积增加。而邻近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提高,通过粮食流通能够满足本地粮食安全,促进柑橘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14.
域外国家与南海周边地缘经济联系强度演化与态势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重心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以及区域地缘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南海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南海周边已成为全球重要战略区域和亚洲最重要的国际地缘问题区域。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修正引力模型等方法,从贸易、投资、旅游等视角切入探究域外国家与南海周边区域的地缘经济联系演变及态势。结果表明:① 2005—2019年域外国家与南海周边区域的贸易联系日益紧密但贸易合作的非均衡化现象较为突出,域内出口贸易网络呈现以中国为核心,老挝、文莱和柬埔寨为边缘地带的相对稳定网络结构特征。② 域外国家对南海周边区域的投资规模显著提升但投资规模的两极化差异态势较为明显,投资区位呈现由高度集中向渐进式扩散转变态势。③ 域外国家入境旅游流持续增长,旅游网络由中国为单一核心演变为中国和泰国为双核心的网络结构,旅游目的地日趋多元化。④ 域外国家与南海周边区域地缘经济联系强度有所降低,但与东盟9国地缘经济联系强度整体上升;虽然以美日为代表的域外国家逐渐减弱与中国的地缘经济联系,但地缘经济联系网络整体仍然呈现以中国为核心,以泰国和新加坡为次核心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碳排放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 年GDP碳排放强度较2005 年降低40%~45%,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国层面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实质性转型,更有赖于省区层面节能减排的具体行动。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提供的方法,本文估算了全国30 个省区1997-2010 年碳排放强度,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讨了中国省级尺度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格局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旨在为政府制定差异化节能减排的政策和发展低碳经济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 1997-2010 年,中国能能源消费CO2排放总量从4.16 Gt 增加到11.29Gt,年均增长率为7.15%,而同期GDP年均增长率达11.72%,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呈逐年下降的态势;② 1997-2010 年,碳排放强度的Moran's I 指数呈波动型增长,说明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在省区尺度上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集聚程度有不断增强的态势,同时,碳排放强度高值集聚区和低值集聚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或空间锁定;③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城市化率对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时空格局演变具有重要影响;④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走低碳城市化道路,以及实行节能减排省区联动策略是推动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胡曙虹  黄丽  范蓓蕾  肖刚 《地理科学》2016,36(12):1767-1776
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基于2003~2012年中国省域高校创新产出及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对中国省域高校创新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域高校创新产出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逐步加剧,从2003年的“沿海-沿江”分布进一步演变至2012年明显集聚在长江三角洲及山东、湖北、重庆等少数省域;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高校创新产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提升;计量结果显示,高校通过基础研究及产学研合作获得的创新产出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大国是全球政经版图的主导力量,其关系性质对区域、全球发展和经济合作过程具有决定性影响,结构性变动、资源和市场高度对外依赖性引发了大国博弈新态势。在资源争夺加剧的地缘经济时代,如何平衡国家间的资源竞合关系是当今政治地理学的时代命题。以中日两国2000—2017年资源贸易为例,以库仑引力模型构建地缘经济合作强度指标,探讨中日资源贸易的地缘经济规律。研究表明:①中日两国资源贸易的地缘经济合作强度多为负值,总体上竞争大于合作,2008年后两国地缘经济关系进入矛盾与对抗新阶段;②按照竞合关系可将中日资源贸易货物分为强竞争型、波动竞合型以及合作潜力型,其中化石能源、稀有金属和农产品是影响中日两国地缘经济竞合关系的关键资源;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演化是中日资源贸易关系变动的重要外因,对发展权的争夺构成两国在世界市场资源博弈的内在根源,稀有金属为中国捭阖两国关系提供了地缘政治杠杆。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主要城市技术创新影响环境污染的空间分异与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晓华  吕拉昌 《地理科学》2021,41(1):129-139
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在全域和局域尺度分析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的空间关联,在此基础上,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影响程度的地区差异,并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其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 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二者在全域尺度上存在正向的空间关联,在局域尺度上正向和负向关联并存,具有高创新-高污染、低创新-低污染、高创新-低污染、低创新-高污染4种集聚类型。② 所有城市的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均存在负向影响,影响程度呈现出由东向西渐次递增的空间分异格局,现有样本计算结果有条件地支持EKC曲线,技术创新能够促进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发展。③ 环境污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均能强化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改善作用,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