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环境影响评价(EIA)作为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手段,已日益成为国家环境管理的重要工具。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众参与的概念及作用出发,分析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机制,认为存在着参与对象选取不合理、参与形式双向性差、调查内容设置不科学、意见整理分析方法不完善及公众参与时段滞后等影响公众参与有效性提高的问题,最后提出注重参与对象的代表性,形式的有效性,内容的科学性,分析的定量化以及权利的保障等,以提高中国环评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美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及其借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一绥  邱健斌 《福建地理》2006,21(2):113-115
阐述中、美两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产生与发展,分析两国在环评中公众参与的不同特点。并通过分析美国公众参与的一个事例,提出了我国应借鉴的经验和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的有效性途径。  相似文献   

3.
阐述中、美两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产生与发展,分析两国在环评中公众参与的不同特点.并通过分析美国公众参与的一个事例,提出了我国应借鉴的经验和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的有效性途径.  相似文献   

4.
孙宇婷  肖凡  周勇  田广增 《热带地理》2020,40(3):375-385
公众关注作为疫情防控与舆情治理的重要环节,其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却鲜见被讨论。因此,文章将百度搜索指数作为网络公众关注度的测量指标,采用百度人口流动大数据和疫情实时监测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时空可视化、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2020-01-09—03-02中国公众对“新型冠状病毒”网络关注度的省域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在空间上,公众对疫情的关注度东、西部差异较大,沿海高于内陆,且与疫情高发区吻合;在时间上,武汉“封城”前后各省份的公众关注度分布格局基本趋于一致,且“封城”后均明显高于“封城”前;春节期间关注度达到最高峰,而后随疫情周期性规律(潜伏—暴发)呈波动式下降;关注主题遵循“从早期对相关病毒的搜索到后期关注临床诊断与发展状况”的疫情发展规律。2)疫情动态数据、武汉人口流动的日动态因素与固定区位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受众对疫情的关注度,当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宏观区位因素对公众关注度的影响作用开始凸显,具有持续稳定的影响;3)影响因素在疫情暴发前后2个阶段对公众关注度起着不同的影响效果。在疫情暴发初期,公众更易受疫情动态信息影响引发主动搜索行为;而在疫情暴发后期阶段,公众将注意力转移到流入各省份的武汉人口上。  相似文献   

5.
公众参与既有利于提高环境治理举措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有利于保护公众基本环境权利,满足其实际生计需要,是提高水源地周边农村环境治理综合成效和社会认可度的重要途径。水源地周边农村环境治理公众参与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环境行为,是参与意愿的行动表征,同时受心理认知因素、环境规制因素和内外部条件等的综合影响。论文构建了农村环境治理公众参与行为理论框架模型,并基于福建西芹水厂水源地周边农村144个农户和17个村委调查数据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公众参与意愿高但实际参与行为发生少,村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支付愿意村际差异较大,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公众参与行为个体差异较大。水源地周边农村环境治理公众参与行为不仅取决于其行为意向,还受心理认知、内外部条件及政府管制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内外部条件往往更为关键。性别、环保认知和对政府环境管制的感知是影响农户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支付意愿的关键因素。个人环保素质、环保设施条件和环境服务质量对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公众参与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骆丽  吴云清 《干旱区地理》2019,42(2):452-457
基于天长市1 250份问卷数据,运用SPSS进行效度及因子分析,确立公众的“风险认知”、“政府信任”、“公众参与”及“补偿措施”作为公众对邻避设施风险认知可接受度的潜变量,通过文献整理,确定原假设。运用AMOS21.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原假设是否成立;并分析潜变量与“接受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风险感知”对“接受度”影响系数-0.262;其次是“公众参与”,影响系数-0.242。两者均为负向相关影响。“政府信任”及“补偿措施”对“接受度”正向影响。同时,四个潜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人口学变量中的年龄与受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接受度”有影响。通过对天长市调查研究,分析了公众的风险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对影响因子进行量化,能够客观的比较其重要性;同时对政府及相关工作者有一定的启示,根据影响因子与“接受度”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措施,来降低或避免邻避冲突。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园是公众进行户外休闲游憩活动的主要场所。营造能激发公众参与意愿、与公众需求相匹配的城市公园,既是当前城市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公众的普遍诉求。以深圳城市综合公园为例,通过收集网络主流点评网站的图文评价信息,利用词频分析法提炼公众对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相关的关注点,构建城市公园公众体验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语义分析法解析评论信息,对评价指标定量化赋值,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确定影响公众满意度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网络点评数据能够反映公众对城市公园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但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不均衡;公众对公园的景观效果、生态环境以及是否适合运动健身活动较为看重;到达交通、外部景观效果、植物长势、游人数量、活动类型丰富度、主题活动均会对公众满意度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优化与运行管理水平提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摘要:介绍了我国与欧盟战略环境评价相关文件。通过从适用范围、跨国界环境影响和跨国界咨询、公众参与以及信息公开等方面对我国与欧盟SEA的技术导则性文件进行对比分析,借鉴欧盟SEA中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经验,建议正在制定中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正在修订中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我国SEA相关文件要细化文件适用范围,开展城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公众参与中更多鼓励相关利益群体、弱势群体和NGO的参与,深化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以避免重复评价和监测。  相似文献   

9.
从旅游村的概念出发提出影响旅游村发展的四大因素:生态环境、规模、景观特色和管理服务,构建了四大影响因素和20个三级观测指标因子层组成的旅游村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建立模型。以黟县6个旅游村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黟县旅游村的问卷调查,定性和定量地探讨了旅游村各要素层的内在关系以及各因子对旅游村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公众关注作为疫情防控与舆情治理的重要环节,其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却鲜见被讨论。因此,文章将百度搜索指数作为网络公众关注度的测量指标,采用百度人口流动大数据和疫情实时监测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时空可视化、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2020-01-09—03-02中国公众对"新型冠状病毒"网络关注度的省域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在空间上,公众对疫情的关注度东、西部差异较大,沿海高于内陆,且与疫情高发区吻合;在时间上,武汉"封城"前后各省份的公众关注度分布格局基本趋于一致,且"封城"后均明显高于"封城"前;春节期间关注度达到最高峰,而后随疫情周期性规律(潜伏—暴发)呈波动式下降;关注主题遵循"从早期对相关病毒的搜索到后期关注临床诊断与发展状况"的疫情发展规律。2)疫情动态数据、武汉人口流动的日动态因素与固定区位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受众对疫情的关注度,当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宏观区位因素对公众关注度的影响作用开始凸显,具有持续稳定的影响;3)影响因素在疫情暴发前后2个阶段对公众关注度起着不同的影响效果。在疫情暴发初期,公众更易受疫情动态信息影响引发主动搜索行为;而在疫情暴发后期阶段,公众将注意力转移到流入各省份的武汉人口上。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美国公众参与理论与实践,以期为中国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提供借鉴。结果表明:美国公众参与理论比较成熟,联邦及州政府法律要求公众参与规划、决策等,部门、协会等制定了公众参与手册,公众参与技术方法多样且有针对性。中国可借鉴美国公众参与做法,加强土地整治公众参与理论研究,建立健全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编制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手册,采用多样的公众参与技术方法,从而完善中国土地整治理论,提高土地整治科学性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海外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参与是国际上土地利用规划的一个基本原则,公众参与不仅平衡了公众利益与土地产权主体权益的关系,而且为规划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公众参与的地位与作用、公众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公众参与的行为与积极性等方面对海外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结合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要求,提出要从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加强制度化建设、改进公众参与方式方法等方面推进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从而提高我国编制规划方案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新的旨在刺激举办地经济发展的、具有潜在高风险的公共政策,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事件有广泛的公众参与要求.而事实上公众很少能参与重大事件的决策过程。本文从参与领域、途径和保障等角度.对国外重大事件公众参与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最终结论:在重大事件管理的全过程(研究-申办-筹办-举办-事后管理).公众都能以不同形式参与进来;而且,只要是事件管理者主动吸收公众参与.他们大都倾向于使用较高级的参与形式。另外,对国外相关事件的公众参与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也能给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马勇  童昀  任洁  刘军 《地理科学》2018,38(11):1799-1808
以长江经济带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其时空格局,通过地理探测器筛选其主导驱动因子,基于GWR(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模型揭示主导驱动因子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各年份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均呈显著空间正相关,但集聚程度逐年下降;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空间分异格局基本稳定;地理探测器剔除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和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两个初选因子;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驱动因子作用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环境风险、人地压力、排放强度、信息化水平、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各驱动因子存在特征不同的空间异质性,为制定针对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胡良平  骆秉全  张晚萌 《地理科学》2021,41(12):2117-2126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应用因子分析方法,结合北京区域滑雪场空间分布情况,对比居民冰雪运动参与倾向和频率,发现北京区域居民参与冰雪运动及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距离、收入水平和政策红利;分析得出雪场密度和区域经济水平、性别等对参与冰雪运动消费特征的影响。归纳4个主要影响北京区域居民参与冰雪运动的公共因子,分别是冰雪运动基础因子、冰雪运动信息因子、冰雪运动距离因子以及冰雪运动友谊因子。提出不断提升冰雪运动产品服务质量,出台鼓励性冰雪运动消费政策,完善冰雪运动消费环境,创新冰雪运动消费内容,逐步扩大冰雪消费规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tracks the changing rol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thought. In doing so, the paper shows that the rol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the nature of the planning enterprise being undertaken. The definition of the planning problem, the kinds of knowledge used in planning practice, and the conceptualisation of the planning and decision-making context are th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the extent of participation offered to the public. The paper therefore contributes to thinking about how to evaluate public participation by showing that it can only be understood in terms of the decision-making context in which it is embedded. Specifically, it makes little sense to evaluat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erms that are not shared by the planning model itself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更新的开展,市民在项目推进中的空间感知及参与程度日渐成为学者和城市管理实践者关注的话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更新项目实施阶段的广州市荔湾区的广钢新城为案例,通过遥感影像提取的绿地变化强度并结合深度访谈,试图探索广钢新城绿地建设的公众参与状况。研究发现:(1)广钢新城的绿地面积增加,空间可达性明显提升,然而与新进入居民的绿地空间感知没有呈现正相关联系;(2)随着更新项目的建设与空间主体的流变,建成区出现新的主体进入,而更新规划阶段主要以原有主体的意见开展,新旧主体公众参与程度参差不齐,从而造成空间使用的失序;(3)主体的变化是城市更新过程中应关注的动态要素,不同主体空间感知需要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获得关注。本研究结合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绿地效益的感知作为切入点探讨社区治理,以期为城市更新建设阶段的公众参与及协作范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overall effect and social recognition of rur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water source areas. Public participation make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measures more targeted and effective, contributes to protecting the basic environmental rights of the public, and makes it easier to meet the livelihood needs of rural peopl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rur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water source areas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lex behavior and is dependent on public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Amongst other factors, it is subject to the combined influences of both internal (psychological cognition)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conditions. This paper build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behavior in rur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uses it to analyze a case in the rural area surrounding the Xiqin Water Works in Fujian Province. In the case study, the public shows high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but low actual rates of particip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willingness of villagers to pay for the control of pollution from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varies greatly from village to village, and there are also noticeabl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use of public collection points for rural household waste. We found that gender, understanding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er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play a key role in influencing the willingness of farmers to pay for the control of pollution from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Individual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y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 quality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use of public collection points for rural household waste.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最优控制模型及实证调查的方法,分析洪湖湿地恢复过程的公众参与与政府政策的可取之处及亟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系统地探讨了洪湖湿地永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并为其他地区的湿地管理提出建议。通过理论构建和实证调查提出以公众参与为主、政府政策为辅的环境管理模式,阐述了以公众参与为主、政府政策为辅的环境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