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土壤侵蚀类型多样、过程复杂,精准量化流域土壤风蚀和水蚀强度状况,掌握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分布格局并辨识区域主导侵蚀类型,对统筹相应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综合遥感监测、地面调查、模型模拟等手段,定量刻画黄河流域2000—2020年土壤风蚀和水蚀强度的时空格局与演变规律,开展土壤侵蚀类型分区,讨论不同土壤侵蚀分区治理措施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土壤风蚀、水蚀强度均整体呈下降趋势,土壤风蚀、水蚀分别呈波动降低、持续降低态势。以土壤风蚀和土壤水蚀为主的区域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16.35%、83.65%,土壤侵蚀类型分区自北向南总体表现为从土壤风蚀为主向水蚀为主过渡。土壤风蚀为主的区域分布在黄河干流上游水系、鄂尔多斯内流区,分别占土壤风蚀区面积的41.53%和28.57%。土壤风蚀中度侵蚀强度所占比例最大,为24.72%。土壤水蚀为主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水系(25.04%)、渭河-伊洛河水系(22.06%)、黄河源头水系(18.60%)、黄河干流上游水系(15.49%)、湟水-洮河水系(13.35%)。土壤水蚀以微度侵蚀强度为主,占土壤水蚀区面积的49.30%,轻度(17.28%)...  相似文献   

2.
一、土壤侵蚀 1、土壤侵蚀现状 河南土壤侵蚀类型有水蚀、风蚀和重力侵蚀,其中以水蚀为主。通过卫片目视解译,全省轻度以上土壤侵蚀面积为65468KM~2,占总土地面积的39%,主要分布在郑州以西沿黄河的黄土区;淮河以北的洪汝河、沙颍河等上游花岗岩、片麻岩等山丘区;淮南的花岗岩低山丘陵区;豫北太行山区的石灰岩陡坡开荒地带等。全省土壤侵蚀潜在危险程度的较险型以上面积为50004KM~2,占总土地面积的30%,主要分布在京广线以西的安山岩、石英岩、石灰岩等薄层土的低山丘陵区和淮河以南土壤侵蚀比较严重的石质山区、土石山区等。  相似文献   

3.
王明利 《地理教学》2012,(19):13-14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类型多样、程度严重。受风蚀、水蚀、盐碱化、冻融等因素影响,我国干旱的沙漠边缘和绿洲、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黄淮海平原、南方湿润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发展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壤风蚀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土壤风蚀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退化的主要过程,定量评价土壤风蚀是分析土壤退化的重要手段。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土壤风蚀的典型治理区。采用张春来风蚀预报经验模型,以半月为步长,计算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2000-2012年的土壤风蚀模数。结果表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壤风蚀状况整体有好转;沙地的土壤风蚀最严重,农田次之,草地的土壤风蚀最低;土地利用方式、风速和植被盖度均对土壤风蚀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气象、遥感数据,运用RWEQ模型,结合风蚀季节的植被盖度变化对近30年的土壤风蚀量和植被的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评估,揭示了植被盖度变化对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北方多年平均土壤风蚀量为160.1亿t,并处于下降趋势,土壤侵蚀强度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各大沙漠区和植被盖度较低的草地,且春季为我国土壤风蚀的多发期,占全年风蚀量的45.93%;中国北方多年平均防风固沙量为203.1亿t;防风固沙服务功能保有率的分布特征表现为由东南到西北逐渐降低的趋势;工程实施后春季植被盖度的提升区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河北北部、内蒙古东部以及东北地区;大部分区域的春季植被盖度减小(提高)与防风固沙的服务保有率的下降(提升)呈显著正相关(r0.7,p0.01);前后两个十年相比较草地生态系统的防风固沙服务功能提升幅度最大(2.02%),其次为林地(1.15%)、农田(0.99%)和荒漠(0.86%)。  相似文献   

6.
土壤侵蚀现象是一项复杂的和综合的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是可以因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或改良的。虽然产生土壤侵蚀的动力,不外水力、风力及冰力,也可以细分为水蚀、风蚀及冰蚀,而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则很多,主要有比降、地形、地质、土壤、气候、径流、土地开垦率及植物被复等;概括之,即自然地理因素及人为经济因素。目前对侵蚀方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侵蚀模数等值线的编制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侵蚀现象是一项复杂的和综合的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是可以因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或改良的。虽然产生土壤侵蚀的动力,不外水力、风力及冰力,也可以细分为水蚀、风蚀及冰蚀,而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则很多,主要有比降、地形、地质、土壤、气候、径流、土地开垦率及植物被复等;概括之,即自然地理因素及人为经济因素。目前对侵蚀方  相似文献   

8.
土壤风蚀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基于修正风蚀方程模型(RWEQ)与GIS技术,分析了1980—2018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土壤风蚀变化并分析成因。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巴彦淖尔市土壤风蚀模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多年均值为40.26 t·hm-2,10年倾向率为-8.02 t·hm-2。2000年前以中度风蚀为主,2000年以后以微度风蚀为主。(2)空间上,巴彦淖尔市土壤风蚀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不同风蚀强度面积占比排序为中度>轻度>强烈>微度>极强烈>剧烈,微度和轻度风蚀面积呈现增大趋势,中度、强烈、极强烈和剧烈风蚀面积均呈现减小趋势。总体上,全区土壤风蚀均呈现下降趋势,西北部下降幅度最大,南部下降幅度最小。(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土壤风蚀主要受风速(u)、温度(Ta)、植被覆盖度(VC)和土壤含水量(sw)影响,u的直接作用最明显,而TaVCsw主要产生间接影响。总体来说,u对巴彦淖尔市土壤风蚀变化的综合决定能力最强,sw的综合决定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9.
陕西神府矿区束鸡沟流域风蚀水蚀交互作用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神府矿区束鸡沟为典型小流域,讨论了风蚀水蚀交互作用的时空分布及其特征。风蚀水蚀交互作用在沙质坡面,坡面切沟和沙质沟道区表现最为突出,并形成了风蚀水蚀交互作用特有的侵蚀形态。  相似文献   

10.
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环北京地区土地退化态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环北京地区为研究区域,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农用地质量下降两个方面分析了环北京地区土地退化状况,并利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了土地退化与气候、地貌、植被、土壤、人口、土地利用变化、社会经济因子之间关系,探讨土地退化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风蚀土地是环北京地区土地退化的主要类型,主要分布在监测区内蒙古高原西北部、坝上高原北部及阴山北部地区,从监测区的西北到东南方向,土地退化数量逐渐减少;由牧草地退化而增加沙地是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造成退化的重要类型,主要集中在浑善达克沙地监测区。基于建立的沙地增加、风蚀土地和水蚀土地逻辑回归模型,年均降雨量和土壤有机质对环北京地区沙地增加的影响最强,沙地增加最可能的区域将主要分布在浑善达克沙地的边缘地带和科尔沁沙地的东部区域;NDVI和土壤有机质对环北京地区风蚀土地影响最强,风蚀土地最可能发生的区域集中在浑善达克沙地南部;NDVI、坡度和土壤湿度对环北京地区水蚀土地影响最强,水蚀土地最可能发生的区域集中在监测区的东南部,并且所预测的最可能发生土地退化的区域与已存在的退化土地区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以上分析,最后提出了环北京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XU Feng  GUO Suoyan 《地理学报》2002,12(4):435-442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erosion in China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based on the second national soil erosion survey. The result indicated soil erosion is still the prime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China. Soil erosion mainly occurs in the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and the slight erosion type, ion the whole, exert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soil erosion pattern. The distribution of water erosion shows the impact of landforms: slight water erosion mainly in mountainous and hilly areas, and half of violent water erosion on the loess landforms. Farmland, forestland and grassland are the major land use types of slight hydraulic erosion distribution, while the serious hydraulic erosion and slight wind erosion mainly occur on grassland. Thus,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grassland is the key to either hydraulic and wind erosion control. The huangmian soil (a major type of cultivated soil developed from loess mother material) is the one facing the most serious threat from soil erosion in Chinas soil resources. Further discussion on the soil erosion distribution still needs more research on the method and relevant data analysis.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erosion in China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based on the second national soil erosion survey. The result indicated soil erosion is still the prime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China. Soil erosion mainly occurs in the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and the slight erosion type, ion the whole, exert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soil erosion pattern. The distribution of water erosion shows the impact of landforms: slight water erosion mainly in mountainous and hilly areas, and half of violent water erosion on the loess landforms. Farmland, forestland and grassland are the major land use types of slight hydraulic erosion distribution, while the serious hydraulic erosion and slight wind erosion mainly occur on grassland. Thus,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grassland is the key to either hydraulic and wind erosion control. The huangmian soil (a major type of cultivated soil developed from loess mother material) is the one facing the most serious threat from soil erosion in Chinas soil resources. Further discussion on the soil erosion distribution still needs more research on the method and relevant data analysis.  相似文献   

13.
土壤风蚀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锡林郭勒盟位于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是中国北方典型风蚀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得本区成为华北重要的生态屏障,为此锡林郭勒盟全区均划入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为了更好地阐明锡林郭勒盟的土壤风力侵蚀过程,指导区域的荒漠化防治,,基于气象、遥感数据,利用RWEQ模型定量分析了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锡林郭勒盟的土壤风蚀时空格局,揭示土壤风蚀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锡林郭勒盟多年平均土壤风蚀量为3.39 亿t。土壤风蚀强度以微度和轻度为主,主要集中在植被较好,风蚀力较低,降雨量较高,雪被覆盖地表时间较长的东、中部地区以及南部地区。侵蚀强度为中度以上的侵蚀区集中在苏尼特右旗、正镶白旗和正蓝旗的浑善达克沙地;90 年代以来,锡林郭勒盟的土壤风蚀强度总体上呈减弱趋势,主要与风场强度的减弱,植被盖度等的变化有关。土壤风蚀多发生于风蚀力较大的春季,风蚀强度较大区域的春季植被盖度与风蚀量呈显著负相关(r>0.7,p<0.01),且近20 年植被盖度提升有效降低了该区域的土壤风蚀。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土壤侵蚀背景下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本文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不同土壤侵蚀背景下土地利用的时间动态特征和空间动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具体表现为通过空间分析,对中国近五年来不同土壤侵蚀背景下的土地利用类型,如耕地状况、森林植被覆盖、城镇工矿建设用地等时空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土壤侵蚀以水力、风力、冻融侵蚀为主,水力侵蚀以微度水力侵蚀为主,在微度水力侵蚀区,耕地、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其中耕地增加最多,林地、未利用地面积逐渐减少。风力侵蚀以剧烈风力侵蚀为主,在微度风力侵蚀区,草地面积减少,而未利用地的面积增加;在轻度、中度、强度风力侵蚀区,耕地、林地、未利用地用地面积增加,草地面积减少。在冻融侵蚀区,草地面积有显著增加,而未利用地面积减小。  相似文献   

15.
阴山北麓不同用地方式下春季土壤可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山北麓位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内,此区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加之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严重的土壤风蚀问题,土壤可蚀性是影响土壤侵蚀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该区域土壤取样及室内理化分析,结合采样点的地表物质组成、植被覆盖度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因素,分析了其潜在可蚀性。研究结果表明:阴山北麓草地的平均土壤潜在可蚀性最小,为63.82%,耕地的平均土壤潜在可蚀性最大,为66.05%,灌丛和林地居于其中,分别64.58%和64.88%。耕地的平均可蚀性>林地的平均可蚀性>灌丛的平均可蚀性>草地的平均可蚀性。随着春季温度的升高和不断的风蚀,土壤可蚀性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是持续的,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土壤温度和湿度环境发生了变化,土壤潜在可蚀性反而降低,表现为第二次采样的土壤可蚀性>第三次采样的土壤可蚀性>第一次采样的土壤可蚀性。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壤表层的理化性质、地表状况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了表层土壤的潜在风蚀性不同。人类活动在土地利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它是叠加在自然因素之上的影响土壤潜在风蚀性的人为因素。所以,应加强对耕地的保护,退耕还林草,减小其潜在风蚀性。  相似文献   

16.
威连滩冲沟砂黄土的风蚀与降雨侵蚀模拟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风洞与模拟降雨实验,研究了风力与降雨对青海省贵南县威连滩冲沟砂黄土的复合侵蚀作用。实验得出:①风蚀后的降雨使砂黄土表面在风干过程中形成了一层较为坚硬的结壳,增大了土壤的抗蚀性,降低了第二次风洞实验后期的风蚀率;②土壤水分与人为扰动是影响土壤风蚀的两个重要因素。当土壤水分较小时,风蚀率受人为扰动影响巨大;当土壤水分较大时,人为扰动对土壤风蚀的影响较小;③在持续降雨的实验条件下,砂黄土的产流、产沙量随着雨强的变化而改变。这种变化与表土的侵蚀率、可蚀性物质的多少、土壤水分以及土壤的入渗率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variation in soil erosion in the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of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China. It sums up existing research, describes the factors that drive soil erosion, and uses geodetection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individually and in pairs.Our results show that soil erosion in the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of northern Shaanxi is mainly hydraulic erosion. There are significant spatial differences in the severity of soil erosion in the region. Generally, it is more severe in the north and west and less severe in the south and east. Individual factor detec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jor risk factors affecting soil erosion are huma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recipitation, land-use type, elevation, and soil type. Interactive detection results show that interacting factors play much bigger roles in soil erosion than do individual factors. Based on forced detection results from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we can see that forest and grass coverage,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study area all clearly inhibit soil erosion.  相似文献   

18.
以岳西县2004年TM影像为数据源,通过目视解译的方法,得到2004年土壤侵蚀强度矢量图。利用Arc-GIS软件,将土壤侵蚀图与不同的环境因子图进行叠加分析,探讨了岳西县2004年土壤侵蚀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土壤侵蚀与土壤类型的关系看,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麻石黄棕壤、黄棕壤性麻石土及麻石棕壤上。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看,侵蚀土壤主要发生在有林地、灌木林、水田、高覆盖草地地区。从土壤侵蚀与坡度的关系看,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3°~25°的坡度上,尤其在8°~25°坡度上居多。从土壤侵蚀与坡向的关系看,山地的北坡、西南坡、西坡及西北坡容易发生土壤侵蚀。从土壤侵蚀与海拔的关系看,200~1000 m地区土壤侵蚀比较显著,尤其500~1000 m的地区土壤侵蚀发生量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