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行政单元数据向网格单元转化的技术方法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数据网格化是图形绘制、科学计算和空间模型实现的基础工作。文章提出了空间数据从行政单元向网格单元转化的技术方法,在ARC/INFO软件的支持下,以人口数据为例,实现了这一方法。结果表明:利用网格单元表达社会、经济数据的空间分布,比用行政单元本身更接近于实际。如果提高网格单元的分辨率和行政单元数据的空间尺度,网格化的结果就会达到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而且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其它统计单元数据(包括遥感数据)向网格单元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青藏高原、新疆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暴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由于雨量与流量站十分稀少,长期以来给该区立流计算带来很多困难,尤其是特殊下垫而(高原冻土和草甸、高山草原、高原土石山、高原盐碱地、高原戈壁滩)产流模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能否建立一个具有一定精度,又便于实用的简捷计算模型,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地上生物量估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塔里木河下游英苏至喀尔达依区段距离河流50~300 m的80个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一级枝生物量实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构建胡杨一级枝和树冠生物量估测模型,在精度检验基础上筛选出最佳模型,并对其估测值与实测值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使用以胡杨一级枝条的基部直径(D)和枝条长度(L)派生因子D2L为自变量估测生物量(Sb)的模型Sb=125.546(D2L)0.654最优,使用以冠幅面积(A)为自变量估测树冠生物量(Sc)的模型Sc=0.016A2+2.291A+11.084最优,在离河300 m内,两模型平均估测精度分别为93.75%和87.01%;在离河600~1 500m进行估测时需根据修正因子进行修正,修正后平均估测精度分别为86.04%和84.32%.根据全收获法得到的胡杨树干平均材积密度(748.43 kg·m-3)和样地每木检尺数据,使用树干材积计算式和树冠生物量估测模型,计算胡杨平均标准木的树干和树冠生物量,从而得到样地胡杨地上生物量数据.这一研究将为塔里木河流域胡杨生物量的遥感估测和胡杨林碳汇功能研究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植被垂直带与气候因子的空间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集成了青藏高原气候区149个山地植被垂直带数据,利用国家基本气象台站自建站以来到2001年的地面观测日气象数据,计算了地面的温暖(WI)、寒冷(CI)、湿润(MI)、吉良龙夫(Kira)干湿指数、干燥度(Idm)等水热指数,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模块,模拟了青藏高原水热条件的空间分布形势,探讨山地植被垂直带谱分布规律与制约因子的定量指标.结果表明:在高原的东北部、西北边缘,以荒漠、荒漠草原、山地森林、山地草原、灌丛、草甸为组合的半干旱、干旱结构向高原腹地以高寒草原、高山草甸、荒漠带组合的高寒干旱带谱结构的变化;东南、南部边缘,以温暖湿润为特征的以森林带为优势带谱组合结构逐渐向寒冷的高原中心变化;高原的地势效应,致使的水热形势旱现从中央向边缘变化的趋势是致使青藏高原植被垂直带谱分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人口数据空间化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在人口空间分布区划的基础上,利用基于LANDSAT TM信息获取的1:10万比例尺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建立与统计人口数据的多元相关关系模型,计算各种士地利用类型中的居住人口系数,在GIS支持下计算出全国1km格网人口空间分布数据,然后结合DEM数据、居民点分布数据对空间化处理结果进行修正,并在各大区内随机抽样若干县采集乡镇行政边界和统计人口数据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刘岳 《地理研究》1982,1(3):93-93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农业、人口、能源、环境保护、卫生、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调查制图和分析工作,并积极采用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制图等新技术来提高速度及质量。由于这些调查工作大都采用了我国的基本行政单元——县(市)作为统计单元,所以建立我国县界数据库成为一项急需的任务,也是地理研究中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一项基本建设。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的估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简单、快捷的获得草地单个物种及群落地上生物量资料的方法,可以为合理保护和利用草地资源提供重要技术支持。在传统的直接收获法测定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基础上,结合物种的种群特点,利用与生物量密切相关的高度、盖度、密度等植被生态参数,建立了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各植物种的最适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其中禾叶嵩草、垂穗披碱草、高山韭等物种生物量最适模型为幂函数方程,其他物种最适模型除却长毛风毛菊是二次项方程外均为线性方程。这些模型拟合精度较高,经检验,单个物种生物量估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均0.9,且大部分平均相对误差10%。对于草地群落地上总生物量,估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相关系数为0.965,各样方的相对误差大都10%,平均相对误差为5.672%,说明利用这些模型估算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基于县域单元的中国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及空间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晓旭  赵军  魏伟  颉斌斌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11):1535-1545
以中国2853 个县(市、旗、区)为研究单元,利用1980、1990、2000 和2012 年的中国县级行政单元GDP数据和全国1 km格网土地利用数据,通过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和GDP的变化率,构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EEH)模型,分析了EEH的空间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借助空间统计Local Moran's I 和Getis-Ord Gi* 指数评价EEH空间分布模式.结果表明:①自1980 年以来中国县级行政单元GDP持续快速增长,全国呈现东南沿海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明显高于西部地区的特征;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西部和北部地区较高,南部和中东部地区较低;③中国县域EEH 1980-2012 年间逐步得到改善,EEH空间关联度总体相对稳定,但空间格局分布不均衡.总体来看,确保生态经济系统的持续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成果指出,青藏高原水体的固液结构正在失衡,越来越多的冰川、积雪等固态水向液态水转化,这使得青藏高原洪涝灾害的风险加剧。本文以青藏高原地区历史洪涝灾害记录资料为依据,分析青藏高原地区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区域内气象站点的降水数据,采用临界雨量法估算青藏高原各流域的洪涝灾害临界雨量,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青藏高原绝大多数的洪涝灾害事件均由降水引发,平均每年发生洪涝灾害超过30次,并且洪涝灾害的年发生频次呈上升趋势;(2)青藏高原的洪涝灾害的高发区主要在河湟谷地以及横断山区,次高发区位于藏南河谷区以及河湟谷地的外围区;(3)青藏高原洪涝灾害的临界雨量值在高原的南部最高,其次是高原的东部和东南部,高原中西部及北部最低。  相似文献   

10.
基于空间化PageRank算法的人口流动空间集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化PageRank算法的人口流动空间集聚性分析方法。在PageRank算法的基础上增加空间节点间要素流量大小(F)的加权作用以及距离因子(Dst)所引起的流动成本和阻力效应,使该算法具备针对空间网络模型的分析能力,通过对人口流动网络模型中的节点进行集聚性排序,描述人口流动的空间特征。以华东六省一市人口流动状况为例,PR值、区域人口总流入量(RTI)和流动人口密度区位商(MLQ)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空间化PageRank算法可以客观地评估空间节点吸引力,并弥补了总流入量等简单人口学统计指标对于现象背后驱动机制表达不足的缺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5年和2015年人口数据,运用收缩指数、地统计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不同地理尺度下黄土高原地区人口收缩现象与地域分异格局,揭示黄土高原地区人口收缩驱动力差异及机理。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地区县级与地级行政单元下人口收缩比例均较高,单一地理尺度识别人口收缩存在偏差。(2)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口收缩现象在区域-省-地级市尺度均符合“核心-外围”模式,核心区域(城市)人口集聚,边缘地区(县)人口流失。(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城乡发展不平衡成为黄土高原地区人口集聚与流失的主要诱因。地级市收缩型主要受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驱动,为城市综合发展能力不足而导致的人口收缩;地级市局部收缩型处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内部要素分配不均导致内部局部收缩。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数字高程模型与数字地形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汤国安 《地理学报》2014,69(9):1305-1325
数字高程模型是最重要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基于GIS的数字地形分析的理论、方法与应用,是当今地理学、地貌学界,特别是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DEM的数据模型、数字地形分析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尺度效应、高性能计算方法以及地学应用等方面,对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情况,特别是研究成果进行较全面的梳理与分析。综述显示,我国具有一批从事数字高程模型与数字地形分析的高水平研究力量,研究方向紧跟国际前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部分研究内容具有显著创新,年轻一代科学家正加速成长。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区域数字地形分析方面更彰显我国科学家的优势与特色,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study, historical Tibetan tax-related data pertaining to cultivated land in central Tibet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GIS and compared with contemporary patterns. A Tibetan land decree from 1830 contains aggregated data on the amount of land-based tax units for estates in 57 districts of central Tibe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ise a GIS methodology to study the potential utility of these data for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research, and to determine the approximate changes in cultivated land areas between 1830 and 1990. Traditional Tibetan tax data are significant for current efforts to construct historical land cover database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reg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human dimensions of global change.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土地类型自下而上的自然区划能够确立更加清晰的自然区划界线,是自然区划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以青藏高原东部山区为研究区,采用神经网络模型与GIS技术,开展基于土地类型自下而上的区划研究。通过计算得到研究区地形综合指数、温暖指数、湿润指数、地被指数和水文指数5个自然指数指标,并将这些指标作为变量输入层,输入到建立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神经网络模型中,对土地类型单元自下而上合并,生成青藏高原东部山区自然区划图,实现以土地类型单元为控制本底的定量化分区。结果表明:①可以将土地类型单元聚合成高原高寒稀疏植被区、高原高寒草甸草原区、高原高寒灌丛草甸区、高山深谷灌丛草甸区和高山深谷针叶林区5个自然带区域。②分区结果与中国生态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界线比较接近,相似性较高,分区结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5.
作物生产潜力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亟需针对不同地理单元实施有效应对措施和调控策略。选择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陕北高原、关中盆地和秦巴山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全球生态区模型(GAEZ)分析了陕西省不同地理单元作物生产潜力变化趋势,探讨了不同作物生产潜力变化的区域差异,辨识出影响不同作物生产潜力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1) 1980—2015年间,陕西省玉米生产潜力总量增加了150.55×104 t,小麦生产潜力总量则下降了402.69×104 t。(2) 关中盆地的玉米和小麦生产潜力皆最大,陕北高原次之,秦巴山区的玉米和小麦生产潜力皆最小;陕北高原和秦巴山区的玉米生产潜力皆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变化趋势,关中盆地的玉米生产潜力则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关中盆地和秦巴山区的小麦生产潜力都呈下降趋势,陕北高原的小麦生产潜力则有所提高。(3) 土地利用变化呈现减产效应,这一效应在关中盆地尤为显著,其次为陕北高原;气候变化导致玉米生产潜力增加,使小麦生产潜力下降;气候变化对不同地理单元的影响也不相同,在陕北高原表现为增产效应,在关中盆地和秦巴山区则为减产效应。(4) 在陕北高原,气候变化的增产效应是玉米和小麦生产潜力提高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大于对小麦的影响,耕地向草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转化是降低作物生产潜力最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因素;在关中盆地,作物生产潜力的变化主要是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小麦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玉米为大,以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为特征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大于对小麦的影响;在秦巴山区,土地利用变化是玉米生产潜力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小麦生产潜力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丁锐  史文娇 《地理学报》2021,76(9):2174-2186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青藏高原对气候变化尤其敏感,但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农业产量的定量影响缺乏系统研究。为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西藏谷物单产的影响,本文使用气象数据与年鉴统计数据,选取了固定效应模型、差分模型和线性去趋势模型3类统计模型,分析了1993—2017年间气候变化(最低气温、降水量、生长度日和太阳辐射)对西藏县(区)级、市级和自治区3个尺度的谷物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藏整体对于温度(最低气温和生长度日)的敏感性大于降水量和太阳辐射。各项气候因子对西藏谷物单产的整体影响为正影响,但不同区域对气候因子的敏感程度和显著性不同。除了生长度日对于拉萨为负影响以外,最低气温、降水量和太阳辐射对于所有市均为正影响。气候趋势对于西藏整体谷物单产的影响为正影响,不同模型计算结果集中在1.5%~4.8%区间内。3类模型中固定效应模型稳定性最好,线性去趋势模型好于差分模型,差分模型在引入气候因子间的交互项后模型稳定性降低。本文有助于西藏实施更加有空间针对性的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措施,以应对气候造成的青藏高原农业生态系统变化。  相似文献   

17.
Xia  Huan  Zhang  Dongju  Wang  Qiang  Wu  Duo  Duan  Yanwu  Chen  Fahu 《地理学报(英文版)》2020,30(9):1467-1480
The Ganjia Basin in Xiahe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is located on the northeastern edge of the Tibetan Plateau.The area lies in the transitional zone between the Plateau ethnic groups dominated by ancestral Tibetans,and the Central Plains dynasties dominated by ancestral Han in history.The Ganjia Basin is therefore well suited to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the intermixing of the Han and Tibetan peoples.In this study,we collected samples of organic materials from two ancient cities,Bajiaocheng(BJC) and Sirougucheng(SRGC),in the Ganjia Basin,which were used for radiocarbon dating.Our aims were to determine the construction times and function of the cities,based on the radiocarbon ages,Bayesian age modeling,and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historical records.The results are used to discuss the role of the Ganjia Basin in the conflicts betwee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ethnic groups 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We conclude that BJC was established during 663–732 CE(Common Era);its early occupation history can be divided into an initial establishment phase(670–780 CE) and a phase of regeneration(880–1030 CE).SRGC was probably built at the time of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1271 CE).Combining the dating results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architectural styles and historical records,we conclude that BJC was originally built by the Tubo Kingdom as a military stronghold,and its major functions were military,economic and religious,and to support the major eastward expansion of the Tubo.SRGC was most likely a temple-focused city intended to promote Tibetan Buddhism which was a major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leadership for the Tibetans at that time,reflecting changes in the status of different religions in the Ganjia Basin.In addition,the intermixing and blending of the Han and Tibetan groups,reflected by the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Ganjia Basin,was an important demographic and cultural founda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culturally-diverse but spiritually-united modern Chinese people.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30年气候要素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李爽  王羊  李双成 《地理研究》2009,28(6):1593-1605
利用1971~2000年中国603个气象站点逐日平均温度和降水量数据,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SOFM),对中国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中国气候变化的总体特征以增温为主,增温增湿的地区面积最为广大;季节变化构型也以增温增湿为主,秋季略有异常;从年代际变化来看,1971~1980年间,中国的气候以降温为主,而从1981年开始的20年间,全国的气候变化转为增温占主导。SOFM网络分类结果可以描述为缓增温少降水、剧增温平降水、缓增温缓降水和剧增温剧降水等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最近十年来中国地理科学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最近十年来中国地理科学的最重要进展有: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平衡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研究,遥感的应用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自然地理定位观测,青藏高原隆起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城市与城市规划,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等。最近,并已开始研究气候变化与海平面上升对中国的影响,使我国地理科学研究紧紧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规律及“胡焕庸线”思想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戚伟  刘盛和  周亮 《地理学报》2020,75(2):255-267
青藏高原是中国乃至全球典型的人口稀疏区之一,但内部人口地域分异明显。通过构建青藏高原乡镇街道尺度的人口空间数据集,系统核算青藏高原人口数量及其空间密度,从经度、纬度、极向和垂直4个维度解析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规律,并基于“胡焕庸线”思想,提出青藏高原的“祁吉线”人口地理划分方案。结论包括:① 青藏高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具有“东南密、西北疏”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距离“寒旱核心区”近疏远密的极向地域分异明显;② 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与海拔、土壤、水资源、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本底具有高度耦合关系,自然因素间交互作用加强了人口地域分异;③ 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可以通过连接祁连县与吉隆县的“祁吉线”体现,两侧地域面积大致相同,但是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人口比例达到93∶7的悬殊;④ “祁吉线”长期稳定,但是东南半壁人口持续微降,西北半壁人口持续微增,未来时期,东南半壁依然是青藏高原城镇化及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而西北半壁应当重视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压力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