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珊珊  郭迎霞 《地理教学》2016,(5):24-25,62
一、课标要求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对气候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结合北京奥运圣火传递与气候的四个故事,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明确气候的主要构成要素,掌握描述气候特征方法,锻炼图文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地理思维。2.通过不同地理图文资料的分析和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绘制,提高地理图文资料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2.
张文 《地理教学》2010,(6):9-12
一、课标要求 1.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名称。 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分布的影响,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杨爱国 《地理教学》2013,(18):17-18,30
正一、基础过关1.在下图中相应位置填出全球性气压带与风带,并完成下表。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气压带风带90。S60。S30。S30。N0。60。N90。N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该图及下表的设计只是让学生选填部分重点的气压带与风带,没有让学生每个都填出,这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容量,同样可以检测出学生对气压带与风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强化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并通过典型例题1引导学生对"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灵活迁移运用。  相似文献   

4.
胡海侠  吴祺 《地理教学》2011,(13):17-20
洋流的成因和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是历来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洋流的成因并非孤立的,而是多种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风带密切相关,其流向受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及季风的影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高级地理思维水平,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5.
吴春富 《地理教学》2012,(23):41-42,45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并能够分析判读相应的气候类型;了解三圈环流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6.
杨叶  顾成云 《地理教学》2021,(12):25-28
概念图是学生认知结构可视化的工具,充分利用能够对学生形成知识概念体系和促进目标达成产生积极作用.本文以三圈环流相关概念为基础,结合知识概念间的相关分析,确认学生三圈环流概念的掌握情况,得到学生对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掌握不佳的原因.由此提出从概念联系出发,对环流形成的动力与热力原因进行区分和强化,加强气压带和风带的内在关系教学等策略.结果显示:学生通过对概念网络关系系统梳理,三圈环流知识最终掌握良好.  相似文献   

7.
翟军 《地理教学》2012,(19):30-31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三目的内容,该目除正文154字,还分别设有一个案例分析和学生活动。整篇内容言简意赅但内容丰富,既有知识点的阐述又有练习反馈,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  相似文献   

8.
大气环流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它使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对全球的热量和水量平衡有重要作用,也是天气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为了突破难点,可以将本课分解成6个小环节,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首先探究地表均匀、地球没有自转、只考虑地球各纬度冷热不均时的全球性大气环流,让学生发现“冷热不均使其动”;其次探究考虑地转偏向力因素时的全球性大气环流,让学生发现“地转偏向力使其偏”,全球最终形成6个风带、7个气压带;第三步探究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变化,让学生发现“太阳直射点季节变化使其移”;第四步探究地表不均如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万龙 《地理教学》2014,(17):48-51
正2013年11月20~21日我有幸作为江苏省的代表参加了在江西省九江市举行的全国高中地理优质课评选活动。作为第3小组的评委听了12节课,课题是"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如果用传统的眼光来看我所听的这12节课,不用说,这些课都是好课,正如《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主编雷鸣在点评中所说的,这些课反映出上课的老师们在五个方面十分用心。一是对讲述内容的准备非常用心;二是教师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方面非常用心;三是教师对  相似文献   

10.
梁彦  姜晓敏 《地理教学》2014,(21):27-28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学生活动一:(自主完成)1填七个气压带名称,绘出六个风带的风向。2绘出北半球气旋、反气旋,南半球反气旋水平方向的气流流向。3回忆南亚季风环流夏季风和冬季风的风向。教师活动一:1图解北太平洋与北大西洋的洋流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1.
翟立群 《地理教学》2013,(14):14-15,40
正一、引言单圈环流是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是大气环流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学习三圈环流形成、理解并把握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特征的重要知识前提与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单圈环流指的是赤道地区大气受热上升,于高空流向北极上空,在北极冷却下沉,于极地近地表流向赤道地区所形成的大气环流,其过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简萍 《地理教学》1998,(5):33-33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地理新教材(第三版)第二册的第十三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在解释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的成因时,写道:“干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干燥少雨”。这样解释不太确切,容易使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及其移动规律产生误解。并且素描图(13.8和13.7)上的文字描述与课本正文的解释又自相矛盾,更易使学生对此混淆不清。为此,有必要考虑重新修改,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兴防 《地理教学》2011,(23):43-47,42
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题~第29题)和选做题(第30题),共计60分。 27.图15为北非简图,图16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14分) (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6分)  相似文献   

14.
《课标》中的“活动建议”,既是对教材编写者的建议,也是对教师开展教学时的建议。围绕《课标》提出的“活动建议”,突出了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方法和过程”,而不是结果。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能力。”例如,《课标》中“标准”要求学生“说出地球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时,“活动建议”是:“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再如,《课标》在要求学生“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时,“活动建议”是:“联系本地实际,  相似文献   

15.
徐亚辉 《地理教学》2011,(20):11-12,7
一、复习导入——发现问题 活动一:展示学生作业“冬至、夏至、春秋分日以北极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投影图”m并让学生参与作业评价。  相似文献   

16.
林爱民 《地理教学》2023,(20):47-49
新课程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文以“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为例,阐释“三问三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模式,推进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革新。课例通过创设多样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领学生依次开展自主独学、同伴互学、共同体助学和独立思考等进阶学习活动,激励学生“能生疑”“敢质疑”,经历“知识获得之问”“知识结构之问”和“知识融会之问”。在正确价值观引领下,学生在深度学习中逐步进阶认知水平、能力水平和素养水平,培养创新思维和开放意识,提高独立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课程标准与分析 1.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课标分析:①本条标准旨在要求学生通过读图的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归纳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分析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②"运用地图"的方法体现了课标重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优化;③"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需要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和感悟,将"地域分异规律"内化为学生的心理行为。  相似文献   

18.
姜加明 《地理教学》2015,(6):45-46,58
一、剖析课程标准,明确课标要求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也是地理图像设置及应用的基本依据。认真地分析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可以使我们准确地把握图像设置的要求与目的。关于本节的课程标准有二条,对其目标要求分析如下: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本条标准旨在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也规定了是要"运用示意图"来完成这一目标,并且给出了活动建  相似文献   

19.
正水循环是地理环境四大循环之一,是地表外力作用的主要动力,是地球化学迁移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水循环"内容也是高中地理学习的核心内容。由于课标表述相对笼统,各版本教材对该教学内容的处理也不尽一致,一些教师在课标把握和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方面还存有误区。笔者在此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同行交流。一、课标解读与教学建议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  相似文献   

20.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节点",也就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以人教版必修1为例谈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难点有效突破的方法。一、疏通思路教学时像庖丁解牛一样,层层剥皮,步步深入,依照逻辑顺序,引导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思路清,学起来就轻松,可化难为易;思路乱,理解就困难,知识就混为一团,进而影响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案例1: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节难点之一是气候类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