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丰富,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是该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笔者从云南的地质地理背景出发,详细调查了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和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根据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及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即将旅游地质资源与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从景区边缘发展起步,突出农家特色,提高乡村生态旅游民族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2.
旅游地质资源区划的目的是揭示旅游地质资源的地域分布规律,确定各个旅游区的范围界限,客观地反映各个旅游区的不同性质和特征,阐明旅游区的内在联系,查明区域的基本优势和区域形成合理的旅游地域分工体系,以利于合理组织不同区域的旅游地质资源。辽宁旅游地质资源丰富,对其进行区域划分可以确定其发展方向和旅游资源优化配置,对于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丽江市旅游地质资源系统与人地关系系统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丽江市为旅游地质资源丰富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地区。丽江市人地关系发育水平、人地关系历史演变、人地关系各种要素对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样,丽江市旅游地质资源系统的开发对人地关系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效应:带动G DP的增长、居民收入的增加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在提供就业机会、促使人们观念变化和旅游地人文景观变化的同时,对民族文化产生冲击,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在丽江市旅游地质资源系统与人地关系系统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了尖锐的人地关系矛盾。  相似文献   

4.
分析连云港旅游地质资源诸如俊秀的山峰、奇特的岩石造形、洞穴、飞瀑、海岸地貌等的形成及特点,并评价该区旅游地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开发在一定区域存在一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中科学分析资源开发中的SWOT因素,制定适宜的开发战略,可以变劣势为优势,以机遇迎接挑战,从而实现资源持续开发。用SWOT分析方法对云南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面对异常激烈的竞争市场,云南省应立足资源和市场,加大力度,以生态旅游为特色,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把云南省打造成旅游大省和强省。  相似文献   

6.
连云港旅游地质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连云港旅游地质资源诸如俊秀的山峰、奇特的岩石造形、洞穴、飞瀑、海岸地貌等形成及特点,并评价该区游泳地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整合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构成物.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分析了云南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云南省旅游产品整合是对旅游产品的类型结构、空间结构以及要素结构进行合理配置,探讨了云南省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整合的模式以及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整合的对策:以政府为主导,统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整合共拓市场,建立"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联合营销,构建整体旅游形象等.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湿地资源以河流湿地为主,各地州市湿地资源面积不一,以普洱、昆明居多;按湿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云南重点调查湿地85处,其中滇西北地区数量最多,多达25个,占云南省湿地总数的29.41%,湿地资源分布不均衡。分析了云南省湿地资源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湿地资源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喀斯特与洞穴合作研究是中国与斯洛文尼亚两国1995 ̄1998年的科研合作与交流的内容之一。通过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与斯洛文尼亚喀斯特研究所在这3年中的合作与交流,从洞穴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旅游洞穴的管理、保护、客源与市场分析等几方面,对斯洛文尼亚与中国的云南省两者的洞穴旅游进行对比研究。认为中国云南省的洞穴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拥有类型多样,数量众多的旅游洞穴资源,具有巨大的客源市场和发展前景;而斯洛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耕地资源危机及其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资源不足,质量不佳,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这已日益成为当今云南省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本文拟在全面剖析云南省耕地资源危机的础础上,探讨解决这一危机的对策措施,为有关部门和领导进行战略决策,制定有关政策,计划和规律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文化旅游开发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旅游作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个全新旅游分支,将成为21世纪旅游主体项目。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独特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其开展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根基,要促进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挖掘其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该论文对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的文化旅游资源概况及特征进行归纳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文化旅游开发的技术路线、开发导向和主题定位、开发图式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相应的文化旅游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2.
澜沧江流域上、中、下游典型案例区景观格局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甘淑  何大明  党承林 《山地学报》2002,20(5):564-569
景观空间格局是进行流域环境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在澜沧江流域云南段上中下游地区分别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案例区,运用空间分析手段获取各案例区的景观类型分布及数量,基此就各案例区的景观多样性、多项景观格局数量指标、分维数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澜沧江流域云南段,总体上,上游和下游地区景观格局较中游区域状况好,特别是下游地区景观多样性极为丰富;另外,随着流域典型的南北方向流动,在不同区位的案例区,景观格局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造成该差异的原因,除特定的自然条件外,还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人口的压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该研究成果为进行流域整体生态功能规划、流域生态环境管理建设以及流域整体开发与协调管理提供了基础研究信息。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旅游业区位重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王铮  王莹  李山  翁桂兰  宋秀坤 《地理研究》2003,22(3):312-323
基于王瑛、王铮(2000)提出的旅游业区位模型,在考察了贵州省旅游景观分布后,本文修正了他们的模型,并划分了旅游业区位带:风景名胜带;奇异风光带;特色资源带;差异突出的文化与自然风光带。旅游业的这种空间机构类似杜能模型,但决不是杜能现象而是新地理现象。本文强调,贵州省以舞阳河为代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属于青年期,在形态结构上不同于云南以石林为代表的壮年期地貌和广西的以桂林为代表的老年期地貌,是一种新的旅游地貌资源,需要突出资源特点开展营销。根据新的区位模型,本文讨论了贵州省旅游业区位,并且提出3条建议:通过建设高速公路将原来行程9小时的路程缩为6小时的;以舞阳河风景区为中心组织特色资源区;建设航空港发展一些资源条件好的地区为旅游亚中心。  相似文献   

14.
峡谷的自然地理特征与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峡谷可以按照峡谷的自然地理特征,即峡谷所处的河段,形态,形成时的地质营力,两岸岩石性质等进行分类,峡谷有着丰富的资源,包括水力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峡谷景观具有美学特征,也具有观光和科学文化旅游价值,峡谷旅游资源在中国风景名胜区中占有重要位置,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有峡谷的景区占一半以上,峡谷旅游一直以来被人们所重视,而目前在浙江等经济比较发达区域的中低山丘陵地区峡谷旅游开发速度与规模进一步加大,峡谷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强调规划先行,并注意峡谷群开发及分区开发和峡谷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5.
浅析云南省生态旅游业的核心优势及其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云南省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种类最多的省份,拥有特色突出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时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云南也有着特色鲜明的生态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使云南成为中国西南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是云南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分析这些核心竞争优势的同时,指出了加强生态旅游建设,是促进云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分析了北川县可供开发利用的三大主要片区:即洞穴景区(包括猿王洞景区和香江湾景区)、原始林区(含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和千佛山景区)以及禹穴沟人文-自然景区。洞穴景区内有世界上罕见的地质剖面、地质构造;有溶洞、漏斗、块状石芽、峡谷、陡壁等典型岩溶地貌景观;还有人迹罕至的原始林区——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区内有金丝猴、熊猫、水青树、连香树等许多珍稀动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高山峡谷、急流、险滩、瀑布比比皆是。北川县不仅拥有高品位、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亦有高价值的大禹故里、羌族村寨等人文旅游资源。此外,北川还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利的交通条件。针对北川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结合实际情况,对主要景区进行分批分期开发构思:总体以大禹文化为橱窗、洞穴资源为市场、羌族文化为润色来开发北川旅游资源,提出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战略方针及采取的对策,指出北川县致富的唯一途径是充分利用本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相似文献   

17.
彭建  王仰麟  景娟  吴健生  张源 《山地学报》2005,23(2):191-196
针对乡村产业结构与景观多样性相关关系的综合研究,可以耦合区域发展的自然生态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有益探讨。以滇西北山区云南省永胜县为例,在定性分析乡村地域主要产业对生态环境与景观多样性影响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聚类法定量分析乡村产业结构和景观多样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确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经济较发达的区域,不同的产业结构可以导致类似的景观多样性;而在经济较落后的区域,产业结构不能唯一确定景观多样性,还受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因子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西双版纳林地景观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西双版纳州1980年、1995年和2000年三期TM影像解译土地利用数据,使用GIS分析工具,得出近20年来,各土地覆被类型的动态变化信息,借助景观格局变化分析软件Fragstats进一步研究了西双版纳州林地的景观格局特征。结合云南省1985—2003年分县社会经济调查统计数据,使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对林地景观变化的主驱动力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1980~2000年西双版纳州各土地利用类型及景观格局指数均发生了重要变化。有林地和疏林地大幅度减少,同时各林地景观组分表现均匀化和破碎化的趋势,这些变化都将对西双版纳州的生态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从西双版纳州20年的短时间尺度来看,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导致的粮食需求量增大是导致本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