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周京春  黄瑾 《测绘通报》2016,(4):110-113,127
地下建(构)筑物信息的数据管理是城市地下空间整体信息化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地下建(构)筑物设施的一些独特特性决定了其在空间形态和空间关系上较地上建(构)筑物更为复杂,也决定了对其信息化管理时要更侧重其空间位置和应急防灾信息的翔实程度。本文针对地下建(构)筑物信息的特点、分类、信息普查的目的、需求及其地下建(构)筑物的语义等方面,从地下建(构)筑物的语义模型、几何形态和空间拓扑关系的存储上详细地探讨了其普查成果数据库的建设,并将其用于昆明市地下空间设施普查项目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采动区旧址文物类建(构)筑物的特殊性,文章提出采动影响下旧址文物类建(构)筑物损坏的多因素单一综合评价方法。以安源煤矿革命旧址建(构)筑物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革命旧址建(构)筑物的损坏原因,并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建(构)筑物的损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损坏程度相符,反映了革命旧址建(构)筑物不同于普通结构建筑物的特殊性,为采动区旧址文物类建(构)筑物损坏的评价方法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测得的建筑物点云数据能够较清晰地表示建筑物的三维空间信息,提供高精度、高密度的建筑物表面描述。点云本身不直接显示自身所包含的特征信息,在进行局部形变提取时,需要进行点云分割工作。现有的应用于建(构)筑物的分割算法大多依赖于建(构)筑物特征设定突变阈值,当遇到复杂场景时,这些假设往往会导致错误。随着机器学习在点云处理领域的延伸,建(构)筑物点云数据边界的识别和分割有了新的实现思路。本文以某矿区工作面上方铁路桥两期三维激光扫描数据为例,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对桥拱钢结构实行分割提取,在对1000万个标记桥梁点云数据进行训练后,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学习操作人员识别点云中各点的属性并进行标记,并提取两期数据中的钢结构点云;对使用神经网络分割出的桥拱钢结构点云进行分析,通过对钢结构底边线进行特征线拟合、长度提取,计算钢结构的位移及拉伸量,并结合桥拱位移、形变量分析桥梁形变。研究表明:使用神经网络模型对标记数据进行训练可以有效识别建(构)筑物特征,并应用于建(构)筑物局部形变分析。  相似文献   

4.
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是检验及衡量结构、工艺、施工方法的实际效果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手段。建(构)筑物沉降量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地基变形的实际情况,它是建(构)筑物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沉降观测也是研究地基基础的重要手段。同时,建(构)筑物沉降观测能及时掌握、了解建(构)  相似文献   

5.
为了便于校园的管理,设计、建设和创建数字校园,需要对校园内部的建(构)筑物、市政小品等进行三维建模。本文以某农林学院三维建模为例,首先,利用3Dmax对建(构)筑物内部进行逐层逐室建模,对市政小品逐个建模,对建立的模型进行纹理贴图以及外立面修改,并以建筑物的每一层渲染一张三维图片;然后,使用Skyline展示所建的模型;最后,通过对技术流程操作和优化,得到了三维数字校园模型。本文可为三维数字校园建模或其他建模提供很好的技术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精确悬高测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精确测量出这些建(构)筑物的高度并为施工建设和安全监测提供可靠依据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全站仪精确悬高测量的两种具体情况,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本文首先介绍这些精确悬高测量改进方法的不足与缺陷,然后提出了一种精确悬高测量的新方法,并对其进行公式推导和精度分析,最后通过两个实例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一般沉降观测的测量方法和技术规定。重点剖析了沉降观测误差来源及测量精度选择,并提出了一整套提高测量精度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能源发展以煤炭为主,其中,95%以上的煤炭产量来自井工开采,井工开采引起的地面塌陷会造成建(构)筑物和土地等的破坏;为此,本文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工程的实际需求,利用VC++编程研发了矿山数据库管理与沉陷预警系统;系统包括矿山数据库管理模块和沉陷预警模块,包含矿区采空区上方建(构)筑物、土地等的移动变形分析,并为损坏等级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悬高测量方法的再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耸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精确测量这些建(构)筑物的高度,为工程施工建设和安全提供可靠依据,很多测量工作者采用了全站仪悬高测量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一些改进。文章在介绍传统悬高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无需量取仪器高,避免寻找待测目标的垂直投影点且适合多数特殊情况下高度测量的新方法,并对其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和误差分析。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一般情况下测量精度能达到毫米级,满足大多数高度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高耸建(构)筑物的动态变形观测的内容,方法及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进行了详细阐述了并结合实例,编制各种表格和曲线,这对高耸建(构)筑物的基础处理,结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地铁施工中,附近管线及建(构)筑物所产生的变形,结合上海地铁7号盾构施工监测,提出在地铁施工的同时,进行精密变形监测的有关技术和实现的技术方法,并在实际中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陈望春 《浙江测绘》2007,(4):33-34,42
本文介绍了建(构)筑物沉降观测方案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珠海发电厂沉降监测和观测数据的分析,阐述了在海滨地质结构上的建(构)筑物进行沉降监测的重要性,尤其是对观测数据的分析,并进行了总结可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沉降观测是测量建(构)筑物垂直方向上变形的主要手段,现已成为城市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监测工作。将对称理念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之中,有利于消除或削弱多项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提高测量精确度,保证沉降观测过程中所获得的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介绍了常规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相关要求,然后给出了南通市通州区星源.和谐大厦沉降观测技术设计方案,并重点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就单个点而言,CJ 3最不稳定,CJ 4最稳定,但最终所有点都稳定在0~1 mm区间内,该大厦在观测周期内沉降变形稳定,符合精度要求,建议按"沉降观测技术方案"观测周期,继续坚持沉降观测,以监测该建(构)筑物未来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建立管网信息普查及信息录入系统,以及完善管网信息关系数据库、综合管网图制作、管网信息空间数据库、三维管网部件模型库等各项工作,通过调用不同数据库的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实现了三维管网模型的快速构建。采用MD5建立了管网模型与属性信息自动关联技术,叠加了原有的地表建(构)筑物模型,引入了统一的时空基准,开发了地上下建(构)筑物管理平台,具有三维模式下现有二维地图无法实现的空间分析等功能,实现了各类三维数据的综合可视化和融合分析,可为城市地下管网管理提供更直观的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2021年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框架下进行,省级监测任务中的人工建(构)筑物监测、林草资源监测以及其他监测工作是利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下发的图斑底图数据和要素底图数据,结合遥感影像进行变化监测。对形成的监测图斑数据成果质量问题及工作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年度监测工作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及应对策略,为提高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计算建筑基底面积,首先必须确定建筑基底的占地空间。建筑基底占地空间与建(构)筑物接触地面建筑主体的构造特征及其四周的土地利用功能有关。依据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规划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从建筑工程规划要求和建设用地合理利用的角度出发,就建筑基底占地空间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建(构)筑物沉降变形测量等级确定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给出在不同工程要求条件下观测中误差的取值范围;同时对基准网、观测网点位的布设与观测提出了要求;指明在数据处理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民生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控制点勘选的限制因素越来越多,无形中增加了GNSS控制点勘选工作的难度。为了在有限的自然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提升GNSS控制点勘选工作效率,减轻GNSS控制点勘选难度,特开展了多种特定观测环境下GNSS数据质量分析,结果表明:GNSS控制点数据质量对距离变电站、水面远近没有影响;光滑连片铁皮建(构)筑物对距离100 m的GNSS控制点观测数据质量无影响;扼流圈天线可以极大地提高GNSS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