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费志凌 《测绘学报》1994,23(1):29-36
本文提出了处理卫星重力梯度数据以确定高分辩力重力场模型的单层位法并对其中的独立估计法进行了误差分析,数字结果显示:当卫星高度为200km,卫星数据网格宽度为15′,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的精度为2×10~(-3)E时,利用独立估计法可得到分辩力为1°×1°(100km)的全球重力场模型,其重力异常精度小于1(mgal);若卫星高度降至160km,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的精度达到3×10~(-4)E,则获得的重力场模型的分辩力可提高到0.5°×0.5°(50km),其重力异常精度仍小于1(mgal)。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于2011-10恢复提供全球服务,分析其星载原子钟特性对系统性能评估、完好性监测、卫星钟差确定和预报等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GLONASS定位、导航、授时信息与分析中心(Information and Analysis Center for Positioning,Navigation and Timing,IAC)提供的2016-01-01—2019-05-11多星定轨解算的GLONASS精密卫星钟差产品,利用包含原子钟相位、频率与频漂参数的二次多项式拟合卫星钟差模型,分析了GLONASS在轨铯钟相位、频率、频漂与星钟模型噪声的长期变化特性;然后采用重叠哈达玛方差计算了铯钟的频率稳定度。结果表明,GLONASS在轨铯钟的相位和频率变化相对平稳;在轨铯钟模型的噪声水平和频漂均值分别为0.7 ns和5.94×10~(-15)/d;GLONASS在轨铯钟千秒频率稳定度保持在10~(-13)量级,频率稳定度随着星钟模型噪声增大而降低;新的卫星钟具有更优良的物理特性和更低的模型噪声。  相似文献   

3.
星载原子钟作为导航卫星上维持时间尺度的关键载荷,其性能会对用户进行导航、定位与授时的精度带来影响。介绍了原子钟评估常用的三个指标(频率准确度、飘移率和稳定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利用事后卫星精密钟差数据,开展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星载原子钟性能评估,分析了GNSS星载原子钟特性。结果表明,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BLOCKIIF星载铷钟与Galileo星载氢钟综合性能最优;北斗系统中地球轨道卫星与倾斜同步轨道卫星星载原子钟天稳定度达到2~4×10-14量级,与BLOCK IIR卫星精度相当;频率准确度达到1~4×10-11量级;频率漂移率达到10-14量级。  相似文献   

4.
NIM-3型新的轻小高精度可移式绝对重力仪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景龙 《测绘学报》1993,22(3):223-229
本文介绍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新的轻小型高精度可移式绝对重力仪NIM-3型的测量原理,采用的新技术方案和仪器结构的主要特点。同时文中给出用本仪器几个典型测量结果及其准确度优于±1×10~(-7)m/s~2(±10μgal)。  相似文献   

5.
(C)实用之部C_1.Cassini曲线Cassini曲线表示(ρ~4-2ρ~2cos2ψ+1)~(1/2)=常数的曲线,见图21,此处ρ=2r/s。图20内设有一点a,其坐标为(ξ)=12km,(η)=12km,s=24km,则r=2~(1/2)·12km,故ρ=2~(1/2),此处ψ=45°。由ρ=2~(1/2)=1.414(按图21内ρ的比例尺)及ψ=45°,得图21的A点,在A点读得:(ρ~4-2ρ~2cos2ψ+1)~(1/2)=5~(1/2)。C_2.Hunger公式及Schroeder-Kastner公式的应用(a)Hunger公式经改进后写成下列各式(参考(A)内式(18),(19)):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红外测距仪晶体振荡器温度漂移问题,提出了用三点拟合温补网络设计法对二阶温补网络进行参数设计,这种方法简单、方便。经多次试验,当温度在-20°~+50℃范围变化时,频率漂移可控制在1×10~(-6)~2×10~(-6)比未加温补网络的振荡器稳定度可提高一个量级。这一方法同时可以推广到三阶及四阶温补网络。  相似文献   

7.
<正> 北京房山人卫站钟房,仅有一台铯原子钟(HP5601A)和必要的电视比对设备。本文讨论利用搬运钟法来比对时刻和测定时延。该方法可使铯原子钟与UTC的同步精度达到2微秒,从而满足了卫星激光测距的需要。一、搬运钟法的原理搬运钟法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时刻  相似文献   

8.
国家授时中心保持的协调世界时UTC(NTSC)(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National Time Service Center)与UTC的偏差保持在±10 ns以内。为了使远程用户获得高精度的UTC(NTSC)时间频率信号,利用国家授时中心保持的UTC(NTSC)时频信号和卫星共视时间比对方法,搭建了一套UTC(NTSC)远程复现系统,用于实现远程用户时间频率校准并能在远程恢复出UTC(NTSC)的时间频率信号。研究了基于UTC(NTSC)的时间频率远程复现方法,该方法基于改进的卫星共视法,可实现对用户本地参考时间与可视卫星钟的钟差进行连续实时监测,去除了传统共视时间传递方法中每个观测周期内的观测死时间;设计并实现了UTC(NTSC)远程复现系统,系统包括基准终端、配送终端和数据分析处理中心,基准终端测量UTC(NTSC)与可视卫星钟的钟差;配送终端测量本地原子钟与可视卫星钟的钟差,并在本地驾驭生成与UTC(NTSC)同步的时频信号;数据处理中心处理来自基准终端和配送终端的数据;评估了系统测量的不确定度,得出零基线条件下,系统授时精度达到0.8 ns;另外,通过对各远程用户不同类型钟的驾驭情况,得出铯钟的频率测量天稳达到2.84×10-14,铷钟的频率测量天稳达到8.24×10-14。  相似文献   

9.
一、载波信号GPS卫星信号与导航电文是通过发射高频载波信号来传送的。为此我们首先介绍GPS使用的载波信号。GPS卫星上设置有铷钟、铯钟甚至小型化氢钟来产生10.23MHz的基本频率。在这种高精度频率控制下,分别以154倍和120倍实现倍频以后,形成了L波段两种载波频率信号,即L_1=1575.47MHz和L_2=1227.60MHz,波长分别为19cm和24cm。采用较高频率L波段工作的原因是;第一,载波频率较高时,大气层中的电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全球定位系统在轨卫星上极为重要的载荷,星载原子钟的性能会对整个导航系统的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针对全球定位系统最新发射的三颗BLOCKⅡF卫星的星载原子钟,不仅从三个常规性能指标即准确度、漂移率和稳定性,还从预报性能共四个方面进行了评估。除此之外,提出了通过统计相关分析来探索三个常规指标和预报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寻求影响钟差预报精度的本质原因。利用三颗卫星正常运行时间段的钟差数据,通过估计得到它们的性能指标:准确度为10-12量级,漂移率为10-15 s/d量级,稳定度在10-14 s/d量级,短期(1d)预报精度优于1ns,长期预报精度分别优于30ns(1~30d)和90ns(1~100d);通过相关分析发现,短期预报精度与准确度显著相关,长期预报(1~30d)精度与漂移率和稳定性显著相关,而在1~100d的尺度上,预报精度只与稳定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原国家重力基本网(57网)的历史和技术要点,详细地分析了57网的各类误差和产生原因,提出了新、旧系统转换的方法。本文研究表明,57网基本点相对观测的实际精度约为±0.06mgal,仪器平均值误差为1.6×10~(-4)。基本点重力值含-13.56mgal的基准误差和1.9×10~(-4)的尺度差,并含有±0.1~0.2mgal的非线性系统误差。对基本点实行新、旧系统转换误差为±0.05mgal,基本不损失其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
整数相位钟法是精密单点定位(PPP)中应用最广泛的模糊度固定方法之一。利用整数相位钟法进行频率传递的稳定度优于传统PPP,但该方法的钟差计算结果包含系统性偏差,影响时间传递精度。本文介绍了整数相位钟法基本原理,分析了钟差计算结果所包含的系统性偏差成因,提出一种基于星间单差模糊度固定与原子钟精化模型的改进整数相位钟法,并检验改进整数相位钟法的模糊度固定性能与时频传递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有效消除该系统性偏差,利用改进整数相位钟法进行时间传递精度能够达到0.1~0.2 ns,频率传递稳定度达到1.1×10-15/d。  相似文献   

13.
资源三号01星与02星作为我国重要的遥感立体测绘卫星,承担了地理产品生产以及国土资源调查等任务。其中,高精度的卫星轨道确定是完成卫星任务的必备条件。资源三号01星与02星都搭载国产双频GPS接收机和SLR反射器来进行精密定轨和独立定轨精度检核。在定轨过程中,星载GPS接收机天线的PCO误差和PCV误差是制约进一步提高定轨精度的重要因素。尽管卫星入轨前获取GPS接收机天线的PCO先验值,本文通过在轨估计PCO,分析了PCO各个方向上的分量估计的可行性,发现通过使用在轨PCO,SLR检核显示ZY-3 01星和ZY-3 02星轨道RMS值分别提高了0.331 mm、0.399 mm。本文利用直接法和残差法估计了两颗卫星星载GPS接收机天线的PCV模型,整体量级在[-15 mm 15 mm]。通过使用在轨估计的PCV模型(10°×10°),ZY-3 01星SLR检核结果RMS值提高了2.143 mm(直接法模型)、1.628 mm(残差法模型),重叠弧段对比在三维位置上提高了11.377 mm(直接法模型)、13.903 mm(残差法模型),ZY-3 02星SLR检核结果RMS值提高了0.727 mm(直接法模型)、0.692 mm(残差法模型),重叠弧段对比在三维位置上提高了1.736 mm(直接法模型)、1.548 mm(残差法模型)。本文进一步探讨了PCV模型分辨率(10°×10°,5°×5°,2°×2°)对精密定轨的影响,在综合考虑计算效率、存储空间、提高幅度等因素后,发现使用残差法在轨估计5°×5° PCV模型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一种能广泛用于测绘(遥感内业)、农业、交通、环保规划、统计等部门的数字长度-面积量测仪最近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研制成功,并由湖北省教育厅主持通过技术鉴定。该仪器由量测系统、计算系统、手扶跟踪系统、卷图装置和仪器支架等五部分组成,采用光栅计量技术,由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可输入任意比例尺(1:1~99×10~6),并可根据不同比例尺自动选择计量单位,量测结果即为实际的长度和面积,不必另行换算。经有关部门测定,仪器精度:长度量测为  相似文献   

15.
光波大气折射率计算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个光波大气折射率计算公式,该公式和现用公式一样简单,便于使用。其精度比现用公式高得多。在波长为0.38μm~1.69μm,气压为250mb~1100mb,气温为-30℃~60℃,水蒸汽压为0mb~100mb范围内,其精度高于1×10~(-7)。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精度空载/星载原子钟进行引力红移检验是物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原子钟精度的不断提高,利用高精度时频信号检验引力红移和测定重力位成为可能。中国空间站二号实验舱预计于2022年10月在轨运行,并搭载高精度原子钟组,为高精度引力红移实验奠定了基础。利用中国空间站的一组上行微波链路与下行微波链路进行双向时间/频率比对,从而实现引力红移检验。由于两条链路的频率及路径相同且极化方向相反,可以极大地消除误差干扰。结果表明,当空间站搭载的原子钟稳定度为2×10-15/τ且长期稳定度约为10-18量级时,引力红移检验精度可达到10-7量级,比目前国际上最高的引力红移检验精度高1~2个量级。  相似文献   

17.
导航卫星原子钟频率漂移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原子钟频漂定义,总结了频率漂移率测试评定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噪声情况下的频率漂移率估计方法,并用实验室真空状态铷钟的频率偏差数据和GPS卫星钟的精密星历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表明铷钟都有明显频漂,GPSIIR铷钟的日漂移率在10^-15。量级,而铯钟频漂不是很明显。研究了频漂对原子钟时域稳定性影响规律,还利用模拟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GPS测量中的码载波相位扩散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绘通报》2000,(11):3
高出地面50~1 000 km之间的大气层称为电离层。由于太阳光的强烈辐射,电离层中的气体分子被电离,从而产生自由电子。 GPS信号在通过电离层时也受到这种自由电子的非线性散射特性的影响。对于GPS频率而言,电离层对测距(卫星至地面的距离)的影响,最大时(每天中午,卫星接近地平,太阳黑子剧烈活动期)可达150 m;最小时(每天夜间,卫星在天顶,太阳黑子宁静期)也有5 m。因此,电离层误差是GPS测量中不可忽视的重大误差源。 电离层误差对GPS测量的影响,在边长约20 km时,一般为1×10-6 D~2×10-6 D,边长大于20 km后,电离层误差将迅速增大为5×10-6 D,当电离层活动剧烈时,还会更大。为了克服电离层对长边测量的影响,多年来一直沿用双频GPS接收机测量长边。但是,双频GPS接收机也有不少缺点,例如:价格贵一倍,功耗大等等。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沿用符合法测定周期,由天文表控制时间。由于天文表表速不均匀,所以又用库克二次收录天文台时号来决定表差。这样二次收录下来的时间段精度一般为0.01秒。这个精度就决定了要测定周期达0.5×10~(-7)秒时,测一个间隔所需要的观测时间为24小时。由于周期测定所要求的时间是相对,徐家汇天文台播送的BPV时号的相对精度,名义上已达1·10~(-8),它对测定周期的影响,完全可以不必顾及。本文是采用摄影记录的方法,直接记录下BPV时号,及摆通过的路程,这样测定周期精度仍为0.5·10~(-7)秒时,观测时间只要50分钟就够了。一年来的实践证明,摄影记录法不但测量时间短,而且工作简单。  相似文献   

20.
CH20060810对SRTM3和GTOPO30地形数据质量的评估=Quality Evaluation of Topographic Data from SRTM3and GTOPO30/陈俊勇(国家测绘局)∥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30(11).-941~944高分辨率的地形数据在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地球重力场建模和大地水准面求定等工程中至关重要。SRTM有3″×3″(SRTM3)和1″×1″(SRTM1)两种分辨率。就全球而言,SRTM3的原始数据已于2004年解密。SRTM3的高程基准是EGM96的大地水准面,平面基准是WGS84;标称绝对高程精度是±16m,绝对平面精度是±20m。SRTM3的数据只覆盖60°N至54°S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