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Ni002,Ni002A自动安平水准仪与DiNi10电子水准仪的质量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i002、Ni002A自动安平水准仪已经停止生产,DiNi10电子水准仪能否用于一等水准测量已引起测量专家的重视和关注。通过两类仪器技术参数、结构特点和实测成果的分析,表明Ni002、Ni002A自动安平水准仪在性能和精度上优于DiNi10电子水准仪,电子水准仪目前还不能替代Ni002、Ni002A自动安平水准仪,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如何解决今后一段时间内一等水准测量仪器,笔者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数字水准仪是一种集光学、电子技术、编码技术、图像处理及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水准测量系统。它凭借快速度、高精度、易于操作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高精度水准测量、工业测量等多种领域。当前的各类数字水准仪产品是基于一维条码技术设计的编码标尺,水准仪的设计是围绕相应标尺编码方法的读数系统展开。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国外几大测绘仪器生产厂商已将条码标尺的编码方法实行专利保护;国内起步较晚,已难以找到合适的编码方法。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二维平面的编码设计方案。该方案将标尺面分为数字标注、二维码粗测和圆心精测3个区域;而水准仪部分采用面阵CCD采集标尺图像,运用快速数字图像处理算法进行读数定位。理论分析和实验样机测试表明,这种设计可以生产精度高、性能优异的数字水准仪。  相似文献   

3.
电子水准仪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电子水准仪的工作原理。对电子水准仪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标尺设计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分析了影响电子水准仪的测量精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前,世界上极少数的公司垄断了数字水准仪的生产,他们的专利保护主要集中在电子读数原理和标尺编码结构上。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二进制编码的标尺编码方案。该方案将使用的刻度标尺横线进行二进制编码,水准仪部分采用面阵CCD采集标尺图像,利用快速数字图像处理算法进行水平中心定位读数。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该设计具有可行性,在标尺不同位置和椒盐噪声点数小于60 K的时候有着100%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5.
几种数字水准仪标尺的编码规则和读数原理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介绍数字水准仪的系统组成,在研究常见的数字水准仪标尺的编码规则和自动读数原理的基础上,从测量精度的角度出发,对其优劣进行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6.
在测绘技术和仪器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子水准仪因其操作简单、测量快速、测量数据可自动存储等特点已经在水准测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自身仪器特点,电子水准仪测量数据都是按特定的格式输出的,本文探讨的是如何检查测量结果数据是否合乎规范以及生成电子手簿。  相似文献   

7.
数字水准仪的标尺编码规则直接影响其测量精度.基于现有几种数字水准仪标尺编码的特点,归纳出标尺条码的编码衡量指标:信息密度、分辨率和纠错能力.以条码的最大编码容量与单个码区长度之比值衡量其承载的信息密度;利用光学系统的点扩散函数研究条码图像的分辨率,即相邻边缘的相互影响,得出码元相邻边缘的间距相等时,影响最小的结论;用相关系数或编码所用函数本身的性质表征条码的纠错能力.依据编码指标建立一套新的标尺编码规则:以格雷码为数值码,固定宽度的码元为参考码,两者交替组合.分析表明,该种编码不但信息密度大,分辨率高,而且纠错能力强.  相似文献   

8.
水准测量一直是获得地面点精密高差的重要手段,其测量速度慢、效率低也一直是困扰全球测量界的一大难题。为了提高水准测量的速度和效率,本文提出了新一代高速对向观测数字水准尺仪的概念、结构、原理与方法。具体采用水准仪与标尺合二为一的一体化结构设计,将传统水准测量的3点互动配置改变为2点互动配置来提高测站仪器安置速度和地形适应能力;采用对偶测量原理将传统水准测量的单向单系统测量改变为对(双)向双系统测量来提高水准测量的精度及可靠性;采用正交二脚架及L型水准器来提高水准标尺及水准仪的安平速度。理论分析及初步实践表明:新一代高速对向观测数字水准尺仪与传统水准仪相比,水准测量效率可提高1倍以上,是目前世界上最快速、最智能、最精密的电子水准测量系统。高速对向观测数字水准尺仪的发明,将对全球大地及工程测量界产生重大及颠覆性的影响,将开启人类社会普及电子水准仪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9.
数字水准仪的原理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明善  肖学年 《四川测绘》2000,23(4):168-169
本文论述了数字水准仪(Leica NA3003和ZEISS DINI12)的基本测量原理和误差来源,并与光学水准仪的误差进行了比较,通过误差分析,对数字水准仪的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测绘出版社新近出版了《数字水准仪的测量原理及其检定》(杨俊志、刘宗泉著)一书。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字水准仪的测量原理,论述了数字水准仪条码尺条码的编码原理及解码方法,介绍了数字水准仪测量系统的误差源、检定设备及检定方法。该书内容丰富、资料新颖,可以满足测绘仪器及计算仪器生产、使用和检定等领域中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的大、中专学生及研究生的需要。《数字水准仪的测量原理及其检定》出版@杨蓬莲  相似文献   

11.
联合双频GPS数据,利用相位平滑伪距算法,可得到包含斜向电离层总电子含量(slant total electron content,sTEC)、测站和卫星差分码偏差(differential code bias,DCB)的电离层观测值(称之为"平滑伪距电离层观测值"),常应用于与电离层有关的研究。然而,平滑伪距电离层观测值易受平滑弧段长度和与测站有关的误差影响。提出一种新算法:利用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计算电离层观测值(称之为"PPP电离层观测值"),进而估计sTEC和站星DCB。基于短基线试验,先用一台接收机按上述两种方法估计sTEC,用于改正另一接收机观测值的电离层延迟以实施单频PPP,结果表明,利用PPP电离层观测值得到的sTEC精度较高,定位结果的可靠性较强。随后,选取全球分布的8个IGS(internationalGNSS service)连续跟踪站2009年1月内某四天的观测数据,利用上述两种电离层观测值计算所有卫星的DCB,并将计算结果与CODE发布的月平均值进行比较,其中,平滑伪距电离层观测值的卫星DCB估值与CODE(Centre for Orbit Deter mination in Europe)发布值的差别较大,部分卫星甚至可达0.2~0.3 ns,而PPP电离层观测值而言,绝大多数卫星对应的差异均在0.1 ns以内。  相似文献   

12.
大范围高程控制测量中经常采用多结点水准测量,根据条件平差的原理和方法,对多结点水准测量严密平差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可靠的数学模型,结合应用实例平差计算了多结点水准网,分析了水准网的平差精度,其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为多结点水准网平差软件的开发提供了计算经验。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35年来珠峰高程测定成果的思考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曾单独或与外国合作,在1966年,1975年,1992年,1998年及1999年对珠穆朗玛峰高程进行了5次测定,开展了大规模的大地测量外业作业、数据处理和科学研究,其中包括天文、重力、平面、高程和气象等方面。本文对我国近35年来的珠峰高程测定的成果和最新进展作分析研究,将我国35年来所精确测定的珠峰峰顶雪面高程值取中数,以我国60(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得珠峰海拔高为8849.0m±0.5m;若以接近全球高程系统的EGM96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珠峰海拔高为8850.1m±0.5m。  相似文献   

14.
郝旦  王芬 《测绘通报》2019,(3):159-162
随着全自动智能型全站仪的发展及光学水准仪的逐步淘汰,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在跨河高程传递方面应用广泛。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全自动照准全站仪的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四边形跨河水准测量方法的原理及步骤,并对该方法中对向观测获取跨河点间高差进行了理论推导和精度分析,证明了控制在一定跨河距离内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其他误差的情况下,该方法可用于二等水准跨河测量;最后通过实例证实了该方法能满足二等跨河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分析,论证了井下三角高程测量可以作为井下高程控制的一种手段。并通过一些三角高程测量在实际矿山测量中的应用实例,验证了利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井下水准测量实施井下高程控制的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16.
GPS水准的拟合基准面高程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线路工程提出利用若干个GPS和水准高程点建立一个拟合面作为高程基准面,这样GPS高程经拟合后可获得相对于拟合基准面的准确高程,水准测量附合于GPS点进行闭合差的调整,充分利用了GPS的高程信息,有益于在线路工程中用GPS替代常规基平水准测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于1991—1999年建设的国家第二期一等水准网复测与2012—2015年建设的国家一等水准网成果相隔近20年。受地壳运动、经济建设、地下水开采与回灌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表沉降和季节性地表起伏,造成区域高程成果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影响了高程基准的维护及高程成果的使用。本文通过分析两期一等水准重合点、统计分析我国一等水准点20年高程变化量及其变化趋势,并从两期水准网测量设备、措施及测量精度的差异,重力异常改正计算所采用的重力基准、正常重力公式及重力数据的差异,网形结构差异,水准测量周期、水准环闭合周期的差异,地壳垂直运动与局部地表形变影响等4方面进行了两期高程变化的原因分析。研究表明:(1)国家一等水准网点高程近20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许多区域出现了严重沉降;(2)地壳垂直运动及局部地表形变是引起高程变化的主要因素;(3)国家一等水准网应进行定期复测更新,复测时应尽量缩短水准测量周期,全网水准测量周期不应超过5年[1]、力争3年内完成。  相似文献   

18.
As a first step towards studying the ionosphere with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leveling the phase to the code geometry-free observations on an arc-by-arc basis yields the ionospheric observables, interpreted as a combination of slant total electron content along with satellite and receiver differential code biases (DCB). The leveling errors in the ionospheric observables may arise during this procedure, which, according to previous studies by other researchers, are due to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the code multipath and the intra-day variability in the receiver DCB. In this paper we further identify the short-term temporal variations of receiver differential phase biases (DPB) as another possible cause of leveling errors. Our investigation starts by the development of a method to epoch-wise estimate between-receiver DPB (BR-DPB) employing (inter-receiver) single-differenced, phase-only GNSS observations collected from a pair of receivers creating a zero or short baseline. The key issue for this method is to get rid of the possible discontinuities in the epoch-wise BR-DPB estimates, occurring when satellite assigned as pivot changes. Our numerical tests, carried out us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US GNSS) and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 Chinese GNSS) observations sampled every 30 s by a dedicatedly selected set of zero and short baselines, suggest two major findings. First, epoch-wise BR-DPB estimates can exhibit remarkable variability over a rather short period of time (e.g. 6 cm over 3 h), thus significant from a statistical point of view. Second, a dominant factor driving this variability is the changes of ambient temperature, instead of the un-modelled phase multipath.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天文水准的GPS跨障碍高程传递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GPS水准无法直接应用于跨障碍高程传递,其关键原因在于障碍物两侧的高程基准不一致。为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天文水准原理的新方法:首先以常规数值方法分别拟合障碍物两侧的似大地水准面形状,由此求得相对于WGS-84的地面垂线偏差值;然后根据天文水准原理,进一步计算出跨障碍的高程异常差。理论研究和实验表明,新方法克服了单纯GPS水准无法连接不同高程系统的困难,是一种有效的高精度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铁桥梁距离地面较高,CPIII高程网的起闭水准基点需要联测上桥的实际问题,首先介绍《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传统的中间设站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并指出该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存在不足之处,然后提出一种改进的端头设站光电测距三角高程上桥测量方法,最后通过理论与试验验证,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并且能够显著提高外业作业效率,可以为改进中间设站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以及完善《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