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消息传递接口(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MPI),对不同的等高线简化算法并行计算的适宜性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基于时间复杂度分析,对简化算法的效率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MPI的等高线并行计算过程,探讨了并行计算中数据划分与合并、通信方式与计算过程3个关键问题。选取4种典型的简化算法,利用数据量呈等差分布的等高线数据进行简化并行计算试验。试验表明,算法并行计算效率不会随着节点数增加而持续性提高,尤其是串行算法效率很高的算法;基于MPI的非阻塞通信方式相对于阻塞通信方式可以提高并行计算效率;算法约束参数与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共同影响算法的并行计算效率。分析简化算法的并行计算适宜性时,应该综合考虑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约束参数、数据量、数据分布特征以及计算环境等多个因素。该研究对于并行计算在地图综合乃至地学计算领域的拓展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线要素化简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状要素是地图中数量最大、要素类型最多样的要素,其化简在地图自动综合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目前对线状要素化简算法的改进、化简质量、化简精度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对线状要素化简算法的效率研究较少.此处是在兼顾化简质量的前提下研究算法效率,通过分析化简算法约束参数的特征,将线状要素化简算法分为6类,选取其中的几个典型算法,分析了其时间复杂度,并按照线状要素化简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将其分为线性算法和非线性算法两类,初步探讨了适合这两类算法的并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兴趣点,又称POI(points of interest)是网络地图、导航地图中重要的表达要素,包括餐饮、娱乐、金融机构、旅游景点、地标建筑、加油站、停车场等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经常使用的信息。其数据的准确性、属性的丰富程度、表达的清晰度及其实时显示效率都将影响地图的服务质量。当前POI表达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在用户搜索特定信息时,由于查询结果数据量较大,造成POI的叠置、压盖等,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用户对POI信息的查询与检索。地图综合提供了大量的算子算法以实现点或点群要素的选取,但是它们在综合效率方面亟待提高。面向矢量数据处理的并行计算,其数据划分不仅需要满足负载均衡、划分算法高效等要求,而且对于划分后各部分数据在计算前后拓扑关系的保持也显得尤为重要。兴趣点与路划网络是密切相关的要素,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空间关系。本文提出基于路划网眼划分兴趣点的方法,既能保证兴趣点的划分效率,又能保证不同分区内POI选取计算的正确性。选择点选取算法中的"圆"增长算法,采用典型试验区域的路划网眼数据,基于不同节点数划分兴趣点数据,实现兴趣点选取并行计算。试验证明,该方法不仅保证了兴趣点划分的均衡性,而且可以提高兴趣点选取计算效率。通过这一研究,对面向矢量数据的地理信息分析、地图制图综合等复杂算法的并行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日益丰富的观测数据以及数据再处理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开发了基于OpenMP以及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并行计算的全球电离层快速建模算法。采用武汉大学超级计算机对全球电离层建模效率进行了不同并行计算方案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节点MPI并行计算能够极大地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相比传统单节点串行计算提高了近30倍,相比单节点OpenMP并行计算提高了近3~4倍。MPI并行计算方案充分利用了丰富的计算机资源来提高全球电离层建模效率,对电离层建模算法的快速测试、产品的重新再处理具有重要作用,对多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快速精密定轨、大规模GNSS网解也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杭宇  闫浩文  马磊  康路  禄小敏 《测绘科学》2019,44(10):117-121
针对微地图中手绘地图线要素转折点信息冗余,影响其传输、存储与渲染效率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头/尾断裂分类规则的手绘地图线要素综合方法。该方法根据手绘地图线要素转折点具有重尾分布的特征以及分形理论中局部图形与整体相似的原理,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综合方法中要素的取舍过于依赖制图人员经验,导致综合结果容易出现失真和偏误的问题,实现了微地图中手绘地图线要素的综合与化简。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头/尾断裂分类规则,可以在多细节层次下,较为合理地为手绘地图线要素的转折点进行分类选取,且选择保留的少数头部点能有效保持原有线要素的几何特征,从而提高了传输、存储与渲染手绘地图线要素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还没有一种算法能在道路化简(删点)的同时又能实现道路光滑(增点)的情形,提出了将Douglas-Peucker算法和Li-Openshaw算法组合优化起来对道路进行综合的思想。本文首先对线状要素综合的两种经典算法Douglas算法和Li-Openshaw算法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Li-Openshaw算法进行了改进,最后融合两种算法的优点,设计了一种道路综合的组合优化算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TIN三角网在实现地图面要素聚合过程中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IN面要素聚合的优化方法。首先,利用格网的方法聚类面要素,缩小TIN搜索范围;然后,在聚类的基础上进行TIN三角网的构建实现面要素的综合;最后,实验验证了综合结果,并通过对比证明了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地图自动综合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庆胜  李沛川 《地图》1999,(1):13-16
地图自动综合软件已商品化的有INTEGRAPH研究的电子地图综合机(ElectronicMapGeneralizer),实验阶段的地图综合软件有汉诺威大学和ZEISS公司联合研制的CHANGE等。地图自动综合最早主要是探讨线状要素的综合,最近十几年研究范围有了拓展。下面以要素类型、主要数学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知识处理方法和支持地图综合的数据模型为主线,比较系统地分析已有的地图自动综合成品对于选取的定量化由于地图专业工作者已比较熟悉,在这里不作分析。一、线状要素的自动综合方法(以单报线为主)单报线的简化算法很多,有层次方法和非层次…  相似文献   

9.
在自动制图综合中,面要素聚合较为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聚类方法将面要素聚类为若干个类簇,进而将每个类簇合并为更大的多边形图斑。针对地图制图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地图自动综合,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滚球法的面状要素聚合的新方法,通过实验阐述了该方法在居民地等面要素综合中的应用,并与传统的聚合算法进行了效率上的对比分析。该方法较传统的聚合方法效率上有很大提高,在大数据量聚合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当选择合适的滚球半径进行综合时,有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面向空间数据连续地图综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骨架线端点匹配的面状要素渐变方法,通过在两个关键表达之间进行尺度内插,实时、动态地派生任意中间比例尺地图数据。首先,对面状要素在大小比例尺下的两重表达分别进行约束Delaunay三角网剖分并提取各自的骨架线特征;然后,使用最优子序双射优化技术对骨架端点进行匹配获得多边形边界上相对应的特征点序列;最后,在剖分边界的基础上进行分段常规线性内插,获得面状要素介于始末尺度之间的多尺度表达。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充分顾及了空间数据弯曲结构特征,对于光滑边界面状要素的渐变变换具有良好的渐变效果,可用于空间数据的连续地图综合和多尺度表达。  相似文献   

11.
Douglas-Peucker算法是线要素简化的经典算法,针对其存在大量计算、难以做到实时的缺点,运用并行技术实现Douglas-Peucker算法,并在多核处理器的计算机上进行实验,验证了并行算法的效率与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CIRCLE特征变换的点群选取算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地图自动综合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Circle特征变换的点群选取新算法。文中介绍了该算法中空域中心点的确定、目标特征空间的计算、坐标空间到特征空间的转换、特征空间的聚类以及特征空间的化简等关键步骤。最后就算法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城市建筑的形态多种多样,其中平行结构建筑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类。随着3维数字城市模型的广泛应用,对于此结构建筑综合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化简方法的实现是综合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面平移算法是当前平行结构建筑化简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此处采用最小特征作为面平移的基础实现了平行结构建筑化简的面平移算法,通过实验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并从化简过程、化简结果和不确定性3个方面将此算法与基于最短距离的面平移算法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曲线弯曲深度层次结构的二叉树表达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地图综合要顾及目标的几何特征、语义特征和拓扑特征,其中地理意义是控制综合算子系统、参量调整的决定性因素。就线状要素而言,单从角度、距离、矢高等几何特征出发设计的曲线化简算法只能算作对曲线坐标串的几何压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图综合。由于曲线的弯曲特征在表达线状地物地理特征上具有重要意义,对弯曲特征的识别、结构描述及操作分析成为目前线要素制图综合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模型提出一种方法描述曲线弯曲特征在深度上的层次结构,对曲线上的矢量点构建三角网,在三角网覆盖区域里,由外向内进行三角形的“剥皮”操作,根据“剥皮”操作,根据“剥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特征三角形构建二叉树,实现大弯曲套小弯曲层次结构的表达。该方法基于Gestalt对称性、连续性原则、对二叉树结点进行考察,可提取认知意义上的真正弯曲。本文同时给出了弯曲特征二叉树在多边形(闭合曲线)综合化简中的算法设计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郭庆胜  王琳  孙雅庚  周林  龙毅 《测绘学报》2016,45(7):850-857
在地图综合过程中,线的图形简化和移位算子通常是分别执行的,图形简化和移位有时都会产生新的空间冲突。本文试图把这两种算子进行协同,避免在地图综合过程中进行空间冲突的多次探测,提高地图综合数据处理的效率。本文通过把线图形简化转换为线上的点移位,并构建邻近地图目标之间的移位传播路径,在考虑空间上下文关系和地图感受规则的前提下,使移位过程能考虑到线图形简化,并尽量保持有关地图目标的空间特征。最后,以道路和其周边的建筑物群为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移动定位服务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地图综合在专题内容、综合效率等方面已不能满足移动地图服务的需要。这就要求针对当前的移动环境,发展自适应地图综合方法。在系统分析当今移动环境自适应地图综合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移动环境自适应地图综合的理论基础与技术背景,提出移动环境自适应地图综合的基本思想、特征与关键问题,并以南京市湖南路商业区居民地为试验数据,实现了自适应于用户位置的居民地简化算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遗传算法的线要素自动化简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武芳  邓红艳 《测绘学报》2003,32(4):349-355
线划要素是地图上大量存在的最基本的地图要素,作为自动综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化简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分析总结现有线划要素化简方法的基础上,依据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地图上线划要素的化简模型,并讨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线要素自动化简方法中的关键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对线要素进行化简能够比较好地保持线要素的整体形状,同时还对点具有很高的压缩率。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a heuristic map simplifi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a novel topology‐inferred graph model.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algorithms, which only focus either on geometry simplification or on topological consistency, our algorithm simplifies the map composed of series of polylines and constraint points while maintaining the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s in the map, maximizing the number of removal points, and minimizing error distance efficiently. Unlike some traditional geometry simplification algorithms, such as Douglas and Peucker's, which add points incrementally, we remove points sequentially based on a priority determined by heuristic functions. In the first stage, we build a graph to model the topology of points in the map from which we determine whether a point is removable or not. As map generalization is needed in different applications with different requirements, we present two heuristic functions to determine the priority of points removal for two different purposes: to save storage space and to reduce computation time. The time complexity of our algorithm is which is efficient enough to be considered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s. Experiments on real maps were conducted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ur algorithm produces high quality results; one heuristic function results in higher removal points saving storage space and the other improves the time performance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