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基于ArcGIS平台,利用DEM数据资料,选择位于四川西北部的彭州市作为研究区域,提取了区内高程、地形起伏等地形因子;统计了5.12震后区内39个滑坡点,58个崩塌点,建立了地形地貌与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这类地区对应的地貌类型主要是海拔高程较高的山坡地带。实验证明,利用GIS技术,结合数字地面模型,进行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地形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可靠,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的起源与定义,根据4种不同的观测平台分类介绍了DEM数据获取方法,给出目前国际上发布的高分辨率全球DEM的主要性质和特点。重点介绍了9大类全球DEM,分析了DEM质量评估相关的评定方法和精度指标。论述了DEM在地质灾害监测、海岸带脆弱性分析方面的应用,以美国地质勘探局和德国航空太空中心正在开展的DEM项目为例,讨论了高精度、高分辨率全球同质DEM和地形测深高程模型的最新需求,最后总结展望全球高分辨率DEM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区30 m分辨率SRTM质量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分辨率、高质量地形数据有利于地震、火山与滑坡地质灾害等环境变化相关的研究。2014年9月,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宣布30 m分辨率的SRTM DEM数据逐步向全球用户免费开放。本文对中国境内最新发布的SRTM DEM开展了质量评估与验证工作,讨论了传感器波长、植被覆盖、影像数量等影响DEM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30 m分辨率的SRTM DEM高程精度(10 m)与SRTMX DEM相当,并优于ASTER GDEM v2、SRTM v4.1和SRTM v3。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高分一号卫星(GF-1)图像的应用性能和查明中印边境楚鲁松杰村一带的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利用DEM和GF-1图像对该地区的岩性、构造和地质灾害进行详细的遥感解译。研究结果表明,GF-1数据的融合图像对灾害体的微地貌形态反映较明显,能够用于识别地质灾害体的位置、边界范围等特征信息;区内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和寒冻风化碎屑流等,滑坡、崩塌、泥石流多发生在[25°,35°]坡度段内,而寒冻风化碎屑流的发生则与坡度的增大成正相关;地质灾害运移方向与主构造线方向、基岩层面倾向基本一致。研究还揭示出该区内分布多级河流阶地,较大的垂直落差及丰富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是地质灾害发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朱以洲  李歆 《四川测绘》2011,(3):122-124
滑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对区域内地质灾害的防治规划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基于GIS的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概述了滑坡危险性评价的主要流程以及步骤。根据影响区域滑坡灾害形成的各种因素,分析了滑坡地质灾害评价因子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6.
首先通过建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体影像解译标志,进行了河南方城县的遥感地质灾害解译,共解译地质灾害点24处,其中崩塌10处、滑坡13处、泥石流1处;其次分析了河南省方城县地质灾害与与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土地覆盖等影响因素的关系;最后得出地形地貌是发生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岩土体及其物性特征是发生地质灾害的物质条件,地质构造是发生滑坡、崩塌的孕育因素,气象与水文是发生地质灾害的诱因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7.
深圳“12.20”山体滑坡是共造成58人遇难、77人失踪、33栋建筑物被埋或受损的重特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灾害.文章通过分析深圳市域内重要的地质灾害隐患,结合灾前及灾后卫星影像与航空照片等资料,分析了光明新区恒泰裕山体滑坡的滑坡体物源组成、物源区演化及滑坡形成过程、灾情影响等,并结合深圳历史滑坡、滑坡和崩塌隐患点及2015年深圳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数据等资料,参阅本次滑坡灾情及成因情况,初步划定了深圳市域内的重大地质灾害防范区,总结了深圳地质灾害安全避险建议,这对深圳防灾避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 DAR)技术具有受天气干扰小、能穿透一定厚度植被获取地表信息和数据处理过程相对简单等优势。通过与定位定向系统(position orientation system,POS)集成,机载Li DAR点云数据可快速生成精细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DEM是滑坡调查与监测的一种基础图件,其精细程度可直接反映地表形态的微小变化。通过DEM可在三维环境下准确地对滑坡特征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利用Li DAR技术对湖北省秭归县张家湾滑坡进行了识别与参数提取的研究和应用。首先,利用航带平差法和不规则三角格网加密对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检校与滤波处理,制作出高精度DEM成果;然后,通过DEM生成的山体阴影图、坡度图和地表粗糙度图,实现了对滑坡体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最后,完成对分析结果的评估。结果表明,机载Li DAR生成的高精度DEM可以清晰地识别出滑坡,并能够准确地对各种滑坡要素进行定量提取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WebGIS云南滑坡灾害气象预警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南主要由降雨引起的滑坡地质灾害现象.对云南近8年来的滑坡灾害数据和降雨量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针对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耦合预警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WebGIS技术的耦合。运用新一代的RIA技术Silvedight.基于MapGISIGServer平台,在异步响应的网络中使用流程化的操作方式构建出云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通过实例检验表明该滑坡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分析模型的应用.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更精确、及时的减灾防灾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不同时期DEM数据检测地表变形是进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检测的有效手段,DEM匹配是关键,两个变形地表的模型曲面特征对应关系确立是难点。针对高山地区DEM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且稳健的基于等高线和最小二乘曲面匹配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等高线的形状检测地形没有变化的山顶区域,提取位置不变的山头点作为控制点,能够提供足够好的转换参数初始值;其次采用最小二乘曲面匹配技术实现最优匹配。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受DEM粗差、数据异常以及地形变形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抗噪特性,可以在复杂地形条件下检测出稳定不变的控制点,取得较好地配准效果,最终在高程差异图上检测出明显的滑坡区域。  相似文献   

11.
滑坡灾害作为一种与人们生命紧密相连的常见自然灾害,对其进行危险性评价研究极为重要。以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作为研究区域,以修水县243个滑坡地质灾害点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对修水县滑坡灾害的发育特征和关联因素的分析,选取了九大评价因子,利用信息量模型和AHP对修水县进行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其按危险程度分为极低、低、中等、高和极高5个危险区,分别占总面积的4.25%、14.97%、32.14%、35.17%和13.58%。综合研究区滑坡概况对各危险区进行分析,为研究区的地质灾害预防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科 《四川测绘》2014,(5):199-201
基于重庆市国土资源GNSS网络信息系统的高精度GNSS基准站和GPS滑坡地质灾害监测点数据,本文搭建了滑坡地质灾害监测平台;并利用该平台进行了滑坡地质灾害形变量和稳定性实验,通过获取120分钟一组的监测数据,验证了本文研究方法对中长距离滑坡地质灾害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部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规范编制工作,2000年以来,在认真总结三峡库区等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先后组织编制出台了《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等行业规范。  相似文献   

14.
陡坡陡崖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形地貌,是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由陡坡陡崖引发的地质灾害会破坏人造地物,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本文利用DEM数据提取了浙江省温州市的陡坡陡崖,对温州市陡坡陡崖的影响范围进行系统研究,构建了温州市陡坡陡崖的潜在滑坡方向模型,并确定其对人造地物(如道路、房屋)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两个:①提取陡坡陡崖并对其潜在滑坡方向进行建模;②根据影响范围提取受影响的人造地物并建立基础数据库。结果表明,温州市的陡坡陡崖数量多,分布范围广且集中,其引发的地质灾害会对人造地物造成严重的潜在影响。本文构建的温州市基础数据库可以描述陡坡陡崖潜在影响的房屋和道路的位置,确定灾害重点防治区域,为温州市的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5.
汶川Ms8.0地震重灾区次生地质灾害遥感精细解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汶川Ms8.0地震诱发了大量次生地质灾害, 主要包括崩塌、滑坡与泥石流等。在获取到全面的研究区震后多源遥感影像后, 采用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 对14个重灾县(市)进行次生地质灾害解译工作, 共解译出约46560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灾害总面积约687.1km2。基于GIS平台获取到它们的位置、平面面积等基本信息, 绘制了研究区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布图与点密度图。结果表明, 本次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与龙门山3条主断裂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且主要分布在4个集中区域。最后, 分析了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6.
2022-09-05,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Ms 6.8地震。地震在山区诱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快速准确地获取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范围对震后应急决策和救援抢险至关重要。基于全球同震滑坡数据库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了地震诱发滑坡空间分布概率近实时预测模型,在震后2 h内获取了泸定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预测结果。通过震后无人机与卫星遥感影像,采用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震后大范围地质灾害的智能识别,共解译地震诱发滑坡3 633处,总面积13.78 km2。利用遥感解译的泸定地震滑坡数据,对地震诱发地质灾害预测模型进行了优化,获得了震区范围更广、准确性更高的同震滑坡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同震滑坡预测模型能够快速获取震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情况,填补震后遥感影像获取前的空窗期,为灾后应急救援提供支撑;基于无人机与卫星遥感影像的智能识别技术是快速获取大范围地质灾害信息的有效手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泸定地震震后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GPS形变监测、一机多天线(GMS)及CORS等技术,探讨基于GDCORS的GPS监测数据的实时处理、灾害因子分析、灾害趋势分析等关键技术,用于高精度滑坡形变在线监测研究和应用。通过系统设计与集成,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滑坡地表形变远程动态监测示范站建设,为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分析与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典型滑坡遥感影像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不同地质条件、成因类型和运动距离的滑坡,在不同分辨率遥感图像上显示的影像特征往往存在较大差别,尚难以确定统一的滑坡遥感识别标志.尤其对于规模较大、形成机理和活动规律复杂的远程滑坡和复合滑坡,一直是遥感识别的难点,可供借鉴的前人研究成果不多,目前主要还是靠地面调查.在国内外滑坡遥感调查成果调研以及国土资源大调查地质灾害遥感调查、近年来地质灾害应急遥感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笔者参与调查过的巫山大清坎滑坡、千将坪滑坡、武隆滑坡及西藏102滑坡群等典型滑坡的遥感影像特征,提出了滑坡(尤其是高速远程滑坡)的遥感识别标志,以期与同行专家共商榷.  相似文献   

19.
滑坡灾害占我国地质灾害总数的51%以上。广州市由于地形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局部断裂构造较发育、雨水充沛、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等自然环境条件影响,特别是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多次发生滑坡地质灾害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和人员损失,建立滑坡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示范点,开展滑坡地质灾害监测新技术示范推广研究,对边坡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意义重大。我国北斗卫星系统的应用,让卫星定位系统监测地表位移手段更加适应了滑坡监测的现场环境的需要,提高了监测精度,确保了监测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以GIS技术为指导,结合我国重大水利工程三峡库区滑坡地质灾害的特点,选取三峡库区秭归县窑湾溪区域作为研究区,以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为主要手段,对该区域的滑坡地质灾害进行了应用研究。这种方法框架对于滑坡灾害频仍的我国其他地区滑坡灾害应用研究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