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编读往来     
《地图》2003,(4):80-80
湖南师范大学 邢力去年5月,我在首都图书馆认识了《地图》杂志,我就喜欢上它。我也收藏了一些地图,各种类型都有,我想问收藏地图要注意什么?编辑: 非常高兴《地图》杂志能得到你的喜爱。在下一期《地图》杂志里我们组织了有关地图收藏方面的专题内容,一定会让你有所收获的。云南河口 岑彬我是一个退休铁路工人,在昆明铁路局工作40多年了,我父亲原来也是铁路工人,现孩子又是铁路工人,三代人对铁路行业都有感情,前几天在朋友家里玩,看到贵刊2003年第2期《回眸中国铁路》和《从蒸气机车到磁悬浮列车》的有关内容,让我回忆起了许多往事。请问以…  相似文献   

2.
互动     
《地图》2011,(5):6-7
我是祖国西北边陲的一名普通教师,我们多年来一直坚持自费订阅《地图》,因为贵刊越办越让广大读者喜欢: 第一,从卷首语到内文,从排版到印刷,从专业选题到常设栏目,都给我们以极大的美的享受,以人文知识雨露的浸润。第二,随刊赠阅的一张张经典地图,不仅有阅读价值,更有深入学习的宝贵价值,  相似文献   

3.
聊天室     
《地图》2003,(3)
按方向阅读地图 我发觉经常练习按某种方向的顺序阅读地图,不仅使读图有规可循,思路清晰,读出的内容全面、分明,而且能加深对地图的记忆,准确而全面地落实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绝对位置、相对位置和相互联系。 1.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读图。例如:和我国接壤的国家有多少个?很多人面对地图都不能说出全部的国家。如果在地图上按逆时针方向看中国的邻国,就能把邻国一个不漏地说出来: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克尔吉斯、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5个。  相似文献   

4.
在标签地图应用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亟需开展标签权重表达策略的评估研究。引入眼动跟踪方法,针对常用于标签地图权重表达的一种等差字大策略进行评估。实验设定无目的自由浏览和有目的阅读分析两个应用场景,布置标签选取、识别/搜索、记忆和主观评价任务,统计分析被试完成以上任务的眼动数据和其他衍生数据,结果显示:(1)不同大小的标签在信息凸显性、视觉吸引力、权重记忆以及识别/搜索时的搜索效率、阅读效率和认知负担方面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性;(2)文字大小处于上游的标签相比处于下游的标签更加容易被识别/搜索,被试的兴趣度更高,但并不意味着文字越大的标签越容易被识别/搜索,被试的兴趣度越高;(3)采用等差字大策略的标签地图总体评价良好。该研究有助于地图设计者进一步了解等差字大策略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地图》2005,(2)
我与地图结缘纯属偶然。2003年底,我去中国地图出版社看朋友,在他的办公室里见到一本精美的《地图》。信手一翻,恰是陈潮先生写的“50年水陆变迁话地图”一文,当即被那沧海变桑田的翔实内容吸引,于是向朋友索要了几本,回来后又自费订了一份。从此,阅读、收藏《地图》就成了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我已收集了14本,闲暇时常拿出来翻看,孩子们回家时也抢着看。多年来,地图只是人们的使用工具,而《地图》则将其与人们的生活及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相联系。人们通过这个杂志,不仅看到了地图的线条和注记,还看到了所蕴含的高山峡谷、冰川大漠…  相似文献   

6.
卷首     
《地图》2008,(5):4-4
地图发展到今天,从形式到内容,都已经十分丰富了,不仅有现代的技术手段,而且赋予了地图更多的功能和意义。所有这些,让地图的世界和世界的地图都已经变得令人眩目。然  相似文献   

7.
卷首     
倪庆华 《地图》2007,(1):1-1
从地图制图专业毕业的那天起,一直有个理想——让地图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元素。这在当时近乎是妄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资讯的发展,这个理想离我越来越近了。人们一直传统地认为地图是具象的,是地表事物的反映,其实,从古至今,地图都不仅是具象,而且是形而上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时空交错、所有的地域交汇,都是地图所表现的内容,无论是变革的,还是沉积的,无论是自然的,还是社会的,无论是文化的,还是情感的,无不可以用地图语言来诠释那些具象所表达不了的东西。于是,在传统的地图概念之上,赋予了地图更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8.
牟子谦 《地图》2005,(6):98-98
我由于10年前先后数次中风,视力、语言、听力、书写,行动都极为困难,曾一度悲观失望,对如何打发今后的余生,进行了长时间的思索。幸好我自幼热爱地图,就打算坐在书桌边.电视机前进行“静态旅游“。我的方法就是“边看边查”:边看电视、旅游文章,边查地图。看文章时还好办,如果需要查一个地名可以慢慢看:可看电视时就不同了,字幕可不会等你,只好事先准备好笔和纸,看到较重要的地名.景点就赶快记下来,过后再查地图。但我这只右瘫的手情急之下写的字像“鬼画符”,事后得费不少力气来辨认,有些甚至根本无法辨认了。  相似文献   

9.
刘洪涛 《地图》2000,(3):47-49
原文载于英国《城市地理》(UrbanGeography) 1998年第 19卷第 1期 ,题为“地理界有没有‘厌图症’ ?” ,本文编译时有删节。作者JamesO .Wheeler为该杂志编辑。他对近年来在世界地理学界较有影响的 8种英文杂志中地图的使用情况作了调查 ,总体结果不容乐观。由此我想到 ,国内出版的地理类期刊中 ,地图的使用情况如何呢 ?笔者由于暂时未作深入调查 ,在此不敢妄作结论。但本文所提出的观点和所揭示的现象 ,无疑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地图的力量》一书的作者丹尼斯·伍德先生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可以制作地图” ,“地图构建世界 ,而非复制世界” ,“地图使过去和未来现行” ,“地图使我们的生活成为可能”。这些格言式的话语鼓舞人心 ,并让我们每一个地理和地图工作者心领神会。相信地图仍是地理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 ,而且必将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正如在本世纪初 ,福特公司为推销其T型汽车所提出的口号“让每个人都拥有汽车”一样 ,我们今天的口号是 :让每个人都使用地图 !  相似文献   

10.
地图通过注记来标注识别地物,选择字体、确定字大是地图设计工作的重要内容,阐述了注记对地图的重要性;介绍了地图注记的字体、字大、字色等方面的设计;详细介绍了字体设计的几种原则和注记大小几种单位间的转换关系;探讨了影响注记色彩设计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阅读实验方法的认知地图形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刚  高俊  刘颖真 《遥感学报》2008,12(2):339-346
地图空间认知理论是地图学的基础理论,其基本命题是"地图是人类空间认知工具",核心概念是认知地图.对认知地图的形成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给出了地图空间认知的过程框架,进行了基于纸质地图、电子地图、遥感影像和虚拟地理环境阅读的认知实验.论文认为基于阅读行为的认知地图形成过程是从整体到局部的,这和基于亲历的过程是不同的;在基于阅读行为建立对环境的空间认知过程中,大比例尺和小比例尺是存在差异的;基于阅读的认知草图基本上属于"空间型"草图,以区位导向为主;四种不同的认知手段所造成的空间认知结果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地图是地图设计编制者将地理空间信息、社会信息及相关资讯科学地获取、加工,进而设计表现为一种符合人们阅读思维的信息传播媒介。在这个将客观世界转化为地图并为读者所使用的信息传播过程中,认知心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既影响地图作者的设计理念;又影响地图读者的阅读理解。因此,研究、理解和掌握认知心理学原理是对地图作者的必然要求。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儿童电子地图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旨在使地图作者利用认知科学的知识设计出更加易于儿童阅读的地图作品,进一步做好儿童的早期教育,从而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3.
我的先生是一名专业的地图工作者,我们家里收集有各种各样的地图集、城市地图。它们塞满了整整一个书柜。闲来无事时,我也常常翻阅~些地图,多年来的耳儒目染,使得我在地图学方面的知识日渐增长,阅读地图的能力也日渐提高。最近新来了一本《深圳市地图集》,怀着先睹为快的心情翻阅了它。未料想它竟有如此之勉力,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愈看愈有兴趣。图集反映的内容既丰富又全面,表达的形式既生动又新颖。一股强烈的欲望促使我写下自己的感受,与地图爱好者们共享。我看过很多城市地图。严格地说,这些城市地图是街道图,因为它并没有…  相似文献   

14.
李国建  高晓侠 《地图》2001,(4):33-36
跟随时代的发展 ,地图作为一种记录地理信息的重要方式经历了各种变化。地理信息的传播和使用 ,与地图的载体材料有着密切关系。很多物质材料在历史上都曾担负起记录地理信息的重任 ,如历史上的泥板、龟甲、木版、石碑、青铜、帛绢等地图实物让后人有机会一窥前人的成果。每次地图载体的变迁都为地图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计算机五六十年代就开始用于记录地理信息 ,从此地图跨入了电子时代。 90年代以后 ,因特网(Internet)的普及发展又一次为地图提供了一次机遇 ,为地图敞开了网络时代的大门 ,也使地理信息的传播和地图的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
互动     
《地图》2008,(4):10-10
收到今年第3期《地图》的时候,我的心中真是百感交集。汶川发生的8.0级大地震,让我简直没有任何心情去关注其他任何事情,当然也无心阅读这期杂志了。在后来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终日沉浸在焦灼与不安中,时刻关注着与地震有关的追踪报道、网络新闻以及各种评论。有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一篇专栏文章《谁来说第一个笑话》,说美国遭遇"911"之后,纽约市长朱利安尼却一反低沉悲伤的情绪,  相似文献   

16.
正"所在城市有没有新增的确诊病例?""距离我最近的确诊病患在哪里?""这个新增的确诊患者运动轨迹是什么?"点开疫情地图,这些问题似乎都能得到解答,持续了近两个月的疫情也让我们意识到,这次,地图似乎以另一种非导航为主的功能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开来,而赋予地图这种语义化信息的传播属性正是上文三个问题背后代表的时空大数据。  相似文献   

17.
地图产品种类层出不穷,全息地图近年来成为焦点走进人们的视野。本文首先明确了与全息地图相近的三维地图和全景地图的概念;然后,简要阐述了传统的光学全息地图与新兴的全息位置地图的概念、原理以及几种地图产品的差别。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种冠以"全息"二字地图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它们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地图》2004,(5):79-80
我对地图并无研究,收藏地图仅仅是为了实用,作为外出旅游的参考。我感觉《地图》杂志内容丰富,印刷精良,堪称地图爱好者的精神食粮。同时,我也有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 ①从今年已出版的4期杂志来看,我觉得每期空白较多,浪费了版面,建议今后少留些空白,也许可以多刊发1-2篇文章。 ②《地图》杂志是否可以每期抽出一定的空间刊登中国地图出版社的地图目录,新版和重版都  相似文献   

19.
刘彬 《地图》1999,(3):48-48
我从小就对地图有着浓厚的兴趣。上初中时,中学适用的那两本地图册被我反复翻看,最后地图册几乎都被翻烂了。后来在新华书店我又惊奇地发现了更详细更精美的《世界地图册》,虽然当时只卖1.85元,可我却掏不出。直到少吃了几次饭才凑足钱买了一本。这是我收藏的第一本地图册。再后来,我大胆地给地图出版社写信,表达了我对地图的喜受之情,没想到邮购部的负责同志寄来了邮购图目。收到图目的那天我异常激动,没想到还有那么多我连想都不敢想的地图品种,随后我凑足图款邮购了我收藏的第一批地图。1989参加工作以后,自己有了经济…  相似文献   

20.
推介     
《地图》2011,(6):22-22
辛亥百年 百年前的一场巨变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历史的车轮在隆隆炮火中滚滚向前,“辛亥”二字永载史册。百年光阴转瞬即逝,让我们在地图和文字的指引下,回望那段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