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期刊博览     
正地理国情地表覆盖与土地利用数据间差异性分析《测绘通报》2018年第3期地理国情地表覆盖数据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成果,与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差异化分析,可满足相关政府部门对数据演变与内涵解读的迫切需求。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地理国情地表覆盖数据与土地利用地类图斑数据间的分类差异,构建了分类映射体系,设计并实现了两类数据间的差异性分析方法,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方法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我国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社会发展、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获得各类地理信息要素的统计信息。本文重点探索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于森林资源监测的技术方法和路线,分析并建立森林资源调查分类指标体,为促进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与林业资源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理国情地表覆盖数据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成果,与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差异化分析,可满足相关政府部门对数据演变与内涵解读的迫切需求。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地理国情地表覆盖数据与土地利用地类图斑数据间的分类差异,构建了分类映射体系,设计并实现了两类数据间的差异性分析方法,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方法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地理国情普查和土地利用变更中耕地数据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武汉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中某区域耕地初始数据与同期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耕地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耕地的定义、采集指标等方面,分析了地理国情普查与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耕地的差异原因。  相似文献   

5.
国家于2013~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对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普查.为充分发挥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作用,开展与其他普查或调查成果的对比分析,对检验地理国情普查预期成果的应用效果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辽宁省锦州北镇市为例,对第二次土地调查及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进行比较,从普查(调查)方法、要求、定义、指标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两者普查(调查)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以江西省某县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研究其与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结合土地资源监测的热点,初步探究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土地资源监测中应用,为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提供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地发挥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作用,选取北镇市进行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中植被覆盖的对比分析,找出二者的差异性并分析原因,验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适用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城六区作为分析单元,充分利用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及监测成果数据,获取2012年度及2015年度城六区下垫面数据,建立地理国情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类型与下垫面数据类型之间对应关系,结合2012年和2015年下垫面数据进行特征数据分析、空间叠置分析,分析城六区道路、水域、硬化地表、房屋等地类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城六区近几年各地类的变化情况及透水面和不透水面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吉林省汪清县为研究区,根据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及监测工作通知要求,探讨了遥感技术在汪清县森林资源监测应用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利用吉林省地理国情普查、基础测绘成果数据,结合Landsat、SPOT、ALOS等卫星影像数据,进行汪清县土地覆盖信息提取及动态监测、森林类型提取及动态监测、植被覆盖度提取及动态监测、森林参数模型反演及动态监测、驱动因子选取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同时,针对汪清县森林资源各项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驱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地理国情普查中地表覆盖分类数据与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地类图斑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在土地资源保护、土地监管中的应用。深入分析两类数据,通过建立对应关系定性分析并计算空间重合率,通过来源-去向矩阵定量分析两类数据的异同;在此基础上,结合土地监管热点,发现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在土地宜农性评估、潜在建设热点区域定位、建设用地监管及建设过程追踪等方面可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中相关地表覆盖类型的属性特征,结合海绵城市建设中相关控制指标,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分析,为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有效应用,及进一步对其进行定量化和空间化的动态监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肖提荣  吴玉婷  何照攀 《测绘通报》2016,(4):121-123,137
整合华宁县地理国情国家试点及正式普查成果,以及普查中收集整理的各行业普查数据,利用SuperMapObject.Net开发组件,搭建了县域地理国情信息管理及统计分析监测系统。该系统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展现了华宁县各类资源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关系及地域发展差异和时空变化情况,并设计在同一窗体中同时展示同一地区多个行业普查成果,对多个行业普查数据的整合和对比利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刘雪俊 《北京测绘》2018,32(6):647-649
土地资源是影响人类基本生活和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资源,由于其稀缺性,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规划利用,土地利用强度是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中的地表覆盖数据较传统土地调查数据具有客观、精细的特点,本文利用地表覆盖数据,以土地利用强度测算模型计算分析了广东省内近百个开发区的土地利用强度,为地理国情数据成果的应用做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论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是国情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然地理国情、人文地理国情、经济地理国情的普查和监测等内容。总结中国第一次中国地理国情普查和重点专题国情监测的成果,提出了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新需求,并重点探讨了地理国情的内容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表达创新。建议在国情内容中增加地面沉降和形变、地表透水性、人文和社会经济信息;在技术创新方面,提出自然地理国情监测要充分利用基础测绘成果,通过行业共享和转换获得人文地理和社会经济地理国情,通过众源数据验证各类地理国情的现势性,基于对地观测传感网开展地理国情更新。在地理国情的成果表达方面,提出地理国情的分类需要上升到本体、矢量和栅格数据模型可用于一体化表达国情数据、地理国情普查的统计成果和监测模型要面向用户需求发布通用指数。对地理国情的服务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为数据基础,研究地理国情普查分类体系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土地资源分类体系的差异和转换思路,提出了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土地资源分类数据的技术路线,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土地资源存量的编制方法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应用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以东莞市1999、2003、2008年以及2013年的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模型,对东莞市建成区14年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9~2013年间东莞市农业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加,以耕地和构筑物的面积变化最为活跃,研究后期土地利用动态度呈现减缓趋势;1999、2003、2008年以及2013年东莞市建成区内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别为:309.23、332.39、350.15、357.94。土地利用总体处于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地理国情、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的基本内容,详细地论述了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开展荒漠与裸露地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资料收集与分析、基础数据整合及预处理、解译提取、基本统计分析及综合统计分析等方法。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恰库尔图镇为研究示范区,介绍了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等数据源,开展相关研究的情况,并展示部分研究成果。最后展望了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服务国家生态文件建设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地理国情普查在2015年完成,普查成果在"多规合一"、规划与监管、环境保护治理、自然资源调查与审计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对国情普查成果的更新提出了迫切需求,需要在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常态化监测。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变化信息采集主要分为地表覆盖和地理国情要素,并对两者的采集指标、采集要求、要素分类、要素变化信息的记录做了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19.
王福杰 《北京测绘》2020,(5):657-660
自2016年开始,地理国情工作的重心由普查转移到监测上来。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的各项质量指标均比普查时更严格,如何更好地做好地表覆盖分类数据质量控制工作,直接影响监测数据成果的质量水平。本文结合山东省2019年度国情监测数据成果验收工作,对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对提高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的质量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软件,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开展了基本统计试验,通过试验出现的问题,总结了基本统计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统计分析前数据检查、数据预处理、坡度带分层及融合和成果质量检查等,避免出现统计错误,并提出了基本统计成果应与其他行业专题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建议,为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