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
我国长输管道的建设日趋向大型化、系统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管道工程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实现管道建设和运营的信息化管理,数字管道信息系统(GIS系统)及其数据库是数字化管道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基础,决定着数字管道信息系统建设的水平和适用程度,本文从勘察设计专业角度对数字管道信息系统建设提出设计方案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西气东输三线西段(二标段)管道工程项目运用,很好的解决了对矿(产)区、集体用地的矿(产)权确认,为管道经过矿(产)权区确定合理的补偿金额提供科学谈判依据;有效减少了补偿损失;为今后在长输管道穿越矿(产)区、集体用地的补偿提供了测算手段和方法,形成的补偿协议对管道运营单位确定管道权益和维护使用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详细介绍了长输管道三维可视化展示与平滑浏览的设计与实现,特别是对长输管道数据组织方式、三维可视化需求与设计实现思路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可为长输管道的三维可视化展示与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数字管道"技术研究与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时期长输油气管道具有口径大、距离长、压力高、参建单位众多、环境复杂、用户数以亿计等特点,从管道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方面的实际出发,按照"数字地球"的构想,2003年,国内油气储运与工程建设专家、地理信息技术专家联合提出了"数字管道"新理念,即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3维仿真模拟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利用GIS技术进行油气长输管道完整性数据采集与维护是目前管道完整性管理的主流应用趋势.将油气管道设备相关的地理信息、图形信息以及维修维护信息进行一体化管理,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有利于对整个管网进行全方位的监测、高效率的管理和及时的维护.本应用系统是提高长输管道管理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一技术的应用将使长输管道的工程建设、运行管理进入一个崭新的信息化时代.  相似文献   

6.
曹闯明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Z1):186-189,193,200
介绍了数字管道的由来、定义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了数字管道建设的原则和主要内容。以中海中山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近期管道数字化建设为实例,详细阐述了数字管道系统建设过程和内容,总结分析了其应用价值和意义,可为其他类似管道企业数字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传统油气长输管道完整性管理模式和手段在管道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分析处理效率等方面已难以适应当今管道安全管理与监督的需要.为提高管道完整性管理业务综合分析与信息深层次集成的能力,结合油气长输管道距离长、空间跨度大、途径地理情况复杂、运行中发生的事件带有显著空间特征等特点,开发基于GIS的完整性管理系统,旨在以空间特征作为...  相似文献   

8.
线简化定线图管线分段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磊  万庆  宋彬  白俊波 《测绘科学》2010,35(5):185-187,166
管道分段设计是长输管道工程制图的起点,传统的分段设计方法,主要采用手工的布置方式,虽能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主动性,但由于线路一般长达上百公里,致使设计速度慢,效率不高,影响了后期的制图工作进度。本文针对管道分段的问题,借鉴线简化的思路和方法,在分析管道线路分段设计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套管道线路自动分段设计的方案,辅助分段设计工作,并利用ArcEngine实现了一个实例,与传统的分段方法进行比较,证明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和管道施工工艺的进步,管道工程测绘有了新的内涵和技术方法.以南水北调某供水配套工程的测绘工作为例,探讨数字测绘的技术背景下,管道工程数字测绘的基本内容及关键技术,包括坐标系转换、RTK和全站仪结合的放样,三角测量配合水准的高程测绘,基于AutoCAD的断面快速生成等,为同类管道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甘泉 《四川测绘》2010,(6):247-249
分析了当前石油长输管道日常巡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嵌入式GIS技术的输油管道巡检系统原型,用于解决输油管道巡检过程中巡检不到位、设备漏检以及巡检信息传输滞后等方面的问题。介绍了系统的设计目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关键技术,为嵌入式GIS在输油管道巡检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数字矿山是一个复杂巨系统,由数据获取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集成调度系统和工程应用系统组成,具备数据资源特性、信息基准特性和开放平台特性,矿山空间数据仓库是其内核。综合分析数字矿山建设任务、原则、现状,提出中国数字矿山建设应分三步走,即首先建立矿山空间数据仓库,然后构建数字矿山基础平台,再建立矿山安全Office系统,过程中要高度关注数字矿山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
“数字东营”地理信息共享标准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东营"是由中国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和建设部三部委联合打造的山东省东营市数字化城市建设项目。经过五六年的建设,目前信息化水平走在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的前列。为了进一步推动数字东营建设步伐,实现数据共享,参照国内外关于地理信息共享标准与规范,着重参考了"数字山东"标准规范,同时结合东营的实际制定出一套具有东营市特点"数字东营"地理信息共享标准体系。该体系主要从空间基础框架、数据存储、技术指标、数据分类、数据组织结构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具有很好推广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郭小亮  王亮 《北京测绘》2020,(3):301-304
目前,“数字城管”数据库系统在全国主要城市中都有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对系统中各类地理信息空间数据现势性提出较高要求,需结合城市建设不定期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工作。本文结合太原市近年“数字城管”数据库更新工作,探讨了相关技术与方法,可对其他城市开展数据库更新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贵港市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实际需求,利用数字贵港地理空间框架提供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空间信息技术,建设贵港市规划项目选址辅助系统,笔者在完成多个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对贵港市规划项目选址辅助系统建设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可为正在建设或将要开始建设相关信息系统的单位部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下综合管线数据库是管线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准确、权威的综合管线数据成果是管线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应用、确保城市运行安全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芜湖市城市建设地下管线管理探索为例,参考美国811管线管理与服务模式,结合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从机制体制和信息技术角度阐述如何利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电子报批竣工验收归档的管线相关数据成果.通过管线数据质量检查、数据融合处理与建库、二三维一体化建模,达到及时同步更新综合管线数据库、对历史数据进行有效管理、支持管线成果服务应用、提高行业管理水平、保障城市运行安全的目的,为各类基础和综合管线系统更好地发挥其应用价值提供良好的数据服务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三维地理信息技术以其数据承载能力强、可视化效果好,以及能够充分表达各种复杂的空间关系等特点已经成为多个行业应用的关键技术。特高压电网工程具有电压等级高、输送容量大、输送距离远等特点,工程建设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问题,对工程建设管理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和特高压电网工程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对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进行工程全数字化表达的方法,通过模型实体三维可视化和工程建设数据可视化表现电网工程建设情况,为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7.
根据百色市对园林绿化管理的实际需求,利用数字百色地理空间框架提供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空间信息技术,建设百色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系统。作者在完成多个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应用系统建设基础上,对百色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进行探讨与分析,为正在建设或尚未开始建设相关/信息系统的单位部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冯琳 《测绘通报》2020,(12):144-147
本文通过对智慧园区(工业园区、校园、工厂、住宅小区等)管线信息化建设现状的研究与分析,针对园区建设过程中地下管线存在的问题(数据不准确、更新不及时等),将先进的三维可视化技术、物联网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及组件式开发技术等应用到智慧园区地下管网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中。在物联网、监测设备布设及二、三维一体化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地下管线监、控、管的一体化管理,为管线规划、管理维护及应急防灾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管理及长远规划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任立夫 《测绘通报》2021,(2):149-152
伴随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地下管线的敷设也更为密集,因此将会导致各种安全隐患,随时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目前的城市管理基本是基于二维手段满足后期建设及运维管理的需求,这种方式制约了管线数据成果的准确度,无法保证二维管线数据与实际情况的统一性。地下工程引进并掌握BIM技术,可以为管理者提供三维可视化、信息化服务,可以更加便捷地解决城市生活保障的问题。本文以某实际工程项目为例,介绍关于BIM技术在地下管线工程中的应用,发挥BIM技术在地下工程中的价值,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