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交通量,车速及交通密度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典型的流量-速度-密度交通流三维模型,由不同的速度-密度关系式,建立易于理解和接受,且更偏重于安全可靠的流量-密度和流量-速度关系模型,从而为交通分析和控制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交通事件自动检测多以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为对象以及使用数据源单一的现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道路交通事件检测方法.在对信号控制下交通事件引起的交通流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杭州市城区浮动车,SCATS、Citilog、OD系统提供的实时交通数据,基于CUSUM算法构建差分流量和速度交通事件检测模型....  相似文献   

3.
李英明 《北京测绘》2021,35(5):611-615
传统国土调查地类流量分析不能对地类特征与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且加载流量速度较慢.为解决传统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基于ArcGIS构建国土调查地类流量分析模型,通过Web服务器对地类流量数据处理与优化,设计地类流量分析模型的交互体系,满足用户对地类流量的全面因素分析,设计对比实验,以某地湖泊为分析对象验证模型加载流量速度超出传统方法20 mb/s,判断湖泊的物种退化平均值为3.61,单位面积内生物生长周期为6等具体化分析内容.  相似文献   

4.
GIS中线元位置不确定性的随机过程模型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本文基于随机过程理论导出了随机线元的分布函数和分布密度表达式,定义子不确定性信息矩阵,引入了广义误差带概念,进而从理论上概括和统一了前人提出了的ε-带和e-带模型。  相似文献   

5.
针对以交通规划网络方案作为上层规划,而在给定路网结构下的交通平衡分配作为下层规划的离散交通网络设计双层规划模型,设计了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和路径搜索算法的SA-GP求解算法.相对传统基于路段搜索的平衡配流算法,采用路径的搜索算法抓住了Wardrop平衡的本质特征,采用逐步增加路径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运算效率.最后使用算例对算法和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的结果表明,模型和算法都是有效的,上下层算法均具有良好的收敛速度和求解效率,能够很好地解决大规模的路网规划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6.
利用1999—2009年间中国大陆共1068个GPS站点在东方向、北方向的速度值,采用DOG球面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建立了中国大陆东方向、北方向多尺度速度场。球面小波模型的尺度主要根据观测站点的密度来确定,利用检核点上的已知速度与模型速度之间的均方差来评定模型的精度。利用球面小波模型可以更加清晰地表示速度场的大尺度特征和复杂的局部变化特征。站点稠密区域,模型在东方向、北方向上的精度分别为±0.95mm/a、±0.97mm/a,稀疏区域对应的精度分别为±1.32mm/a和±1.30mm/a。  相似文献   

7.
基于现有的GPS观测值,将多面函数拟合法用于速度场模型的建立,得到了目前中国覆盖范围最广、分布最均匀、有实用价值的中国地壳平面运动整体速度场图像和NNR-NUVEL1A全球板块运动模型下的平面运动速度场图像。  相似文献   

8.
遥感图像最大似然分类方法的EM改进算法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基于参数化密度分布模型的最大似然方法(MLC)是遥感影像分类最常用手段之一,与其他非参数方法(如神经网络)相比较,它具有清晰的参数解释能力、易于与先验知识融合和算法简单而易于实施等优点。但是由于遥感信息的统计分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当特征空间中类别的分布比较离散而导致不能服从预先假设的分布,或者样本的选取不具有代表性,往往得到的分类结果会偏离实际情况。首先介绍了用基于有限混合密度理论的期望最大(EM)算法来作为最大似然函数(MLC)参数估计的方法-EM-MLC。该模型首先假设总体混合密度分布可被分解为有限个参数化的高斯密度分布,然后把具有先验知识的样本与随机选取的未知样本混合在一起,通过EM迭代计算来估计出各密度分布的最大似然函数的参数集,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参数估计可能出现的偏离。最后,本文提出了基于EM-MLC遥感影像分类的具体实施流程和应用示范,并与一般最大似然方法(MLC)得到的分类结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综合比较,认为EM-MLC在精度上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稀疏浮动车数据的城市路网交通流速度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晓蒙  彭玲  池天河 《测绘学报》2016,45(7):866-873
浮动车数据在时空维度呈现较强的稀疏性,是其应用于城市路网交通流估计所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路网交通流速度的时空特征,构建了一种基于朴素贝叶斯法的估计模型,实现对路网中未被样本覆盖路段交通流速度的估计。时间特征主要考虑目标路段相邻时段的交通流速度,空间特征根据路段间交通流相似关系进行分析,突破了传统基于欧氏空间或拓扑关系的度量方式。结果显示,模型能有效地估计出样本缺失路段的交通流速度,且在精度方面相对传统基于拓扑关系的算法优势显著,较好地解决了数据时空稀疏性问题,对基于浮动车数据的交通应用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COM技术的地图符号库结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从符号库的结核设计入手,提出了一种新的符号库模型-双层地图符号库模型。该模型在速度,质量上继承了其他模型的优点。利用COM技术实现了地图符号库设计系统,该系统在符号库的易挂接性和符号的可扩展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大区域物流配送中车辆路径选择的GI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物流配送中车辆线路选择问题(VRP),就是最短路径的选择问题。在大区域的物流配送过程中,影响车辆最短路径选择的主要是公路网络中的交通流量和公路网络的可行路径。本文讨论了基于交通流量变化的VRP的分配模型。研究了交通流量、车速和公路技术等级之间的关系。提出用路段的技术等级作为最短路径选择的路阻权重。试验表明基于公路技术等级路段权重信息的最优路径搜索与单纯从道路长度考虑的最短路径分析相比,显然更实用也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净空条件下,通过公路大规模运输应急救灾物资和人员时,如何分配沿不同道路行驶的车辆,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救灾物资和人员运到目的地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汽车刹车距离模型的基础上得出了最大公路交通流、最大流行驶速度,重点建立了最短通行时间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一个有效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应急救灾以及军事机动中大规模运输车辆的最优分配问题。该成果可以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中的路网分析。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Intersections are the critical parts where different traffic flows converge and change directions, forming “bottlenecks” and “clog points” in urban traffic. Intersection travel time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for public route planning, traffic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Based on low-frequency spatial-tempor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trace data,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novel method for estimating intersection travel time. The proposed method first analyzes the different travel patterns of vehicles through an intersection, then determines the range of an intersection dynamically and reasonably, and obtains traffic flow speed and delay at the intersection under different travel patterns using a fuzzy fitting approach. Finally, the average intersection travel time is estimated from traffic flow speed and delay and intersection range in different travel patterns. Wuhan road network data and GPS trace data from taxicabs were tested in the experiment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ravel time estimation at city intersections.  相似文献   

14.
面向动态路径选择的路段行程时间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交通流的时空变化特性出发,在路径选择时把同向不同车道作为一个整体合并为一个方向车道来计算其路段行程时间,并分析了路段行程时间的变化规律,且认为其是受随机因素影响而服从渐近正态分布的虚拟观测,通过权的定义决定观测值的影响,从而将一些突发事件与正常的交通流同等对待;其次讨论了该随机过程的采样函数与概率分布,在分析速度、密度、流量交通流基本参数间关系的基础上,认为采用空间占有率在计算路段行程时间时,更能体现其动态性.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有人参与的、动态的和开放的复杂系统。传统的均值、方差等统计方法已难以直观地表达和发现城市交通流的潜在特征。而目前基于确定的交通流数学模型虽然能定量地揭示其非线性动力学特征,但存在着表达式复杂却精确度不够且灵活性欠缺和通用性不强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城市行车速度的探索性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并以北京市四环内路段行车速度为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浮动车行车速度的探索性分析方法是有效的和实用的,可为交通流的特征分析特别是实时交通异常检测的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CRAWDAD提供的2009年10月份纽约市的出租车时空轨迹数据,依据复杂网络理论在城市交通网络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方法求解出租车空间密度表示移动人群的时空密度变化,并用不同时段的平均速度表示人群的移动速度综合判定传染病在市内传播的高风险区域,重点分析了13时传染病传播的风险区位。通过建立空间密度与平均速度的二维特征空间,并将齐夫定律与能够遍历曼哈顿区的最大速度作为条件确定传染病传播的风险边界。结果反映在二维特征空间中,由最大遍历速度、安全行驶的空间密度临界值与数据上边界围成的三角区内节点对应的实际区位为传染病传播的高危区域。  相似文献   

17.
车流量作为衡量路况信息的重要因素,需要一个低成本且高效的可视化监控系统。本文对视频监控中的车流量信息进行了提取分析,采用背景差分的方法对视频中有关的车辆因子进行提取,包括车流量信息提取、车辆类型提取、车速提取,并将分析得到的数据通过Web GIS发布到网络上支持在线预览,结合GIS和视频监控的特点,解决了传统视频监控系统空间位置感较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Urban morphology and morphology change and their impacts on urban transportation have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in planar urban space.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urban space, however, is its three-dimensionality (3D), and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from a 3D perspective, overly limiting the accuracy of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urban morphology and transportation.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imulate the impacts of 3D urban morphologies on urban transportation under the Digital Earth framework.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 that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movement are largely confined by 3D urban morphologies, which affect transportation,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ry and a thematic vector data-set were used to extract urban morphology and transportation-related variables. With a combination of three research methods – factor analysis, spatial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Euclidean allocation – we provide an effective method to construct a simulation model. The paper indicates three general results. First, building capacity in the urban space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impact on traffic condition. Second, obvious urban space otherness, reflecting both use density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pace, mostly results in heavier traffic flow pressure. Third, no single morphology density indicator or single urban structure indicator can reflect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pressure of traffic flow directly, but a combination of these different indicators has the ability to do s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