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汪汉胜  张赤军 《测绘学报》1996,25(4):247-251
本文假设地球具球对称,完全弹性和各向同性,推导了冰融相对海平面变化方程,采用汪汉胜等根据PREM模型计算的地表弹性负荷勒夫数,估算了在今后50年内,当南极冰盖消融10米时所产生的全球海平面变化。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5-01-2016-12的GRACE卫星数据,结合测高、ARGO(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ment mission)降水数据和MEI(multivariate ENSO index),从海平面、海水质量、海水比容和陆地水储量的非季节性变化分析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对西太平洋及其沿岸地区的影响。在GRACE数据处理过程中考虑了地震构造信号的影响,并采用正演模型法来恢复时变信号。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地区平均海平面(western Pacific mean sea level,WPMSL)变化对ENSO的响应表现为:厄尔尼诺期间海平面下降,拉尼娜期间海平面上升;尤其在2014-2016年厄尔尼诺期间,WPMSL下降了近26.2 mm。比容变化为影响WPMSL非季节性变化的主导因素。澳大利亚和中南半岛水储量异常在年际变化上也较好响应了ENSO,与ME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滞后3个月)和-0.65(滞后8个月)。长江流域对ENSO的响应主要在中下游区域,2014-2016年厄尔尼诺造成了该时期长江流域水储量达到近几年的极大值。  相似文献   

3.
联合多种卫星测高数据分析全球和中国海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了7年的T/P数据(第9周期至第249周期)、4年的ERS2数据(第0周期至第44周期)和Geosat精刻度重复任务(ERM)数据,由共线法研究了全球海平面变化和中国海域海平面变化。测高数据的逆气压改正采用了每个周期的平均大气压重新计算,对T/P和ERS2两种数据源计算的1995~1999年海平面变化作了相应的比较。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验潮公开数据因时间范围及潮位沉降修正等影响,难以真实反映天津沿海相对海平面变化的问题,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与验潮并置观测,设计了联合卫星测高和GNSS观测的天津沿海相对海平面变化分析方法。分析结果显示,1993—2018年期间,塘沽验潮站点的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约为13.45±0.45 mm/a;联合4个虚拟并置观测站,得到天津沿海不同区域的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在11.15~19.17 mm/a,平均上升速率15.09±0.45 mm/a。沿海地面沉降是天津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偏高的主要因素(贡献率大于70%),受地面沉降非均匀空间分布的影响,海平面上升速率存在区域差异,塘沽验潮站难以代表整个天津沿海的相对海平面变化。  相似文献   

5.
抗差最小二乘法在卫星测高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采用1992年10月至1998年10月的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资料进行海平面变化研究,将抗差最小二乘法引入到数据处理时,计算了平均海面高,海平面变化量和海平面的升降速率及其主要周期项的振幅和相位,同时给出采用经黄最小二乘法计算的结果,将将两种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揭示了海平面变化的一些规律,实证了海平面变化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洋面变化研究表明,近二百年来世界性海面确实具有升降波动。但是,这一升降波动值究竟有多大?在监测大城市地面沉降中(如上海市、天津市等),是否已成为当前必须考虑的组份?能否将海平面作为一相对的稳定高程参考面用于监测地面沉降速率?能否将海平面与陆上高程参考点(严格地说,基岩点也是在变动的点)相互校对,以建立陆上和海洋两套参考面系统来监测地面沉降速率?凡此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几何水准、海洋水准和卫星测高的综合法求得了较准确的中国近海海面地形,详细分析了中国近海海面地形的机制。经比较,海洋水文法(不考虑气压改正,认为海水温度、盐度是影响海面地形的主要因素)在黄渤海及东海海区的计算结果与综合法很接近,但在华南沿海约有21cm的系统性差。经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华南沿海(厦门至八所)气压影响造成的,气压的均衡效应、气压的非均衡效应、气压扰动和海平面波动的共振使海平面显著升高。此外还发现,太平洋北赤道流对东山至遮浪海区的海平面高度的机制也有影响。最后研究了海平面高度与纬度的关系,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联合Argo浮标、卫星测高和GRACE数据研究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卫星测高、GRACE、Argo等数据为监测海平面变化提供了丰富的观测数据,利用Argo数据计算的比容海平面变化,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卫星测高以及卫星重力获得的海平面变化。利用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Argo浮标采集的温度和盐度数据,通过数值积分方法计算了65°S~65°N间的比容海平面异常,并通过最小二乘拟合得到比容海平面变化的长期趋势为0.63±0.45 mm/a,与Llovel得到的结果吻合较好。利用卫星测高数据得到该时间段内海平面变化趋势为2.52±0.71 mm/a,GRACE反演得到的海水质量变化引起的海平面趋势为1.84±0.13mm/a,结果表明海水质量变化成为引起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因素。最后对联合卫星测高、GRACE得到比容海平面变化与相应Argo浮标数据计算结果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海海平面的上升及其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海海平面的上升及其预测赵明才,何嘉重(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一、引言世界性洋面变化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课题。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造成全球性气温升高,促使大洋海水热膨胀,引起陆地冰川消融,海...  相似文献   

10.
揭示海平面变化成因有助于深入认识当前的全球气候变化,并做出积极应对。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及海洋浮标观测极大地促进了对全球及区域海平面变化成因的研究,有效弥补了海洋模式对长期趋势估计不准确的缺点,有助于理解海平面长期趋势及年际变化的驱动因素。本文系统回顾了近20年关于海平面上升成因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陆地质量迁移不同成分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多源观测数据表明,海水质量增加贡献了2/3的海平面上升,其余1/3由海水热膨胀引起。由于气候变暖趋势没有减弱,陆地冰川消融和海水热膨胀均伴随加速度变化。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对当前海平面变化的认识,而且有助于约束对未来海平面上升的预测。最后,讨论了海平面变化成因研究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①在局部尺度上,使用观测数据尚不能完全揭示海平面长期趋势变化成因;②2016年后,全球平均海平面平衡方程的闭合差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1.
验潮站观测的海面高度数据是监测海平面变化以及确定平均海面的重要基础观测信息,利用滑动时段法和时段累积法对验潮站不同观测时段相对海平面变化速率的差异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时段选择效应对计算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并利用美国东海岸验潮站观测数据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补充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观测时段相对海平面变化速率差异最大可达27.5 mm/a,相邻年份逐年滑动结果的最大互差可达7.1 mm/a;随着观测时段年数的累积,相对海平面变化速率增加,为了获得0.5 mm/a中误差精度的相对海平面变化速率,验潮站需要的观测年数为22~28 a;而要获得0.2 mm/a中误差精度的相对海平面变化速率,则需要40~54 a的观测年数,这与使用美国验潮站观测数据的补充实验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夏威夷海平面研究中心提供的南极6个验潮站多年逐时潮位数据,本文首先利用迭代调和分析对初步观测数据进行补缺,并在此基础上计算月平均海平面,最后利用功率谱分析、最大熵谱分析、奇异谱分析等方法确定海平面的相对变化速率和振动周期。研究表明,南极海平面相对上升速率与全球其他区域基本一致(3mm/a-7mm/a),但是在个别测站(例如:Esperanza)的上升速度非常明显,达到厘米级。  相似文献   

13.
利用高精度GPS定位技术建立我国陆海垂直运动监测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建国 《测绘学报》1999,28(4):285-289
海平面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监内容之一,但验潮站资料同的仅是海平面对于验潮站所在地块的相对变化。本文提出利用高精度GPS定位技术建立陆海垂直运动监测网监测海平面绝对变化的方法和原理,并对监测基准物稳定性及所能达到的精度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建立我国陆海频繁垂直运动监测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近海平均海面及其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建立了计算平均海面及其变化的动态抗差模型,并把它与计算平均海面的平均值法、抗差法和动态模型法作了实测数据的计算和比较,表明动态抗差模型不仅能顾及海面动态变化反应,而且能削弱海面异常变化的影响,其结果更稳定可靠,优于其他方法。最后应用动态抗差模型,计算了我国42个验潮站的平均海面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从50年代到70提供,我国近海的海面平均以0.621mm/a的速率上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卫星测高、GRACE与温盐数据监测2003-2014年红海海平面变化,并分析了蒸发降水以及亚丁湾-红海质量交换对红海质量变化的影响。红海地区单一的温盐数据存在覆盖不全或质量不佳的问题,综合CORA、SODA与ORAS4温盐数据估算结果得到平均比容海平面变化,以改善比容信号的精度。针对GRACE数据处理过程中截断与空间平滑滤波引起的泄漏误差,提出改进尺度因子纠正泄漏误差,利用卫星测高数据进行模拟实验验证了改进尺度因子的有效性。利用传统尺度因子和改进尺度因子反演的红海质量变化周年振幅分别为16.1±1.3 cm和20.5±1.7 cm,利用卫星测高和温盐数据估算的质量变化周年振幅为20.2±1.0 cm,表明改进尺度因子可有效减小泄漏误差的影响,改善GRACE模型反演红海质量变化的精度。卫星测高、GRACE卫星重力数据以及平均温盐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联合GRACE和温盐数据估算的红海综合海平面变化周年振幅为16.6±1.7 cm,与卫星测高估算的总海平面变化周年振幅(16.2±0.9 cm)基本一致,表明多源数据可构成完整的红海海平面监测手段。相比于降水-蒸发作用,红海质量变化受红海与亚丁湾的海水质量交换的影响更为显著,其主导了红海质量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利用GRACE、卫星测高和海洋实测温盐数据,探讨了2003~2012年间全球海平面、比容海平面和海水质量等的变化特征,并讨论了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消融对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全球海平面整体呈上升趋势,上升速度为2.72±0.07 mm/a,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全球海平面、比容海平面和海水质量等的变化还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其中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年周期振幅为4.6±0.3 mm。使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EOF)得到全球海平面和比容海平面的季节性变化在南北半球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海水质量季节性变化不存在这种差异。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的消融速率分别为-75.7±12.3 Gt/a和-124.1±2.9 Gt/a,对海平面的长期趋势项贡献分别为0.21±0.03 mm/a和0.34±0.01 mm/a,仅占全球海水质量增加速度1.80±0.10 mm/a的12%和19%,总计占31%,因此,两极冰盖质量消融并不是2003-2012年间海水质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近海海平面上升直接威胁人类生存,分析其成因不仅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而且能够为应对海平面上升提供相应策略。使用卫星测高、时变重力以及浮标观测研究2002—2020年近海300 km内海平面变化成因。由于时变重力在近海受到较为严重的泄漏误差影响,使用时变重力约束解模拟陆地质量变化对海洋质量的泄漏,其线性趋势约为0.68 mm/a。在季节和非季节尺度上,时变重力和浮标观测解释了卫星测高的结果,证明近海海平面平衡方程在季节和非季节时间尺度上能够被闭合。在长期变化趋势方面,卫星测高显示近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32±0.45 mm/a,而时变重力与浮标观测之和的速率为2.25±0.51 mm/a,两者之间存在约1 mm/a的速率差。鉴于该速率差高于估计的不确定度,认为当前在闭合近海海平面平衡方程长期趋势方面仍存在不小挑战,一方面近海比容实测数据较为稀少,很可能低估了长期趋势变化;另一方面,不完善的泄漏误差改正和陆地垂直运动改正也会影响近海海平面长期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18.
We can presently construct two independent time series of sea level, each at a precision of a few centimeters, from Geosat (1985–1988) and TOPEX/Poseidon (1992–1995) collinear altimetry. Both are based on precise satellite orbits computed using a common geopotential model, JGM-2 (Nerem et al. 1994). We have attempted to connect these series using Geosat-T/P crossover differences in order to assess long-term ocean changes between these missions. Unfortunately, the observed result are large-scale sea level differences which appear to be due to a combination of geodetic and geopotential error sources. The most significant geodetic component seems to be a coordinate system bias for Geosat sea level (relative to T/P) of −7 to −9 cm in the y-axis (towards the Eastern Pacific). The Geosat-T/P sea height differences at crossovers (with JGM-2 orbits) probably also contain stationary geopotential-orbit error of about the same magnitude which also distort any oceanograph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observed changes. We also found JGM-3 Geosat orbits have not resolved the datum errors evident from the JGM-2 Geosat -T/P results. We conclude that the direct altimetric approach to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sea level change using Geosat and T/P data still depends on further improvement in the Geosat orbits, including definition of the geocenter. Received: 11 March 1996; Accepted: 19 September 19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