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陆地国界信息系统公众版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设计并制作符合规范要求的可公开发布的陆地国界电子地图.基于ASP.Net和SuperMap IS.Net AjaxMap开发平台设计开发陆地国界信息系统公众版网站,发布陆地国界地图及国界、口岸相关的图文信息.具有国界地图浏览、地图与相关网贞双向互查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陆地国界电子地图中国界线的表示应该具有规范性.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形成电子地图显示标准,电子地图中涉及到国界线的部分大多存在问题.文中研究多尺度陆地国界电子地图规范化表达技术,构建了9个尺度的我国陆地国界线标准画法电子地图,为我国陆地国界线在不同尺度电子地图上的规范化表达提供标准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依据谈判划界工作的实际需要,在研究谈判划界可视化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国界信息的具体特征,提出适合谈判划界的国界信息可视化方法,包括基于"目录树"组织与搜索的国界多元历史资料可视化方法、国界谈判划界信息的专题图表示法、争议区基本情况的"卡片式"可视化方法、基于划界方案调整的划界影响因子动态可视化方法以及划界方案线的二三维联动可视化法。基于ESRI的二次开发组件包ArcGIS Engine 9.3,以Skyline作为三维信息平台,在.NET环境下进行实践,成功应用于陆地国界谈判划界信息系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地图作为国家版图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体现了国家在主权方面的意志和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外交立场,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和严格的法定性。《地图管理条例》规定了地图审核制度,这一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地图上的国界绘制关乎国家主权。我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陆地与14个国家接壤,海上与8个国家相邻,地图上的国界表示了国家版图范围,表明了一个国家的外交主权的独立,国界表示错误或处理不当会  相似文献   

5.
国界网络电子地图是我国边界地区信息可视化的窗口,要求国界显示必须位置精确,与其他要素关系明了,符号表达符合标准。本文介绍了国界的基本类型,总结了国界表示的基本要求,从国界网络电子地图的需求和特点出发,针对国界网络电子地图的功能、图层、符号、色彩与注记进行了设计,并基于SuperMap软件制作了多比例尺国界网络电子地图,总结了一套实用的国界符号化方法。其中,国界的表示达到了公开出版的要求,为网络电子地图中国界的标准化、规范化显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电子地图显示的理论和方法.从影响国界电子地图显示的因素出发,建立国界电子地图自适应显示的触发模型,并着重研究不同触发模型下国界电子地图符号设计的特点、原则和方法,介绍国界电子地图自适应显示实现机制,以及在国界地理信息系统网络版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玉金 《四川测绘》2008,31(6):245-247
介绍了国界勘界外业测绘技术保障工作,为国界勘界这一特殊界线测绘在外业工作中的技术保障提供了较为现实的材料,对今后国界勘界、国界联检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界标准画法及其常见错误多以定性形式描述,随着数字化地图制图水平的快速发展,其已难以满足自动化地图审核的客观要求。对国界绘制中的常见错误进行了梳理归纳,提出了一种对国界标准画法及其审核中的常见错误进行形式化定量描述的新方法,为计算机国界识别、国界精度界定、国界审核规则库建立以及国界自动化审核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现有的地图审核自动化程度较低,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大量的审核作业需求,尤其是包含有国界要素的地图审核,人工依赖性强,成为制约地图生产的瓶颈。针对该问题,结合地理本体以及知识库理论,研究国界审核绘制知识库的构建技术。通过分析国界审核案例知识,将国界审核领域元素抽象为五元组。根据知识库的构建原则,抽象国界审核绘制知识,利用protégé 5.0软件,设计了国界审核绘制知识库的构建方法,并对国界审核绘制知识库的推理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分析公众对国界专题信息浏览的需求,设计国界信息发布系统的技术路线、体系结构以及数据流程,并且基于SuperMap地图平台、数据库技术和Web技术对国界信息发布系统进行实现,为公众浏览查询国界专题信息提供可靠的网络化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中小比例尺基础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的尺度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基础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中的尺度划分都以经验值为主,缺乏科学合理的数学模型。本文通过对中小比例尺基础电子地图显示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基础电子地图载负量的计算方法,采用数据拟合,分析了基础电子地图载负量与显示比例尺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研究的显示范围,进而通过特征点确定了中小比例尺基础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的尺度划分,并进行了误差分析,拟合效果良好。该结论已在陆地国界地理信息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制作边境地区地理图集时,国界信息组织与处理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本文研究了国界信息的特点及获取方式,进而研究了国界信息的分类、编码、组织与管理,提出了利用空间相关分析技术和基于规划库的空间推理机制,应用于国界线自动审查,实现了国界信息的可视化检查、统计、分析与更新等功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边界定界与管理事关国家主权与安全。以定性分析和模拟推算为主的传统技术手段,难以有效地支撑精确高效定界和动态维护管理。针对这一重大应用需求,我有关部门启动了专项建设工程,以超媒体数据建模为基础、精准化定界分析为核心、集成化信息服务为依托、建成了中国“数字国界”,为国界划界、勘界、联检及管理提供了全新技术手段,有效提升了外交国界工作的整体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各种比例尺地图数据的生产中,凡涉及与周边国家接壤的图幅,都存在国界要素关系处理问题;特别是比例尺大于1∶100万的各种地图的制作生产,国界要素的表示程度较为详细,需以双边签订的议定书为依据,议定书附图作参考,一一对照进行数据制作和成果检校。本文系统结合现实需求,利用目前多比例尺、多投影、多存储格式的边界地理信息数据,结合多源数据融合与基于金字塔模型的瓦片技术,实现了国界数据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共享的“一站式”在线服务。  相似文献   

15.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国界勘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疆边境地区的实际地形地貌情况,介绍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纠正方法,分析了少量地面控制点误差修正的RPC模型的影像快速几何校正的理论和优化方法,探讨了如何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对新疆边境地区进行国界勘测的新的技术路线,对比分析了相对于传统国界勘测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矢量地图质量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中使用的传统模糊评价算子易失效且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影响力评价算子HEEO的矢量地图质量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包含国界要素的地图为例,制定了涉及国界要素的矢量地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相关地图审核标准制定了地图质量等级,利用HEEO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模糊评价算子失效以及评价不准确的问题,准确给出了包含国界要素的矢量地图质量评价;最后运用HEEO分析6组地图数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HEEO有优于传统算子的评价能力,验证了HEEO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国界谈判划界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事关国家主权及边境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本文基于谈判划界工作的特殊业务流程,结合工程实践,开展划界决策支持系统建模研究,初步建立了划界数据模型、划界过程模型、划界计算模型和交互式架构模型等系列模型,以此构建的谈判划界决策支持系统,为国界划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单时相遥感夜间陆地辐射雾检测不能有效分离雾和地表、低云的问题,利用日本第2代多功能卫星数据的高时间分辨率特性,提出了基于时序特征和支持向量机的夜间陆地辐射雾检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在单时相夜间陆地辐射雾检测基础上,使用第1和第4波段亮温差时序曲线构造的亮温差累积特征将夜间地表与陆地辐射雾和低云分离,然后利用第1波段亮温时序曲线构造的亮温变化累积特征、斜率匹配特征和频域奇异性特征,结合支持向量机进行夜间雾和低云的分类,从而实现基于时序数据的夜间陆地辐射雾检测。对两期遥感时序数据进行实验发现,与单时相夜间陆地辐射雾检测相比,利用时序数据的方法较好地提高了夜间陆地辐射雾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为应对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及应用的多样性、存储数据规模的急速增长、数据处理与应用的高时效性、系统高可扩展性、系统资源整合的紧迫性等挑战,结合大数据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Hadoop平台支持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的陆地观测卫星数据中心架构解决方案,以提高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利用水平与决策支持能力,提升国家空间信息资源应用水平,培育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应用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在开放式Web环境中,模型服务化共享促进了陆地碳循环模型的发展,然而海量的计算数据导致模型计算缓慢,现有模型服务化方案难以满足其计算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陆地碳循环模型服务的去中心化计算方法。该方法主要思想是基于现有模型服务化方案,通过增加计算节点的方法以缓解陆地碳循环模型计算压力,主要包括陆地碳循环模型服务准备和陆地碳循环模型分布式运行两个步骤。基于此设计了任务分割和派发策略将复杂计算任务离散化并派发至计算节点进行运算。将设计的方法应用到3个典型陆地碳循环模型的计算中,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提高了陆地碳循环模型的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