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在均匀弹性平面半空间上迭覆一同样介质的斜面体,来模拟有坡度的山体,在二维空间里严格地推导了山体内任一点的变温函数、温度应力、热应变、垂直热形变和热倾斜等一整套热弹效应公式。结果表明,热弹效应与地形有很大关系。对于水平应变和地倾斜,坡度越大,热效应也越大;垂直形变则相反。因此,对于地震前兆观测来说,估计这些热弹效应的大小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选台建台时必须考虑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2.
现今板块、块体运动定量模型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简单的几何学描述到刚性板块假设下的最小二乘法拟合、转动角速度的级数展开、弹性平面和球壳有限元模型、各向同性弹性地球的格林函数方法和粘弹—重力层状地球模型等数学力学模型的引入和发展,从地质数据的不断完善到空间大地测量数据的应用等方面阐述了现今板块运动定量模型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评述了现今板块运动定量模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以弹载InSAR三维成像制导技术为背景,针对一发双收和自发自收工作模式,对由基线和相干性引入的测高误差等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采用车载多通道InSAR系统对弹载InSAR系统方案设计进行了跑车实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弹载InSAR设计时优先选用自发自收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粘弹变形模型,对东昆仑断裂带附近近百年来发生的6个M≥7地震的震后粘弹性松弛效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该效应对区域地壳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 1) 离逝时间较短的1997年玛尼7.5级地震和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造成的震后松弛效应对现今地壳变形的影响最为显著,在2次地震发生10~20 a后(2010~2020年)仍能造成最大约7.6 mm/a的地壳变形,跨断层变形速率最大约8.4 mm/a; 2) 2021年玛多7.4级地震震后粘弹效应在未来10 a内(2021~2030年)预计能造成最大约3.9 mm/a的地壳变形,2025~2030年跨断层变形速率可达2.6 mm/a。模拟结果表明,强震的震后粘弹性松弛效应对长期地壳变形和相关断层参数反演的影响不容忽视; 3) 考虑震后粘弹性松弛效应,采用跨断层GPS速度剖面反演的东昆仑断裂中段的滑移速率与地质学研究结果具有更好的一致性,若不考虑震后粘弹性松弛效应,则会明显高估30%的断层滑移率。  相似文献   

5.
剧动式高速滑坡是一种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地质灾害。本文以广家崖斜坡危岩体为例,对基岩滑坡的“临床聚能”和“启程弹冲加速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文中详细论证了斜坡岩体滑落破坏时所具有的“启程弹冲加速效应”,并提出了二维应力状态下的启程冲速度计算公式。 启程弹冲机理,主要是锁固段岩体内聚力作用和岩体聚集赋存弹性应变能释放的反应,弹冲速度与内聚力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岩体一旦剪断破坏,弹性应变能骤然释放,岩体表现出剧烈的弹性回冲,弹性应变能便瞬间转化为岩体滑动的弹冲动能。这便从理论上对高速滑坡提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新机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干法选煤技术发展和干法选煤厂实际应用的现状。提出了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指出新型空气重介质干法选煤厂介质回收难、非磁性物粉煤对床层影响和干燥成本过高等问题,对新型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PVC/蒙脱石(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分析了PVC/蒙脱石(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进行综述。采用熔融插层、悬浮聚合及乳液聚合等方法可以制备PVC/蒙脱石(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并被应用到工程材料、阻隔性材料、功能性材料等领域。PVC/蒙脱石(粘)土纳米复合材料与传统的复合材料相比,表现出了更优越的综合性能,且比传统的复合材料轻,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高耐热性、低吸湿性、高尺寸稳定性、阻隔性能好,性能全而超过了PVC树脂。PVC/蒙脱石(粘)土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与普通的玻璃纤维增强和矿物增强PVC相比,具有密度低、耐磨性好、综合性能优等特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LNAPL (轻质非水相液体)污染物在均匀含水介质中的运移规律,本文建立微元模型推导出LNAPL在均匀含水介质中的对流--弥散方程。针对不同的介质模型,对二维对流--弥散方程运用差分法进行数值模拟,求其数值解。分析LNAPL污染物的运移特征,得出在均匀介质和非均匀层状介质中运移规律: LNAPL污染物在含水介质中的运移规律遵循对流--弥散方程,介质的弥散系数是影响LNAPL污染物运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粘孢子虫病(myxosporadisis)是一种鱼类常见的侵袭性疾病,在所调查过的鱼类中,几乎每一种鱼都可感染,有时同一种鱼可感染多种粘孢子虫,甚至在同一条鱼的同一器官或组织内都有可能存在几种粘孢子虫[1].粘孢子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鱼类感染早期难以预防,感染后难以治疗.目前,渔业生产中对于粘孢子虫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镜检粘孢子虫的结构,尽管新型高效的诊断技术也有报道[2],其推广和应用却难以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10.
某火山岩矿区由于受后期构造影响,含水介质除了发育成岩裂隙-孔洞外,还发育有多组构造裂隙和剪切破碎带。抽水试验显示:抽水早期(≤6 min)各观测孔的降深明显大于泰斯理论降深(单重均质),中后期(>6 min)趋于一致,呈现出双重含水介质的释水特征。本次研究在充分分析双重介质释水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时间步长为20 s的高分辨率降深资料,采用分段泰斯模型进行了水文地质参数的识别。结果表明:剪切破碎带等强导水介质的弹性给水度略小于成岩裂隙-孔洞弱导水介质的弹性给水度;但导水系数相差很大,强导水介质一般为5 590~6 130 m2/d,而弱导水介质仅715~743 m2/d,这必然会导致未来矿山开拓过程中初见涌水量和稳定涌水量的显著差异,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基于VTI介质模型的井间地震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井间地震数据各向异性特征明显、常规的基于各向同性介质的建模方法难以满足井间地震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成像的需要这一问题,在理论分析VTI介质中波场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VTI介质模型的井间地震建模方法和实现过程,利用该建模方法得到的模型模拟出的合成井间地震记录与实际井间地震记录在波场的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征方面都有较好的一致性,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粘孢子虫病(myxosporadisis)是一种鱼类常见的侵袭性疾病,在所调查过的鱼类中,几乎每一种鱼都可感染,有时同一种鱼可感染多种粘孢子虫,甚至在同一条鱼的同一器官或组织内都有可能存在几种粘孢子虫。粘孢子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鱼类感染早期难以预防,感染后难以治疗。目前,渔业生产中对于粘孢子虫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镜检粘孢子虫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泥石流作为一种多相混合介质,所包含的物理过程和动力学特征非常复杂。针对泥石流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随着数值计算方法和物理计算模型的发展而发展,基于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为探究泥石流复杂物理现象背后的机理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回顾了求解泥石流动力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从连续介质计算方法、离散介质计算方法和混合介质计算方法3个方面分析了不同数值模拟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介绍了在泥石流分析中常用的数值模拟软件及其特点,展望了求解泥石流动力学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传统的基于网格的计算方法已有长足发展和较长的应用历史,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在处理大变形、快速运移的自由表面流问题时,存在网格容易畸变等问题;基于粒子的计算方法在处理上述问题时无需网格的划分和维护,易于确定自由表面位置和多相间的界面,但存在边界条件处理困难等问题;混合介质计算方法在较小尺度范围内对固体颗粒物质与液相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由于岩溶发育的极不均匀性和岩溶含水介质的多重介质性等特征, 使得岩溶水系统的地下水运动规律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 在孔隙或微小裂隙含水介质中岩溶水满足达西流, 而在岩溶管道中可能出现非达西运动, 这给岩溶区地下水模拟带来了极大挑战。系统地梳理了岩溶水流和溶质运移模拟的主要方法, 总结了复杂岩溶多重介质系统地下水模拟技术的现状, 并结合我国南方岩溶和北方岩溶各自的特点, 提出岩溶水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关注的要点。主要包括: 需加强野外调查和观测, 提高模型中对岩溶含水介质结构非均质性表征的精度; 进一步深化对岩溶水运动机理的研究, 刻画岩溶多重介质的水流特征以及水交换机理; 针对北方岩溶水系统模拟, 可选择等效连续多孔介质模型, 重在耦合区域分布的岩溶溶孔-裂隙介质中慢速渗流与脉状分布的强径流带快速流; 对于南方岩溶区, 建议考虑建立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与能刻画集中管道流多流态变化的多重介质模型的岩溶地下水耦合模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研究浙江省玄武岩台地地区滑坡与土壤发生学类型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滑坡主要产生在棕泥土 (新明系 )和棕泥田 (城塘系 )土壤上 ,有时也发生在黄粘泥 (大岚系 )土壤上。但是 ,在这个区域内很少有滑坡发生在红粘泥 (沈塘系 )和山黄粘泥 (项白山系 )上。发现滑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发育程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详尽研究了山东铝厂碴场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的基础上,将地下水含水介质概化为一组矿物的集合体,把地下水和含水介质间的作用用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来加以描述。然后,根据“能量最低”和“物质守恒”原理建立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用单纯形法计算出了地下水和含水介质间的物流量。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泡塑在三种介质中对钨、钼、铌、钽、锑、铼的吸附行为。试验表明:介质、络离子类型与性质及其变化决定了泡塑吸附定量、动力学特性及其机理,并由此建立了可供分析实践的几种泡塑吸附体系。  相似文献   

18.
参照DRASTIC模型,选择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土壤介质及包气带介质作为评价因子构建DRSI模型。基于DRSI模型,通过Map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太原地区浅层地下水进行了脆弱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太原地区浅层地下水整体上西部脆弱性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传播矩阵法系统研究了分层弹性介质响应的问题,构造出了分层介质在表载,体力、内部力源联合作用下静态响应的一般数学模型。推导了用于固体潮分析的倾斜和应变公式。  相似文献   

20.
油气储层是典型的多相介质,目前油气检测中依据的单相介质理论容易造成预测结果的多解性。为了更准确地检测油气,以Biot双相介质理论为基础,推导吸收系数表达式,建立能量密度衰减方程,利用广义S变换对地震资料进行频谱分解,分析介质含不同流体后地震波各频率成分的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当双相介质中所含流体性质不同时,地震波的频率衰减也不尽相同,当储集层中含油气时,地震波频率衰减量显著增大,低频能量衰减小,高频能量衰减大,在频谱上表现为低频能量相对增强,高频能量相对减弱,整体能量向低频移动。对比实际工区的低、高频能量剖面和衰减剖面,将地震波的衰减规律运用到油气检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运用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