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峡库区马家屋场-后坪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详细介绍了三峡库区马家屋场-后坪滑坡体的特征,收集了大量软弱结构面资料,研究了各软弱结构面的组合关系,运用优势面理论,合理解释了该滑坡体的成因。采用剩余推力法,对滑坡体在各种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作了科学分析,并对滑坡体在三蛱水库蓄水以后的稳定性作了合理预测,结果表明,滑坡体在目前状态下基本稳定,三峡水库蓄水以后,将对滑坡体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极有可能导致滑坡体失稳。  相似文献   

2.
公路滑坡是安化县重要的地质灾害之一。本文通过对S324牛大公路滑坡勘查,查明了滑坡体基本特征,从地质环境、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分析其孕灾、致灾因素。通过稳定性评价分析,表明该滑坡仍处于不稳定状态,结合滑坡特征,提出分级放坡、骨架护坡、挡土墙等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三峡蓄水对湖北巴东黄土坡滑坡地震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建立二维有限差分数值模型。在计算无水(蓄水前)及有水(175 m实验性蓄水)条件下滑坡体场地地震动、应力响应及孔隙水压力差异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给出滑坡体安全系数时程,探讨在蓄水与水库地震共同作用下的滑坡体稳定性及成因机理。结果表明:1)无水条件下滑坡体上硬层与下硬层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约为1.33及3.31,具有显著的场地放大效应及软弱夹层消能减震作用;2)瞬时地震荷载下,由于滑坡体上下硬层之间非协调性变形与非快速排水的共同作用,软弱层超孔隙水压力快速形成,并呈现出阶段性积累上升趋势,伴有瞬时放大特征。  相似文献   

4.
库岸滑坡体分布广泛,在库水位升降和降雨条件下极易失稳。三板溪水电站东岭信滑坡堆积体总方量2 000×104 m3,最大厚度150 m,2006年水电站蓄水后滑坡体开始出现大变形,每年雨季加剧。首先经野外地质勘察和十余年监测数据整理,探明了地质条件和变形规律;其次使用SEEP/W模块对不同库水位升降速率、2019年库水位结合实测降雨条件下的饱和-非饱和流进行模拟,并采用SLOPE/W分别计算不同时刻的稳定系数。分析认为东岭信为超深层滑坡,其变形过程深受库水位升降和降雨影响;滑坡体具有明显的滞水特征,渗流过程复杂;在库水位上升过程中稳定系数不断下降,而在库水位消落过程中稳定性逐渐增强;在库水位上升和强降雨量共同作用下稳定性下降很快,汛后10 d左右达到最低值,此时的稳定性最差。本研究可用于指导库水位升降和降雨条件下大型滑坡体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5.
针对2014-09-01大树场镇大面积山体滑坡灾后稳定性,从IBIS-L地基雷达形变测量原理和关键技术(步进频率连续波和合成孔径雷达)入手,给出地基InSAR数据处理流程,获得了滑坡灾后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形变演化特征,测量精度达到亚mm级。地基InSAR结果表明,滑坡体滑动幅度较大的区域位于滑坡体左侧中上部(120mm)和右侧中上部(75mm)。滑动主要由堆积松散土在裂隙水、雨水等作用下造成,产生较大次生灾害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日照市莒县南涧村滑坡体地质灾害的稳定性分析评价计算,探讨分析了该处地质灾害的特征及现状特点,并就南涧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案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为日照市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某高速公路滑坡的数值模拟及后缘坡体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诸永高速公路台州段1#滑坡(K120 085~K120 169)工程地质特征的分析,指出沿线区存在很多因修建公路引发的工程滑坡问题,然后采用边坡稳定性FLAC/Slope分析软件,对滑坡滑动前、后工况下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滑移后的后缘坡体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剪应变率云图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滑动后的后缘坡体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又形成了新的滑坡体.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到突发性外界因素影响,紫金山金铜矿区赤水巷道出口出现山体滑动变形现象,影响矿区安全生产。文章对该山体进行地质环境、岩土性质和滑坡体稳定性分析后,判断其有进一步滑动趋势,建议利用矿碴堆场的巨大重力和侧向土压力,对该山体进行治理。此治理方法可对条件相似的矿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3类InSAR产品和DEM数据开展金沙江流域乌东德水电站段的潜在滑坡探测,成功识别出多处已知和未知的滑坡点,并探测出滑坡体的形态及稳定性,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大范围滑坡探测技术。同时采用小基线集InSAR技术对金坪子滑坡进行监测,不仅获得该滑坡的空间分区特征,也获取重点滑坡区的时间序列结果,并且与地面监测结果比较,精度达1.8 cm。展示了不同InSAR技术在不同尺度滑坡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0.
滑带抗剪强度参数(C、φ值)是影响滑坡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本文以某滑坡为例,根据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试验结果以及滑坡稳定性反演分析结果,采用传递系数法,分不同的工况条件进行滑坡稳定性计算。以C、φ值作敏感性分析,研究其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为下步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准确评价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及稳定性, 采用合理的病害防治方法, 对保障公路顺利完工具有重要意义。以香丽高速公路昌格洛滑坡为例, 利用现场地质调查、钻探等方法查明了滑坡成因机制以及变形特性,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昌格洛滑坡在天然、降雨和开挖等工况下的空间应力应变特征以及稳定性变化, 研究了隧道与所穿越滑坡之间的相互作用, 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病害防治方案。结果表明: 昌格洛滑坡在自然条件下处于欠稳定状态; 隧道开挖难以引起滑坡整体失稳, 但会诱发滑坡局部变形, 受滑坡体变形影响, 穿越滑体的隧道部分将产生拉伸-剪切变形; 降雨严重恶化滑坡稳定性, 导致滑坡失稳, 进而使穿越其中的隧道失效破坏。原选线方案面临风险巨大, 最优防治方案为线路东移绕避, 使隧道从滑面以下穿过。研究方法和成果可为香丽高速公路类似病害的防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降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普遍认为,湿润锋下移导致的土体基质吸力减少是降雨影响滑坡失稳的主要原因,而土壤前期含水率是影响湿润锋下移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Green Ampt模型,推导了考虑坡角影响下的滑坡体降雨入渗表达式,同时,结合无限斜坡模型分析了持续稳定的降雨条件下滑坡体稳定性的变化情况,探讨了前期含水率对于降雨过程中浅层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降雨的持续进行,浅层滑坡稳定性开始下降较快,之后趋于平缓。前期含水率会影响湿润锋的下移速度,当前期含水率分别为0.32,0.36,0.40时,湿润锋下移速度分别为0.109,0.173,0.42 m/h,说明前期含水率越大,湿润锋下移的速度越快;而前期含水率对于浅层滑坡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在降雨初期。   相似文献   

13.
利用鄂西地区十多年来的地形变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水平形变和垂直形变特征。讨论了形变异常与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关系,最后,从地形变的角度对鄂西地区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化的分区评价。  相似文献   

14.
应用GPS定位技术监测滑坡体垂直形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了几种常用的高程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 ,从理论上论证了GPS所测得的大地高HGPS的变化同样可以反映滑坡体的垂直运动 ,并结合有关的实验研究了GPS大地高在滑坡监测中的精度及实际应用的效果 ,从而得出了GPS定位技术可用于监测滑坡体垂直运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成熟的工程物探方法,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调查。废弃矿山在不良天气条件下容易产生滑坡地质灾害。对由废弃渣石、杂填土人工堆积形成的滑坡体进行勘察,研究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该环境下的勘察效果。通过对视电阻率反演断面图分析,推断滑动面深度、滑床起伏形态等滑坡体地质结构信息,为废弃矿山滑坡灾害治理设计提供依据。钻探验证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有效的推断出滑坡体滑动面深度、滑床起伏形态信息,可用于废弃矿山滑坡灾害勘察。  相似文献   

16.
抗滑桩是防治滑坡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桩间距是抗滑桩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已有的桩间距研究主要是针对单层均质滑坡,但实际工程中多数滑坡体是多层的,因此对多层滑坡体抗滑桩桩间距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研究多层滑坡体中的抗滑桩最大桩间距时,在确定滑坡体中的最危险滑体后,考虑多层滑体相互作用,运用滑坡推力分布函数及土体抗力分布函数对最危险滑体进行了受力分析,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对最危险滑体的平衡条件与土拱强度条件进行了研究,推导出了抗滑桩最大桩间距方程。最后对2个实例进行了计算,计算实例1说明了该计算方法在计算多层滑坡体中最大桩间距时,计算结果偏于安全,计算实例2厚坝滑坡验证了运用滑坡推力分布函数使最大桩间距计算结果更合理。   相似文献   

17.
龙家山滑坡为中型滑坡,一旦复活,破坏力极大.本文在分析滑坡地质特征、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滑坡的成因和影响因素进行较深入的研究.通过计算并评价表明,龙家山滑坡体处于潜在不稳定状态,若遭遇长时间高强度的暴雨,可能整体失稳.  相似文献   

18.
利用QUICKBIRD影像数据对白刺滩滑坡机理作了遥感分析,通过对该滑坡体和岩土体的解译,对区内滑坡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为该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黄河积石峡水库库外I#滑坡体变形趋势分析,认为该滑坡在地震及水雾影响下是稳定的,但稳定系数变动在"1"左右,从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角度来看是不符合要求的,需要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20.
第四系残坡积堆积(Q4dl+cl)土和滑坡堆积(Q4del)土,其岩性变化较大且土体密实程度不同对其渗透性有较大影响,室内直接测试其渗透系数较困难。首先,在王正塝滑体上开展双环渗透试验,测得了不同位置的渗透系数;其次,利用滑带土土样,开展了增减湿循环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测试,将实验室测得的土水特征曲线离散点,采用3种经典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进行拟合;最后,根据van Genuchten拟合的土水特征曲线和饱和渗透系数,采用van Genuchten经验公式估算了其非饱和渗透系数。研究表明:该滑坡体土层的饱和渗透系数为1.15×10-7~366×10-7 m/s,相差100倍的数量级,这主要是滑体不是均匀土体,入渗快的地方可能存在水的优势入渗通道的原因;对离散的试验数据采用3种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这3种模型对该滑坡体非饱和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王正塝滑坡非饱和非稳定渗透计算提供参数依据,并对同类型土体非饱和水力学参数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