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分析非线性Newton-Leipnik系统的动力学性质,得出系统存在5个不稳定平衡态,导致系统形成复杂的双吸引子结构;通过数值计算得到系统随参数变化的倍周期分岔图,对其混沌态采用周期激励和线性反馈2种无反馈控制方法进行控制,当控制参数选择适当的范围时,将混沌运动控制为规则的周期运动;比较不同初始条件的上、下吸引子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淮河流域洪涝变化混沌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淮河流域洪涝变化分形特征、吸引子维数研究的基础上,以相空间重构为理论,通过Lyaponov指数论证了淮河流域洪涝变化的混沌性和耗散性,分析了洪涝变化的混沌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对双铰四次弹性拱的混沌行为在横向周期荷载下的混沌行为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拱的单元平衡方程建立了拱的二阶三次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然后通过变换使方程转化为不含常数项的非线性微分动力系统,并由此得到无扰动系统的3个不动点(一个鞍点,两个中心)与同宿轨道;再用Melnikov函数法给出了发生混沌的临界条件;最后给出了该系统出现定常运动和混沌运动的数值结果。研究表明四次弹性拱在横向周期荷载作用下的外激励振幅在一定范围内会出现混沌现象。  相似文献   

4.
基于双耦合Duffing振子的随机相位正弦信号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采用双耦合混沌振子阵列实现了随机相位微弱正弦信号的检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检测方法,即利用单个双耦合混沌振子,通过临界到混沌及周期状态的变化检测随机相位微弱正弦信号并大致估计信号相位范围。该方法比双耦合混沌振子阵列法简单,更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在分形、混沌研究中的迭代函数系统(IFS),包括线性和非线性的迭代函数系统,并用它来生成一些几何对称的漂亮分形、混沌图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在分形、混沌研究中的迭代函数系统(IFS),包括线性和非线性的迭代函数系统.并用它来生成一些几何对称的漂亮分形、混沌图案。  相似文献   

7.
跨海大桥系统受外界影响扰动,其变形伴有混沌现象发生。对桥梁变形监测数据实现了混沌识别,运用C-C法计算时间序列的延迟时间,用G-P方法求得最佳嵌入维数,通过求取的时间延迟和最佳嵌入维数对桥梁变形监测数据进行相空间重构,为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基于RBF神经网络建立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实测数据进行桥梁变形水平位移预测,并与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混沌时间序列预测结果以及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RBF神经网络建立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比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要好,且短期预测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利用混沌粒子群算法确定河流水质模型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混沌寻优思想引入到粒子群优化算法中,提出了混沌粒子群算法,这种方法利用混沌运动的随机性、遍历性和规律性等特性对当前粒子群体中的粒子进行混沌寻优.通过这种处理使得粒子群体的进化速度加快,从而改善了粒子群优化算法摆脱局部极值点的能力,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并将混沌粒子群算法应用于求解分析瞬时投放示踪剂情况下的一维河流水团示踪试验数据以及确定河流水质参数的函数优化问题,结果表明,混沌粒子群算法的收敛性能明显优于粒子群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融合混沌理论和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的地磁变化单站预测模型。分析磁场数据的混沌特性,求取关键参数嵌入维数m和时间延迟τ,据此对初始数据进行相空间重构,并将经混沌理论优化的样本集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经混沌理论改进后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地球磁场的变化趋势,对我国地磁场的适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改进图像加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图像加密算法中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和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新算法。图像加密过程分两个步骤:首先将原始图像的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系数经过双随机相位加密,然后利用混沌系统生成的置乱矩阵对图像进行置乱加密后得到最终的加密图像。方案的安全性依赖于随机相位掩膜、分数阶傅里叶变换阶数以及混沌系统的初始参数。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图像加密效果。  相似文献   

11.
根据疏目拖网逐目和逐个编结周期或剪裁循环地装配的要求,提出了先计算口门每目和网翼或网缘的每编结周期或剪裁循环的配纲长度,然后再计算出整段口门和网翼或网缘的配纲长度之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符号动力系统的子转移,得到了:1)对于σ:Σs→Σs(σ:++ΣZ→ΣZ),则(ⅰ)至少存在Cs2(无穷多)个不同的混沌但非SS混沌且有零拓扑熵的极小子转移;(ⅱ)至少存在Cs2(无穷多)个不同的有零拓扑熵且为SS混沌的极小子转移;(ⅲ)至少存在Cs2(无穷多)个不同的有零拓扑熵且非混沌的极小子转移。2)设s≥2是任一整数,K1(s)={0,1,,s?1}。令a1,a1∈K1(s),a1≠a1,An=A1A2An?1Bn?1,An=A1A2An?1Bn?1,其中Bn?1为由{{}}Kn?1=P1P2Pn?1Pi∈Ai,Ai,1≤i≤n中所有不同成员的任意排列而得到的Kn?1-词,n=3,4,…,A2=A1A1A1A1A1,A2=A1A1A1A1A1,A1=a1,A1=a1;设a=A1A2,X=ω(a,σ),则:①σX:X→X是混沌的但非SS混沌的极小子转移;②σX:X→X的拓扑熵为零,推广了已有的结果和例子。  相似文献   

13.
依据矿区长期地下水动态资料,运用小波分析技术进行地下水λ时间序列多时间尺度分析,提取序列中 包含的主周期信息,进而辨识矿区的主要充水水源.研究结果显示:地下水λ动态时间序列中所包含的周期或者 准周期非常宽泛,展现出了多谱的复杂结果,主要周期从小到大分别对应地球固体潮效应、潮汐作用以及降雨为 驱动力的地下水循环过程.小尺度的周期变化反映了地下水系统的开放程度;大尺度的周期变化是地下水系统 对高能量、长时间尺度降雨输入的响应.研究结果证实了矿区河东石炭系与泥盆系岩溶裂隙水为矿区的直接充 水水源,北部二叠系岩溶裂隙水与河西泥盆系岩溶裂隙水为矿区的间接充水水源.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周期变化的数字密码器,能周期改变预置密码,使用户每次输入的密码发生变化,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加密算法的性能,设计一种基于改进型参数切换混沌的图像加密算法。首先根据符号逻辑映射序列自适应选择正弦、余弦或帐篷映射生成参数切换混沌随机序列。选取与行数、列数等长的混沌序列排序生成混沌有序索引值作为行列置乱索引,依次对图像按行、列进行置乱,将剩余混沌序列扩展后与置乱的图像像素按比特进行异或加密得到加密图像,提高密钥空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密钥空间较大,能够较好地抵抗攻击。  相似文献   

16.
设计以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器件,结合按键电路、LED数码管显示电路、存储电路、报警指示电路和开锁机构,利用单片机灵活的编程设计和丰富的I/O端口,及其控制的准确性通过软件程序来控制整个系统实现电子密码锁的基本功能.系统能实现密码的输入、清除、显示,限时输入完整密码,密码正确开锁,超时报警.超位报警,密码错误次数超次锁定键盘,系统设定初始密码和用户修改密码功能.系统功能实用,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数字水印的安全性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logistic数字混沌的图像水印算法。考虑到logistic混沌序列具有易于产生、数量极多和保密性好等特点,因此本水印算法的嵌入水印信息使用了混沌序列。水印嵌入和提取过程均在小波域中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印算法具有好的安全性和较强的抗噪声、抗压缩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混沌映射数字水印技术。首先利用混沌映射将水印信息进行加密,接着利用小波变换得到图像的近似分量,然后对陔近似分量做离散余弦变换,把经过加密的水印信息嵌入到DCT系数最大分量中。实验结果证明:算法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鲁棒性,能够抵抗种类的攻击。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地下开采引起地表下沉预测结果的精度,提出融合混沌残差的BP强预测器(BP-Adaboost)的地表下沉预测模型。以顾北矿1312(1)实测值为例,分别用融合混沌残差的BP-Adaboost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BP-Adaboost模型对最大下沉值点进行稳定期和活跃期的单步预测和多步预测,结果表明,融合混沌残差的BP-Adaboost模型无论是在单步预测还是在多步预测上的精度均最高,尤其在单步预测上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量子隐形传态,利用量子纠缠现象,提出基于四粒子团簇态传送一个未知的二粒子任意态的方案.方案中,发送者和接收者共享一个四粒子团簇态,发送者首先对要传送给接收者的未知二粒子态与四粒子中的粒子2和粒子4做一次四粒子von-Neumann联合测量,并且通过经典信道将其测量的结果告诉接收者.接收者根据从经典信道收到的测量结果,做相对应的幺正变换.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发送者没有将原有粒子发送给接收者,但是接收者已经重构出发送者手中原始的二粒子态,实现了量子隐形传输,完成了通信双方的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