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爱如山     
一天早上,门铃响了.我开门一看,是父亲从乡下来了.他提着一个编织袋进来,说:"这是你小时候喜欢吃的红薯."我沏一杯热茶端给父亲,他的满头白发一下映入我的眼帘.我在城里工作,有半年没有回到乡下看望父母了,父亲的头发怎么白得这么快呢?在我的记忆里,父亲的头发乌黑发亮,相貌堂堂,村里的一些妇女常对我母亲说:"你嫁了一位好老公."父亲性格温和,他疼爱母亲,更疼爱我们.  相似文献   

2.
走进坐落在南宁市槎路的广西二七二地质队基地大院,你定会被那里优美的环境所陶醉,当看到职工家属一张张真诚的笑脸,更会让你感到温暖亲切;看到离退休职工在阅览室悠闲自得的读书看报、在活动室下棋娱乐的情景,你会切身感受到安定祥和.这一切是该队领导班子近年来团结务实,锐意改革,认真抓好"三个文明"建设,着力打造安定、和谐、文明地质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3.
人,总有退休的时候.退休之后干什么?有的喜欢做做家务,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有的喜欢打拳、下棋陶冶情操;有的喜欢骑车旅游、徒步登山增强体质;有的喜欢垂钓、郊游来丰富生活……总之,他们退休以后,都在"延年益寿"这个琴弦上,用不同的方式谱写着青春的续曲.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情怀     
父亲从小就教育我,做人要"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他写得一手好字,逢年过节,村里祠堂和乡邻屋子的对联都是他写的.20多年来,父亲努力帮助村里的人们解决各种困难.  相似文献   

5.
怀念父亲     
父亲已走四年有余,每每提起父亲,心中总有荡不去的思念与悔憾. 父亲的一生,是充满艰辛坎坷而又丰富多变的一生. 小时候的父亲家里很穷.经常搬家,居无定所,住过麦垛,草棚,靠给舅舅打短工过日子,虽是亲外甥,但年幼的父亲还是经常遭到舅舅的鞭打和舅母的冷眼.直到10岁那年,父亲哭着央求我的爷爷不想再打短工,爷爷同样哭泣着答应了.从此父亲摆脱了寄人篱下的生活,跟爷爷做起了拨浪鼓的生意,那时候父亲和爷爷轮换挑着货担一走就是50多里,一天也不过收入几分钱.  相似文献   

6.
最后的存折     
正1980年的秋天,我正在十里开外的乡高中上学。一天,学校让交学杂费,我只好跑回家要钱。说实话,我很害怕向父亲张口要钱。平常要钱都是跟母亲说,然后母亲再跟父亲要。但那天母亲恰好不在家,天黑之前还要赶回学校,我只好硬着头皮跟父亲说了钱的事。父亲听后没有直接回答我,只是"嗯"了一声。他沉吟片刻,就放下饭碗出去了。  相似文献   

7.
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一天,父亲喜滋滋地回来,还带着满身的酒气,母亲刚想发怒,父亲却从怀里掏出一个红本本,得意地给母亲看,母亲看过后笑得合不拢嘴。是什么让父亲这么得意、让母亲这么开心呢?这个本本到底有什么作用?我很好奇,于是凑上前去看个究竟,就看见了那个小小的红本上,印着三个大字:党员证。我问父亲:"这党员证有啥用?"父亲告诉我:"党员证作用可大了,它说明爸是有组织的人,是我入党的证据。今天,我可是在党旗前宣过誓  相似文献   

8.
<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一天,父亲喜滋滋地回来,还带着满身的酒气,母亲刚想发怒,父亲却从怀里掏出一个红本本,得意地给母亲看,母亲看过后笑得合不拢嘴。是什么让父亲这么得意、让母亲这么开心呢?这个本本到底有什么作用?我很好奇,于是凑上前去看个究竟,就看见了那个小小的红本上,印着三个大字:党员证。我问父亲:"这党员证有啥用?"父亲告诉我:"党员证作用可大了,它说明爸是有组织的人,是我入党的证据。今天,我可是在党旗前宣过誓  相似文献   

9.
又到清明,又到了细雨纷飞的时节。昨夜,父亲的影子再次在我的梦中闪回,醒来不觉已是泪湿枕巾。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国土,他生前任过土地所所长和信访股股长。我小的时候,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就骑着那辆旧自行车早早出了门,天黑以后才回来,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从不改变。从我的老家到父亲上班的地方,大约有二十多里的路程。记得在一个大雪天,母亲对父亲说:"昨天晚上下了一夜雪,路太难走了,今天你就歇一天吧,别去  相似文献   

10.
<正>父亲来电话说:"要过端午了,我从灞河割了艾蒿,你们兄妹每家一把,已经捆好,快来取吧!"每次听到父亲的呼唤,我的心情总是在不断地激荡,一股暖流自心窝里流淌。取来艾蒿,上面沾满父亲了满满的思念,还有满满的爱,我将这思念和父爱,小心翼翼地用胶纸粘在门上,轻嗅艾香,沁入心脾,轻抚父爱醇香入醉。"艾蒿插在门上,一可以辟邪,二可以驱蚊虫,愿你们的身体都健健康康,无病无恙。"多么朴实的话语,它寄托了父亲对儿女浓浓的情,也流露出父亲绵绵的挂念和牵绊。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笔者到南乐县西邵乡的一位朋友家做客,闲话之余,朋友的父亲说道:"你们国土所的‘口袋课堂',来我们村好几次了,大家学了不少国土方面的知识呢.""口袋课堂",顾名思义,就是从口袋兴起的课堂.据说,这个"口袋课堂"的兴起缘于西邵乡国土资源所所长袁国亮亲人之间的一场纠纷.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土地大国,治大国若烹小鲜,管土地如对弈下棋,必须要有战略眼光、全局思想,并辅之妙招、高招、狠招,才能盘活整体,成就胜局。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事关全局,影响深远。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力争用3年时间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2012年要基本完成覆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每逢农历新年到来,父亲就会备好笔墨纸砚,连续多日为父老乡亲书写春联.身为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高中生,父亲一直被村民视为满腹经纶的"秀才",他不但兼具教师、兽医和农民三重身份,而且还写得一手好字.父亲写的毛笔字全村几乎无人能及,故而每当村里有喜事临近,他都会被主家请去写对联.  相似文献   

14.
党在我心中     
我的父亲是一位老党员,从小时候起,他的言传身教就深深地影响着我.他的原则是: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父亲的朴素作风,使我对党有了朴素而感性的认识,去了解党的历史和丰功伟绩,争取成为党的一分子,做一个像父亲那样让人尊敬的好人,这种思想在我心灵深处扎下了根.  相似文献   

15.
<正>又到清明,又到了细雨纷飞的时节。昨夜,父亲的影子再次在我的梦中闪回,醒来不觉已是泪湿枕巾。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国土,他生前任过土地所所长和信访股股长。我小的时候,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就骑着那辆旧自行车早早出了门,天黑以后才回来,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从不改变。从我的老家到父亲上班的地方,大约有二十多里的路程。记得在一个大雪天,母亲对父亲说:"昨天晚上下了一夜雪,路太难走了,今天你就歇一天吧,别去  相似文献   

16.
<正>我的老家在河南省南乐县西邵乡,北临河北,东临山东,是个普通的平原小乡村。在这三省交界的地方,十里八村的人一提起我的父亲,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父亲今年58岁,无官无职,但他的"爱管闲事"却是出了名的,大到集体公共利益,小到结婚生子婆媳纠纷,他总会前去,刚开始是自己主动要去,后来因  相似文献   

17.
正父亲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小时候兄弟姐妹多,作为长子的父亲十几岁就拿起锄头下地干活,从此与黄土地结下了深厚情谊。几十年的劳作,让父亲成了村里村外的种地能手。村里不少人夸他,地犁得又深又平,畦子垄得又细又直。我懵懵懂懂记得,20世纪80年代以前村里的田地是由集体统一耕种的,也就是所谓的"大锅饭"。地里种什么、怎么种,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你初次来到广西,有人向你介绍说,这两口子,一个是汉族,一个是壮族。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但千万不要感到费解和惊讶。因为在广西,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是一种"原生态"。有的家庭,可能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爷爷是汉族,奶奶是壮族,父亲可选择爷爷的族属,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大山 壮族不仅爱水,也喜欢山. 靠山而居,是壮族比较常见的居住方式.靠山吃山,则是壮族的一种生活方式.有的壮族人自称山佬、山人,表明了他们对山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尊敬.  相似文献   

20.
焦灼与无奈     
"亲爱的忠义我儿",父亲每次给我来信,第一句都是这样写。这分明是对儿子的呼唤,我依稀看到他老人家边写边流泪的模样。可怜天下父母心。父亲是在万般无奈之下,代替毛孩子的我离家出走,到远隔千山万水的甘肃省白龙江林业局支边的。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其实家中更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