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阴盆地是在库拉板块向亚洲大陆下俯冲,中国东部隆升伸展板块裂解阶段发育起来的。在中生代,盆地的成生演化经历了侏罗纪拗陷盆地发育阶段和早白垩世拗陷—裂陷阶段。在相应沉积演化过程中,形成侏罗纪湖相红色碎屑岩建造,早白垩世早期滨浅湖—半深湖相灰绿色细粒陆屑岩沉积,早白垩世中期河湖相凝灰质复陆屑岩类夹火山碎屑岩类沉积,早白垩世晚期中基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组合。沉积中心在侏罗纪和早白墨世早期皆偏于西北部,此后,向东南部迁移。晚白垩世,盆地处于风化剥蚀阶段。古近纪,受新生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下俯冲影响,盆地又处于拗陷—裂陷阶段,相应形成山间河湖相—山麓堆积相类磨拉石建造。古近纪末期,该盆地整体隆起处于长期风化剥蚀状态。  相似文献   

2.
早二叠世后由于钦防海槽褶皱成山及金沙江-哀牢山俯冲消减带的形成,使右江地区东部钦防褶皱带前缘形成前陆盆地,广大西部滇黔桂地区形成弧后边缘海盆地。弧后主地经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扩张裂陷,有较强火山活动,以基性熔岩流及安山质火山碎屑流沉积,具有初始洋壳化性质;中三叠世强烈坳陷,以陆源碎屑浊流沉积为主,中三叠世末广大地区回返褶皱成山,盆地向西推移,晚三叠世形成狭窄的北东向萎缩坳陷盆地,卡尼期末充填隆起,盆地关闭。右江弧后盆地的关闭经历了突变式回返褶皱和渐变隆起上升两种不同的构造作用。  相似文献   

3.
辽河盆地是晚中生代时由于太平洋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所引起的弧后扩张而渐次形成的。辽河盆地虽然滂海近洋,但没有与海洋连通,主要接受了巨厚的陆相碎屑沉积,并伴有多期次的火山喷发。晚侏罗世153.5—143Ma 从基性玄武岩到中性安山岩、英安岩火山喷发为主。白垩纪由于辽河盆地断陷活动逐渐减弱,火山喷发也趋于宁静,仅在局部洼陷地带见有玄武岩分布。其形成时间多集中于87.4—133Ma。新生代初,下辽河—渤海地区断陷活动加剧,火山作用强度骤然加大,其规模超过晚中生代。火山喷发具有多期多次性特点。经钾—氩法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新生代最早的一期古新世玄武岩的年龄为64—65Ma;第二期始新世玄武岩的年龄为49—50Ma。而第三期从渐新世到中新世初的玄武岩年龄多集中于28—31Ma。这些玄武岩的岩石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其地球化学特征属于由碱性向拉斑玄武岩过渡型。  相似文献   

4.
可可西里一巴颜喀拉活动型三叠系,与相邻古陆上的稳定型三叠系分布区,构成特提期三叠纪海域。盆地由于基底性质和地质构造背景以及演化过程的差异而具多级性。本文将该盆地作为一级沉积盆地下分四个二级沉积盆地和一个构造带,对其形成机理及演化特征分析研究,指出沉积盆地是古北特提斯裂谷型海槽经过晚二叠世闭合期后形成的活动型海盆。海盆形成于早三叠世早期,到晚三叠世晚期和侏罗纪早期才全部闭合成造山带,经历了沉降—沉积期、隆升—闭合期和闭合期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鲜明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哈尔加乌组火山岩油气藏的分布特征,需对火山岩的旋回和期次进行划分。通过薄片鉴
定、单井喷发韵律识别、电性特征分析和地震反射特征分析对哈尔加乌组火山岩旋回和期次进行了厘定,认为哈尔加乌组火山岩
主要为熔岩类和火山碎屑岩类,发育溢流相、由爆发相过渡为溢流相、爆发相、熔岩与火山碎屑岩或沉火山碎屑岩互层4种韵律类
型,其中溢流相为主要韵律类型。对不同韵律进行组合,可将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划分为4个喷发期次,4个喷发期次又可以组合为
2个喷发亚旋回,该时期火山喷发主要呈现出喷发-宁静-喷发-宁静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临沂方城盆地发育一套粗面质、粗安质火山碎屑岩及熔岩组合,是一套溢流相与爆发相交替的旋回性火山沉积组合,属碱性钾质岩石的钾玄岩,重稀土元素富集,δEu值为0.82~0.93,接近于1,具弱负铕异常,反映该期火山作用是在可能存在山根的条件下,在地幔岩石圈减薄下形成的;该套岩层前人划分为青山群沉积期形成的粗面质潜火山岩。研究发现该套地层与下伏八亩地组安山质沉凝灰岩为喷发不整合接触,界面处存在有短暂的沉积间断,并发育有1~2cm的古风化壳。根据其岩石组合特征,产出层位及地球化学特征等,将其厘定为青山群方戈庄组。  相似文献   

7.
渭河裂谷盆地是汾渭裂谷系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喜山期以来秦岭造山带北缘在环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联合作用的产物。它的演化经历了前燕山期挤压收缩所造成的正扇形断褶隆起;早喜山期初始扩张断陷;中喜山期的强烈伸展裂陷和晚喜山期的联合扭动改造作用,而形成现渭河裂谷盆地。  相似文献   

8.
利用测井和地震资料,结合地质构造背景,选取中非Doseo盆地典型剖面进行构造解释,采用平衡剖面技术恢复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基于地幔对流作用探讨盆地的成因演化机制.结果 表明:受Doseo-Khartoum转换断裂系作用影响,平面上,Doseo盆地为伴生次级断裂与主干断裂斜交的断裂组合形式;剖面上,盆地断裂倾角表现为高角度近直立状,结构为复式半地堑或地堑形式;盆地经历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及古近纪三期不同强度的叠加型转换裂陷—转换反转构造,发育转换型地堑、转换型多米诺、斜向滑动断层、反转背斜和掀斜断块5种构造类型,其中转换型地堑为主要构造类型.Doseo盆地经历早白垩世强转换裂陷期、早白垩世末期转换反转期、晚白垩世弱转换裂陷期、晚白垩世末期转换反转期、古近纪转换拗陷期、古近纪末期转换反转期,以及新近纪第四纪转换裂陷期7个演化期次,其中早白垩世转换裂陷期转换作用最强烈,形成大量转换型地堑构造.地幔对流作用控制中非裂谷系转换型盆地的形成.Doseo盆地三期叠加的转换裂陷转换反转构造为油气形成提供良好圈闭,是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9.
川北甘南地区三叠纪时期沉积的岩相古地理明显地划分为早一中三叠世早期(安尼期),扬子大陆西缘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和中三叠世晚期(拉丁期)到晚三叠世中期(诺利期),特提斯边缘裂陷海槽浊流相碎屑岩沉积两个迥然不同发展阶段。金和伴生多金属组分来自边缘古陆,而边缘台地相白云岩化阶段和海湾相粉砂-粘土矿物沉积阶段是促成金矿初始富集的最佳环境。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北部泛指班公湖—怒江以北地区。该区经历了元古代末期古陆解体后的秦祁昆和戈木日-他念他翁早古生代海槽发育阶段,将联合古陆分裂为北部塔里木—华北古陆、中部唐古拉—扬子古陆、南部“西藏古陆”。志留经末期海槽闭合、形成造山带和新的联合古陆,与此同时,由于造山期相伴的裂谷作用,致使秦祁昆造山带南缘产生木孜塔格—中秦岭泥盆纪坳陷带和内陆海盆地。石炭纪进入特提斯演化阶段,由西金乌兰—玉树—金沙江裂陷槽起主控作用,在唐古拉古陆之上和扬子古陆的西北部,形成石炭纪—早二叠世一系列裂陷槽,并与陆表海沉积盆地相联系,构成北特提斯海域。此期裂陷槽于晚二叠世、闭合,相继形成可可西里—巴颜喀拉三叠纪内陆海盆地,并与陆表海沉积盆地相联系,构成青藏高原北部三叠纪特提斯海域。晚三叠世末,可可西里—巴颜喀拉三叠纪内陆海盆地闭合,形成造山带和青藏高原北部新的联合古陆;与此同时,南侧班公湖—怒江侏罗纪海槽形成,并以此首次成为特提斯大洋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