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在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层序地层研究中,在寒武系、石炭系等许多层位的地震剖面上,发现了一系列高频前积层序。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系为例,探讨其中高频前积层序的主要特征。由于这些高频前积层序形成在相似的沉积背景条件下,故每一高频前积层序的内部结构和沉积特征基本一致。高频前积层序的发现使传统地层对比中的某些基本地色质概念需要修正,在地层对比性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得到了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通过山西省寿阳测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在华北板块中部太行山中段地区西部的小方山地区内,发现了下古生界寒武系下统馒头组地层,增补了该区寒武系馒头组地层的空白.通过多重划分对比,建立起了小方山寒武系馒头组沉积地层在岩石、生物、时间等多维空间中的立体形态,为今后在该区域上馒头组地层划分并与邻区进行多重地层对比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山西吕梁山地区寒武纪地层的地层学与沉积学问题,根据山西文水苍尔会剖面寒武系地层叠置关系,将该剖面寒武系地层划分为8个三级层序。基于沉积相的变化规律和地层叠置关系的旋回性研究结果,苍尔会剖面存在两个特殊的地层学与沉积学现象:下部为霍山组砂岩直接覆盖在太古宙变质岩系上,其较为良好的出露与明显的地层接触关系,为探讨山西中部霍山组砂岩的地层归属问题提供依据;在该剖面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中分别发育不同的均一石生物丘,代表华北地台寒武纪晚期—奥陶纪中期"随着后生动物辐射,微生物碳酸盐也在增加"微生物碳酸盐复苏期的基本沉积样式。在新的寒武纪年代地层框架下,对山西文水苍尔会剖面进行层序地层划分,不但为研究华北寒武系生物丘沉积组构多样性提供参考实例,同时也为探讨山西中部地区前寒武—寒武巨大的古地理变迁提供实例。  相似文献   

4.
自1986年至1988年开展辽南上先寒武系地质研究以来,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现总结如下。1 在复州区发现金县群,及其岩石地层单位组、段的划分辽宁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和专题研究工作所确立的辽南上先寒武系层序是正确的。恢复使用张焕翘(1977)的葛屯组、大林子组,对钓鱼台组、南芬组、桥头组、长岭子组、甘井子组、十三里台组、兴民村组,葛屯组、大林子组进行了分段,从而提高了辽南上先寒武系研究程度,同时也利于区域对比。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前寒武纪地层发育,研究历史悠久,许多学者对辽宁上前寒武系层序、分层和对比发表了很多见解,加深了对辽宁上前寒武系的认识。近读洪作民同志《辽宁晚先寒武纪几个地质问题的商榷》(刊《辽宁地质》1985年,第一期)一文,深感见解新颖。洪从几个方面论述了辽宁上前寒武系对比的依据,有些观点颇有见地,但有些观点笔者尚不敢苟同。本文也拟就辽宁晚前寒武纪几个地质问题谈点看法,作为对洪作民同志文章(以下简称洪文)的补充和质疑。  相似文献   

6.
中条山地区蓟县系龙家园组和寒武系上统—奥陶系下统三山子组分别沉积了一套以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地层,白云岩质量较好,达冶镁级工业指标。通过对其分布情况、地层层序、矿体特征、矿石质量、成因类型及潜力程度的分析,总结了中条山地区冶镁白云岩找矿方向及潜力程度,认为中条山西南段冶镁白云岩找矿方向主要为龙家园组白云岩;北东段找矿方向为寒武系上统—奥陶系下统三山子组白云岩。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张家界地区寒武系底部钼、镍多元素富集层的赋存层位、含矿岩系的层序及各岩性层的特征,并对成矿物质来源、地层、岩相古地理、地球化学等成矿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枣庄地区寒武纪-早奥陶世处于被动大陆边缘陆棚环境,沉积序列受海平面的周期性变化所控制.由寒武系底部不整合面和怀远运动间断面所限定的地层组合,可划分为A,B两个二级层序和12个三级层序,其中张夏组底界面与二级层序底界面一致,为一个由陆源浑水沉积环境向碳酸盐清水沉积环境演化的转换面.  相似文献   

9.
枣庄地区寒武纪-早奥陶世处于被动大陆边缘陆棚环境,沉积序列受海平面的周期性变化所控制.由寒武系底部不整合面和怀远运动间断面所限定的地层组合,可划分为A,B两个二级层序和12个三级层序,其中张夏组底界面与二级层序底界面一致,为一个由陆源浑水沉积环境向碳酸盐清水沉积环境演化的转换面.  相似文献   

10.
枣庄地区寒武纪—早奥陶世处于被动大陆边缘陆棚环境 ,沉积序列受海平面的周期性变化所控制。由寒武系底部不整合面和怀远运动间断面所限定的地层组合 ,可划分为A ,B两个二级层序和 1 2个三级层序 ,其中张夏组底界面与二级层序底界面一致 ,为一个由陆源浑水沉积环境向碳酸盐清水沉积环境演化的转换面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寒武系洗象池群发育大套白云岩,由于岩性、电性差异小,化石稀少,地层厚度变化大,层序划分与演化特征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基于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相关理论研究,通过对露头剖面、钻井岩心的观察及测井资料的研究,结合测井曲线频谱趋势分析技术及碳氧同位素相关数据,开展对洗象池群层序地层的划分及建立全盆地统一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盆地内虽然基本都是一套白云岩,各分区命名差异大,但依然具有全盆范围内可对比的不整合界面和最大海泛面。研究认为四川盆地洗象池群可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并且厘定了盆地内各分区间的层序地层对应关系。在建立全盆地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发现洗象池群地层分布呈西薄东厚的楔形体,其中遂宁-乐至-资阳以西缺乏洗象池群沉积。层序格架内有利储集层的分布明显受控于层序界面,其中颗粒滩相主要发育在高位体系域。   相似文献   

12.
鲁西地区寒武纪地层发育较好,沉积记录具旋回性的特点。根据层序地层学的原理与方法,按照不同的层序界面类型、岩石组合特点及沉积相序叠置关系,在该区寒武系中识别出15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出14个三级层序(—C1~—C14)。这些层序的共同特点是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发育较好,而典型的低水位体系域则未见及。通过分析海平面的变化规律及其延续时限,它们被归并为两个中层序(MS1、MS2),分别对应于二级海平面变化旋回和碳酸盐台地的两个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3.
在辽东半岛南部震旦-寒武系界限剖面中采集了32块古地磁岩石标本。古地磁测试结果表明:①辽东半岛南部震旦系兴民村期曾出现一次极性倒转,它发生在650Ma左右,可称之为兴民村反极性期,据此,可与国外上先寒武系对比;②本区震旦-寒武系沉积地层曾经历了中纬度→低纬度→中纬度的古地理纬度区的变化历史;③初步建立了辽东半岛南部震旦-寒武系界限附近地层的视古地磁极迁移轨迹。根据古地磁测试结果,结合本区地层特征,将震旦-寒武系界限定在兴民村组与葛屯组之间,兴民村组的顶为震旦系的上限,葛屯组的底为寒武系的下限。  相似文献   

14.
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分布在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和崮山镇,该剖面寒武纪地层发育,出露良好,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保存完好,笔者根据微体古生物牙形石的种属及其在地层中的分布序列,建立了上寒武统6个牙形石生物带,并根据牙形石"Cordylodus lindstromi"的首现,准确地确定了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对寒武系长山阶的碳氧同位素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把长山阶底部的碳同位素曲线与我国华南及哈萨克斯坦等国寒武系芙蓉统底部的碳同位素进行了对比,建立了华北寒武系与国内以及国外寒武系的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朝阳董家店地区寒武系发育,岩石地层单位从下面上分为A组(含燧石结核、燧石条带白云岩组),B组(红色砂页岩、白云岩组),董家店组(C组,鲕粒白云岩组),D组(薄层灰岩组)。生物地层单位从下而上为Probowmania带,Taitzeuia-Crepicephalina带,Blackwelderia-Cyclorenzella,parabola带,Chuangia带,Tsinania带,Tellerina带。年代地层单位可划分为寒武系下统(缺少化石,不能建阶);寒武系中统毛庄阶,张夏阶(因缺少化石,徐庄阶不能建立);寒武系上统崮山阶,长山阶,凤山阶。董家店组是笔者命名的岩组,其命名的主要依据是岩性、岩相特征明显,岩组全为鲕粒白云岩,在该区延展较广,与邻区同层岩组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6.
桂北阳朔-恭城地区早古生代地层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朔、恭城一带首次发现球接子以及三个笔石带,修正了该地区地层的时代归属,对寒武系-奥陶系界线研究及建立寒武系、奥陶系的化石带及岩石地层单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多重地层划分是测制岩石地层地质图的理论基础。在地层学研究中,首先建立岩石地层单位序列,然后才有可能详细地研究各个岩石单位在不同地点以及在整个延展范围内的古生物学特征和时限。作者依据这一原则,重新讨论了辽宁东部以往划分的一些岩石地层单位——上前寒武系兴民村组;寒武系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以及辽北上前寒武系凡河群——的重新划分和命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河南西部寒武系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主要有1、采获了许多重要的三叶虫化石,以此基本统一了划分意见,确定地层层序自下而上为:下寒武统辛集组、馒头组;中寒武统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上寒武统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2、明确了辛集组时代为早寒武世中期,并以辛集组作为寒武系底界,以凤山组顶部产Mictosaukia的细晶白云岩作为寒武系顶界,之上产牙形石“Acodus”oncotensis,Scolopobus restrictus的含燧石条带细晶白云岩为下奥陶统冶里组。统的划分,以Redlichia绝灭及Ptychoparid类大量出现的毛庄组底界作为中、下统分界;而中、上统分界划在崮山组产Blackwelderia这一层泥质白云岩或泥灰岩之底;其下白云岩划归中统张夏组。3、初步建立了20个三叶虫化石带。  相似文献   

19.
鲁西寒武系中部二级层序界面的识别及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整理了以往多个1:5万、1:20万区调图幅内地层剖面的生物地层资料,结合野外追索,利用生物地层(化石带)的近似等时性,对鲁西地区寒武系中部的二级层序界面进行重点研究。认为该界面赋存在馒头组下页岩段或洪河段与馒头组上页岩段或张夏组下灰岩段之间,在鲁西地区普遍存在,延伸稳定,自西北向东南由假整合一似整合过渡,并在西部地区出现明显的沉积间断。界面类型属Ⅱ型不整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辽东半岛南部中晚寒武系张夏组、炒米店组高频旋回层序及复合海平面变化的划分、研究,以及对高频旋回层序的类型、各种级别旋回层序形成时限及其控制因素的讨论,探讨高频旋回沉积速率的变化规律,认为沉积速率的变化过程是一个非渐变的由底部向顶部加大的变化趋势,各种级别旋回层序的沉积速率变化情况相似,由小级别旋回到大级别旋回的逐级叠加,形成一非渐变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