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引力透镜和富星系团在宇宙中作为一种分布,对红外背景畸变的统计效应。其中包括富系团的热电子对红外背景畸变的Sunyaev-Zel’dovich效应,以及引力透镜对红外背景畸变的引力效应。本文给出了z=4范围内的红外背景的总畸变,其结果是:Sunyaev-Zel’-dovich效应为:(△T_r)/T_r~10~(-2)—10~(-3),纯引力效应为(△T_r)/T_r~10~(-3)—10~(-4)。  相似文献   

2.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研究了谱为I_0(ν)的1—5μm的红外背景辐射在通过一个富星系团的热气体时,由于康普顿化的原故所产生的畸变。结果表明,这种畸变不仅十分强烈,而且还敏锐地依赖于波长。因此,如果我们交替地观测天空中邻近的两个点,其中一个是富星系团(设其信号为I(ν),而另一个为背景(信号为I_0(ν)),那么两者之差ΔI=I(ν)-I_0(ν)将强烈地依赖于波长。按我们的计算,在1.7μm附近将出现强的“正”信号ΔI(ν),而在4.2μm附近将出现强的“负”信号ΔI(ν),在2.52μm附近将为零。因此,本文为验证最新发现的、但尚未确认的2—5μm的红外背景提出了一个新的观测方法,这种方法将自动消除黄道光背景和河外星系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观测表明,富星系团内存在着大量的高温热电子.它们将与微波背景光子相互作用.本文考虑了星系团集合使微波背景辐射产生的畸变.我们的理论估计表明,富星系团集合的高温热电子散射背景光子,使背景辐射谱偏离黑体辐射谱.在背景谱的维恩区,畸变小于2.74K黑体峰值强度的1%,这个结果与最近COBE卫星的探测结果是一致的.没有得到Matsumoto所探测到的在700μm附近有相当于黑体谱峰值强度10%的重大畸变.星系作为微引力透镜,对背景辐射的影响不可能探测得到.星系团内热电子的轫致辐射在微波波段更弱.  相似文献   

4.
根据高精度宇宙学N体数值模拟输出的星系团以及星系团X射线光度和质量的经验关系:L-M,在红移区间(0.14,0.3)内构建了一个X射线波段流量限为3×10~(-19)J·s~(-1)·cm~(-2)(如Local Cluster Substructure Survey,缩写为LoCuSS )的大质量星系团样本。利用高分辨率的Ray-tracing数值模拟对包含真实观测信息(即红移、大小和形状)的COSMOS背景星系源进行单个透镜的成像模拟,并统计星系团不同投影方向的巨弧(即L/W10)产生效率。依据数值模拟立方体的尺度建立观测光锥,再根据光锥内不同红移区间所占立方体的体积比例用对应数量、红移的透镜对光锥进行随机填充,通过平均它们的透镜效率,最终计算得到光锥内的平均强引力透镜效率为3.22_(-1.47)~(+2.73)×10~(-2)。  相似文献   

5.
星系团中的弥散辐射通常以位于中心区域的射电晕或周围区域的射电遗迹形式存在。根据星系团弥散辐射的陡谱特性,通过宽带低频射电波段的观测,能够得到其中射电晕及射电遗迹的频谱特征,从而帮助理解星系团的形成与演化过程。通过分析默奇森宽场阵列(Murchison Widefield Array,MWA)、澳大利亚望远镜阵列(Australia Telescope Compact Array,ATCA)在射电波段对位于红移z=0.098的星系团SPT J2201-5956和位于z=0.232的星系团SPT J2023-5535的观测数据,得到了对应两个星系团的弥散辐射特性。分析结果表明SPT J2201-5956中弥散辐射的谱指数为-1.68_(-0.27)~(+0.27),其来源可能为星系团中的死亡星系;SPT J2023-5535中弥散辐射的谱指数为-1.21_(-0.02)~(+0.02),且其辐射位于星系团的中心区域,因此可以认为该星系团中的弥散源是射电晕候选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假设星族Ⅲ是由大质量恒星VMOs组成,VMOs的高光度辐射将使背景宇宙重新获得电离。我们讨论了宇宙热电子对宇宙微波背景的康普顿散射效应。结果表明,VMOs时期的电离宇宙将使3K背景辐射产生一个畸变,在低频的瑞利一金斯频率范围,温度偏差为:凸T_0/T_0~10~(-3)—10~(-5),一旦这个量被观测到,将是对VMOs现象进行确证。  相似文献   

7.
在宇宙的已观测的范围内,从尺度10~(10)cm直到10~(26)cm可视物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对星系三维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星系集中在由星系的带、群和团组成的超星系团中;而在超星系团之间是几乎没有可视天体的巨洞。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在尺度10Mpc—10~2Mpc上星系分布不均匀性的特征)似乎是网状的。对类星体红移分布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大尺度结构中可能有周期性分布的成分。周期尺度是10~2Mpc的数量级。 在另一方面,关于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起伏的观测(δT/T 10~(-5),在角尺度10′—180°的范围)表明,宇宙中的物质在更大尺度(10~3Mpc)上的分布是均匀的。 大尺度结构是怎样从早期均匀的背景宇宙中增长起来的?这是在宇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上一;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关于宇宙的完善的模型。目前所流行的、关于大尺度结构的理论,基本上是以膨胀宇宙论和密度扰动的理论为基础的理论。 在绝热密度扰动(假定初始扰动是绝热的)的方案中,有两种观念特别值得注意: 1,宇宙密度波的观念。在早期宇宙中的扰动有可能在氢复合前形成有物理意义的相干波列;这种波——“宇宙密度波”在氢复合之后有可能影响物质的分布。作为宇宙密度波的可观测遗迹,可以解释已观测的星系分布不均匀性的上限尺度,以及在类星  相似文献   

8.
极亮红外星系(ULIRGs)是指红外(IR,8~1000μm)光度L_(IR)10~(12)L_⊙的一类星系。研究表明,红移z≈2处极亮红外星系是大质量(M_*10~(11)M_⊙)、富尘埃和强恒星形成(大于100 M_⊙·a~(-1))的特殊星系。极亮红外星系可分成活动星系核起主导作用的源和恒星形成占主导的星系。恒星形成主导的源,中红外光谱有明显的多环芳香烃辐射;而活动星系核主导的星系,光谱呈现出幂律形式并有很强的硅线吸收。极亮红外星系的静止光学波段形态存在多样化,既有并合结构特征,又有椭圆形态。这类星系很可能是近邻大质量宁静星系的前身星系。介绍了红移z=2附近极亮红外星系的各种物理性质的研究进展,如形态和结构、光谱特征、成团性、尘埃分布和形成机制等,以及阐述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这是哈勃望远镜拍摄的一幅令人惊叹的照片(图1)。几个巨大的球状椭圆星系坐落在距离地球10亿光年以外的致密富星系团Abell 2218中央,周围是一些明亮的盘状(大多为旋涡)星系。以这个星系团为中心分布着120段纤细的光弧,排列得好象掷镖板上的靶环。这是宇宙中最奇妙的幻影之一。大质量星系团的作用象一个巨型透镜,它的巨大引力场使穿过其中的光线偏转,并使背后遥远的天体大大增强。暗弱的蓝色光弧实际上是比这个星系团远5至10倍的遥远星系的扭曲了的鬼像。起初,人们只把这类事例当作一种宇宙奇观,但过去10年中,引力透镜已发展为人们研究宇宙中暗物质含量,测定哈勃常数(从而决定宇宙大小和年龄),探索星系形成和演化历史等重大科学问题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0.
We present a multi-transition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dust and molecular gas in the archetypical merger Arp 299 by using data including James Clerk Maxwell Telescope(JCMT)850 and 450 μm observations, Herschel 500, 350, 250, 160 and 70 μm continuum maps, as well as the CO(3–2), CO(4–3) low-J CO lines and CO(11–10), CO(13–12), CO(14–13) high-J CO lines. The CO(3–2) and CO(4–3) lines are observed by JCMT, and the CO(11–10), CO(13–12), CO(14–13) lines are available on the Herschel Science Archive. The resolution of the Herschel Spectral and Photometric Imaging Receiver(SPIRE)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meter(FTS) CO(11–10) data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JCMT CO(3–2) line, while the resolution of the SPIRE/FTS CO(13–12) and Photodetector Array Camera and Spectrometer(PACS) CO(14–13) data is similar to that of JCMT CO(4–3), allowing us to obtain accurate line ratios of I_(CO(11-10))/I_(CO(3-2)), I_(CO(13-12))/I_(CO(4-3))and I_(CO(14-13))/I_(CO(4-3)).By modeling the spectral energy distribution of the continuum data, we conclude that two components(cold and warm) exist in the dust, with the warm component occupying a small percent of the total dust mass. We further use a radiative transfer analysis code, RADEX, to calculate the density, temperature and column density of warm gas in the central region, which shows that the kinetic temperature Tkinis in the range 110 to 150 K and hydrogen density n(H_2) is in the range 10~(4.7)-10~(5.5)cm~(-3). We show that the hot dust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IC 694 with a radius of ~ 4′′and estimate that the warm gas mass is in the range 3.8 × 10~7M_⊙ to 7.7 × 10~7M_⊙, which contains 5.0%–15.0% of the total H_2 mass for the region of IC 694. We also calculate the star formation rate of the galaxy in particular,which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ilky Way.  相似文献   

11.
利用星系团形成的数值模拟技术所得到的星系团以及大尺度结构,本文研究了星系团和其周围环境物质的引力透镜效应对背景类星体计数的影响,以期解释最近观测到的类星体星系团成协现象.然而,得到的结果却是:用星系团及所遵循的大尺度结构的引力透镜效应,不能解释所观测到的类星体数密度.这与解析方法所得结论一致.分析表明:目前所观测到的类星体与星系团成协,如果不是统计涨落,则无法用引力透镜效应来解释。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分形分析法分别研究了全天区富星系团表中北银纬和南银纬不同深度和不同富性的子样本的二维分布规律,结果发现星系团的二维分布是一个多级分形结构,在D≤4和D=5+6类子样本中,不同分形级之间的转变尺度所对应的投影尺度均为~42h~(-1)Mpc。在整个尺度范围内,北银纬、南银纬样本星系团的分布规律很相似。  相似文献   

13.
引力透镜阿贝尔2218(Abell 2218),是哈勃空间望远镜在1999年12月修复后所发现的巨型引力透镜。Abell 2218是一个富星系团,由成千上万个星系组成,位于天龙座,距地球约30亿光年。它的极其强大的引力把处在它后面比星系团远5~10倍的星系放大、增亮和扭曲,形成一段段的圆弧,大约共有120段。  相似文献   

14.
利用星系团形成的数值模拟技术所得到的星系团以及大尺度结构,本研究了星系团的其周围环境物质的引力透镜效应对背景类星体计数的影响,以期解释最近观测到的类星体-星系团成协现象,然而,得到的结果却是:用星系团及所遵循的大尺度结构的引力透镜效应,不能解释所观测的类星体数密度,这与解析方法所得结论一致,分析表明,目前所观测到的类星体与星第团成协,如果不是统计涨落,则无法用引力透镜效应来解释。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给出了测定SBG照相机的焦距畸变系数和光心位置的一种方法。由此得出 SBG的焦距F=777.34mm,畸变系数C=-1.48×10~(-)6mm;并给出SBG照相资料处理中计算光心位置的参数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引力透镜效应是探测星系团物质分布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利用引力透镜数据重构星系团质量分布的主流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受限于质量模型假设和计算分辨率等方面的影响,现有的重构算法仍有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Shapelets基函数的引力透镜质量重构方法通过基函数来实现引力透镜质量重构,使用Shapelets基函数分解引力透镜势,以引力透镜中多重像的位置和背景星系椭率畸变为限制条件来迭代求解基函数系数从而得到透镜体的质量分布.通过拟合一个模拟的NFW (Navarro,Frenk and White)透镜系统测试了新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新方法可以在整体上重构出透镜体的质量分布,并拟合出接近真实的源位置,能够为星系团质量测量提供一套灵活且高效的重构算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亮红外星系中分子气体的物理性质,本论文给出了一个小样本近邻亮红外星系初步的观测结果、一个高红移星系IRAS F10214+4724的详细研究以及一个近邻亮红外星系ARP 302的高分辨研究.另外,对Perseus星系团中存在的分子气体给出了高分辨的观测,并研究其气体的运动学状态.对一个小样本的亮红外星系,得到了CO(J=3→2)的成图结果,揭示其气体分布都集中在星系中心或者是并合星系的中心及其星系核的重叠区域.对于其中的一个源NGC 3256,给出了其CO(J=3→2)、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由Binggeli、Sandage和Tammann提供的Virgo团天区星系视向速度所确定的6°核区域的352个成员星系,得出团的Virial质量为μv=2.7×10~(14)μ。总光度L_B=2.0×10~(12)L,质光比μv/L_B=136,以及光度质量μ_L=4.1×10~(13)μ,Virgo团有着和Coma团类似的速度弥散度轮廓,近团中心部分的星系速度弥散度有减小的趋势。团星系呈现明显的形态分层,早型星系较之晚型星系明显向团中心聚集,速度弥散度较小(615:827公里·秒~(-1))。分析表明,Virgo团所经历的动力学演化过程很短,质量分层效应很不显著,是一个年轻的不规则星系团。  相似文献   

19.
The glitch size, △ν/ν, inter-glitch time interval, ti, and frequency of glitches in pulsars are key parameters in discussing glitch phenomena. In this paper, the glitch sizes and inter-glitch time intervals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in a sample of 168 pulsars with a total of 483 glitches. The glitches are broad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ose with △ν/ν 10~(-7) are regarded as small size glitches, while those with△ν/ν≥ 10~(-7) are considered as relatively large size glitches. In the ensemble of glitches, the distribution of△ν/ν is seen to be bimodal as usual. The distribution of inter-glitch time intervals is unimodal and the interglitch time intervals between small and large size glitches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This observation shows that inter-glitch time intervals are size independent. In addi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atio △ν/ν : tiin both small and large size glitches has the same pattern. This observation suggests that a parameter which depends on time, which could be the spin-down rate of a pulsar, plays a similar role in the processes that regulate both small and large size glitches. Equally, this could be an indication that a single physical mechanism, which could produce varying glitch sizes at similar time-intervals, could be responsible for both classes of glitch sizes.  相似文献   

20.
张宇颖 《天文学进展》2002,20(3):265-281
存在于星系团电离气体中的大量高温电子会对宇宙微波背景的光子产生逆康普顿散射,引起所谓的Sunyaev-Zel‘dovich(SZ)效应,SZ效应是研究星系团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特别中SZ效应只与星系团的内禀性质有关,而与所处的位置无关,这有利于发现高红移的星系团,因此对星系团的演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在建造中的SZ巡天望远望,将提供 条全新的确定宇宙参数的有效途径,如物质密度参量(ΩM),真空能密度参量(ΩΛ)和8h^-1Mpc尺度内的质量涨落均方差(σ8),SZ星系团巡天确定宇宙参数,特别是定量分析利用SZ星系团巡天确定宇宙参数中可能存在的所有不确定因素,可以更好地限制宇宙学模型。在SZ星系团巡天完成之前,人们必须对这些不确定因素有清楚的了解,以便能利用未来的SZ星系团退天结果有效地测量宇宙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